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组第四周学习材料 本文关键词:材料,学习,政史组第
政史组第四周学习材料 本文简介:政史组第四周学习材料浅谈课堂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方法技巧所谓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管理形为。自有课堂教学以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管理就有着自发的运用。然而,对于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技巧的探究总结,在中国尚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在
政史组第四周学习材料 本文内容:
政史组第四周学习材料
浅谈课堂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方法技巧
所谓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管理形为。自有课堂教学以来,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管理就有着自发的运用。然而,对于课堂管理的理论研究与方法技巧的探究总结,在中国尚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在当今的教育教学之中,虽然一些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课堂管理有着一些自发的思考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然而,他们的这些思考所得和宝贵经验缺乏整合以及传承。而绝大多数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对它则是雾里看花。尤其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自由灵动的天性得以保护和发展,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我身边的一些青年同事,有的对于混乱的教室无可奈何,有的对于沉寂的课堂束手无策,甚至有的青年同事偏颇的认为:教不教是我的事,学不学是学生的事。新的教学形势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高的要求。
一、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管理在今天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课堂管理是所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管理是学校领导、政教部门以及班主任的事。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这种错误缘于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地位理解得过于狭窄。《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这一堂课的时候,不仅仅是站在教室的一端讲解知识,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是整个这一堂课的管理者。而不是任课教师在教室授课,教室里还得有一个专门管理学生的“职业管理人”,这是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教育场所教师才能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实现新课程标准下“三维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标准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目的,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确立了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具体内容的三维目标。与此相应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不是只重教学结果(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还对教学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为只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地提高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熏陶、感染与升华,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课堂,重视学生的活动,学生是教学的真正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活动要作具体的设计、组织、引导,既要能积极的展开,又要能有效的控制。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教师应当对课堂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去积极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二、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探究
管理有普遍适用的法则吗?没有!当我们一批又一批管理者走出国门学习德国日本的精细化管理的时候,西方的一些跨国企业却在研究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无为而治”。管理的方式因时因地而异,也因管理者的气质、被管理者的具体情况而异,课堂管理也是管理,也逃不出这一基本法则。笔者以下所述的方法与技巧只是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或总结前人经验,或吸取他人教训,认为切实可行的一些技法,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求对教师同仁有所借鉴。
互致问候,不宜省略的课前仪式
也许是为了节约时间,也许是认为师生正式上课之前的问候只是形式上的虚礼,我曾见过几位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翻开课本,开始讲课。此时,讲台下面的学生有的还在从抽屉、书包里面寻找课本等学习用品,有的还在向前后左右的同学询问老师讲授的内容。总之,这时的课堂,是讲话声、桌子的开关声、椅子的磨擦声,应有尽有。上课伊始,课堂上便是声音鼎沸,这一堂课的秩序又怎能得到保障?
其实,“同学们好”、“老师好”的课前互致问候,不仅是师生之间互表尊重的行为,它还向学生发出了一条信息:开始上课了。学生在礼毕归座之后,就会在脑海里形成了教学活动已经正式开始的意识。这样,就不会显得忙乱、仓促。
暂时停顿,“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教学开始之时,往往由于学生的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之中,因而教室显得很乱,教学进行之中,也可能会因为学生情急之中,自发的小组讨论起来,因而课堂显得很吵。此时,如果勉强的继续进行教学则会使部分学生不能参与。教师可以暂时停止教学活动。一方面等待学生重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一方面无言的表达了教师对课堂现状的不满,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奇效。
师生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走进教室,心里面满是教学内容。往往也一厢情愿的认为学生也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其实不然。学生的心灵世界丰富多彩。新近发生的大事,同学之间的磨擦,窗外的新鲜景致,甚至于教师新穿的一件衣服,都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总之,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多矣。此时,教师不妨与学生聊一下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只需三言两语,就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亲其师而信其教,下面的教学活动便能够有效的开展了。
防微杜渐,对“开小差”的学生即时提醒
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后进生是难于整堂课四十五分钟都集中注意力于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之中,有的学生不自觉地把头望向了窗外,有的学生眼皮开始“打架”,有的可能是在桌子下面做小动作或看故事书,此时,教师应当及时地提醒学生:或边讲课边走到他(她)的身边,或一个眼神,或讲课声音的“休止”,就会让“开小差”的学生重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防微杜渐,要比事情已形成气候之后再去阻止它容易得多。
平心静气,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
有时,学生整体的表现会令教师极为不满。此外,一个班级也常会有一两个令教师头疼不已的学生,再三的警告,也无济于事,甚至会招来他们的顶撞。此时,有的教师会大动肝火,语言激动,甚至有的会一气之下“罢教”回办公室。切记:学生犯错误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千万不要把学生的过错理解为是对你的不敬;情绪具有传染性,激烈而有失分寸的语言经常会引起学生对你的厌恶与反感。气出教室而离岗的行为更是万万不可,严格说来这是不小的教学事故!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做的是深呼吸,让自己心平气和,然后面带微笑,大度而巧妙的化解这一切。如果是因为个别的学生而让你大为光火,停止教学,又怎么对得起其他的学生呢?冷静下来,继续上课,不高兴的事情课后去办公室再说吧!
提高教学艺术,引导胜于防堵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纪律是否良好,不完全是因为课堂管理的好坏。生动的课吸引学生,学生主动而积极的参与,反之,仅仅依靠防堵、打压,是很难让课堂秩序井然的。即使表面上课堂安静了下来,学生活动了起来,学生也是在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
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教学语言准确、标准、响亮、优美,让课堂内容丰富、新鲜、精彩,让课堂讲解清晰、简洁,如果你的课堂教学足够精彩,那么,课堂管理也可以“不管而管”了。
最后,我要说的是,关于课堂管理的理论研讨和技法探究,是一个有着广阔空间的崭新领域。我真诚地希望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为我们的新课程改革这一浩大的工程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