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日期:2020-04-17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设计方案,管理学,课程教学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顺利实施和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依据本专业的教学设计方案制定如下方案。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公共管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修课程。4学分、72学时、录像课15学时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为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顺利实施和公共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依据本专业的教学设计方案制定如下方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公共管理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必修课程。4学分、72学时、录像课15学时。公共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突破了原有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科际整合的特点,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力求反映国内外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信息,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开拓视野,更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教育管理理论,提高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思路及特点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公共管理学的任务和教学目的,以公共管理的过程、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为思路,将教材分为九章。第一章---公共管理学导论,是本课程的概述和整体内容的介绍。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及行为特征,介绍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特点及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是公共管理过程的核心和实质。第四章---公共组织管理、第五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章---公共财政管理和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这四章阐述的是公共管理中各个活动领域的管理;第八章---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介绍公共管理整体效果的评估。第九章---公共管理的伦理,介绍公共管理中相关的伦理问题及责任问题。

本教材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基础性、综合性和时代性。其基础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公共管理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它是研究公共组织,其主要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的一门学科。教育管理从属于公共管理,从这个角度上讲公共管理是教育管理的背景知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对深入体会教育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发展变化具有启发和帮助作用。二是本课程的教材编写注意其学科的基础性,没有涉及公共组织中各部门的管理,而是侧重于公共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综合性是指本学科的研究领域是跨学科的,因为公共管理学是以研究公共管理的问题为核心,它融合了来自当代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各个学科相关的知识,并应用、整合于本学科。时代性是指本教材突破原有传统行政学的体系,吸收了国内外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新公共管理的一些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等,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

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具有教育管理专科学历的中小学教师、管理人员、幼儿园教师及管理人员、教育行政干部及部分高校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优势是:学习动机明确,渴望管理知识的丰富和管理学历的提高;愿意通过本科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有着足够的管理工作经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较强。本科学生总体比专科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要好,但其学生构成面比较宽,学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同时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担子较重,学习时间缺乏。在公共管理学课程建设及具体实施中,学习对象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都应通盘考虑,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服务。

二、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本课程责任教师应根据中央电大或青岛电大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学文件,联系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性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生作好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展开自学、小组讨论,参加面授辅导以及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支持服务手段。

2.强调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新型学科,许多内容是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难度,教师首先要先行一步,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和相关的进一步学习材料,对本课程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有深入地了解,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在学习辅导中要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实施个别辅导。同时要将公共管理学与教育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确公共组织与教育组织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强调对形成性考核的指导

加强形成性考核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说明(含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考核说明)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工作。对形成性考核要加强指导,除了完成作业练习外,要思考和研究一些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学校不是封闭的,与政府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公共管理案例的学习和分析要结合当地实际,选取和使用各种案例。

三、本课程的学习模式建议

1.自主学习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善于动脑筋,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

2.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这一学习形式决不可少。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必须参加小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和当地公共管理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小组讨论题目。鼓励学生已各种形式提出问题,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通过研讨活跃学习气氛、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3.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

为减轻学习难度,一定要充分利用录像教材、辅导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并进行案例教学。

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和青岛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

根据以上的主要学习模式,我们可以个体为单位将每阶段的学习进程作如下描述:

预备学习

认真阅读

学习多种

记录学习心得

文字教材

媒体教材

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接受各种辅导

反思总结

联系实际

自测、练习

争取帮助

应用

小组讨论

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1.本课程的媒体资源

考虑到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其资源建设上尽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本课程学习媒体主要有: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

(2)录像教材:

讲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基本知识;分析重点、难点;介绍学习方法;对公共管理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专家专题讲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助学媒体。

(3)辅导练习册:主要概念及知识要点的梳理和辅导、作业及练习。

(4)IP课件:与录像教材相结合,以网络形式进行辅导、讲解。

2.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

(1)提供本课程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设计方案等。

(2)提供本课程的各类学习材料,主要是多种媒体教材。

文字教材(约30万字)是学习的主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认真学习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字教材为方便学生自学,将教学和导学合一,设计了学习目标、学习提示、本章小结、练习与思考题、案例介绍、进一步学习材料、建议阅读书目等。

(3)提供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指导性意见和交流性信息,如开课前、后及其中间运用电大在线、有关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会等形式对学习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教学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交流;

(4)本课程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负责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以及期末考核工作。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现将学习进度和相应的学习方法提示给大家,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参考使用。

时间

学习内容

学习建议

第1周

第一章

录像教材1、网络辅导1

制定学习计划,做好本章笔记。

第2周

第二章

录像教材2、网络辅导2

做好本章笔记

第3周

第三章

录像教材3、

做好本章笔记

第4周

第三章

网络辅导3

第5周

阶段复习

面授辅导、小组讨论

完成第一次综合练习

第6周

第四章

录像教材4、

做好本章笔记

第7周

第四章

网络辅导4

第8周

第五章

录像教材5、网络辅导5

做好本章笔记

第9周

第六章

录像教材6网络辅导6

第一次网上答疑(中央电大)

第10周

第六章

做好本章笔记

第11周

第七章

录像教材7、网络辅导7

做好本章笔记

第12周

第七章

完成第二次综合练习

第13周

阶段复习

录像教材专题

第14周

第八章

录像教材8、网络辅导8

做好本章笔记

第15周

第八、九章

第16周

第九章

录像教材9、网络辅导9

做好本章笔记

完成第三次综合练习

第17周

总复习

录像教材中案例分析,

IP课程2学时

自主复习

第18周

总复习

第二次网络答疑(中央电大)

完成一次模拟试卷

五、考核

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共20分。其中作业12分,应完成中央电大下发的形成性考核手册中的作业。学习过程考核占8分,学习过程考核中,学生上网浏览、视听学习、电子邮件等自主学习活动不少于20次,计4分;学生参加学习小组活动达到规定的次数,计4分。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

5

篇2: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设计方案,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乡愁》分析教材:《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3、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说出对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乡愁》

分析教材: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用心去教,用感情教,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3、找出诗中的意象,并说出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2、品味语言的能力、自学探究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

2.

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

以便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过程:

(课前3分钟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氛围。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梦想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一份深沉的苍凉去奔波,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

1950年去台湾。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三、指导朗诵。

1、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2、明确感情基调、语速。(深沉中略带哀伤的,缓慢的。)

3、划分诗的节奏。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艺术,节奏是感情的外在体现,“感情动于中而节奏形于外”。朗读诗歌必须讲究节奏,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4、老师作示范朗读。(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

5、指名朗读

四、分析、解读本诗。

1、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诗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中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

(通过联想,演释诗的内容: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台

湾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板书:思乡、怀亲、爱国)

4、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明确: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小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作为乡愁的对应物,收到了具体、生动的效果这些意象,形式上看起来是并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则是层层推进的。由乡关之思、怀亲之情、至更为崇高的爱国深情,具有以往乡愁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构思精巧、结构整饬、旋律优美。

5、再次朗读全诗,体会感情,试着背诵。(三分钟后,师生齐背)

五、激情抒怀。

播放课件)乡愁是苦涩的也是醉人的,是一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是对家的向往,是对根的企盼。不论漂泊多久,不论身在何处,当夕阳西下,当晚风吹拂,总有那么一抹淡淡的愁绪萦绕在心头……如果你是这位凭栏而立的老者,站在海峡的彼岸,眺望大陆的方向,心里会想些什么?你又想对大陆说些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是啊,山水也许能隔开一切,却隔不断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相信这深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到那时,“月圆人也圆”!

六、迁移拓展。

1、仿句

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略思片刻,指名回答。)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尝试做诗人了。

2、各领风骚话说愁

乡愁、离愁、忧愁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题材,请说出带“愁”字的诗句,如能指明作者更好。(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诗句,学生

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积累妙词佳句。)

七、布置作业

创作一首盼望台湾回归的小诗。

篇3: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母鸡,设计方案,教学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教学设计方案课题《母鸡》教学设计姓名欧阳立艳学科小学语文学校安福县平都第二小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

母鸡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母鸡》教学设计

欧阳立艳

小学语文

安福县平都第二小学

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享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经历;

2、

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复习旧知

提问引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母鸡》。大家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认识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这句话是文章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四自然段。

师: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边读边思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上学期我们学过抓住重点词提问的方法,当大家第一次读这句话时,脑海是否产生过疑问?

生:为什么作者先说不喜欢母鸡,后来又喜欢母鸡了?

生:是什么原因对母鸡改变了看法?

生:为什么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作者就改变了看法?

师:三位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不过你问得比之前两位同学更到位。我们就围绕你的问题来学习。

(设计意图:梳理学生的提问,引出下个学习环节,让学生的关注点更集中。)

二、

体悟语言

感受主题

师:作者一开始对母鸡是什么看法?

生:作者之前很讨厌母鸡。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作者讨厌母鸡的程度。请找出来。

生:一向

师:什么叫“一向”?

生:一向就是一直。

师:作者后来的态度呢?

生:后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师:你说得真好,直接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刚才一位同学说,作者是认识了一只孵出小雏鸡的母鸡后,才改变了看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母鸡。请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描写母鸡的句子。

(说明:通过点评告诉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生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师:这句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什么都不怕的母鸡。

师:能否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勇敢

师:你真会概括。

生:我找到的是“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这句话说明母鸡很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就把小鸡招唤到身边来。

师:掌声送给他。(学生鼓掌)知道为什么要送给他掌声吗?因为他不仅交流了找到的句子,还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亮点要及时指出,这样对后面的交流能起到示范作用。)

生:我从刚才那位同学找到的句子中,感受到一位母亲保护儿女时的勇敢和专注。

师:你是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的?

生:歪、挺、看、警告。

师:你不仅找到句子,而且还能从句中的字词获得独特的感受。请大家一起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预备作战”是怎样的情景?

生:是紧张的情景。

师:可是我刚才没有听到“紧张”。应该怎么读?

生:语速要快一些。

(学生再读)

师:这次读得真好,把轻重缓急都读出来了。第六自然段中也有描写母鸡的句子,找出来,说说体会。

生:我找到的是“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母鸡的母爱。因为它找到食物后先要检查一下,然后才叫孩子来吃。

师:你从这个细节中获得了感受。

(说明:在点评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好的阅读方法。)

生:我找到的是“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母鸡为了孩子把自己都饿瘦了。这是一个负责慈爱的母亲。

师:你归纳得真好。

生:我找到的是“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从句子中我感受到鸡母亲为了孩子竟然敢和大鸡争斗,真是勇敢。

生:我从刚才这句话里发现,原来母鸡不敢反抗公鸡,做了母亲之后,竟然敢和大鸡争斗,这里用到了对比的写法。

师:你真厉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请大家一起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将“消瘦了许多”读得轻一些,很好。请看屏幕上的句子。

出示:

(1)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

(2)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

课文中有些内容没有写出来,请大家来补充。大家可以从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来说。想象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还可以想一想你的爸爸妈妈有了好吃的东西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孩子们、孩子们,这里有你们爱吃的东西,吃饱了就能快快长大。”

师: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说两个“孩子们”?

生: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出母鸡对小鸡的关心。

师:说得好。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宝宝们,有危险,快到我身边来,我不会让你们受到伤害的。”

师:从你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母鸡的急切。

生:当母鸡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好像在说:“孩子们,你一定饿了,快来吃吧。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我都已经检查过了,很安全。”

师:从你话中,我猜得到你的妈妈平时也是这样说的。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交流,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生:母鸡听到什么东西响了一声,立刻警戒起来,咕咕地警告鸡雏,好像在说:“孩子们,快过来,黄鼠狼来了。不过有妈妈在,你们别害怕。妈妈会保护你们的。”

师:你不仅说出了紧张的感觉,还说明了原因。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家想象得这么好,作者为什么不写出自己的想象呢?

生:因为作者想给我们留下遐想的空间。

生:因为作者已经通过一些词句把我们想象出来的内容写出来了。比如“紧叫”。

师:我想,作者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接下来的两个自然段,请大家用刚才的方法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我从句子中看到了耐心和辛苦。

生:我找到了“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这说明母鸡对小雏鸡很负责,不想让孩子受到伤害。

生:过去母鸡是咕咕叫个不停,可是做了母亲之后,小鸡啄它,它竟一声不吭。这说明它很慈爱。

师:同学们的交流归纳起来就是二句话。(学生齐读: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有了之前的指导,学生已经学会了分析句子的方法,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谈。)

三、

比较语言

体会情感

师:刚才的交流中好几位同学都说到了前后对比,我们已经知道后面的“咕咕”的含义,再看看前面的。出示句子:

有的时候,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泣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有的时候,它由前院咕咕到后院,由后院再咕咕到前院;有的时候,它不这样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

请大家比较这两段话,说说他们的区别。

(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句子的效率。)

生:被删除的词写出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

生:“没完没了”写出了母鸡的叫声影响了作者。“如泣如诉”写出了母鸡叫声的难听,“小疙瘩”写出了作者心情不愉快。

师:其他同学可以学着刚才这个同学的样子继续交流。

生:“永远不反抗”、“欺侮”写出了母鸡的欺软怕硬。

生:“发了狂”写出了母鸡的骄傲炫耀。

生:“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写出了作者非常讨厌它。

(学生齐读前后对比的段落。)

、梳理详略

探究写法

师:作者既写了讨厌,也写了不讨厌,从篇幅上看,他主要想表达什么?

生:主要是表达不敢再讨厌母鸡,想说天底下母爱最伟大。

师:所以后半部分写得多一些。而且用一句话来总结,而前半部分就没有总结句。那能不能索性把前半部分删除?

生:不可以,因为有了前半部分,可以与后面的内容形成对比。

生:前面的内容起到了类似铺垫的作用,不能删除。

生:前面的内容让我们知道了母鸡孵出小鸡后的改变。

师:是的。文章前半部分线索是往下走的,到了后半部分,就往上走了。(画出线索)这样文章有起有伏才好看。

老舍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赞颂母爱。他自己也有一位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亲。在母亲去世后,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纪念她。课后我会把这篇文章和巴金先生的《狗》发给大家。《狗》的写法和《母鸡》很像。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阅读《我的母亲》,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句子。

2、阅读《狗》,根据文后思考题琢磨作者对“怕狗”和“不怕狗”的详略处理的用意。

(设计意图:用与课文类似的文章作为作业素材,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巩固课堂上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

    以上《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