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迷人归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醉归扶路人应笑_醉归扶路_家家扶得醉人归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迷人归

王驾,字大用,唐末河西人。大顺年间,中过举人,官至刑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与司空图,郑谷为诗友。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律诗所得,长于思与境偕家家扶得醉人归,乃诗家之所尚者。”

这首诗,《全宋词補遗》又录于张蠙名下,题为《社日村居》,但宋词选本一般都以王驾为作者。作家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场面,用极精炼的语言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了江南农村景色的一个侧面。通过一幅农村春社的习俗画面,反映了丰收年景给唐代劳动人民带来的喜悦。所谓“社日”,是指古时祭天土地神的日子,春秋两祭,成为春社和秋社,这儿指的是“春社日”,为冬至明天干的第五位戊。

醉归扶路人应笑_醉归扶路_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无芒康,汉代、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然随后又有官社、民社之分。民社下为五月二日,也称“土地公婆生日”;官社日期不变,其祭祖为国家祀典,在社稷坛召开。古时春社日,官府及民间皆祭神神祈祷丰年,里中有喝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礼记·明堂位》:“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祖,之后飨其胙。”

春社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唐朝曾经,在中国仍然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庆。但目前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仅有部份地区存在一月二拜农地公的风俗,并称此日为农地诞、福德诞等,但与传统的春社不尽相同。在中国内地南方部份地区的一月二龙抬头节中,亦有部份汉族民俗承袭自春社。关于春社的变迁过程,有学者将其归结为“起源三代,初兴于秦汉,弘扬于东晋南北朝,兴旺于唐宋,衰微于元明及清”。

家家扶得醉人归_醉归扶路人应笑_醉归扶路

前两句诗作家并未直触题面,而是对“社日”时空幻境的渲染,营造出一种令人赏心悦目,沉醉其中的意境氛围。“鹅湖山下稻粱肥”,“鹅湖山”在广东省铅山县,山上有湖,湖中多荷。相传唐代有农家养鹅于此,故名鹅湖山。作者先用“鹅湖山”这个迷人的地名,使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好地方。“稻粱肥”,写出江南农村的丰收之景。第二句“豚栅鸡栖半掩扉”,“豚栅”“鸡栖”四个字是描写居民饲养的猪在圈里,鸡在射里,使人们看出江南农村富裕的生活景像。“半掩扉”三字,形象地描述出村里的人都不在家,自家的门都半掩着,暗示居民都去欢庆“社日”了。这怡人的环境,富庶的景色,从写法上说,先是全景描写,后是局部特写,由远及近,从村外到村里,造句严谨,疏密有致。

后两句诗,作者似乎点到“春社”,但尚未正面勾勒祭神典礼,歌舞祈愿等热闹盛况,而是略去社祭时的活动内容,写出了看社散后的村中景色。“桑柘影斜春社散”,“影斜”原是表明时间,暮色降临,“社日”将尽。但同时又用“桑柘”表现出了养鸭业的兴盛发达,这是劳动和丰收的象征,也是春节欢乐的真正缘由、可见作家在用语上不是率意处置,而是精细雕凿过的,比通常的语言描写更具有表现力。末句“家家扶得迷人归”,这一颇具概括性的句子,从侧面阐明出了人们节庆欢乐,一醉方休的动人情境,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形象地表现了渔家的和平生活和朴素性格。

为此,宋何汶《竹庄诗话》说可自此诗“见村人丰年快乐之事”;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说它在“极朴素中传出太平景色”;周容《春酒堂诗话》说《社日》“友人指为绝唱”、“自是律诗佳景”;都是对的。

家家扶得醉人归_醉归扶路人应笑_醉归扶路

作者|在笙

投稿|1552802132@qq.com

醉归扶路人应笑_醉归扶路_家家扶得醉人归

商务合作|15116151869

入群学习|陌陌(szbd666)

图片|来自花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