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紫禁城内的太和殿究竟是怎么来的?见证明朝的灭亡

文/周倩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 《故宫学》提出至今已有17年。 600年来,故宫历经沧桑,从昔日的皇宫到如今的文化殿堂。 故宫建馆以来,历代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辛勤呵护这座城市,使今天的故宫依然散发着青春的活力。

“故宫研究”项目的提出,为更好地保护故宫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学术支撑。 故宫的太和殿经历或见证了哪些历史事件?

见证朝鲜王朝的灭亡(1644)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1644)在位期间,明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君臣关系恶化,全国饥荒严重故宫太和殿简介,农民起义接二连三。 其中,以李子为主力的陕北农民起义军日益壮大,在西安建立了大顺王朝。

1644年春,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从西安北上,攻打北京。 守城的大臣们选择了投降。 崇祯与心腹王承恩在景山自缢身亡。 李自成在紫禁城武馆登基。 不久,吴三桂率领的大军抵达京郊。 李子成败出城。 离开紫禁城时,按照牛金星的建议,效法西楚霸王,放火烧了阿房宫。 包括太和殿在内故宫太和殿简介,紫禁城70%的建筑被烧毁。 我们今天看到的故宫古建筑,大部分是清代重建的。

末代皇帝溥仪登基太和殿(1908)

慈禧太后掌权后,选择溥仪作为清帝的继承人,以期幕后听政治国。 1908年冬,年仅两岁的溥仪从京城什刹海北岸的淳王府被抬进了皇宫。 溥仪入宫的第二天,光绪帝于下午6时33分在英台含元殿猝死,光绪死后不到20小时,慈禧也病逝了。

1908年12月2日,溥仪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举行。 清末进士金亮所著的《广轩小记》记载,端坐在太和殿宝座上的溥仪吓得泪流满面。 旁边是他的父亲载沣,也就是慈禧指定的摄政王,急得满头大汗。 载沣拿出一个小玩具——一只布老虎,哄着溥仪说:“别哭了,很快就结束了。” 在场不少大臣听到载沣的话,都觉得不吉利。 这是一个隐喻,清朝即将结束。 溥仪被小老虎哄得不哭了。 这种布老虎在民间被称为“傀儡老虎”。 这也暗示着清廷以后就是一个傀儡政权。 由此可见,太和殿见证了清朝衰落时期的最后一次政权更迭。

八国联军横行太和殿(1900年)

19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以“拥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杀洋人、烧教堂、拉电线、毁铁路,引起美、俄、日不满。

1900年5月28日,日本、俄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以“保护大使馆”为名向北京派兵。 6月21日,清政府以下诏书的形式“宣战”。 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仓皇西逃。 8月28日,八国联军进驻紫禁城,举行“国际检阅”。 这些来自八个国家的侵略者,身着不同的军装,吹着不同的号角,吹着不同的乐曲,手持着不同颜色的国旗,在只有中国皇帝才能行走的紫禁城中轴线上缓缓行进。 炫耀你的力量。

与八权联军一起进入紫禁城的,还有外国使馆人员和记者。 他们和联军登上太和殿的月台,在太和殿前合影留念,在太和殿内为所欲为。 看到你喜欢的东西,然后把它捡起来。 英国人帕特南在《义和团围城记》中这样描述:“会见同路人和俄国官员,一个个口袋都鼓得很高,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

袁世凯破坏太和殿建筑风格(1915年)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后,溥仪迁往干清门以北的后宫地区,而包括紫禁城三殿在内的前朝都被中华民国政府占领. 后来,袁世凯想称帝,复辟帝制。 即位前准备了宝座、龙袍、玉玺等特殊物品,并改变了三殿的建筑风格,如三殿改黄瓦为红瓦,改大殿太和殿改为承运殿,并改太和殿为体元殿,保和殿为建济殿,正殿柱上加赤金,饰龙纹和云。 他还下令将前朝所有宫匾上的满文全部去掉,改用汉字。

见证抗战胜利(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下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既然日本宣布投降,就必须举行一个仪式,让全世界共同见证。 结果,在全国建立了 15 个下拉区域。 其中,日本华北方面军向中国第十一战区投降仪式,选择在当年10月10日在太和殿前举行。 其实故宫的开馆日也是10月10日。

受降仪式的开始时间定在10:10。 中方代表是国民党军委第十一战??区孙连忠上将。 有300多名中国官员和盟军代表。 日本人的代表是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员桃本博中将。 日本将领代表有21人。 那天,据说约有10万人挤满了太和殿广场。

事实上,当天太和门、午门、天安门广场也人山人海。 投降仪式开始。 首先,景山号角吹响,会场鸣放礼炮,全体员工默哀,缅怀抗战中牺牲的烈士。 随后,孙连仲将军走出太和殿,进入受降仪式现场,也就是太和殿前。

随后,根本博等21人从昭德门进入受降仪式现场。 孙连仲将军命令根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一式三份。 根本房在投降书上签字后,呈给了孙连仲将军。 孙连仲将军签署了“同意受降”的意见。 随后,根本博一行交出佩刀离开会场(部分佩刀现保存于国立博物馆)。 这时,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彻云霄。 与此同时,一架盟军B52轰炸机从太和殿广场上空飞过。 军乐齐鸣,全体官兵向国旗敬礼。

孙连仲将军带领将领们走进太和殿,大家开香槟,共同庆祝这一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10时35分,受降仪式结束。 整个仪式虽然只持续了25分钟,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广场上的人们情绪激动,久久不愿离去。 孙连仲将军走出会场,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欢呼“万岁”。

太和殿大修(2008年)

太和殿的保护修缮一直是万众瞩目的大事。 2006年至2008年,故宫博物院对太和殿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修。 这是太和殿自1697年建成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修缮。

太和殿大修的主要内容包括:拆除屋顶的瓦面,更换腐朽的椽子和望板,重新铺瓦; 补充了部分缺失的斗拱组件; 修补松动墙体,对部分剥落的墙皮重新抹灰; 检查与墙相交的柱子,用传统方法替换柱根腐烂的位置; 松动,移位的平台基石被修复并恢复原位; 外檐重绘油彩等。

我们今天看到的太和殿是2008年大修后的样子。太和殿的大修反映了中国古建筑保护人员对文物进行及时有效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节选自周干著作《太和殿》,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授权出版。)

中文好书选读

《太和殿》

周倩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年 1 月

太和殿作为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其规模和档次无可比拟。 除了其造型宏伟、装饰华丽外,还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斗拱,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本书作者周干博士,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建筑研究专家,曾参与过太和殿的大修工程。 他将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带领读者了解太和殿的设计与建造。 别出心裁。 500张彩图和历史背景介绍,从视觉和文化层面更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太和殿。

好中文书

编号:ihaoshu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