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

日期:2020-05-2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 本文关键词:信息管理,概论,终结,考核

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 本文简介:1.金财工程是全国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工程。(错误)2.政府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府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正确)3.历史最为久远的信息服务的类型是文献提供服务。(正确)4.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5.叙词的词间关系有三种:等同关系、相近

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 本文内容:

1.

金财工程是全国公安信息化的基础工程。

(错误)

2.

政府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政府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格局。(正确)

3.

历史最为久远的信息服务的类型是文献提供服务。

(正确)

4.

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

5.

叙词的词间关系有三种:等同关系、相近关系、相关关系

。(正确)

3.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重点在于(

收藏

)。

4.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2005年5月1日

)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

5.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不包括(

数字电视

)。

6.信息组织与(

信息检索

)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

7.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资源以(文献信息资源)

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主。

8.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技术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

)、人员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内涵。

9.记录型信息源中最基本的信息源是(

印刷型

)。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原则(支持服务原则

)。

多选题

1.企业信息管理的原则包括:(

)。

系统原则

整序原则

激活原则

共享原则

搜索原则

2.常见的系统软件有(

)等。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软件系统

人机交互系统

3.政府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施将从(

)三个方面使政府的职能发生重要转变。

服务

管理

消费

6.信息组织的应该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

现代化原则

重要性递减原则

7.信息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

)。

全民原则

平等原则

自由原则

互惠原则

8.从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及服务的内容角度来划分,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以下类型,分别是(

)。

文献提供服务

报道服务

检索服务

咨询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

9.多媒体检索技术包括(

)。

视频检索

图像检索

声音检索

10.如果按其信息的组织方式分,则可以分为(

)。

目录式搜索引擎

索引式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

6.

信息服务具有的功能包括:(

)。

提供信息

释疑解惑

整序导引

保值增值

12.G

to

C电子政务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应用包括(

电子身份认证

电子社会保障服务

电子就业服务

13.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

)等。

数字通信

节点通信

卫星通信

微波通信

光纤通信

单选题

1.

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重点在于(收藏

2.

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管理目的是(

收藏与使用结合

3.

近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专门的信息管理专业人员

)。

4.

(1990)年诞生了第一台全光数字计算机。

5.

MRPII和ERP的核心内容都是(

MRP

)。

6.

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

10千米

)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

7.

古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的信息资源以(

文献信息资源

形式的信息资源为主。

多选题

1.现代信息管理活动时期,信息管理的主体是(

)

CIO

CKO

更加技术化、专门化、专业化的人才

2.信息管理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是(

技术特征

管理特征

3.一般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以下几部分(

)。

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

输入输出设备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图书馆的4项智能是(

)。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社会信息流整序

传递情报

启发民智的文化教育

7.从信息管理的层次角度,可将其分为(

中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微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宏观层次的信息管理

8.常见的系统软件有(

)等。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软件系统

人机交互系统

9、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四个重要的子过程,分别是(

信息产生的过程

信息获取的过程

信息再生的过程

信息施效的过程

10.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

)等。

数字通信

卫星通信

微波通信

光纤通信

11.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范围可划分为(

)。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12.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

信息劳动的对象

信息劳动的设备

信息劳动者

13.信息技术体系包括4个基本层次:(

主体技术层次

应用技术层次

支撑技术层次

基础技术层次

判断题

1.

信息组织的一般过程包括信息替代和信息整合两部分。(错误)

2.

间接评价法就是按照有价值的信息应当具备的一般条件或标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信息源的价值给予评分评价。(错误)

3.

利用间接法评价信息源,可以把调查和评分结合起来使用。(正确)

4.

从信息理论来讲,一次信息是信息的一个部分,是一切信息产生的源信息。(错误)

5.

实物信息源中的实物包括自然实物和人工实物。(正确)

6.

叙词的词间关系有三种:等同关系、相近关系、相关关系

。(错误)

7.

纯粹的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又称全分面分类法,一般仅在较小的学科或专业范围内使用。(正确)

8.

二次信息是对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产生的一类信息,如书目、题录、简介、文摘等形式的检索工具。(正确)

单选题

1.

记录型信息源中最基本的信息源是(

印刷型

)。

2.

从整体上看,计算机信息存储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

数据库

)。

3.

信息组织与(

信息检索

)在实际操作中是两个互逆的过程。

多选题

1.主题法的特征有(

直接以语词作为检索标识以字顺作为主要检索途径

以特定的事物、问题、现象,即主题为中心集中信息资源

通过参照系统等方式揭示主题词之间的关系

主要用来揭示信息记录、编制各种主题检索工具及主题存取系统

2、按照信息源的存在形式划分信息源可包括:(

口头信息源

实物信息源

记录型信息源

智力型信息源

3.信息获取的原则包括(

)。

目的性原则

准确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时效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4.信息描述的作用有(

识别

定位

检索

选择

5.下列属于磁存储介质的是(

硬盘

软盘

移动存储磁盘

6.信息存储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统一性

便利性

有序性

先进性

7.常用的信息获取方法与途径有(

采购

调查

交换

索取

检索

8.一个元数据格式的结构包括(

内容结构

句法结构

语义结构

9.信息组织的应该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

现代化原则

重要性递减原则

判断题

1、关系型全文检索软件费用比较低廉,但无法处理表格、图形数据,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正确)

2、微观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信息检索。(错误)

3、历史最为久远的信息服务的类型是文献提供服务。(正确)

4、纹理是图像中最难于描述的特征。(正确)

5、超文本与多媒体的融合产生了超媒体。(正确)

多选题

1.如果按搜索引擎的内容分,可以分为(

)。

综合类搜索引擎

专业类搜索引擎

2.检索服务按照检索方式划分,可以分为(

)。

回溯检索服务

定题信息服务

数值型或事实型数据检索服务

全文检索服务

用户辅导服务

3.按照信息检索的时间跨度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

)。

定题检索

回溯检索

4.下列哪些属于现代信息检索技术:(

)。

全文检索

多媒体检索

超文本与超媒体检索

联机检索

光盘检索

5.按决策的重要性可将决策划分为:(

)。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执行决策

6.以下属于信息服务特性的是(

)。

用户导向性

专业性

实效性

交互性

适时性

7.决策的特征包括:(

)。

目的性

管理性

创造性

超前性

8.如果按其信息的组织方式分,则可以分为(

)。

目录式搜索引擎

索引式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

9.多媒体检索技术包括(

)。

视频检索

图像检索

声音检索

10.信息服务具有的功能包括:(

)。

提供信息

释疑解惑

整序导引

保值增值

11.从信息服务的发展历史及服务的内容角度来划分,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以下类型,分别是(

)。

文献提供服务

报道服务

检索服务

咨询服务

网络信息服务

12.开展信息服务的三个基本因素是(

)。

信息产品

信息用户

信息服务者

13.光盘检索系统的服务模式包括(

)。

单机模式

网络模式

14.按照检索对象的内容进行划分,信息检索可分为(

)。

文献检索

数据检索

事实检索

15.检索服务按照检索手段分为如下类型(

)。

手工检索服务

计算机检索服务

判断题

1、信息法规是指为适应组织、领导和管理信息产业的需要而制定的各项法律、条例和规章制度。(正确)

2、信息政策比信息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错误)

3、计划工作的全过程体现为信息管理的过程。(正确)

4、企业信息共享原则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它只可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实行,而且必须是具有某种共同利益的范围。(正确)

单选题

1.

企业信息化应该包括技术信息化、(

管理信息化

)、人员信息化三个方面的内涵。

2.

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2005年5月1日

)开始实施的《电子签名法》。

3.

下面哪些不属于信息法规体系的内容(

信息配置法律制度

)。

4.

我国已于(1980)年加人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5.

下列哪项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原则(

支持服务原则

)。

6.

企业信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不属于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多选题

1.从信息政策管理的区域范围看,它可以分为(

)。

国际信息政策

国家信息政策

部门信息政策

地区信息政策

基层单位信息政策

2.提高企业信息系统中数据质量的措施有(

)。

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建立数据质量审查制度

3.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应具备以下条件:(

)。

企业的主要领导要亲自参与和领导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有开发信息系统的实际需要

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的基础

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系统开发的专业队伍

必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条件

4.信息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

)。

全民原则

平等原则

自由原则

互惠原则

5.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与总体设计、(

)和系统维护评价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实现阶段

系统运行阶段

6.一个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处理、(

)几个主要方面。

信息管理

信息检索

信息传输

7.从企业信息系统的作用观点来看,企业信息系统由(

)几个部件组成。

信息源

信息处理部件

信息用户

信息管理者

8.企业信息管理的原则包括:(

)。

系统原则

整序原则

激活原则

共享原则

搜索原则

9.按管理对象不同,信息法规可以分为(

)。

知识产权法

信息资源管理法

信息市场管理法

信息工作管理法

技术合同

10.我国信息政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知识产权政策

信息技术政策

科技信息政策

5

篇2: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学习辅导材料之二

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学习辅导材料之二 本文关键词:辅导材料,第三章,之二,概论,环境

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学习辅导材料之二 本文简介:《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全球环境问题辅导材料之二一内容提要1、海洋污染(1)海洋污染问题:海产品资源的枯竭、有害化学物质、漂浮的废弃物、原油污染等。(2)海洋污染物种类?石油及其产品——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重金属和酸碱?农药——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学习辅导材料之二 本文内容:

《环境科学概论》第三章全球环境问题辅导材料之二

内容提要

1、海洋污染

(1)海洋污染问题:海产品资源的枯竭、有害化学物质、漂浮的废弃物、原油污染等。

(2)海洋污染物种类

?

石油及其产品——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排污。

?

重金属和酸碱

?

农药——进入海洋经海洋生物体的富集作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

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造成海水的富营养化,易形成赤潮。

?

放射性核素——海洋生物通过体表吸附或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逐渐积累在器官中,通过食物链作用传递给人类。

?

固体废物——严重损害近岸海域的水生资源和破坏沿岸景观。

?

废热——局部海域,如有比原正常水温高出4摄氏度以上的热废水常年流入时,就会产生热污染,将破坏生态平衡和减少水中溶解氧。

(3)海洋生态系统

?

在海域中碳元素非常充分,故氮、磷、硅及铁的某一个将成为限制因素。

?

每当营养级增高,就会发生有害化学物质的生物体富集现象。

(4)污染物质进入海洋的三种途径

?

第一种途径是由陆地通过河川流入海中,如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随河水流入海洋。

?

其次是污染物质先扩散到大气中,再被带入海水,如农药(DDT、BHC、狄氏杀虫剂等)、核试验的放射性物质等,这种途径会使局部海域的海水污染在较短的时间内扩展为全球规模的污染。

?

第三种途径是工业废水或生活废弃物直接向海水中排放或投弃,或由航行中的船舶排弃或海底管道发生事故泄露排放等,其中以油污染和废热污染尤其严重。

(5)生物泵

?

浮游生物等的尸体从有光层向下沉降,在下层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从此时到完全分解变回无机营养盐为止,其中大部分作为可溶性有机物长时间存在。象这样海洋中的生物活动即为物质由上层向下层单方向的输送运动,这种运动又可称之为生物泵。由于生物泵作用,外洋表层的营养盐枯竭的现象较多。

(6)海洋作为环境资源的机能

?

海洋不仅具有水产资源和埋藏在地下的资源。还具有筛分和缓冲

两个重要的机能。由于原始生命发生于海洋,故还可以说海洋具有生殖机能。

?

地下资源由以前的海洋筛分机能所生成的(海洋地质作用)。

?

海洋的缓冲机能不仅使地球稳定化,还有对污染物的扩散、沉降机能。

(7)“厄尔尼诺”现象

?

从太平洋东部的秘鲁海域到太平洋中部的赤道区域,每隔2-7年海面水温较往年增加1-2度,有时2-5度,这一现象要持续一年至一年半左右,尔后又恢复正常,这一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

另一种与所谓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即在广阔海域海平面水温低于往年的现象被称作“拉尼娜”现象。

(8)赤潮

?

赤潮是水中浮游生物量增大,使海水变色的现象。

?

赤潮颜色与生物种类有关

?

引起赤潮的原因——赤潮的发生主要是生物、化学和物理等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在生物因素方面:赤潮生物“种子”群落是赤潮发生最基本的生物因子。

在化学因素方面: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微量元素(如铁和锰)、特殊有机物(如某些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和浓度,直接影响着赤潮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它们是赤潮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物理因素方面:水体相对稳定、水体交换率低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

?

携带各种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的城市生活污染和工业废水大量排放入海,导致海区富营养化,是引发赤潮的基本原因

?

赤潮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物(硫酸铜)杀灭赤潮生物,但效果欠佳,费用昂贵,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不太好。从发展趋势看,生物控制法即分离出对赤潮藻类合适的控制生物,以调节海水中的富营养化环境将是较好的选择。

?

控制氮、磷和其他有机物的排放量,避免海区的富营养化,是防范赤潮发生的一项根本措施。

(10)黑潮

?

海面出现黑白或黑绿白色的混浊现象,这一海水变色现象称为黑潮。

?

黑潮是由存在于底层的缺氧水团向沿岸涌升所致。

(11)海洋的原油污染

?

原油污染的影响

首先是海水浴场、游艇基地及自然公园等舒适的环境遭到破坏。

其次是短期的生物损害。

第三是

中长期的“油臭鱼”。

(12)海洋漂浮物(塑料类)污染

?

对海洋漂浮物的集积机理:(1)海洋漂浮物在由偏西风与贸易风所生成的埃克曼流作用下,向30°-40°

N区域集积;(2)在暖流或北太平洋海流的作用下,向东运送到东太平洋;(3)最后,在伴随亚热带高气压的埃克曼流的影响下,集积至夏威夷的东北部形成高密度漂浮物集积区。在这样的集积区域,人为漂浮物以外的浮游生物等微小生物集积的可能性也很高。

?

由于浮游植物是形成生物系统底层的重要因素,所以位于其上层的捕食者很可能主动地向该海域集积——这正是在海鸟或鱼类体内发现有多种塑科类物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13)海洋污染的监测

?

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污染是:油和塑料等飘浮物的海洋表面污染;营养物质流入海水破坏生态系;有害物质混人海洋产生生态毒性及通过食物链的蓄积污染危害高级动物等

?

海洋污染的监测对象有:海水、海底底质、海洋生物

?

监测方法有:目测、利用人造卫星的遥感技术、化学分析技术。

(14)对海洋污染的国际性行动

?

1954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

?

1982年4月30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马波尔73/78公约——为了防止船舶排放油和有害物质污染海洋制定,1983生效。

?

1972

伦敦公约

?

0PRC公约

2、热带雨林减少

(1)热带雨林对人类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

为地球半数以上的生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和生存地。

?

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

热带雨林是一座天然药库

?

能够帮助减少温室效应,具有维护地球气候平衡的功能。

?

能大量吸收降雨,储存淡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洪水的发生。

?

为地球上近一亿人口提供着生活资源和生存基础。

(2)热带林的类型

?

区分它们的最重要的环境要素是:温度、水资源条件。

?

根据降雨类型不同、外观和构造的不同,把热带低洼地的森林分成三大类:

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稀树草原。

?

热带雨林分布在东南亚、亚马孙河流域、及以非洲赤道为中心的地区,其面积现在约占全世界剩余热带林面积的72%。

(3)全球及中国的森林

?

全球植被大体上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来划分,能成为森林的是从热带到亚寒带的地区(最暖月平均气温10℃以上),年降水量丰富(400-500mm以上)的地区

?

旱季的长短是决定森林类型的重要因素。

?

热带雨林分布在旱季为2—3个月以内的地区。

?

热带季雨林分布在旱季为6—8个月以内的地区。

?

热带稀树草原、草原、沙漠植被旱季更长,超过8个月。

?

根据不同气温条件,温带林大体分为硬叶林和常绿林。

?

寒温带落叶林以山毛榉林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半球较少。

?

亚寒带针叶林(北方林)的分布也只限于北半球。

?

热带林的生态特征:森林结构复杂、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现存量大、初级生产速度快、

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快

?

森林的价值: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4)热带林减少的原因:

?

森林砍伐——主要是发达国家的需求增长。

?

人口增长——为满足粮食供应,将森林变作耕地。

?

炊事薪柴的使用

?

大规模放牧

(5)热带林的劣化

?

有用物种和粗径树减少

?

蓄积量降低

?

更新树缺乏

(6)热带林的减少和全球环境

?

对气候的影响:如果没有森林,水从地表的蒸发量将显著增加,将会产生异常气候,异常气候将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田荒漠化

?

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热带雨林减少会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使全球气温变暖。

?

动植物灭绝:随着热带林的减少,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至少将有25万—80万种动植物物种灭绝。

(7)保护热带林的对策

?

保护和恢复热带林的各种国际活动:第一,为了解决热带林问题,召开国际会议和达成国际共识。第二,建立热带林的国际研究组织,研究支援组织并开展研究。第三,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进行热带林营造事业和其他林业技术合作

?

国际会议:TFAP(热带林行动计划)、“关于森林的原则声明”和“21世纪议程”。

?

国际性热带林的研究:CIFOR(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于1992年创设并开始活动,本部设在印度尼西亚。

?

林业的国际合作有:(1)发达国家对某特定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双边合作。(2)发达国家给联合国组织和各种开发银行筹资,由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多边援助的方式。

思考题

1、造成海洋环境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我国渤海海洋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重金属和难降解有机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海洋赤潮的成因及危害。

4、试讨论海洋赤潮的控制方法及对策。

5、海洋污染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哪些变化?

6、何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它们对地球气候有何影响?

7、为什么海洋渔场的分布与海洋涌升流有关

8、热带雨林减少的原因和保护措施有哪些?

9、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有哪些?

10、简述中国的森林资源的分布及利用状况,思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

篇3: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笔记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笔记 本文关键词:传播学,概论,笔记,考试题型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笔记 本文简介: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10题(10X1`)二.多项选择5题(5X2`)三.填空5题(5X1`)四.名词解释4题(4X4`)五.简答4题(4X9`)六.论述2题二选一9`名词:比如什么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类型…不属于…大众传播的5种类型简答:书上的题例如什么的功能是什么…特点…作用论述:答主要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笔记 本文内容:

传播学概论考试题型

一.

单项选择

10题

(10X1`)

二.

多项选择

5题

(5X2`)

三.

填空

5题

(5X1`)

四.

名词解释

4题

(4X4`)

五.

简答

4题

(4X9`)

六.

论述

2题

二选一

9`

名词:比如

什么是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的类型…不属于…

大众传播的5种类型

简答:书上的题

例如

什么的功能是什么

…特点…作用

论述:答主要观点和简述原因

考点:

一.

传播定义

信息定义

传播的英文

二.

第七章

重要=

=!

(重要的概念

理念)

符号概念,分类,特点

非语言传播

象征性的社会活动和几个模式(五大模式)

外传播

内传播

是神马

五大传播类型

功能

特点

举例

演讲是…传播

人类传播进程

人类传播与动物传播

区别

传播基本过程

大众报刊是什么

其社会功能

电视的特点

流言产生条件

群体传播

内部机制

集合行为

内部行为

上课笔记

传播的含义:

关于communication的初步理解

影响说:传播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符号互动说: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

信息说:传播是信息的运行

1.

传播是人类两大根本活动之一

1)

对外部世界的适应与改造

2)

对内心世界的充实

2.

传播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3.

传播是人类生活的唯一手段和目的

是人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4.

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5.

传播是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传承的重要途径

传播方式的进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6.

理论的作用在于总结和指导

让你少走弯路

传播学可以提高你的媒介素养和传播能力

设计属于传播产业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一.

什么是意义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二.

符号意义的分类

1.

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性意义

2.

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

3.

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

明示性意义:字面意义

暗示性意义:引申意义

外延:事物的集合

内涵:事物的本质

指示性意义是将符号与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之际的意义

区别性意义是表示两个符号的含义异同的意义

非语言符号三种功能:

1.

传播态度与情绪

2.

辅助语言传播

3.

代替语言

符号基本功能:

1.

表述和理解功能

编码(符号化)—解码(符号解读)

2.

传达功能

意义(精神内容)—符号(物质形式)

3.

思考

形象概念—思维

非语言符号种类:副语言,体态符号,物化程式化的符号

1.副语言:语言符号的伴生符

音质

音量

音色

语气

语速

语调

字体

笔迹

功能:不仅辅助语言本身也有意义,可传达情绪和态度

2.体态符号

动作

表情

姿势

目光或身体接触

功能:可独立使用,也可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方面有重要作用

3.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仪式

习惯

各种标志

音乐

舞蹈

美术

设计

建筑等

功能:更具有独立性和能动性,自成体系,可代替语言独立发挥作用

符号

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

表现为有意义的代码或代码系统

信号

符号

语言符号

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

信号具有物理性质

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信号是自然符号

信号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天然的因果性

并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象征符是人工符号

象征符不仅能表示具体事,物而且能表达抽象事物;象征符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象征符可以自由创造和其指代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语言符号:主要包括口语和文字两种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指人类在传播过程中使用的除语言符号之外的象征符,如动作,表情,实物等,非语言符号是人类最早的传播手段,它既是孕育语言的母体,也是语言符号的有机补充.

第三节

象征性的社会互动

一.人的象征行为

象征行为: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象征行为是通过象征符号传达象征意义又来实现

→象征行为的特点,是使字面意义向引申意义转化;其完成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像

案例:长城

旗帜

领袖

太阳

二.象征性互动与传播

象征性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号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又称为意义互动或符号互动

米德的观点:

·人是社会动物

意在以象征符为介质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

·有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行为;意义在互动中产生;意义由人理解

三.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

1.

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

→界定不清

表达不明

词义泛化等

2.

语言符号的多意性

3.

言语适当和语言陷阱问题

四.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除了符号本身的意义,还有:

1.

传播者意义

→”我指的是--”

2.

受传者意义

→”我以为你指的是--”

3.

情景意义

→”在这里显然是指--”

如何理解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1.

不能以明确符号表现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

2.

符号与意义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相对稳定,内容不断变化

3.

意义无限,而个人运用符号表现意义的能力有限

4.

情境意义是一系列情境符号组合形成的意义

案例:辞不达意

言不及义

一言难尽

言外之意

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类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研究传播过程的两种视角

一.历史性考察(纵向)

(发生—发展—结束)

二.共時性考察(横向)

(环节,要素,结构)

一.

传播过程基本要素:指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

1.

传播者

2.

受传者

3.

讯息:具有完整意义的信息

由一组有关系的有意义符号组成

4.

媒介:讯息的搬运者,联系传播过程各要素的纽带

5.

反馈:受传者对接受到的讯息的反应

传播双方的意义空间

象征性互动:体现观众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意义交换

意义交换的前提:交换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A

AB

B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理论

·文化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

·文化是以象征符来作为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并通过形成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消费文化(丁·伯德利亚)

·现代社会的消费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消费

·消费文化的实质是:由物质消费变成了精神消费

·以麦当劳为例理解消费文化

整个社会正在快餐化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讯息

编码者

译码者

释码者

释码者

译码者

编码者

讯息

特点:1.以为传播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之分,双方都是主题

2.重点在于分析传播双方角色功能,而非传播过程各环节

优点: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主体

缺点:把传播双方视为完全对等的关系,与现实不符.相对适用于人际传播而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学界流行的几种传播模式

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所谓模式

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述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1.

模式是事物抽象化和定理化

2.

模式是对理论的一种素描和简化

学界流行的几种传播模式

1.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

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要素,被总结为5W模式

Who→say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5W模式的进步意义与局限性

进步意义:

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第一次将传播过程清晰的呈现为5个环节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大量的受众

·每个接受者都扮演译码者,释码和编码的角色

·个人从属于群体,在群体内,讯息得到再解释或加工

特点:大众传媒和受众之间既有互动

传播过程研究的特点

1.

考察的是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而不是宏观的,综合的传播过程

2.

揭示的是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忽略了对传播过程的外部因素的考察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影响传播系统运行的若干外部因素:

传播目的,传播技巧,信息需求,传播环境,传播者的基本状况,传播者对接受者的印象,接受者对传播者的印象,媒介压力等

系统论传播模式

赖利夫妇系统模式

初级群体

讯息

初级群体

C

讯息

R

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

较大的社会结构

讯息

较大的社会结构

C—传播者

R—受传者

强调在考察传播波过程时绝不能抛开环境的影响

只注意了有形的社会因素作用,忽视了无形的社会心里因素作用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与要素

1.

感觉—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

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信息属性的综合

3.

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

概念—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包括外延和内沿

5.

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性的思维活动.在驾驭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6.

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

人内传播特点

1.

不是孤立的,与外界保持衔接关系

2.

本质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

3.

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应

4.

是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一.

人内传播?

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

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人内传播过程与结构:

施拉姆—引用温德尔·约翰逊对人们对话过程的描述来阐释人的传播行为

[事件—物理刺激—感觉—知觉—理解—行为]

人身具有信息传播系统的特点

[信息接受装置—信息传输装置—信息储存和处理装置—信息输出装置]

渡边一央—总结的人的视听觉信息处理模式,充分反应了人内传播的系统性

二.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互动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得以产生的几个决定环节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1—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里—3—能动的人的意识的产生]

三.

作为社会心里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明确的的互动机制

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

米德: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可分解为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1.

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

2.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的体现

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这种互动

主我是形式

客我是内容

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

而主我反过来也会改变客我

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目的

米德—内省是在遇到困难障碍等新问题状况时才会活跃

人际传播

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最直接的体现

人际传播的动机

1.

获得信息

2.

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

满足基于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要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核心观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己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自我的主要机制,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自我认知则取决于与他人的传播程度.

·这种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评价自己的想像

自己对他人的认识或评价的感情

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形式:面对面传播,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

特点:

1.渠道多,方法灵活

2.意义丰富,复杂

3.双向性,互动反馈

4.自主性和非自主性

传播学中对人际传播的两种研究

一.

人际传播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观理论:镜中我理论

主我客我理论

社会模仿理论

二.

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

相观理论:意见领袖与两级传播理论

创新与普及理论

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一.

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的多媒体传播

核心媒体是语言

姿态表情,眼神,服装,发型等辅助

二.

姿态的传播功能

1.

强调语言

2.

补充语言

3.

代替语言

4.

控制语言

5.

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三.

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身高,体形,脸型,饰物

发型,服装

四.

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不是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与他人和一定的社会价值规范相观的应该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真善美的价值尺度.

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

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程度不同的本相,但也含有假相

群体传播

1.

群体传播概念: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的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附属个人的集合体

2.

群体的特征:

目标的取向具有共同性(共同的兴趣,利益或关注点)

具有以我们意识为代表的主题共同性

3.

群体的分类

组织群体(即组织,或团体)—组织传播

非组织群体—群体传播

4.

群体的社会功能

对社会:

1)联结个人和社会的纽带

2)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引导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调节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秩序

3)通过分工合作,集合分散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对个人:

1)

满足个人需要的手段

2)

为个人提供信息和社会安全感

3)

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

1.

群体存在的三个条件:

1)

共同的目标

2)

成员之间的协作意愿

3)

群体传播(互动机制)

2.

什么是群体传播?

→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是群体成员连接协作意愿,实现共同目标的互动机制

→群体传播形成群体意识

3.

群体意识及其内容.

指在群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成员所共有的意识,群体意识是一种集合意识,是相对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思维,感情和方式

群体意识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

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含义

2)

群体感情

3)

群体归属意识

群体传播越充分(信息流量大,流向多)则群体意识越强

4.

群体规范及其功能

群体规范指群体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是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

→群体内容的功能包括: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达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统一性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5.

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作用

1)

排除偏离性意见,限制争论,保证效果

2)

影响外来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

与群体规范一致时,群体规范会促使成员接受,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

与群体规范不一致时,群体规范会阻碍成员接受,说服效果减弱

例子:反规范宣传实验

6.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群体中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和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产生群体压力有两个原因:信息压力和趋同心理

→信息压力:个人通常认为多数人所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要大于数人,因而容易相信多数意见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流言公式: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X证据的暧昧性

流言特点: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值

2)流言信息的奇异回流

3)流言中伴随大量谣言

流言教训:1.媒体(遇上流言时的最佳时间是在流言乍起之时;加强媒介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

2.受众(危急时刻保持理智)

3.政策(国家出台相观政策)

组织传播

·人类组织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最早的人类组织是社会形成前的雏形

·组织是人们为高效的完成分散的个人的或群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而结成协作体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也是组织传播高度发达的社会

组织概念

广义:任何由若干不同功能的部分按一定原理或秩序组合而成的整体

狭义:人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分工,在统一的意志之下从事协作性行为的持续性体系。指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即社会组织

组织的结构特点

1.

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

2.

严格的等级体系和权力中心

3.

角色的替代或补充

4.

专业化的部门分立与相互依存

5.

依靠传播协调各种关系

组织结构发展新趋势:由垂直

层系统向水平合作网络的转变

组织类型:

互利组织

赢利组织

公益组织

服务性组织

大众传播

指专业化的媒体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产生和传播的活动

    以上《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信息管理概论终结性考核》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