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教学,汉语拼音,识字,课题研究,结题

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xx县xx镇xx小学xxx课题研究的背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呢?这就要从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和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开始谈起。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汉

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

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xx县xx镇xx小学

xxx

课题研究的背景: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呢?这就要从他们二者之间的联系和我们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开始谈起。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也是低幼认知衔接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汉语拼音的学习相对抽象和枯燥,要熟练地掌握它并不轻松。汉语拼音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是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形象教学、编故事、表演、玩游戏、编儿歌在生活中运用拼音知识等途径,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第一道难关。如何使抽象的拼音符号“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在拼音王国中“趣”学拼音,是新课程背景下汉语拼音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总之,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之一。在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针对方言区汉语拼音教学的实际,通过分解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可以构建一个适应方言区汉语拼音教学的新模式。作为其中重点的“整合教学内容“具体是指多个字母发音的整合、字母发音和拼读内容的整合、字母的音和形的整合以及拼音教学和传统文化熏陶的整合。这种新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现状及原因分析。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主要是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负担重,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等。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主要是汉语拼音教学功能的定位不适当。教学汉语拼音,抄写字母的作业普遍较重,即使是抄写生字也总要带上拼音。其实,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棍,主要是认,有什么必要抄这么多呢180年代推广“注?提”实验,因为要提前读写,所以“大纲”又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基础上增加了“帮助阅读”,并提出了直呼音节的要求。汉语拼音的教学时间由本来的四个星期增加到六七个星期,有的甚至要用八九个星期,使本来就比较难学的汉语拼音雪上加霜,一年级师生普遍感到苦不堪言。

未来的课程标准应如何给汉语拼音定位呢?我们认为,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看,只能将其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小学生识字难,是普遍现象,学生只有用拼音来拼读字的读音,从而加深印象,提高识字效果。

2.改革汉语拼音教学的突破口。首先是降低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在哪些方面降低要求呢?

①重认读不重书写。认读什么?认读声母、韵母,要读得准,记得牢。有个问题值得研究,开始阶段,声母、韵母、音节是不可以只认不写?识字可以先认后写,汉语拼音为什么不能先认后写?

②求拼读不求直呼。汉语拼音以训练拼读能力为重点,要确保拼读练习的时间。

相关的语音知识不讲或少讲。如教声母,就读呼读音,只是要读得轻一点儿。不要讲声母的读音跟音节的不同,也不要讲呼读音后面还有个元音。非讲不可的要尽可能地深入浅出,最好是用童话故事或歌诀的形式。有的可以推到以后去讲,不要都集中在开头,希图毕其功于一役。

其次是要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在安排上,允许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集中在开始一气呵成。也可以将拼音教学分为若干单元,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以拼音助识字,通过识字又进一步巩固拼音。如学过了拼读单韵母音节,遇有单韵母音节的生字,如“木马”、“大米”、“拔河”等,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在这个过程中,拼读的技能也得以巩固。然后再接着学复韵母音节,练习拼读复韵母音节的生字注音。依此类推。

编写拼音教材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并要有趣味性。汉语拼音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以前既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说过,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编写汉语拼音教材,要注意从儿童已经熟知的事物引入,并尽可能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或儿歌的形式。如学习一组字母,除了为每个字母配上形象的表音表形图外,还可以将它们组织在一幅图中,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并用一首包含该组字母的儿歌来巩固。这样寓教于乐,儿童学起来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

关于识字教学。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研究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识字教学,要注意音形义的紧密结合。而音形义在教学上又各有侧重,不能平均使用力盈,音难读则重音,形难记则重形,义难解则重义,三者又以字形教学为重点,但读音是最主要的。这对年级识字的老师来说,已是老生常谈了。就其运用来说,往往是就字论字,孤立对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教师教时感到很费力,在教研工作中,看到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现在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汉语拼音教学质量不高,推广国语话成效不大。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对于这一点,多数教师的认识是明确的,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努力去做。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使之与信息技术整合,提高效益,既弘扬汉字文化又达到初步掌握输入技能已经成为共识,关键在于筛选出促进而不是干扰识字教学的汉字编码,引导学生使用。根据大纲规定,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较大。我们曾对毕业班学生的识字情况做过调查,其结果是识字回生率高达32℅。学生毕业时,实际上平均掌握一千七八百个字。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识字教学中,未能把拼音教学的巩固和识字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其主要方式是靠大量的机械重复,学生的内部活动未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和写话,学生学过的生字无法通过大量的拼读和书写实践予以复现和巩固。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认为将来电脑普及了,用不着再练习写字了,尤其是毛笔字,更以为学了没用处,相当一部分学校是不抓的。他们没有看到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形成良好行为方式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书写训练在培养人的意志力、耐力和稳定神经系统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如不在课程标准上加以强调,则要不了多久,就可能在学生写字上出现“沙化”现象。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出现了“电脑失写症”,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由于各地各校的条件不同,师资与生源不同,用一个标准来要求是不尽合理的。然而面向全国制订的课程标准总要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值。

国家语委和教委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是面向社会的,与小学生在读写活动中接触到的常用字并不完全一致。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全套教材共排出要求学会的生字2568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255个字未能进入。《小学新实验课本?语文》共收字3232个,《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有124个字未收入。

然而,怎样才能既保证达到3000个左右的识字量,又不致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呢?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采取的识字教学策略是“识写分流,多识少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那个的识字量呢?这就成了老师们要捕捉的主要问题。因为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是重在写上。低年级小学生手部的小肌肉群还比较稚嫩,手的力气小,加之刚开始学写字,尚未形成熟练技巧,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说来,认字的负担就比较轻。重在先拼读,在识字,所以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快的主要渠道。

原大纲把低年级的识字量定为1150个左右,这个规定显然偏低,必须要大幅度地增加。为什么要增加低年级的识字量呢?这主要是为了缓解识字与读写的矛盾。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读书、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我国传统蒙学就是采取先识字后读写的做法。蒙童先用一二年的时间读完《三字经》、《百家姓》、《干字文》、“杂字”等,可认识一两千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学习做文章。可是自20世纪初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低年级识字量锐减。解放后,小学低年级每课只学三五个生字(即所谓“三五观点”)。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规定的低年级识字量仅700字,其阅读覆盖率为63%。这就造成了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至于写话,就更谈不上了。

我们统计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前四册的课文,其总用字量为1610个。据此我们认为,将低年级的识字量规定为1600个左右是可行的。试用修订版大纲规定低年级的识字量为1800个,是否偏多了?改革识字教学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研究领域中,识字教学的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约有20余种识字教学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汉语拼音识字、分散识字、集中识字、“注?提”识字、字族文识字、部件识字、韵语识字等。汉语拼音识字注重对拼音的熟识和运用;分散识字注重课文语言环境的因素,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其主要方法是“多读课文多识字”。集中识字以汉字学习为本位,主要是采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注?提”实验是利用汉语拼音,采用侧面迂回的办法学习汉字。字族文识字则是在“字族”成“文”上下功夫。……总之,各家都是利用汉语拼音,先拼读,再识字的方法来识字的。另外,汉字形音义所固有的内在联系,从某一个方面突破,来挖掘小学生的识字潜力,往往以高识字量作为标榜。

那么,一味追求高识字量,却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或是以抑制其他方面语言能力的发展为代价,这就不足取。识字教学的改革方向是寻求一条科学化的识字教学之路。为了构建一个科学的识字体系,我们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融汇各家之长,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识字教学体系。从目前流行的几种识字教学法来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往往此家之长恰是彼家之短,此家之短又恰是彼家之长。分散识字强调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识字质量较好,也比较巩固,但识字进度较慢。集中识字强调借助汉字的形体规律快速识字,识字量较大,但遗忘率高。“注?提”实验强调借助汉语拼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但由于只注重字音,不注重字形,识字的基本功不扎实,错别字丛生。一个比较可取的做法是“瞎子背瘸子”,即深入调查各个流派的特点,扬其所长,避其所短,从而构建一个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识字教学体系。如低年级课本,可采用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编排方法。“识字”单元,集中识字,深入浅出地揭示汉字规律。“课文”单元,随课文分散识字。“识字”、“课文”交叉安排。“课文”全部加注拼音,为小学生识字创造了有利条件。编写课外读物,亦全部加注拼音。提倡大量阅读,以发展其语言。中高年级则主要是随课文分散识字。如此安排,庶几可收各取所长、优势互补之效。

二是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汉字的特点是什么?首先,它是表意的,具象的,通过字形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意思。其次,它是组装型的,是按不同层次、有秩序地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正如清代文字学家王筠所说:“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不可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时,先会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即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汉字的特点。专门的“识字”课文,可以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象形字、会意字造字的原理。还可用一个固定的声旁字,通过变换形旁,衍生出一串形声字,从而深入浅出地揭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根据汉字的结构层次,教材应先要求儿童在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认识一批基本字(包括部首字),从而为认识合体字做好准备。随课文分散识字是据文定字的,所以不可能完全按照先部件后整合的顺序。先出现一批最常见的基本字让学生认一认,这问题就解决了。与此同时,结合在课文中分散识字教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笔画,然后再认识一些常用偏旁,从而为儿童今后识字准备下足够的零部件。这样做是符合学习汉字规律的,因为“对识字者来说,生字中的已知部件越多,越便于建立汉字形体本身结构之间的联系”。教儿童认识汉字要坚持与阅读实践相结合。儿童认识了生字,并不意味着就能阅读课文了。试想,小学生只有把每个字的细枝末节看清了才能识别,那就无暇把这个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领悟语义,也就是说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因此,阅读对汉字识别的要求就不仅仅是能识别,而且要达到“自动化”的整体认知。也就是说,不必看清字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看到字的轮廓或特征,就能准确无误地加以识别。只有达到这样的程度,儿童才有可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语义,从而顺利地进行阅读。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在先从汉语拼音阅读开始,从汉语拼音和汉语相结合中来提高汉字的阅读能力和识字水平。由此看来,孤立地教儿童识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坚持拼读和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才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儿童掌握了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基本字、偏旁部首,初步具备了分析汉字结构的能力,这就为培养其识字能力创造了条件。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体会字义,启发学生自己想出记字的方法。学生遇到了困难,老师再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由此可见,汉语拼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地位是巨大的。学生不识字,只要会拼拼音,先拼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再识字,那么识字速度就快了。

三是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接受过传统写字训练的老一辈人,字大都写得不错。这说明我国传统蒙学的写字教学法是有效的。然而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我们竟将这套行之有效的写字训练方法丢弃了。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机械抄写生字量过大,造成了学生随便乱写,写字姿势大都不正确。传统蒙学教写字强调描红仿影,强调写字习惯的培养,强调打好写字基本功;教师批改写字作业看重字写得好不好。所有这些做法,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并应在教材编写中予以落实。

该报告是为制订《语文课程标准》所做的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课题界定;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改革的新成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开展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们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创造了多种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将学习汉语拼音和识汉字寓于游戏与活动之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对初入学的小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做到主动识字,认得牢,写得好;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把课文读正确,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词句,不是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指导学生读图、读绘本开始;培养学生会听、爱说、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鼓励学生写句子、写话,写见闻和想象的事情;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认真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将对构建创新课堂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与可持续化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汉语拼音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读、自认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汉语拼音教学的目的是识字,是提高识字速度,解决汉字的读音问题的工具。语文教学在于提高学生普通话听说读写的能力和水平,汉语拼音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拟解决问题的目标。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但是,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汉语品音还存在一些问题。1、过早的学习影响了发音的准确。为了满足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提前学习的愿望,很多幼儿园在中班、大班就给学生系统的教学了汉语拼音,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孩子发音不准,老师在教学时要个别辅导和纠正。2、过多的理性讲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声母或韵母的读音,老师反复讲解发音方法,这种讲解不但达不到老师的初中,而且影响课堂效果。3、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从教学声母到教学韵母,方法单一,一味的采取拼音的单调的教学形式,学生感到枯燥,没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4、一味地拔高,加重了学生负担。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没有像以前大纲与识字并列的提出,而是放在第一学阶段目标要求中列出,这样的表述更体现了语文的整体性。课程标准把汉语拼音的功能定位于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同时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学习汉语拼音要做到: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人地音节;准确的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课程标准把熟练拼读音节修改为准确拼读音节,强调以帮助学习普通话,把“默写”改为“准确书写”,把“熟练背诵”改为“熟记”。这样的定位,目标的集中,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具有一定的意义。

5、缺乏有效的巩固。有些教师把汉语拼音教学时间限制在一个月之内,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没有把学生引向随意使用拼音的空间,缺乏巩固和训练。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和方法措施;这些年来,有关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映一直比较强烈,主要是汉语拼音难教,教学时间长,学生负担重,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等。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主要是汉语拼音教学功能的定位不适当。教学汉语拼音,抄写字母的作业普遍较重,即使是抄写生字也总要带上拼音。其实,汉语拼音只是识字的拐棍,主要是认,有什么必要抄这么多呢?未来的课程标准应如何给汉语拼音定位呢?我们认为,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来看,只能将其功能定位在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上。改革汉语拼音教学的突破口,首先是降低汉语拼音的教学要求。

在哪些方面降低要求呢?

①重认读不重书写。认读什么?认读声母、韵母,要读得准,记得牢。有个问题值得研究,开始阶段,声母、韵母、音节是不是可以只认不写?识字可以先认后写,汉语拼音为什么不能先认后写?

②求拼读不求直呼。汉语拼音以训练拼读能力为重点,要确保拼读练习的时间。相关的语音知识不讲或少讲。如教声母,就读呼读音,只是要读得轻一点儿。不要讲声母的读音跟音节的不同,也不要讲呼读音后面还有个元音。非讲不可的要尽可能地深入浅出,最好是用童话故事或歌诀的形式。有的可以推到以后去讲,不要都集中在开头,希图毕其功于一役。

其次是要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在安排上,允许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集中在开始一气呵成。也可以将拼音教学分为若干单元,拼音与识字交叉安排,以拼音助识字,通过识字又进一步巩固拼音。如学过了拼读单韵母音节,遇有单韵母音节的生字,如“木马”、“大米”、“拔河”等,就借助拼音来读准字音。在这个过程中,拼读的技能也得以巩固。然后再接着学复韵母音节,练习拼读复韵母音节的生字注音。依此类推。

编写拼音教材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并要有趣味性。汉语拼音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以前既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说过,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编写汉语拼音教材,要注意从儿童已经熟知的事物引入,并尽可能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或儿歌的形式。如学习一组字母,除了为每个字母配上形象的表音表形图外,还可以将它们组织在一幅图中,用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并用一首包含该组字母的儿歌来巩固。这样寓教于乐,儿童学起来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四、研究步骤与安排。本课题的立项证书编号是LNX2013273.主要研究负责人是李琼雪,是永丰小学语文教研组的微型课题。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2013年3月-4月:申报立项,成立组织、做好研究准备工作。(二)开题实施阶段2013年5月-8月:搜集积累资料,课堂教学实施,信息反馈、改进提高。(三)验证试验阶段2013年9月-10月:经验交流,实验研讨会,教学观摩。(四)总结阶段2013年11月-12月:结题报告,表彰研究成果,积极推行实施。

五、研究预期成果及呈现方式。积极运用汉语拼音,以实验课程标准为依据,促进学生快速识字方式的变革,提高课堂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师生获取识字课堂效果,利用拼音,培养学生处理识字难这一问题的能力;研制有关学科教学的部分途径,丰富课堂内容,给课堂注入活力,使教学轻松富有乐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活动,老师们对语文学科有了一定的定位和认识,对汉语拼音教学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有深刻的认识。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尝试,取得实效。每人撰写一篇教学反思,讲一节优质课,写一篇教学论文,自己研究一个课题。

六、问题的讨论与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老师们就怎样提高小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效果上有意见;怎样提高汉语拼音对识字教学的高效上有困惑。就这点,我希望各位同聊,帮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使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相得益彰。更好地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服务。在这里,我提一条建议:希望大家能真正把汉语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结合起来,使语文教学的过程更有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而受益,更好的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