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作文教育教学随笔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陶行知曾说过:“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写作源泉的”教育,让学生发现生活,走入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切身做到“生活处处是作文”。
一、走进生活大门,发现生活的魅力。获取作文材料是作文的基础,观察感知是取得作文素材的直接有效的手段。学生作文为何“无话可写”,一个直接原因是:不是学生没有生活,而是学生没有真正地观察周围的生活。表现为:学生对生活熟视无睹,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其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着故事,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发现,有没有走进生活的大门,抓住所见所闻,洞幽烛微,深入思考!只要我们的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原本是那样丰富而迷人。
1、看。让学生学会用眼睛去看。会对事物远“观”近“察”,会从事物的整体到部分去观察,会发现事物的相同与不同,会事事留心,会时时注意,当看成为一种习惯,孩子的作文中就有了他眼中的生活。如一名学生描写的荷花:它的茎有手指般粗细,表面凹凸不平,摸上去好像有许多小石子镶在上面似的。荷花的叶子约有盆口大,浮着的叶片像一个个绿色的翡翠盘,站立着的荷叶像一顶倒过来的帽子。荷花更是漂亮,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得像是想急切地要裂开似的;有的已经展开了两三个花瓣,像是害羞的少女;有的全都展开了,花瓣犹如粉嘟嘟的脸蛋泛着红晕,中间举着一个未熟的莲蓬……再如一名学生描写的米线:米线端上来了,我笑得合不拢嘴。只见雪白的米线又细又长,浸泡在米黄色的汤中。绿油油的香菜,黄灿灿的萝卜丁,粉红色火腿肠切成一片一片的,均匀的撒在米线上,颜色十分好看,让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恨不得一口吞下米线。
2、闻。让学生会用鼻子去嗅。味道要细细地品,不仅能嗅出表面的味道,还能嗅出里面的味道。不但能嗅到这里的味道,还能嗅到那里的味道。生活是有味道的:花是香的吗?是浓香还是淡雅之香;苹果是甜的吗?是纯粹的甜,还是酸中带甜;生活是苦的吗?是先苦后乐,还是先乐后苦……常让孩子用鼻子嗅嗅,他的作文里就有了生活的味道,就有了酸甜苦辣。如一名学生写灌汤馄饨,他是这样写味道的:在馄饨端上来前,我就闻到一种“香”的味道,感觉到一种“热”的气息。当馄饨上来时,我并没有抢着吃,而是在细细地闻着汤,一丝丝湿湿的温热,一缕缕香香的葱香,一阵阵绵绵的气息。我想现在哪怕是南极的雪,北极的冰,只要是有这碗灌汤馄饨的气息飘过去,一定能融化它们。又如一名学生描写的中秋节的烟花: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礼花把天空装扮得格外美丽。有的像富贵的牡丹,一层一层地绽开;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瞬间又幻化成五颜六色的星星坠入大地;有的犹如流星划过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硝烟的味道,那是家家温馨的味道,那是家家幸福的味道。
3、写。就是用笔把看到的,嗅到的,想到的用笔写下来。第一印象感触最深,把看到的感受深的,用笔记下来,或白描,或抒情,或议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时过境迁时,翻出来看看,当时情景会历历在目,当需要某种题材时,自己曾经写过会一跃而出。用笔记下来,日积月累,不知不觉中就会积累大量的活生生的生活素材,作文时还会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吗?
二、走入生活,让作文充满喜怒哀乐。现在社会发展了,有电脑,有画片,有微型景观了,但只有当你亲自站在泰山之巅,才会真正领会到孔夫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叹;只有你亲自望着庐山瀑布,才会真正惊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只有当你亲自走进云南石林,你才会真正感悟到大自然真的有“鬼斧神工”;只有当你站在兵马佣坑前,才真会正会明白什么叫“举世无双”……生活大门为我们洞开,怎样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生活的“缔造者”和“体验者”,让他们的作文充满喜怒哀乐呢?
1、说。就是让学生会用嘴巴去表达心声。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作文教学就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培养说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会说,如:会给伙伴讲故事,引人入胜的故事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快乐!会解释,遇到被误解的事情,能够礼貌周到地化解矛盾增进和谐;会向亲人朋友表达爱恋,关心体贴的话语让身边爱流涌动……学生用嘴去说,可以让他们走进生活,让他们做生活的主人,去体验生活的味道,让说走进生活,再走进作文,作文不就有了色彩了吗?
2、做。就是让学生做了后再写。学生做游戏,做小制作,做一件好事,做一个实验,去参观旅游,……学生经历了,刚才发生的感受就会很深,他就有东西可写。过程有了先后顺序,人物的动作在眼前晃动,人物的语言在耳边回荡,心还在为刚才的感觉而跳动……学生做了,学生的作文自然就有了声色。
三、感悟生活,让作文闪动睿智之光。生活不仅为作文提供事实材料,也让学生对生活有了认识,有了情感体验。感悟深刻,写出来的作文才更充实,更有灵性。那从哪几个方面培养,让学生的作文闪耀睿智之光呢?
1、感悟自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那春天的生机勃勃,怎会不让学生意气勃发;那夏天的莽莽苍苍,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热烈;那秋天的硕果累累,怎会不让学生感到收获的喜悦;那冬天的白雪皑皑,怎会不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壮观。非大自然不能陶其情,非大自然不能冶其性。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审美情趣也自然得以提高。如一名学生在习作中写到:我钟情这株棕榈树,不仅因为它用一年的绿色,用独特的身姿装点着校园,更因为它浑身是宝,有着默默的奉献精神。
2、感悟社会。学生是社会中人,怎能剥夺他们融入社会的权力。作文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社会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去采访、做调查……,去了解诸如人口、环境、反恐、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这些就是很好的作文题材。学生参与社会,对那些伸出援助之手赞助贫穷儿童上学的热心群众不免生出敬仰之情;对靠霸权干预别国政事、经济的国家不免义愤填膺;对神州六号成功发射,绕月球环行不免生出自豪之情……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写作范围自然开阔,作文与生活也就更贴近,更加为生活服务了。
3、感悟人生。感悟人生就是认识别人,认识自己。每个人都是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对人生体验的越深,写出的文章也就越感人。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看看,他曾经为自己一次次捉弄了帮助自己学习的同学幸灾乐祸,但经历了看到她一次次擦去泪水仍然耐心地给他讲题,他突然后悔;看看,他看到自己的竞争光荣的跃进了光荣榜,而自己却名落孙山,心中的个中滋味他怎么一下子说的清;看看,大家每天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学习,突然发现班级有一个默默无闻地为大家服务的身影……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会发现人生原来如此多姿多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写不出鲜活的文章的,因为他没有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悟,也就没有了鲜活的生活。
作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作文唯一的源头活水,生活中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教育,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