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思想和感情,这就是我们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古往今来深入人心的精神和力量。 这种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还体现在法律、道德、宗教、艺术等各个方面。 许多怀有爱国情怀的诗人创作了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文天祥和他的《渡过零丁洋》就是代表作。
1、文天祥在孤独的海洋上是孤独的,但他并不孤独
文天祥于1236年6月6日出生于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吉安市清原区福田镇。 文天祥出生于南宋端平三年。 端平是宋理宗赵云的第三个年号。 从年号不断变化的事实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是多么的不稳定。 “端平”年号一共使用了三年,这意味着文天祥出生于这个年号即将退休的年份。 不过,虽然这个统治时间很短,但宋理宗在端平初年也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宋军与蒙古军联合灭金。
#4:c:3:f:7:6:f:e:4:6:f:0:a:8:a:3:a:4:8:f:7:6:8:0:8:f:6:c:0:5:b:c#
南宋最帅男人文天祥
文天祥生于端平末年。 据记载,文天祥相貌英俊,风流倜傥。 他是南宋当之无愧的“有面子的天才”。 除了高颜值之外,支撑文天祥潇洒倜傥气质的深层核心就是他的才华。 以及人类的正义感。 文天祥小时候,见过欧阳修等三人的画像。 在佩服他的同时,他发现他们三人的谥号里都有一个“忠”字。 他很兴奋,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成为一个有“忠诚”的人。
在历代参加科举考试的名人中,文天祥算是考试比较顺利的一个。 21岁参加考试时,他让皇帝眼前一亮。 当时的宋理宗在位时间久了,心里其实对政事有一种厌倦感。 然而,文天祥拿到考题《法天永绝》后,连草稿都没当场讨论,一口气就写了万多字。 本来不抱任何希望,又有点疲惫过零丁洋 文天祥,希望尽快“收工”的理宗,顿时心旷神怡,感慨万千,就这样,文天祥第一次考上了科举。 但就在他通过考试没多久,坏消息却突然传来。 文天祥的父亲去世了,他只能赶回家乡奔丧。
#a:b:7:1:f:d:2:8:0:e:e:1:5:9:d:a:9:9:a:e:4:0:e:0:0:1:9:3:c:b:4:5#
文天祥心中始终有一个词:“忠诚”
不过过零丁洋 文天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并没有影响文天祥的仕途,而且文天祥不仅保住了自己的职位,还特别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他曾上书要求杀掉董颂臣,但没有被采纳。 虽然没有人贬他,但极其正直的文天祥即将辞职,宁愿不做官,也不愿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 辞职并没有影响文天祥的事业发展。 后来,他逐渐晋升为司法部副部长,仅高于奏疏时宁海军法官的职位。 这也代表了本届政府对文天祥的认可。
但在文天祥的一生中,升职、降职、辞职、再升迁似乎是一个循环的模式,他忙着在这四点之间来回穿梭。 公元1278年,42岁的文天祥经历了人生的一段灰暗时期。 于广东海丰北五坡岭五坡岭兵败被俘,被押上船。 次年船经伶仃洋,被带到文天祥,被迫在崖山写了投降书。 不肯低头、不肯投降的文天祥写下《渡过零丁洋》,这是他对时局和个人心情的总结,带着悲伤、愤怒和愤怒。
2、文天祥渡过伶仃洋时,想了很多
《渡零丁洋》共四句五十六字。 上联包含了文天祥二十岁时进士的回忆,也记载了他从出兵到被俘,经历了整整四年的时间。 其中有文天祥对个人与国家的起源与危险这两件大事的表达。 《入世》和《秦王》都彰显了文天祥的纯洁无私的忠诚。 在下联中,文天祥继续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进行拓展和阐述。 想想文天祥出生前两年,南宋联手蒙古人打败金朝,可谓是振奋人心、意气风发。
#f:a:4:0:f:b:0:d:c:3:9:b:e:2:a:8:e:8:6:5:c:9:6:f:c:e:3:e:e:3:1:2#
《渡过零丁洋》诗画
当临安放弃防守的时候,曾经的辉煌已经彻底失去了颜色。 恭昭帝被俘,这标志着宋朝已经处于只需要官宣的灭亡状态。 但之所以一直没有正式通知,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不抛弃、不放弃,组织起义反抗,却依然无法挽救“风飘絮”般山河破碎的景象。 在这动荡不安的处境中,文天祥也遭受了母亲被俘、长子被杀、妻妾被囚禁等痛心的打击。 他感觉自己像一株无助的浮萍。 孤独而无望。
在颈联,也就是第三联中,文天祥继续叙述着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处境和心情。 孤独的海洋上孤独的人似乎是上帝旨意的反映。 而文天祥的孤独,并不是个人生活在偌大的世界里孤独一人的孤独,而是对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收复失地的爱国理想最终落空的无奈和感叹。 眼前的“雨打萍萍”、“畏滩”等物,不仅对比工整,而且通过景物勾勒出文天祥心中的漂泊与悲痛。
前三联通过景物逐步描述了处境和心境中的悲苦困苦,悲愤难填之后,文天祥并没有在最后联以如此低落的心情结束,而是突然一种随笔而生的感觉。 热情的情绪。 文天祥用自己的理想穿透现实的迷雾和苦难,像一束光一样照进他孤独的内心和看似遥不可及的未来,表现出“人生自古无人死,忠义照历史”。 ” 这样一种开拓、大胆、自由的精神,充满正直、力量、开放和忠诚。 这是文天祥对无能无能的统治者的挑战,是他对自己无奈现状的发声,也是他对自己内心无论经历多少折磨从未改变的忠诚的回应。 这样的话真挚如火,震耳欲聋,回响在天地间。 这句话并不局限于那个时代和现状,而是放眼整个历史上所有铁甲英雄的感叹和写照。
#5:a:4:1:e:7:d:3:7:2:5:f:9:b:8:4:a:5:d:b:4:0:c:b:9:4:a:0:e:9:7:6#
伶仃洋: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
这句朴实无华的宣言,来自真实的心境,就像敲响了世界上最响亮的钟声。 回声久久传向四面八方,千古流传。 什么是真正的不朽? 文天祥的“据史料”“这就是忠义”。 而这句话,也让文天祥的《渡零丁洋》这部原本源于悲伤、欢喜、感叹、带有浓重悲观基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引人注目的昂扬意境,成为其中的作品之一。 古往今来,为了理想和民族大义,为了心中的爱国主义而英勇献出生命的英雄们的精神力量,与英雄们的精神力量产生共鸣。 诗中所传达的舍己为人的见义勇为精神,也是我们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高尚气节和传统美德的崇高表达,《渡过零丁洋》是一首永远感动世界的歌曲,一直被人们所铭记。历代志同道合的人们所传颂和歌颂。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