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报告 >> 汇报材料 内容页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的几种常见设置方法介绍!!

1.确定连接方案

IDE设备(如硬盘、光驱等)上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和从盘(Slave,SL)的状态。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连接了两个IDE设备,则必须将两个IDE设备分别设为主盘,一个设为从盘。这样安装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只连接了一个IDE设备,那么无论IDE设备原来设置为主还是从,都不需要为唯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通常,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根IDE数据线上并口硬盘跳线,设置为主盘作为启动硬盘。至于旧硬盘,有以下几种连接方式:

1、如果两块硬盘连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应将第二块硬盘设置为从盘。

2、第二块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没有接光驱,则第二个硬盘不需要跳线;如果这条数据线上有光驱的话,一般可以把第二个硬盘和光驱中的一个设置为主,另一个设置为从,就看你的了。

并口硬盘跳线_并口跳线设置图解_迈拓并口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2.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还需要设置硬盘跳线。一般在硬盘的IDE接口和电源接口之间可以找到3到5根跳线。不管是哪一种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以分为主盘、从盘和线选三种。硬盘的出厂默认值设置为主盘,所以如果硬盘设置为主盘,一般不需要设置跳线。

大多数硬盘跳线设置在硬盘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图1

部分三星硬盘的跳线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按照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注的跳线设置方法设置跳线。比如本例中希捷4.3GB硬盘正面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

并口跳线设置图解_并口硬盘跳线_迈拓并口硬盘跳线设置图解

图 2

按照图中标注的设置方案,将跳线帽全部拔掉,得到从盘并口硬盘跳线,如图3所示。

图 3

3、安装硬盘和数据线

迈拓并口硬盘跳线设置图解_并口硬盘跳线_并口跳线设置图解

打开机箱,将硬盘安装到机箱的3.5寸安装架上,并用螺丝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的一端插入旧硬盘的IDE接口,中间一端插入将IDE数据线插入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一定要接到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上。最后将梯形四芯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图 4

将IDE数据线连接到主板上的IDE插槽,同样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 1,如图5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主板第一个IDE槽。

图 5

并口硬盘跳线_迈拓并口硬盘跳线设置图解_并口跳线设置图解

如果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一定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即与光驱的数据线一样),会影响硬盘的传输速率。

四、设置CMOS参数

对于新主板,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不需要设置CMOS。对于一些旧主板,可能需??要手动设置。

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回车,可以看到第一个的所有参数第二硬盘,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测试结果表明双硬盘安装设置成功。按“Esc”键返回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保存并退出)”。退出 CMOS 设置程序后,计算机将重新启动。如果开机自检时可以检测到硬盘参数,

使用Fdisk对硬盘重新分区,使用Format格式化硬盘分区。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的问题。例如,新硬盘被划分为三个区域。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要输入“format E:”,否则只会格式化旧硬盘的C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载旧硬盘,以免出现此问题。

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细心、细心,通常都能顺利完成。如果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后,开机自检时可能会死机或死机,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那么很有可能遇到传说中的硬盘容量极限问题

TAG标签: 硬盘主板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