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教师读书笔记《教书没烦恼》读后感

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严育洪老师撰写的《教书没烦恼》,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人们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无私的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的蜡烛等等等等……但还是出现了一些烦恼。现实教学中教师大致出现了这样几种烦恼:
一是“忙”。意思是教师不知道优选,什么都教,例如忙于把各种“新式武器”或拓展材料一股脑儿地用进教学,不管学生是否需要。
二是“茫”。意思是教师不知道应该怎样教,例如面对新的教材感到茫然,只会沿袭以前的教法,不管内容是否适合。
三是“盲”。意思是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教,例如只会盲目地搬用现成的教案或名师的教案,而不理解其中的设计思想
四是“莽”。意思是教师知道不可以这样教,却还是要这样教,例如明明知道那些用时间换空间、用数量换质量的教法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却还要莽撞地实施。
这些教学中的烦恼,大多源自教师不理解教材、不理解学生所造成的一种无心、无奈或无能。教师教学要想做到不烦恼,首先要能“看得见”学生,然后要能“看得懂”学生,努力做到吃准、吃透知识的芯和学生的心,在知识逻辑和认知逻辑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让“人”与“物”能够很好地统一,把知识教在学生心坎里,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人物”。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通过课前调研、课中观察、课后反思等途径,设计、调整和研究教学方案,尽可能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具体而言,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人”:一是要清楚学生“有什么”。二是要清楚学生“要什么”。三是要清楚学生“友什么”。 四是要清楚学生“忧什么”。  
只有心中始终装着学生,教师才会真正看懂学生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例如为什么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举手,除了生理因素之外,教师的评价方式有没有问题?为什么学生喜欢插嘴,是学生故意捣乱还是情不自禁?为什么坐姿不端正的学生有时不一定在开小差,反而是非常投入学习的表现?教师明明是对学生表扬,为什么有时在学生听来就变成另一种滋味?教师有时费尽心思教不会的学生,为什么学生兵教兵就能一教就会?……这些平时教学中的“十万个为什么”,教师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才会茅塞顿开。
读了《教书没烦恼》这一本书后,让我明白了: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