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 >> 教学总结 内容页

班主任班级管理-打造班级文化创和谐班级

文章
来源教师范文吧课

班主任班级管理:打造班级文化,创和谐班级


  班级文化是一种健康、向上、人文、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班级文化氛围,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这种文化是在班级的共同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有好的班级文化和不好的班级文化之分,也可以说有积极的班级文化和消极的班级文化之分。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积极向上,产生战斗力;而消极落后的班级文化却可能让人感到悲观,而失去信心,长期下去,一个班级的状况可想而知。

  所谓和谐,指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配合得恰当和匀称。和谐的班级文化就是具有优化的人际关系、互助的氛围、丰富的活动、人性化的管理、激励性的评价等,它超过一般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等手段,通过治学之严谨、人文之关怀、艺术之熏陶、审美之感动、创新之激动影响师生的思想和行动,塑造人的灵魂、打造人的品格,成就人的个性,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是一种看不见的准则,是影响师生思想、行为态度的重要力量。我认为构建和谐班级文化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设计师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方式,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好的班级领导方式,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鼓励作用。当前,我们大多数的小学采用的都是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丧失了自觉性,阻碍了学生的主动行为。所以,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方面,建议采用一种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或是一种参与式的领导方式。

  首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自觉转变角色,变师本为生本;要以心交心,变居高临下为平等;要宽以待人,变惩罚为赏识;要提供角色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专业知识给学生以影响。

  其次,教师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教育者,他对教育观念与实践的正确把握以及对班级文化的了解与融入,使他成为了班级文化的精神灵魂,使他能带领班级建立共同追求,形成积极的班级文化。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共同制定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班级计划,或是对某事进行集体的裁决;教师在不损害班级整体利益的情况下,非常乐意给予某个学生帮助,或是指导,同时,接受他们的监督;教师要给班级活动以最大的支持,并尽可能的参与到其中;在学生做出选择时,教师要给予客观公正的表扬和批评,尤其在批评时,教师要注意对语言的使用,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建立民主型领导方式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应该是一个设计师,班级发展方向的设计师,而不是保姆、消防队员。

  再次,班主任要积极引导班级文化建设过程。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班主任作用极为重要。班主任不能简单依赖于自身权威让学生接受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而必须主动地通过种种途径与学生“协商”,最后要在班主任与班级成员各种“文化”“对话”基础上逐渐形成班级主导价值取向。在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必须重视学生活动,既包括积极参与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也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他们喜爱的活动。因为班级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学生文化。如果班主任能够参与各种学生文化活动,学生就会视班主任为自己群体一员,从而把班主任依据教育文化提出的要求,视为群体要求而接受下来。

  一位刚接班不久的班主任,学校举办了一次趣味运动会。他要求学生本着锻炼、积极参与的目的,充分挖掘班级每一成员的潜力,调动全班的积极因素,最大范围的报名参加。其间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与体育教师一起训练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更融洽了,生生的关系更密切了,班级的凝聚力也在悄无声息地形成着。运动会进行过程中,该班学生表现异常活跃,加油的喊声也非常响亮,每一个运动员无论胜者还是败者归来都有热烈的掌声。学生消除了教师的陌生感,一种“良师益友”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在班级文化建设进程中,班主任既是组织者,又是合作交流者;既是学习激发者,又是适时的创造者;既要为生命成长的艰难而呐喊,又要为生命之灿烂而欢呼。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二、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传统班级文化建设中经常会出现见“事”不见“人”。它是让学生服从于“事”,顺应于“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学生个性特点很难显现,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也就成了空话。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人。

  首先,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良好班级风貌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

  其次,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让学生时刻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

  如一位年轻的班主任相信学生的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三级评价”制度,把班级的所有成员置于主人翁地位,使他们在评价中主动寻找差距,学习典型,把自我教育变成每个受教育者精神发展的强大力量。

  1.自评。在班会上,每个学生依据目标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们根据自己的表现衡量自己是否实现了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

  2.小组评。学生自评后,将每个组的记录本都集中在组长手中,由组长组织各组同学进行小组评,评出等级。

  3.全班评。经过自评和小组评之后,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雷锋花”的评选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德行为的内在尺度,还使每个学生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朝着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学生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得以提高,良好的班风就逐渐形成。

  三、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

  没有班集体活动就没有教育,同样,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班级活动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能。

  首先,活动可以诱发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情感和技术的交流,提供他们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良好氛围。学生可以为了集体的荣誉大力拼搏;可以为了大家的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可以为了完善自我学习向他人学习。

  其次,活动可以促进成员之间团结合作,提高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可以使松散的集体迅速发展为成熟的集体。比如参加一些运动会、科技节、艺术界等竞赛性质比较强的活动,这时班级师生关系最融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出谋划策,设计的班徽、奋斗目标、布置的环境无不体现着班级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一个班的精神风貌。

  第三,班级活动可以发挥学生优势,产生美好的情绪体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为具有不同优势和特长的学生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与舞台,体育特长生可以扬威运动场;勤劳能干者可以在学农活动中大显身手;能歌善舞者可以在舞台展示风采。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把外部的教育与学生的思想联系起来,使这些激励诱因与学生的需要、动机、情感、意志相互作用实现教育外化与内化的和谐统一。

  结合创建节约型社会,五年一班组织开展了《节约伴我行》活动。同学们查找了身边的浪费现象;制定了学校、家庭的《节约公约》;进行了节约妙招大比拼、旧物“跳蚤”市场、变废为宝展本领、评选节约小标兵等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活动为学生素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激励场,不仅使参与者明了道理、增长才干,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刘尉健、吕超两名男孩子,利用周日时间上网了解神州7号在制造中的特性,并且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用塑料瓶制成了神州8号,虽然他们的作品很粗糙,甚至于很可笑,但他们在实践中的这种创新意识不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吗?这不正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所要达到的目的吗?这不正是构建和谐班级文化的目的所在吗?

  四、氛围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激励场

  班级氛围是班级中的一种人文精神力量,它对班级成员的思想、精神面貌及行为倾向,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激励场。班级氛围是指班级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过程中而逐渐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意识、精神状态、价值倾向与行为倾向等的综合。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培养人,班级氛围会影响班级每一个成员的思想、信念、价值观、态度、期望或行为模式等。

  班级氛围具有情绪感人功能。教育社会学家研究表明,班级氛围具有一种“信号功能”,是生活在集体中的成员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班级的情绪影响,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营造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受到感化与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

  班级氛围具有精神激励功能。班级氛围形成并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这就标志着形成了班级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精神状态、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能够巩固集体。”对于一个具有良好传统的班级,继承和发扬传统的本身就能成为推动集体成员奋发努力的重要激励因素之一。

  班级氛围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心理处于不成熟阶段的中小学生,“从众”倾向比较明显,习惯于用所属群体的价值与评价指导和检查自己的思路、价值取向和行动。当学生处于积极的班级氛围之中,会逐步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杜威指出:“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和谐的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和谐的班级文化建设,为其提供一切有利条件,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形成班级文化的多样化局面,德育工作就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学生就会真正融于集体,并得到素质与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张扬.

文章
来源教师范文吧课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