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总结 >> 学校工作总结 内容页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综合素质练习题(二)

一、切戒长而空,提倡写短文

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文中,目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文章长而空。一是空洞议论多;二是描述过程多;三是面面俱到多。如何消除这种问题?

首先,要塑造“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尤其是上行文,少说真话、套话,把公文写短些、写实些、写精些。

第二,注意公文的效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文是领会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旨、政策,发布民事法规和规章、指导工作、交流心得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重点考虑要超过哪个目的,解决什么事,需要基层做哪些,所以要留意公文的效用。

第三,要在实事求是、联合本单位实际状况上下功夫。

第四,内容要充实,提倡写短文。如十五大报告和九届人在政府工作报告那样重要的报告,才万字左右。

二、避免“三旧”,力求“三新”

1、避免道理旧、办法旧、表述旧。

2、力求观点新、材料新、角度新。

三、详略适宜,突击垂点。

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或重点不突击,是公文中觉的事,主要是:

一是“大而全”。就是文章的柜架大,所做的事情说得全。

二是不分主次。平均着墨,该详不详,该略不略。

三是,流水账,全过程。只写“干了哪个”,不写“干得如何样”不作预测,平平淡淡。

如何突击重点?要把握详略适宜的方法。

一是:实则详,虚则略。

二是:新则详,旧则略。

三是:特点详,一般略。

四、紧扣主题,材料与观点要统一

材料是文章的基础,观点是文章的统帅。材料与看法的关系,是被统帅与统帅的关系,观点统帅材料,材料表明观点。材料与看法应该高度统一,这是写好公文的基本要求。

处理好材料与看法的关系公文写作技能心得,达到它们的统一:

一是:先“立意”,紧扣主题。“意”即主题、主题观念、总观点,是一个含义。立意之后文字材料需要紧紧围绕主题,选材必须服务于主题。

二是:概括必须精确。概括不准主要包含有时概括过宽,有时概括过窄,“过宽”、“过窄”,就是概括失度。

要消除这个问题,取决于对事物(材料)的深入探究,从把握的材料中提练出观点来,精心推敲操练出来的见解,才能确切,材料和看法才会统一。

后面的不实用,只能起到检验错误的作用,下面这个才实用些。

一、勤于练笔

文章非天成,妙手靠实践。“文贵于精,精在于练”。清朝唐彪在《读书写作谱》一书中说:“谚云读书十篇不如作一篇”,“学人只喜多读文章,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人之工夫,多作乃积极求己工夫,其益,益相去远也”。所以我们虽然要多读,更要重苦练,任何好文章都离不了苦练。公文等文稿的写作才能、技巧,也是从刻苦实践中训练起来的,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只有多写常练,坚持不懈,才会熟能生巧,运笔自如,真正学到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