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实验诊断学总结

日期:2020-04-12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实验诊断学总结 本文关键词: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总结 本文简介:实验诊断学总结(07本硕1班)实验诊断学总结第二章血液检查(ExaminationofBlood)Keypoints:1.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2.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3.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4.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5.何谓核左移、核右移6.全自动血

实验诊断学总结 本文内容:

实验诊断学总结(07本硕

1班)

实验诊断学总结

第二章

血液检查(Examination

of

Blood

Key

points:

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2

.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

.白细胞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

床意义

4

.血小板的参考值及增加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5

.何谓核左移、核右移

6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应用

一、血液:不断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参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及维持人体内、外环境间的平衡,完成各项生理功能活动。

二、1.

血液有形成分的组成

血细胞

占全血40~50%,称之有形成分

1.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2.红细胞

(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3.血小板

三.血液一般检查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血常规)

1、一些缩写

Erythrocyte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

Hemoglobin

determination

(Hb)

血红蛋白测定

Leukocyte

count

(WBC)

白细胞计数

Differential

leukocyte

count

白细胞分类

Platelet

count

(

PLT)

血小板计数

新生儿特点:红、白细胞都比成人高,红细胞呈“生理性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表现,白细胞呈感染的表现(粒细胞增高并左移)

2、红细胞计数

Erythrocyte

Count

值:

(男)4.0~5.5×1012/L

(女)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各种红细胞的形态

3.相关检测

[1].平均红细胞容积(MCV):MCV=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数

红细胞数参考值:

80-94fl

[2].

红细胞比容测定(Hct):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测得下沉的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容积的百分比值。

参考值

男性42-49%

女性

37-48%

[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指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参考值:

26-32pg

[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参考值:

310-350g/L

MCHC=血红蛋白(g/L)/

红细胞比容(%)×100g/L

[5].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

(RDW):RDW=S.D./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参考值:11.5-14.5%

RDW

的统计学实质是红细胞大小的变异系数

CV

RDW100

>32

310-350

巨幼细胞贫血

正常细胞贫血

80-94

26-32

310-350

AA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贫血

400×109/L;见于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脾切除等。

血小板减少

3%阳性

M2

原始细胞20%~90%

单核系细胞80%,有单核系细胞

M6

BM幼红>50%原始细胞>20

M6B

BM

80%幼红

M6D

BM

20

%细胞原始粒

M7

原巨核细胞.20%

Double

淋系与髓系细胞标记阳性

Phenotype

1.

AML的形态学/免疫学分型

2.

ALL各亚型的细胞学特征

3.

MDS的WHO骨髓象诊断标准

4.

骨髓细胞外铁及铁粒细胞染色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血管壁结构与功能两项检查的意义

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及其发挥途径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根据发病机制可将出血性疾病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检查可归为哪两大类?各类包括哪些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DIC诊断的初筛和确诊实验各有何内容?

患者

22

工人

因膝关节血肿伴血尿来院就诊

实验室检查:

1、

出血时间

1分钟

2、

凝血时间

20分钟

3、

血小板

150×109/L

4、

PT

12

S(对照11

s)

5、

KPTT

90S(对照35S)

6、

TT

18S(正常对照17S)

7、

尿常规检查RBC满视野/HP

试问:

1、

以上检查哪些项目不正常?

2、

可能是哪种出血性疾病?

3、

应进一步作何试验?

第六章

肾功能检测

Key

points:

1.何谓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测有那些?

2.浓缩稀释试验检测是了解肾脏哪个部位受损伤,其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是什么?(P.126)

名词解释

1.肾清除率

2.内生肌酐清除率(P.118)

第一节

肾脏生理概述

一、肾

肾单位

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肾小球囊

肾小管:

近曲、远曲小管,髓袢(每侧100万个。)

二、肾脏的生理功能

(一)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废物

1.

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120ml/min)

2.

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水、糖、电解质

3.

肾小管分泌和排泄作用:H+、Ca++等

(二)调节水电平衡

1.

Na、Cl、水的重吸收:肾小管

2.

K的重吸收:近曲吸收、远曲排泌

3.

Ca、P的重吸收

(三)调节酸碱平衡

1.

HCO3-的主动重吸收:近曲小管

2.

H+的排泌:远曲小管、髓袢

3.

NH3

+的排泌:髓袢

(四)内分泌功能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

1,25-二羟胆钙化醇(活性VitD3)

3.

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和激肽

三、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了解有无肾功能损伤、肾脏损失的程度和范围(累及肾小球、肾小管,或两者均累及),借以制定治疗方案,观察其动态变化,判断预后。

第二节

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一、概述

(一)肾小球滤过率(GFR)

每分钟肾小球滤过液的产量

某种物质清除率=U(尿浓度)′

V(尿量)/P(血浓度)

(二)影响GFR的因素

1.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炎症早期、缺氧

2.

肾小球通透性降低:炎症晚期、膜增生

3.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下降:大出血、休克

4.

肾小球囊内压变化:尿路梗阻

(三)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很多,需根据病情、病变部位,合理选择。

二、血尿素(blood

urea,BU)的测定

(一)原理:BU是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经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BU浓度增高。

(二)方法:取静脉血检测。

(三)参考值:1.78~7.14

mmol/L

(四)临床意义

1.

肾性增高

1)不敏感,有效肾单位60~70%损伤;

2)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3)尿毒症时有特殊价值,与病情成正比:

7.14~14.28

mmol/L

代偿期

14.28~21.4

mmol/L

失代偿期

>21.4

mmol/L

尿毒症期

2.

肾前性增高

1)长期大量蛋白质饮食;

2)蛋白质分解过度:组织大量坏死、消化道出血等;

3)肾血流量降低:脱水、休克等;

3.

肾后性增高

尿道梗阻、前列腺肥大等;

4.

BU减少

低蛋白饮食、严重肝病等。

三、血肌酐(creatinine,Cr)测定

(一)原理

Cr分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Cr由肌酸在肌肉中脱水形成,从肾小球滤过,基本上不重吸收。在外源性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中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能力。

(二)方法

无Cr饮食2~3天,取静脉血检查。

(三)参考值

男性

44~132mmol/L;女性

70~106mmol/L

(四)临床意义

1.慢性肾炎:超过442

mmol/L时有尿毒症可能。

2.急性肾炎:177~354

mmol/L。

3.尿毒症:可达1768

mmol/L。

4.

Cr减少:严重肝病。

四、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Ecr)

(一)原理: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容积血浆中的内生Cr全部清除出去。其清除率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

(二)方法:无Cr饮食2~3天,同时检测静脉血和尿中Cr尿道和24h尿量。

(三)参考值

80~120ml/min/1.72m2

(四)临床意义

1.

较早判断肾小球的损害:

6.5mmol/L;

3.

血浆肌酐:

>

110mmol/L

4.

内生肌酐清除率:0.4~0.7mmol/L

6.

尿浓缩稀释试验:尿量-

,比重ˉ,晚期尿比重固定

7.

酚红排泌试验:

2h

442mmol/L

4.

内生肌酐清除率:早期

110mmol/L

4.

内生肌酐清除率:0.4~0.7mmol/L

6.

尿浓缩稀释试验:24h尿量>2500ml

夜尿量>750ml,

比重<

1.010,

7.

酚红排泌试验:

2h

<

55%

,15min

3000

ml为多尿。

摄入水过多

与大量饮水或输液有关的暂时性多尿。

ADH性多尿

垂体分泌ADH不足或肾小管对ADH反应性降低(低比重)。

溶质性利尿

高比重或正常比重性多尿。

2.少尿:24h尿<

400ml或<17ml/h为少尿

肾前性

少尿见于:休克、严重脱水、水肿、心衰等肾小球滤过不足

肾性

少尿见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衰等

肾后性少尿见于: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梗阻,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等

3.无尿:24h尿<

100ml或12h内无尿

(二)颜色:正常新鲜尿液呈清晰的淡黄色至黄褐色,颜色深浅可受食物、药物影响。

1.血尿

眼观血尿、镜检血尿。见于肾结核、急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

及感染、出血性疾病等。

2.血红蛋白尿:尿色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色。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溶血性贫血、恶性疟疾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胆红素尿:尿液颜色呈深黄色或黄褐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4.乳糜尿:呈乳白色,有时可带少量红细胞。见于丝虫病或肾周围淋巴管阻塞,腹腔肿瘤、肾盂肾炎等。

(三)外观及透明度

常温下正常新鲜尿液清晰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物。新鲜尿液出现混浊见于:

1.尿酸盐沉淀

尿内尿酸盐较多时,在低温条件下可有淡红色或白色沉淀,遇碱或加热可溶解。

2.磷酸盐和碳酸盐

白色晶体状,加热加酸溶解,碳酸盐加热加酸溶解时,可产生气泡。

3.脓尿:尿内含有大量的脓细胞、细菌、炎性渗出液,呈白色絮状混浊,加热加酸后,混浊不变或加重。

(四)酸碱反应

正常新鲜尿呈弱酸性或中性,pH

6.0~6.5,可在

pH

4.5~

8.0波动;

尿呈酸性:痛风,肾结核,白血病,酸中毒,酮症酸中毒,4型肾小管酸中毒。

尿呈碱性:碱中毒,严重呕吐,变形杆菌感染,1、2、3型肾小管碱中毒。

(五)气味

尿液气味来自尿中的挥发性物质,受食物、饮料等的影响。

尿素分解——氨臭味

酮症酸中毒——烂苹果味

苯丙酮酸尿——鼠臭味

(六)比重

又叫比密,与尿液所含溶质的浓度呈正比,与尿量呈反比。受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下尿比重波动于

1.015

~

1.025之间,婴幼儿偏低。大量饮水,比重降低可1.030

    以上《实验诊断学总结》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实验诊断学总结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实验诊断学总结》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