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河南新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6月27日,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确认河南省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招生开始这个秋天。 根据公布的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河南新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发布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将实行普通高校按年级招生模式。以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参照综合素质评价;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到2025年,初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进一步完善促进公平、科学选拔人才、有力监督的考试招生体制机制,构建考试招生制度符合时代要求、教育规律、符合我省实际的招生制度。 普通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为资格考试和选拔考试

此次出台的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完善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明确,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抽选考试。 资格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生毕业的主要依据; 选拔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资格考试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规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所有科目。 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优势以及普通院校的录取要求,从自选考试科目中选择3个科目参加考试。 其中,物理和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选其一参加考试;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为复选科目,考生必须从中选择两门参加考试。

资格考试在完成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课程后进行。 选拔考试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时进行,成绩当年有效。

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

《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完善了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综合发展情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是发现和培养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毕业和继续深造的重要参考。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普通高中要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学生,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办学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评估结果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

高考模式:实行“3+1+2”模式,不再文理分开

《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明确统一了高考科目设置。 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他们不管文理科,都用全国统一的试卷。 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安排进行。

明确考生总成绩的构成。 考生总成绩由三门统一高考科目和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拔考试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高考语文、数学原成绩纳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 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 2025年、2026年我省将延续这一做法。按照现行评分办法,从2027年起,听力成绩将计入外语总成绩。计算考生总成绩,以第二志愿科目的成绩换算点计算考生总成绩。 每科满分为100分。

与传统的文科科目有何不同?

目标导向不同。 “3+1+2”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择不同的主题组合。 在“3+1+2”模式下,学生可以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而传统文理科只有2种固定组合供考生选择。

考试内容不同。 “3+1+2”模式下,学生不分文理科,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考试。 所有考生的试卷完全一样; 而对于文科和理科的传统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是有区别的。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一般安排在每年春季举行

《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与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考核办法,其中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比例,坚持分类考试作为高职院校招生主渠道,同时保留高职院校通过统一高考招生的渠道。 分类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春季。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社会公众的考试招生办法。

高中实行选课教学并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落实选班和班级教学。 学校将根据学生的选课需求,分类、分层设计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 加大班级安排、学生管理、师资调配、教学配套设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为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强化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独立管理作用。

实施学生发展指导制度。 学校将开设覆盖三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并将其列为必修内容。 建立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辅导机制。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学术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用写实的记录方式,真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秀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

高考招生制度: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为“本科批次”。 改革后主要有四点变化。

明确招生流程。 2025年起,我省招生的普通高校必须根据学科专业需要,设定科学合理的选科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合并第一批本科招生和第二批本科招生河南高考语文作文,按照物理、历史两类优先学科单独制定招生计划,并分别划定招生控制分数线; 实行“学校专业组”并行自愿招生模式。

据介绍,改革后的招生招生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在招生计划方面:河南招生高校将根据物理、历史等优选科目编制计划,结合自身学校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选修科目要求。 省教育考试院汇总组织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及时选择科目并为考生提供参考的要求。 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应结合个人的学习、兴趣、特长和职业志向,学自己喜欢的东西,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避免盲目功利地选择考试和专业。 。

在志愿者设置方面:实行“学校专业组”志愿者模式。 “院校专业组”是指某院校对考生报考具有相同要求的专业组合。 一所学校可以设立一个或多个学校专业组,每个学校专业组可以包含不同数量的专业。 传统的志愿者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作为志愿者单位,每所学校可以填写多项专业意愿以及是否服从专业调整意愿; 实施“学校专业组”模式后,一校加一专业(组)为志愿者单位,每个志愿者细化为一个专业或专业组,不做专业调整。 在所选科目与专业组一致的前提下,考生可以先选择所在院校的专业组,然后在专业组下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专业。 可以选择同一所大学的不同专业组或不同大学的同一专业组,更好地满足考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需求; 学校录取的考生对自己的职业意愿表达清晰、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将进一步提高,也将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专业水平。人才培养质量。

在批次设置方面:本科第一批招生与本科第二批招生合并,进一步扩大了考生的选择范围河南高考语文作文,不分层学校,不按批次对学生进行分类,体现了教育公平,代表了招生方向。高考综合改革。

招生方面:“大学专业组”志愿设置下,按照物理、历史两类优先科目划定招生控制分数,分别进行平行志愿招生。 (记者冯俊富、曹平、石晓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