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诚信,古代先贤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不妨看看春秋时期思想家曾子的育子方法。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母亲就哄儿子说:“你先回家吧!等我赶集回来杀猪烧肉给你吃。”听了母亲的话,儿子不闹了,乖乖地回了家。曾妻赶集回来后,孩子就嚷着要杀猪吃肉。曾子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提刀便去杀猪,妻子忙上前阻止道:“我只是跟孩子说着玩的,你当什么真?”曾子郑重其事地说:“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我们大人言而无信,又怎么能教育孩子遵守诚信呢?”说完便把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自从做了母亲,儿子懂事起,我就把儿子当朋友来待。凡事,办不到的绝不轻易许诺。儿子三岁时,一个夏日的傍晚,同住宿舍楼的学弟小刘出去吃饭,为了逗儿子开心,说回来捎冰淇淋给他吃。结果很晚了也不见小刘的人影。儿子在奶奶怀里硬是不睡觉,念叨着刘叔叔咋还不回来。最终人是等到了,只是小刘一拍脑门说,哦,忘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直到现在,儿子已读高中,对此事仍记忆犹新,耿耿于怀。在大人眼里孩子也许只是一个孩子,懵懂无知,实则他们的感情纤细而敏感,受不得半点伤害。
我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刻意追求与培养,从曾子杀猪示信的故事里可见一斑。儿子委屈的泪水也让我深深懂得,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有多么重要的位置。作为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错误地以为小孩子好哄、好骗,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得当,一味地允诺。应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诚实无诈。合理可行的愿望我们可以满足,反之,则要明确表态:不!并讲明道理。
唯有如此,孩子才会以你为榜样,信守诺言,真诚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