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艺术特色学校方案

日期:2020-04-19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艺术特色学校方案 本文关键词:方案,艺术,特色学校

艺术特色学校方案 本文简介:水坝塘镇关于推进特色艺术学校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适应教育改革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丰富水坝塘镇文化示范镇内容、繁荣地方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品牌。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任务按照全县教育“抓特色”的工作要求,根据水

艺术特色学校方案 本文内容:

水坝塘镇关于推进特色艺术学校创建工作的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适应教育改革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丰富水坝塘镇文化示范镇内容、繁荣地方文化、创建特色文化品牌。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县教育“抓特色”的工作要求,根据水坝塘镇文化艺术氛围厚重,结合水坝塘在全县创建的首个文化示范镇的实际,全力整合镇域文化艺术资源,用三至五年时间将水坝塘镇中心学校、复兴中学打造成目标一致,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示范学校。

学校成立水坝塘镇党建文化艺术团,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高腔山歌为重点,做大做亮高腔山歌之乡,开设声乐兴趣班、书画兴趣班、摄影兴趣班、楹联兴趣班、体育兴趣班,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为下一代成材打下基础,为上一级学校输送艺术人才,为水坝塘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特色艺术学校的创建为目标是: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先导,以专业骨干为主力,以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为根基,以全面育人全程育人为抓手,以传承高腔大山歌和红色文化、史前文化、农耕文化为重点,打造具有水坝塘特色的文化艺术品牌学校。

文化艺术团的工作目标是:不断提高水坝塘镇群众文艺舞台的演出水平,充分发挥宣传带动功能,更好地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凝聚党心民心,促进水坝塘镇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打造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艺术队伍,代表水坝塘镇参加省、市以及全国的各类演出和比赛,为水坝塘争光。提升广大文化工作者和镇内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大众文化蓬勃向前发展。

努力实现镇内文艺人才的资源共享,满足我镇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强力推动我镇农村文化示范镇建设升位。

二、成立组织

为顺利推进水坝塘镇文化艺术学校创建工作,经镇党委、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长:何远利(党委副书记)

长:胡

平(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

员:梁大珍

周建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中心学校,梁大珍校长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办公。

水坝塘镇文化艺术学校下设复兴中学、复兴小学2个分校,由魏波校长,娄林校长分别主持分校工作。

三、工作内容及保障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内容“八有”:

1、有组织。各学校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组织。

2、有计划。各学校分别制定切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特色文化艺术学校创建的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工作措施。

3、有园地。开展以红色文化、高腔山歌、史前文化、农耕文化为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进校园活动。以地下党在水坝塘创立的红色文化引领人,以祖先留下的高腔山歌凝聚人,以天造地作的史前文化激励人,以世代相传的农耕文化教育人。陶冶学生感恩党国,感恩祖先,感恩天地,感恩他人的情操。

4、有教材。要组织人力编撰校本课程。

——搜集整理中共地下党在水坝塘,在复兴小学的红色文化资料,编印校本课程。

——挖掘、整理、充实狮溪高腔大山歌唱腔和文本,编印校本课程。

——采集、制作、鉴定得天独厚的、丰富多样的化石标本,编印校本课程。

——发现、搜集、保存具有水坝塘特色的农耕文化、生活用品,开办农耕文化陈列室。制作专题教育片。

5、有师资。组建一支专任或准专任的教师队伍。必要时,可聘请有一技之长的老农加入到临时教师行列,弥补师资不足。

6、有课堂。结合思品、音乐、美术、科学、课外活动等课程教学内容有机渗透水坝塘特色艺术课程内容或用地方课程进行专题教学,保证教学有课堂。

7、有成果。学年、学生毕业,要进行地方课程考核,全面素质考核,作为综合评价教师能力、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8、有经费。特色文化艺术学校工作要有一定的经费作支撑,镇人民政府经费再紧也计划拨出

万元,作特色文化艺术学校建设专项资金,学校也要挤出一部份资金用于此项工作,确保工作按期推进。

四、工作目标要求

1、思想统一,提高认识。全镇上下要把推进文化建设工作高度统一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高度;统一到巩固和提高水坝塘镇县城副中心的地位;统一到提升水坝塘镇文化示范镇建设和社会经济向前发展,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上来,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幸福指数。

2、整体推进,重点突出。文化建设工作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看似高不可攀,实是人人都是参与者、享受者。既要调动全镇各学校、单位、部门、街道、村组、家庭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又要突出学校教育阵地的优势,资源的优势,人才的优势,中心的优势;在学校要突出文化艺术团队、兴趣小组的优势,校内外活动的优势;在街道、村寨,突出民间文艺群团组织的优势,民间艺人的优势,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态势推进我镇文化建设出新绩、出成果、出精品。

3、培养兴趣,活动育人。特色文化艺术学校要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小组,不断发现人才,培养兴趣,形成特长。同时,要定期开展多形式,宽领域的活动、竞赛,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走活动育人道路。

4、推陈出新,示范引领。发挥文化广场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到跳街舞、对山歌的娱乐活动中来。镇文化服务中心筹备必要的扩音设备,定时每天下午6∶00—8∶00为群众提供相关娱乐活动所需的设备,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培养群众娱乐习惯,达到推陈出新,示范引领的效果。

5、助推亮点,形成品牌。狮溪高腔大山歌已经成为水坝塘文化的亮点,要集中优势,借助过去在县、市、省和中华情栏目均有一定影响力的基础上再上新的台阶,做大、做亮、做成品牌。

五、质量目标

(一)演唱组:负责组织、指导、打造独唱、合唱、对唱等不同形式的歌唱表演,内容以高腔山歌和红色歌曲为主。

长:魏

长:娄

员:周建荣

梁大祥

周建国

1、团队编制为48人;

2、计划招收有一定声乐演唱基础的优秀文艺骨干,经考核收编48人。

(二)舞蹈组:负责组织、编排、指导各种舞蹈,内容以民族舞蹈及民间原生态舞蹈为主。

长:冯

长:梁佳云

员:娄

娄建敏

1、团队编制为30人(其中男10人,女20人);

2、计划招收有一定形体条件及舞蹈基础的优秀文艺骨干,经考核收编30人(其中男10人,女20人)。

(三)乐器组:负责组织教练、演奏各类乐器,曲目以高腔山歌和红色歌曲为主。

长:娄

长:冯

员:周建国

梁大祥

1、团队编制为50人;

2、计划招收有乐器演奏基础的优秀文艺骨干,经考核收编50人(可适当招收学生加入)。

(四)语言、书画摄影组:负责活动主持词,语言类小品、相声、双簧、哑剧等内容的节目排练书画摄影展出。

长:华端福

长:任

员:娄

梁大勇

(五)作品创编审核组:搜集、整理、审核各类文艺节目资料。

长:华端福

长:周建荣

员:娄

梁佳云

梁大祥

江智鑫

梁正珍

(六)组织组:负责编制、调动每次活动所需的人员,组织开展活动。

长:胡

长:梁大珍

周建荣

江智鑫

四、工作要求

(一)各工作组职责

1、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措施。

2、组织开展工作,按时开展活动。

3、负责推荐、组织、管理、使用好本组成员。

4、工作讲求上档次,出成绩,出成果。

(二)凡具有一定艺术特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文艺爱好者可自愿报名参加本团,经领导小组考核通过方可成为团队成员。

(三)本团实行择优淘汰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员。对下列情形之一者劝其离团:

1、身患重病,身体状况不能坚持正常排练、演出者;或长期外出者;

2、不守章程,屡犯纪律、自由主义者;

3、经培训,艺术水准不能如期达到要求者。

(四)保证团员正常的工作和教学活动,通常每年安排四次演出任务。

(五)团员的权利

1、可参加本团主管机构组织的各种演出、比赛和专业艺术培训活动;

2、团员参加演出、比赛活动与上班时间冲突时,可取得由文化服务中心发出的邀请函交所在单位请假;

3、表现优秀的团员可按有关规定获得奖励;

4、对本团的各项运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团员的义务

1、自觉遵守艺术团的纪律,顾全大局、服从安排,自觉按时参加艺术团的排练、培训和演出,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排练或演出的,应提早向有关负责人递交请假报告

2、跨团人员应以本团活动为主,不能影响本团的正常排练和演出任务;

3、服装、道具、乐器、乐谱及其他财产,团员必须爱惜及保管好,节目调整时必须把服装、道具交团里统一调配、保管。

(七)凡经本团创作、编排的文艺作品,版权归属本团所有,团员无权私自从事商业性演出使用。

五、管理方式

(一)镇中心校办公室

1、负责挑选推荐优秀文艺骨干报名参加有关团队;

2、保障队员准时参加该团队的排练、演出和比赛活动。

(二)文化服务中心

1、负责团队的考核、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

2、邀请文艺专家辅导团队成员;

3、有计划地组织团队参加各项演出和比赛活动;

4、提供团队排练场地、演出服装、道具等硬件设备及外出演出的交通费用补贴。

5、安排、组织、协调、管理民间文艺团队和各协会工作。

六、近期工作步骤

成立党建文艺宣传队,为庆祝建党91周年,拟于2012年7月1日,开展以“唱山歌,感党恩”为主题的文艺宣传活动。其工作步骤为:

第一阶段:深入调研,制定方案。

2012年元月至2月底,为深入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3月1日至3月10日,讨论、修改、论证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分组制定工作计划。

3月11日至3月20日,制定各组和创建特色艺术学校工作计划,组建文艺宣传队。

第三阶段:按计划实施。

3月21日至6月底,组织培训人员教练、排练文艺节目及创编作品。

第四阶段:工作汇报。

6月25日至7月1日,开展以“唱山歌,感党恩”为主题的文艺演出、作品展出活动。

二0一二年三月九日

水坝塘镇2012年文化建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

水坝塘镇为了巩固和提高县城副中心的地位,充分发挥文化示范镇的引领带动作用,

篇2:20XX年特色学校建设结题经验材料

2012年特色学校建设结题经验材料 本文关键词:结题,经验,材料,建设,特色学校

2012年特色学校建设结题经验材料 本文简介:“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经验材料单位:土门关乡加汝尔小学成员:指导教师:蔡守生李多宝组长:汪生虎副组长:曹永川组员:张永兰汪玉福宋占菊赵春兰王秀清彭小英李建玲吴正清韵文芳李海发贾春梅熊万邦一、课题研究内容:本着“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的原则,将“国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化作文”作为我校

2012年特色学校建设结题经验材料 本文内容:

“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经验材料

位:土门关乡加汝尔小学

员:

指导教师:蔡守生

李多宝

长:汪生虎

长:曹永川

员:张永兰

汪玉福

宋占菊

赵春兰

王秀清

彭小英

李建玲

吴正清

韵文芳

李海发

贾春梅

熊万邦

一、课题研究内容:

本着“打造特色校本课程,凸显学校特色”的原则,将“国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化作文”作为我校特色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建设。

二、课程安排:

1、全校校本课程都安排在课表内,一至五年级每周2节。

经典诵读和解读课,每周1节;生活化作文课:每周1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3节,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每个模块各1节。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生活化作文”

针对我校学生习作的现状,采用符合农村学生特征及认知规律的形式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学会观察事物,体验生活并乐于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制定年级上下学期所要让学生习作的内容,每周开设1节作文指导课,做提纲式要求,要求学生在30分钟完成,然后从完成的字数、质量两方面进行评价。

1、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元旦,开迎新会;春节,看社火;元宵,看花灯;妇女节,给妈妈做份礼物写封信;植树节,栽种小树苗;儿童节,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成文章等。

2、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读有关的文章,了解一下有关的知识,积累一些有关的语言材料,这样,学生在活动前准备,活动中有方向,活动后有感想,写起作文来就比较顺利。

3、布置生活作文。学做家务,学做小制作,这些都能成为写作的好材料。

4、学生写好作文之后,同桌和前后座位动手批改作文,动口讲评作文,动情欣赏作文。

5、进行作文训练都是课上出题,学生思索几分钟后口述,口述后让学生互相评议,通过口述及评议,使全班学生受到启发,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综合实践活动”

把“综合实践活动”分为“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大块,除语文教师外,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负责“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两块,其他教师按照所任课班级负责1-2个大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在每周综合实践课堂进行,结合课下的学生集体或个人调查完成;“研究性学习”教师在课间时间抽时间布置任务,安排工作,由小组完成规划、分工等,在课下完成,每学期指导完成1个小课题就行,周期长、任务轻。

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由学校统一组织和各班分散组织相结合,以班为单位进行。每学年总的活动时间不少于5次。时间安排可以集中,也可以分散。

实施的基本步骤:

(1)分析学校与社区资源,制定可行的方案。

(2)实践活动。

(3)指导学生进行小结。

(4)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评分。

2、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三年累计不少于10次。

以小组活动和个人分散活动相结合,课余时间设计参与开展课外活动、假期活动、专题活动以及特殊纪念日活动等集体性社区服务。学校一般不作统一安排,但是综合实践老师要做监控。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时间进行。

3、研究性学习

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研究为主。在小组合作研究时,一个教师指导1至2个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一般由8至10名学生组成。

三-五年级,每学期以小组形式选择1个研究主题,三年中每个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参与研究6个研究专题,在五年级结业时确保完成。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分为“确定课题”、“制订计划”、“收集资料”、“总结整理”、“交流评价”五个阶段。

交流评价:各班每个主题的活动计划或者方案完成后进行同伴交流,相互评价,教师指导,给出肯定的评语。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紧抓“四个一”,即“一日一诵”、

“一周一解”、“一月一查”、“一月一赛”.

1、一日一诵。学生每天早晨到校后从早自习前起,各班进行10分钟的配乐国学经典诵读。

2、一周一解。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每天早自习前以班为单位集体配乐诵读经典10分钟。从校本课程中每周单列一个课时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专用课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国学经典解读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对典型的内容进行解读,学生或诵读或表演。

3、一月一查。结合学校月考核,课题组成员于每月月底进入到各班抽查了解学生的当月诵读情况。检查后能及时向各班负责诵读活动的老师反馈。平时,还辅以随机抽查的形式来确保经典诵读活动的有序开展。

4、一月一赛。结合学校其他活动组织开展每月一次展示,每学期末综合汇报展示。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诵读活动比赛,采用说、读、演、唱、画等个人或集体形式来进行表演比赛。经过学生自背,班级检查,学校比赛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四、课题成果

(一)、“生活化作文”:

1、我校教师通过研究提炼出了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基本策略:

亲历实践,体验生活----阅读交流,感悟生活----情景模拟,再现生活----展开想象,创造生活----立足生活,多元练笔。

2、提高了学生习作水平:

大多数学生与作文交上了好朋友,喜欢上作文课,所写的文章做到文从字顺,有真情实感,而且养成了写生活日记的好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大面积提高,三到五年级学生20分钟现场作文平均字数能达到300字。彭小英、宋占菊两位老师在全县“现场作文”比赛中获得指导一等奖,吴玉莹等几位同学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在中心学校举办的作文大赛中,我校学生多人获奖。

(二)、“综合实践活动”:

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学们互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点燃了智慧的火花,锻炼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熊万邦老师在指导“真假人民币的识别”课题研究中,学生积极性很高,收集的资料很真实,把真假人民币的不同之处了解的头头是道。汪生虎老师指导“伤心的纸”课题研究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废为宝,并且将成果拓展到全校,做有意义的事,效果显著。

2、学生发展的空间得到拓展。丰富了学科资源,延伸了学科课堂,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继承和宏扬了优秀的本土文化。如曹永川老师在上《调查土门关村名的来历》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土门关的由来、民俗、经济、旅游、然后重点让大家介绍我乡内的任何一处地方,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精神。

2、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动的、不被关注的,据调查,平均有13%的学生在一学年中从来没有被提问过,这还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数字,在有些学科教学中,一年中没回答过问题的学生甚至超过5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有具体分工,分工时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长,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潜能,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孙凯全同学,学业成绩一般,并不引人注目,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制作幻灯片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令大家刮目相看,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1、课堂形成了教学模式

经过语文老师的实践、总结、提炼,形成了我校国学经典解读课堂“读---解---拓---诵”四环节教学模式。

读:自读文章。通过“自读、对读、合作读、领读、齐读”的五读法,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读出节奏。

解:理解内容。通过“重点词理解、读译解、读典故、说道理”的理解四步走,让学生说出所讲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出该怎样做即可。

拓:拓展延伸。可以是读典故,也可以是教材附加模块,只要求读读,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诵:熟读成诵。通过《弟子规》和《三字经》背诵四法、《千字文》五种节奏训练、《声律启蒙》五对法等,通过欢快、愉悦的节奏诵读,让学生喜欢诵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2、训练方法、节奏。

◇经典诵读“五读法”

(1)、自读:学生借拼音轻声自读所学内容,遇到不认识的字借拼音多读几遍,直至读通、读顺。

(2)、对读:有同伴对读,师生对读,单对众对读等,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3)、领读:在朗读方面有特长的学生领读,很容易产生榜样效应,规范学生经典国学诵读的方法。

(4)、齐读:适合于引导学生熟读,直至熟读成诵。

(5)、合读:同伴合作读,形式多种多样,如,对读、击掌读等。

◇理解四步法:

第一步: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解释,学生自读自悟,理解重点词语。

第二步:学生自读译解,然后回到原文,联系课文内容再理解,说出主要意思。

第三步:文本出示典故或视频出示典故,学生读文本或看视频谈体会。

第四步:说文本所讲的道理,然后自己给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千字文》六种节奏训练法

(1)×

×

×

×:四个字读的速度一样。

(2)×

×

×

×:前两个字匀速,后两个字连读。

(3)×

×-×

×

: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匀速,前后两个字之间停顿时间较长。

(4)×××-×:前三个字匀速,和最后一个字之间停顿时间较长。

(5)×

×

×

×,×

×-×

×:是第一种节奏和第三种节奏合用。

(6)×

×

×

×,×

×

×-×:是第一种节奏和第四种节奏合用。

◇《弟子规》、《三字经》背诵五法

(1)、拍手诵: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按照节奏自己拍手打节奏。

(2)、双人击掌诵:适合于同桌诵读时,两人边诵读边击掌打节奏。

(3)、手操诵:在全班诵读时,边做手操边诵读,让学生动起来,增加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4)、跳皮筋诵:学生在成诵后,小组内上台边跳皮筋边诵读,寓教于乐。

(5)、乐器诵:集体诵读时,学生手持响板、沙锤等小乐器,打节奏诵读,增强节奏感

◇《声律启蒙》五对法

(1)、男、女生单独对: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单独对读,一堂课2---3组对即可。

(2)、全体男、女生齐对:全部男生和女生交替对读。

(3)、师生对:老师和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对读。

(4)、优秀生与全班对:读的好的学生和全体学生对读。

(5)、个别挑战对:自由组合挑战对读,一堂课不超过3组

(四)

、学校特色在校本课程中得到了凸现

校本课程的开发,课题研究的实施,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学校的教育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德育为首,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特色教育正在形成。学校形成了“儒雅、博爱”

的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校风良好,学风严谨,受到家长、社会一致好评,从2010年至今,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县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市级绿色学校”、“教学质量县三级学校”、“县级信息技术示范校”、“中华经典解读”三等奖、“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一等奖。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一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的逐渐形成。

加汝尔小学课题组

2013年3月29日

篇3:《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关键词:回族,校本,文化与,课题研究,特色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简介:《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课题负责人:牛海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教育部“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本文内容: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课题负责人:牛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教育部“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地方内容或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的音乐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音乐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音乐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解决现行音乐美术教材与地方实际不符的问题,充分发挥乡土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乡土民间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实际之中,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深厚的人文性。

民间艺术: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艺术,她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涵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体现了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而回族的民间文化艺术习俗,源于伊斯兰文化艺术,具有本民族的传统和特点,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服务,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回族人民对艺术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的理想、观念和方法。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在中小学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能让学生接触经典的民间艺术,是帮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同时,民间艺术常常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学生全脑功能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民族意识与情感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精神的把握和自身完满人格的塑造,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红寺堡区是目前国家最大的生态移民区,总人口约20万,其中回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各个县区,而南部山区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民族艺术,使得我区形成了多元文化,尤其以回族民间艺术最为突出,回族民间剪纸、回族服饰、回族刺绣、花儿、回族舞蹈独具特色。

我校是该区唯一的一所回民初级中学,以创办民族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地处山区的特点,我们发现学生家长中有许多人会剪纸、刺绣,而且不少学生的妈妈或奶奶剪纸水平还比较高,每逢春节及喜庆日来临,大部分都要自己拿起剪刀剪窗花和门联。我们根据课改的需要及学校的资源优势,确定将剪纸纳入校本课程,并且将剪纸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逐步努力开创剪纸艺术特色学校。

我校在剪纸教学上,做到“四个结合”,即: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创以民间剪纸剪纸艺术、刺绣、花儿等艺术形式为主线的回族文化特色活动。尤其是回族民间艺术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地方民间艺术为土壤,立足于地方,立足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本,发展为本”,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种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艺术素材与资源,体验感受生活中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民间艺术、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传统民间乡土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易于触摸、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和信息,让学生“亲密接触民间、民族艺术”,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在乡土民间艺术活动中参与、体验,“亲近生活,亲近艺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对家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1.与校本课程结合,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

结合当地的居民在传统节日和喜庆时,张贴剪纸喜字图案的风俗,学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结合实际编写《剪纸艺术》校本课程,把当地的剪纸等手工制作纳入校本课程,编写小组的教师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在此基础上,大家齐心协力到网站上搜集,购买资料,反复的研究,编写了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

2.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我校结合剪纸教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剪纸的渊源、表现手法等感兴趣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提出来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居民,或从网上进行查阅并做好记录。在实验楼一至三楼的走廊,展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剪纸的溯源、剪纸的工具、材料介绍、不同民族风格的剪纸艺术、剪纸名家及名家作品欣赏等。学生以课题的形式了解我国剪纸的溯源,了解本门类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各地的剪纸风格,以及剪纸艺术所蕴涵的文化。

3.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是我们在剪纸方面的具体做法。结合学校的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重点,开展趣味剪纸活动。七八九年级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先遴选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参加剪纸兴趣小组活动,第一阶段主要以简单的团花等为主,要求每一个学生会制作窗花等装饰品等,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第二阶段以简单的图案剪纸为主,能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房间等,培养对我国剪纸艺术的热爱;第三阶段能制作较复杂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制作有创意的剪纸,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生在剪纸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剪、刻的技能技巧。

4.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剪纸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剪纸寓于德育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以剪纸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特长,渗透民族教育,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剪纸活动中,成立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访问调查中,礼仪交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剪纸,引申到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探究的兴趣,领略我国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不与群芳争高下,只欲平凡脱颖出。”我们将继续进一步探讨、挖掘、光大民间传统艺术——《剪纸艺术》。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将剪纸、刺绣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学校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如:北京、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在课程开发中,这些研究都本着要传承剪纸这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为基点,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剪纸教学,从而达到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1、剪纸教材缺乏系统性。市面上的剪纸教材适合于有一定剪纸基础的人,多以欣赏为主,不能系统指导学生。

2、缺乏剪纸方法的系统指导,而且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自主研发。

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瑞士和欧洲都非常重视开展剪纸活动。尤其是我国台湾已将传统民间剪纸发展为一种纸雕艺术,在中小学有专门的手工劳动剪纸课程。王沛著有《河州花儿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就西部“花儿”的传承与创新做了详尽的阐述,都对花儿进行专门研究。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

我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北方民族大学承担的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与刺绣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图文并茂,较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的状况,也为宁夏剪纸与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虎西山教授专门针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和内容》作了专门研究,就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与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与理论支持。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

1、完成剪纸教学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校本课程的构建,进行《剪纸艺术》校本开发。

2、探索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民间艺术主题资源,总结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本着适合我校学情、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系统地完成剪纸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

3、形成中学各年段实施剪纸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形成我校的剪纸、刺绣等艺术特色。

(二)学生发展目标

1、了解传统的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唤起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的情感,继承与发扬地方民间艺术。

2、学生掌握剪纸、刺绣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能由临摹逐渐转向创作,能独立完成作品。

3、通过学习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中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

(三)教师发展目标

1、增强教师探索剪纸艺术传承和剪纸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科研能力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四)、研究内容

民间艺术的题材与内容比较宽泛,由于我区回族人口较多,加之我校回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60.4%,而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具备一定的艺术底蕴与技能。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选取一些喜闻乐见、民族特色强的艺术形式就行研究。

1、分层次、分阶段研究不同年段的学生对剪纸、刺绣、花儿等的认知和理解,根据学习需要的不同帮助与指导,制定各年段剪纸学习目标,建立健全剪纸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

2、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剪纸课目标,研究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剪纸课教材,力求做到有趣、易学、充实、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剪纸课内容体系。

3、研究如何在传统剪纸的学习中融入创新教育,在剪纸的系统学习中,努力尝试学生在临摹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能利用剪纸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喜好,作品能具有童趣与现代感的意识。

(1)“民间剪纸”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多媒体信息,使学生由欣赏熏陶、初步感知,体会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然后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语言的训练并想象创作练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整理素材,创作个人有代表特色的作品。

(2)“民间刺绣”,在宁夏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回族风土人情的特色。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民间刺绣”引入课堂,学生由欣赏体验到学习针法到创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刺绣装点和改变生活。

(3)“花儿”

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花儿”词曲优美,韵味独特,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曲调有上百种之多,既高亢、粗犷,也不乏悠扬、委婉,体现了多民族、多元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功能,表现在众多民族共同使用汉语进行演唱,并各具特色。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花儿”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西部多民族地区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将其引入音乐教学当中,教学生学唱花儿,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花儿的艺术风格与魅力。

(4)将民族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培养。

四、课题研究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刺绣、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

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五)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有限为无限,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样,可以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有实践性,具体性,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之有推广价值。

1.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有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专著和科研信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3.

观察法,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主题教育的教学方法。

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做好实验资料的储备、整理工作,运用于整个实施阶段。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1、组织学生成立“剪纸”、“刺绣”、“泥塑”

、“花儿”兴趣小组或“花儿”合唱团等研究小团队,以兴趣为基点,搜集民间剪纸、刺绣、花儿等样本,尤其是回族剪纸、刺绣纹样,发掘民间艺术作品,作为校本教材设计重要参考。

2、邀请同心县剪纸名人——“中华巧手”井春霞老师,“宁夏回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彦兰老师来我校进行剪纸教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

3、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动为载体使满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素养,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举办好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成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充分以广场文化专场演出、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展览活动等为契机,举办剪纸、刺绣等主题展览活动和花儿、回族舞蹈专场文艺演出,展示我校艺术教育及课题研究所取得成绩。

4、课题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养,使自己业务水平始终保持与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同步。

5、艺术组全体成员要加强合作,明确责任,共同探究。每月安排一次课题组会议,认真组织好教研活动,及时讨论纠正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部署,顺利进入下一阶段任务。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

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带动音乐美术组全体教师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听、读、看、写、谈、说、、学(听专家报告或专题讲座,读理论杂志,看图片、录像及观摩活动,写教育笔记、论文、教学方案,,读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说民间艺术教育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学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音乐美术组教师能自觉地投入到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的舞台。

本次课题的与实施拟定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

搜集关于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各种书籍资料,为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进行民间剪纸艺术采风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传承民间艺术的作用。学习借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经验,完成校本课程申请报告,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剪纸课程初级、中级、高级各年段的学习目标及评价体系。

(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4年2月)

1、建立自己的子课题方案,在搜集、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主题活动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应用。

2、根据各研究阶段的目标修改内容、形式及有关材料,做好阶段性小结。

3、用边研究边思考,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并定期汇报。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1、汇编剪纸艺术活动优秀学生剪纸作品集。

2、按要求完成各项成果,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申请课题鉴定。

3、制作课题专题纪录片、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邀请教研室对我校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初步指导验收,提出宝贵的意见。

4、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形成最终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优秀教师,具有一定的美术、音乐专业技能,有很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及音乐美术教学中有突出成绩,在县、市级美术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

课题指导:

吴风虎

贾庭洲(负责课题的全面支持、督查与指导工作)

课题组长:

海,男,隆德人,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固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任教务干事。在教育教学、民间剪纸上有一定的方法与经验,辅导的多名学生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剪纸类银奖、铜奖、优秀奖。本人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辅导教师铜奖。剪纸作品《金陵十二钗》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二等奖。辅导学生糟怀东获得“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软笔书法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将美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在宁夏《小龙人报》教研版发表。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组织,承担剪纸教学研究,编写校本教材。(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管理,协调与实施。参与课题研究全过程,撰写课题研究申请报告、实施方案、结题报告、编写《剪纸艺术》校本教材教材。)

课题组副组长:

伟: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吴忠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任艺术教研组组长。在教学、教研上有自己的见解,理论知识扎实。对民间艺术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经验。辅导学生马雪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书画优秀奖,辅导的学生穆海军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泥塑类一等奖,辅导学生王海军获得“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绘画一等奖。负责各种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课题研究的落实,承担剪纸研究与校本教材的编写。

课题组成员

林海芳: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与民间艺术(民间服饰、刺绣、手工制作等)方面有一定的经验,长期坚持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巧。辅导学生多次获奖。负责刺绣的研究及兴趣小组辅导。

: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长期坚持剪纸创作,有一定的经验与方法,辅导学生刘素素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绘画类优秀奖,辅导学生张丽霞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剪纸类二等奖。负责剪纸的教学与研究及兴趣小组的辅导。

华:中教二级美术教师,油画专业,在教学与手工制作方面有一定的经验。辅导学生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负责刺绣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兰:中教二级音乐教师,声乐专业。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上成绩突出。负责“花儿”的教学、辅导与研究,材料收集与整理。

韩玉平:中教二级教师,钢琴专业。在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负责民族舞蹈的教学与研究,材料收集与整理,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撰写研究报告。

2、《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剪纸校本教材》一本。

3、《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师生剪纸作品集》

4、《红寺堡区回民中学师生刺绣作品集》

5、校本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图片、视频资料

6、课题研究专题片。

7、撰写论文《传承民间乡土艺术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16

    以上《艺术特色学校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艺术特色学校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艺术特色学校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