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殿华 辽宁省本溪师范学院
摘要:教育科研中期报告是项目研究的重要成果。 中期报告是指对科研项目从开始到结束过程的全面总结报告。 中期报告应详细说明提案报告和实验计划的修改情况; 全面论述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运用; 应突出创新点的阐释; 应总结阶段结果; 要如实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提出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科研; 中期报告; 写作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唐殿华. 应重视教育科研中期报告的撰写[J]. 基础教育论坛,2017(14):15-16。
科研中期报告是指向科研管理部门报告项目从研究开始到中期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 它既是对本课题所开展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 近日,笔者深入基层学校进行科研工作中期检查,发现不少学校将中期科研报告写成工作总结或经验介绍,而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这说明基层教师学校不知道如何写中期报告。 那么如何规范教育科研中期报告的撰写呢? 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来谈谈。
1. 提供研究主题的总体概述
由于中期报告是阶段性总结,需要对研究项目进行总体概述,因此在中期报告的开头,应提供研究项目的总体概况,包括来源、名称、研究时间、项目主持人、主要成员等作一般性说明。
2. 说明提案报告及实验方案的修改情况
提案报告是项目研究的总体方案,是项目研究的纲领性文件,包括研究思路、目标、内容、方法和预期结果等。实验计划是项目研究过程的具体方案,是项目研究的操作性文件。项目研究的文件,以及研究周期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的细目,包括学期研究目标、内容和细节。 提案报告和实施方案都是项目研究的实验结果。
由于提案报告和实施方案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部分内容必须不断修改和完善。 主要体现在:在项目开幕会上,与会专家或领导会对项目研究的方向、目标和研究内容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或意见,这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引领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研究团队成员也会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因此,在中期报告中,首先要根据专家或领导的建议或意见对项目建议报告和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经过这样的修改和完善,可以使项目建议报告和实施方案更加科学、规范。 其次,必须根据研究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做出必要的解释。 中期报告应对项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对项目实施方案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并对实验方法的使用和分工的调整进行详细说明。
3. 全面探讨科研过程和方法的运用
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通过科研方法的运用来体现科研素养。 项目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研究团队开展的活动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因此,所开展的活动和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必须如实记录在中期报告中。 这是中期报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首先,对项目实施以来课题组召开的会议情况作出详细报告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包括每次会议的时间、地点、人员、会议主题、解决的问题及对策等。
其次,详细讨论了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目前,中小学研究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一)调查研究方法。 包括问卷调查、讨论、访谈等形式。 根据项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项目研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一般需要分三次进行:第一个项目开始前,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然后进行第三次项目研究。项目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确定并书面化的。 项目建议报告和实验计划中; 第二次是在项目研究中期,通过调查研究来检验项目研究方法是否与目标一致,存在哪些问题等,需要写在中期报告中; 第三次是在项目研究结束之前,通过调查研究,要检查研究项目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这需要写在最终报告中。 因此,中期报告应重点撰写第二次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象、内容、时间,以及调查研究的分析报告。
(2)文献研究法。 它是每一个研究项目都必须使用的研究方法,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研究的始终。 主要是指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集中研究、集中或分散学习相关理论、听取专家报告、外出检查学习等。因此,在中期报告中,有必要全面总结课题组成员所学的相关理论,最终确定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及通过课题研究的学习学到了哪些先进经验和做法。
(3)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指通过常规教育教学平台实现课题研究,主要通过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活动渗透等方式。 因此,在中期报告中,应一一总结研究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开展的活动。 例如,围绕课题研究开发的课程资源或校本教材; 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各项活动的具体做法; 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贯穿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等。需要对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工作进行总结,包括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开展的工作研究、提出的建议或意见、收集的材料等。
4、重点阐述创新点
创新是学科研究的生命线。 每个研究项目都必须产生新的成果,因此在中期报告中必须突出项目研究的创新点。 比如初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研究是否有新的策略、新的方法、新的方法等,这些新的策略、新的方法、方法需要进行总结,并讲清楚与过去的区别和联系。 这也是研究的难点。
5. 总结阶段成果
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 因此,中期报告需要对课题开展的研究进行总结,提炼课题研究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理论结果。 主要是指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围绕课题研究产生的理性认识。 此外,课题组成员通过学习提高了理论素养,并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还可以介绍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在精神上发生的变化。
(二)实践成果。 主要是指项目研究开展以来形成的实际进展,围绕项目设计的解决问题措施的推进情况,形成了什么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建立了什么样的机制,构建了什么样的模式等等,同时也介绍了通过问题解决所产生的实际变化和效果。 此外,围绕研究工作产生的提案报告和实验计划、调查问卷和分析、课程实例、论文、校本教材、音像资料、中期报告等也可以算作辅助研究成果。 例如,提案报告和实验方案经过多次修改,每次修改的原因和调整的内容都是结果; 围绕项目研究开展的获奖课例、论文名称、获奖级别、人数等; 所编校本教材的名称、册数、使用范围、作用等; 录制的音视频素材种类、容量多少GB等。
6、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项目研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所以中期报告需要对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行梳理。 重点提出项目研究中发现的主观问题,如项目研究偏离目标、无法操作、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阻碍项目研究发展的问题等。 。 写作时要抓住问题的本质,避免将一些客观问题和混乱表述为主观问题,比如资金短缺等。
作为中期报告,既要对前期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又要对下一步工作安排提出具体举措。 包括下一步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对策; 完成预期实验结果的手段和方法等。研究目标和内容发生变化的,必须说明变化的原因,并做出新的工作安排。
当然,撰写中期报告时,内容一定要真实、有分寸,如实记录研究的客观实际,正确评价所取得的成果,结果不宜过分夸大,不属于研究成果的部分。项目研究不应包含在结果中。
写好项目研究的中期报告,对期末报告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终报告需要整合年初报告和中期报告,后续工作可以按照上述格式进行补充。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中期报告的撰写。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2017年第5期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