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科吧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体会 >> 学习心得 内容页

小学骨干教师读书随笔读《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后一点收获

一直以来,课题的选择与研究成为困扰我的难题,尤其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方法的使用,屡屡成为我难以突破的瓶颈。通过研读董奇博士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我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中受益良多。董奇博士简洁易懂的语言以及系统详尽的介绍,使我“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一、通过研读,我对心理教育研究有了重新认识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系统梳理了基本概念与原则、全面介绍了各种研究方法,从研究的起始到完成的各个环节入手,结合实例分析,讨论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点、性质、类型、适用性与设计、使用原理和具体策略,既强调对概念和原理的正确、深入理解,同时也突出了对基本技能和策略的训练。文章语言深入浅出,阅读性、实用性强,这对于我们这些还处于摸索阶段的研究者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难得,也是必要的。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科学与科学研究的定义,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性质、目的与功能,并了解了心理与教育研究者的特殊性。本书指出,作为心理与教育研究的对象的人是有意识、有心理的有机体,所以心理与教育研究涉及的各种变量很多而且复杂,这就决定了心理与教育研究难以精确地解释和预测,而且通常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精确控制与操纵。心理与教育研究不仅要从科学的角度考虑,而且还要从道德、习俗、伦理以及人道的角度考虑。在研究中,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
二、通过研读,我了解了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从广义的角度讨论研究方法,分别从提出问题与假设、查阅研究文献、进行研究设计、收集数据资料,定性定量分析数据资料以及解释与呈现研究成果等方面呈现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书中提到,提出问题与假设的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归纳法从数据、观察开始,然后形成更一般的假设;而演绎法则从理论和一般陈述、一般假设开始,然后形成更特定的假设;检验特定假设比一般假设容易,而为了能检验一般假设就必须据其推出若干特定的假设,通过对若干特定假设的检验来检验它。研究文献搜集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检索工具的查找法,二是参考文献查找法。什么是检索工具查找法呢?就是利用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有的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等几种,一般来说,可以同时利用几种检索工具,这样可以弥补相互的不足。我们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是计算机检索系统,计算机检索系统分为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项检索三种,对于心理与教育研究来说,用的较多的是文献检索系统。二是参考文献查找法,它的优点是针对性强、效率高,不足是文献资料不够全面,易受主观制约,所以应查找比较权威的综述或论著。
此外,我还了解了研究文献的记录方法、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法、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以及操作定义的设计与方法。通过研读和比较,我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懂得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能合理地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研究效果。
三、通过研读,进一步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了解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不仅对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的主要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而且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在其他书籍中很少见到的重要内容。比如说研究课题的论证、研究假设的提出、操作定义的设计,以及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语义分析法、口语报告法等等。
以语义分析法为例,本书不仅介绍了语义分析法的含义与作用、设计与实施步骤,还介绍了语义分析结果的处理、分析和评价。在表达形式上,不仅有文字叙述,还有图表、举例等。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是根据人的连觉和联想建立起来的。文中举例说,当看到红色时,人们往往会产生温暖的感觉,看到黑色,就会产生寒冷的感觉,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把好的和“光明”、“温暖”等词联系起来,不好的与“黑暗”、寒冷联系起来,这表明人类许多语言的意义是相同的,普遍的。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出七点等级的语义区分量表,用其研究人们对不同事物或概念的意义的不同理解,对问题的不同态度以及变化。
此外还有观察法、访谈法、现场分析等等,这样的概念以前在其他书籍很少见到,或介绍的很粗略,本书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通读后,我的知识面被拓宽了,阅读与研究的兴趣被激发了,对心理与教育的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通过研读,我了解到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点和局限性,对今后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这本书不仅具有较深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为它不仅突出了各种方法的设计步骤与实施程序,还着重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点和局限性。
如语义分析法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趣味性强,适用范围大,可在较短时间内收集较多的资料,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并且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类研究,还可以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缺点是量表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只适用于研究一些简单的、表面的问题,很难对复杂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需借助其他方法。Q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逻辑性、实用性强,适用于单一被试或子样本的研究情景,并可对同一被试进行反复测量,对研究被试心理、行为的发展与改变有重要作用,还可用于验证某些心理学理论,特别是人格理论。不足是研究被试样本较小,且并非随机取样得来,因而代表性不够,结果较难做推论,需大样本的横断研究进行补充,而且由于Q技术的强迫选择与分类方式一方面会限制被试的自由反应,另一方面也会限制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使某些统计数据得不到利用。内容分析法适用于难以采用其他方法的情景,研究者受分析材料影响较小,取样科学、分析结果客观、可靠,定性定量并重,结果可以量化,易于进行统计分析和运用计算机处理,局限性表现在:内容分析受材料的限制大,内容分析的结果以描述为主,解释能力较差,而且内容分析工作费时费力,对评判者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由于分析维度固定,对许多新事物、新情况、突发事件等难以灵活处理,等等。
在对几种方法研读与比较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单一或盲目的使用某种方法是不可取的,要讲究策略,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课题选择,根据课题需要进行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了解并熟悉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才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灵活使用。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之余,我要进一步加强阅读,注重研讨和实践,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切实提高自身的课题研究能力和科研素养。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