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 120年来,南师大的办学历史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金杯120周年庆,兴教兴凤尊,赏桃李赏松南楼梁。 为纪念母校建校120周年,联系校友同学,共创南师大辉煌未来,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特邀王伟老师南京农业大学教师作为优秀校友搜寻活动的受访者。 通过王伟老师分享的人生经历和经历,照亮航路,指引航海学子。
校友卡
校友姓名:王伟
专业: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科学硕士
工作领域: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农业农村部肉类及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南京)副主任; 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顾问; 南京中升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主要事迹:博士食品科学专业,2016年荣获“南京农业大学优秀学生教育管理者”; 2014-2018年度荣获“江苏省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先进个人”。
条件虽然艰苦,但快乐也在其中
回忆起在南师大的求学经历,王伟想起了硕士期间做的酶分离纯化实验。 由于实验条件艰苦,设备不足,实验耗时约半年才完成。 但同时,这件事也考验了王伟的耐心,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科研就是这样,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去做,总会有所收获的。”
当时南师大的师资虽少,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非常好。 他们各有所长,尽职尽责。 王伟在南师大的学习生活也充满乐趣。 说到印象最深的老师,王伟提到了本科时期的陶老师和他的硕士生导师金老师。 “金老师上课很认真认真,陶老师的课比较活跃。” 谈起选择在南师大继续读研的原因,王伟想到的是南师大的学习氛围和老师教书育人的教学方法。 . “那时候去南师大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虽然实验室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大家的关系很亲密,氛围特别好。综合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很好。”老师的水平都不错,我觉得把它消化然后传授给学生是很重要的,就像我现在是一名教师,如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学生也是一种能力有待改进。”
到现在每一步都很艰难,他却只说平凡
在和王伟谈及面对各种选择时如何选择,最终得到今天的成就时,他说自己只是顺其自然,选择对自己最好的决定,然后坚定的走下去。
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王薇也对毕业后的去向感到迷茫。 考虑到就业机会狭窄,工资水平低,王伟决定继续深造。 “那时候觉得自己毕业后想做的工作和自己的能力不匹配,所以必须提升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选择继续深造,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期望。”
对于就读于南师大食品学院的学生,王伟首先提到了安全问题。 实验过程中,不仅要做好个人防护,还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 对于想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学业上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王伟鼓励他们到结构更大的地方继续深造,去更好的高校,走出去。 对于选择公考、职考、企业工作的同学,王伟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自己想做什么,自己目前的知识储备和实验操作是否与对方的需求相匹配,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实际要求。 结合学院的培养计划确定自己的方向。
新旧交替,厚薄相间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实验条件明显改善,设备更加先进。 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加入学院,师资队伍越来越强。 王伟认为,学院目前处于朝阳状态,是新旧交替融合的阶段。 新老教师的充分融合,整个系的发展充满希望。
今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 王伟希望学校越办越好,专业性越强,导师越优秀。 南师大的养生精神将得到很好的传承。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南京师范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从过去的一个小系发展到现在成立一个新的学校,是一个积累和积累的过程。如果个人发展的好,学校就会更好,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我们想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会问,明确我们考研的目的。最后祝母校越办越好,越办越好,蒸蒸日上南京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再续辉煌”
采访结束后,王伟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他的实验室。 作为一名优秀的校友,他以自身的发展对我校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交换等
校友寄语
生于春风,长于红旗下。 庆幸盛世,不负盛世。 清澈的爱只为母校,以青春之名,书写清澈的爱,用心中的红心献给母校。 大山深处常有龙,五皋有凤,兰花养,宫中蛤蟆折。 我们南师大学子要不负母校的期望,不负党和国家的厚望,心怀梦想,不惧远方。 坚持奋斗,谱写青春战歌。 希望以晨雾之光造福山海,以萤火残烛点亮日月。 一万年太久了,我们只是争朝夕。 最后,祝愿母校120年的风雨汗水结出硕果,跨世纪桃李芬芳满天地。
结尾
来源 | 南京师范大学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编委| 预览助理谢雨辰 | 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