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日期:2020-06-26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关键词:减法,上册,意图,素材,编写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简介:6和7编写意图(1)这里教材利用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的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和7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6与7的关系,并进行爱劳动的思想教育。(2)教材将有关6和7的人物图、点子图、数、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本文内容:

6和7

编写意图

(1)这里教材利用集知识教学、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为一体的值日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6和7的基数意义,初步感受6与7的关系,并进行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2)教材将有关6和7的人物图、点子图、数、摆小棒等内容竖着对应编排,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主题图提供的资源数数。可作如下提问。

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做值日?

你是怎么数的(可以从不同方式来数)?

用几来表示?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6?

6还可以表示什么?有条件的可以把主题图制成课件,在动态画面中让学生充分地数,并在数的过程中体会“数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数到6以后再数1个就是7”的自然数增加的过程,更好地理解5、6、7之间的关系。同时可结合数数过程,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将体会基数含义与认读写数紧密结合。

结合数数,及时抽象出数6和7。再让学生在观察6和7的字形的基础上,用6或7根小棒摆一摆,进一步加深对6和7的认识。

编写意图

(1)通过计数器、直尺图以及点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体会这3个数的顺序。

(2)通过直观的鱼缸图,引导学生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这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一。

(3)教材提供书写范例,使学生弄清6和7的写法,再利用描虚线巩固数字的写法,说明这两个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最后留出空格让学生自己书写,体现对学生从“扶”到“放”的过程。

教学建议

(1)用好直尺,进行数序的教学。

在教学数的顺序时,可以展示只写出0、1、2、3、4、5的尺子,然后提问“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学生根据前面对6、7的认识找到6、7的位置。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按顺序读一读尺上的数,以“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排在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多1)。

(2)与基数相比,教学序数意义。

序数意义的教学可充分利用教材图。先引导学生数图上一共有几缸鱼,再引导学生数并判断“从左向后数的第7缸是哪一缸”。之后提问“7缸和第7缸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区别7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接下来,应组织学生模仿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并回答,进一步区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3)写书教学应注意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编写意图

(1)教材安排了先涂色再填空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结合直观图将6的组成填写完整,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6的组成。

(2)教材通过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学习7的组成。教材只呈现了3组7的组成,通过小精灵提出的问题“看到每一组9还能想到什么”启发学生自己去联想、发现7的另外3种组成。让学生初步尝试用类推的方法寻找答案,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6的组成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有顺序地涂色,可以把6的组成不重不漏地找出来”,从而感受有序思考的优越性。

(2)注意渗透类比的思想。

在7的组成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得出6和1、5和2、4和3分别组成7。

然后,提出问题:“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让利用已有的5和1、1和5分别组成6等,类推出1和6、2和5、3和4也分别组成7。

也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得出7的6种组成形式,之后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好办法让我们轻松记住7的所有组成”。引导学生发现由6和1组成7可以联想到由1和6组成7,由5和2组成7可以联想到由2和5组成7……

编写意图

(1)由情境图让学生看到,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一图二式),同时,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两个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一样”。左右两幅图的圆片数量和摆放形式一样,为“一图四式”做好铺垫。

(2)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理解“一图四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材通过这个“一图二式”的特例,使学生了解到,当两部分的数相同时,根据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体会这一情况的特殊性。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情境图,教学6、7的加减法。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图上的两个学生在做什么,为什么同一幅图两人列出的算式不同,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等。进而得出: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当然,也看以像情境图那样让学生面对面操作学具并列式,继而像上面那样进行教学。

(2)引导学生拼摆学具列式计算。

在学生理解“一图两式”的基础上,通过拼摆学具继续进行6、7的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可将小花图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根据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并板书出4个算式:4+2=6,2+4=6;6-2=4,6-4=2,使学生明确:根据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即“一图四式”。

篇2: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和练习十教学建议素材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和练习十教学建议素材 本文关键词:减法,解决问题,上册,素材,单元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和练习十教学建议素材 本文简介:解决问题和练习十编写意图(1)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2)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解决问题和练习十教学建议素材 本文内容:

解决问题和练习十

编写意图

(1)教材第一次出现用情境图呈现数学问题的形式。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求和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明确:知道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相关的问题,就构成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2)教材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要经历的步骤,学习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巩固对加法的理解、10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用情境图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初步学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要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图意。

结合“图里有什么”的提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最好是用多媒体将插图制作成动画片),帮助学生舍弃图中不相干因素,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把目光指向左边和右边兔的只数。

配合学生的观察,教师向学生讲明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之后请学生试着完整地表达数学问题。

(2)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

在“怎样解答”阶段,可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适时用小精灵的话启发学生思考,把要求的问题与图里的条件联系起来,根据加减法的含义选择适当的方法,并列式解答。

(3)教会学生学会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解答,计算是否正确。深化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

编写意图

(1)这里用情境图配以大括号和问号,呈现了一个简单的求剩余的数学问题,意在让学生再次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

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基本方法。

(2)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巩固学生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和1O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仍是重点。

要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顺序地、完整地叙述问题,这会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

(2)在追问中加深认识。

学生选择用减法计算后要适时追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用减法?引导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引导学生反思时,可从解答的步骤和方法两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回顾与解释。

(4)注意加强比较。

可以将“做一做”中的企鹅图与上一页的企鹅图作对比,围绕“都是有关企鹅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用加法解决,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加减法的认识。

编写意图

(1)第1题和第4题是通过展示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数学实际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能够在弄清图意的基础上正确地解决问题。第4题的要求明显要高于第1题:第1题通过填方格,帮助学生梳理了情境中的信息和问题;第4题要求学生自己找到信息和问题。

(2)第3题是在“盖点子”的活动中练习被减数是6或7的减法。

教学建议

(1)利用第3题的游戏,加深学生对“求部分”问题的认识。

如有7个点子,盖住1个,露出6个,可以列出减法算式:7-1=6。也可列出7-6=1。通过多次游戏使学生感受到:从整体里去掉盖住的部分就是露出的部分,去掉露出的部分就是盖住的部分。从而为处理第4题做了铺垫。

(2)培养正确、较流利地叙述信息和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第4题时,应先让学生弄清图意。尤其是“跳棋图”,由于表述题意时没有像“摘下”“跳走”等明显可以与减法相联系的词语可用,学生在解决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不知如何列式或列出6-2=4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6个”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知道了哪部分、不知道哪部分;要求右手有几个,就要从6个中去掉左手的。从而了使学生明确:要求我们不知道的部分就要从整体里去掉我们知道的部分,进而帮助学生理解这类习题。

编写意图

(1)第5题是利用“夺红旗”游戏的形式训练学生正确、较熟练地计算7以内的加减法。

(2)第6题,结合“金色的秋天”的情境,呈现了多个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尝试独立看懂图意,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建议

(1)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第5题是利用学生喜欢的爬山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请学生一起爬山,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鼓励学生争先爬到山顶夺红旗。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其他带有竞赛性质的计算小游戏,帮助学生逐步加快计算的速度,以达到对学生计算的要求。

(2)紧密结合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如在教学第6题时,在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弄清每个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解决。解答完4个问题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如“摘向日葵”和“收玉米”所表达的事情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都用减法解答?关于茄子的问题和花的问题为什么都用加法来解答?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求部分时用减法计算,求整体时用加法计算。进而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并体会到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篇3:信息窗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信息窗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本文关键词:加减法,信息

信息窗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本文简介: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教学内容:课本第31、32页的内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0的加法)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信息窗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本文内容: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32页的内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0的加法)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课。同学们,有一些同学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游览花果山,今天他们就在山上野餐。看看他们都吃什么。

二、观察图画,体会和不变的意义。

1、出示挂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有一个同学在分火腿肠)

2、学生思考:每人一根,需要几根火腿肠?(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引导学生说出算一算有几个同学就知道了)

3、我们看看有几名同学?(7个)

4、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是数出来的;左边有3个,右边有4个一共有7个;右边有4个,左边有3个,一共有7个;)

板书:3+4=7

4+3=7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发现了什么?(3加4和4加3得数一样)

5、再仔细看图,图上有几只小猴子?

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引导学生感知算法多样化)

汇报时要让学生正确描述出如:左边的树上有6只猴子,右边的树上有3只猴子。

思考: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列式:5+0=5(个)(右边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表示)

拓展:6+0=

2+0=

10+0=

黄花和红花共有几朵?

4+3=7(朵)

两组饮料罐有多少个?

4+5=9(个)

三、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还进行了有关0的加法的学习,你们学的怎样呢?现在检查一下。

四、巩固练习。

出示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再独立列式计算,最后互相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出示自主练习第2题。

口算练习,练习时除了让学生填写结果外,再制成卡片经常性的练习,不断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

3、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在小组中说自己要说的一组加法算式,由其他学生判断是否正确或补充。

三、总结。今天我们和小朋友们在野外野餐时,学会了哪些知识?

指名说一说。

作业设计:

1.看书31、32页并讲给妈妈听听。

2、口算20道。

板书设计:

野餐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3+5=8(个)

5+0=5(个)

5+3=8(个)

0+5=5(个)

课后反思:

课最大的特点是创设了有趣的数学情境。本课设计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故事情境,用圣诞节即将到来的实际生活,圣诞老人为小朋友送礼物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圣诞树上的彩球,圣诞特价活动的具体故事,来引出教材中5+7,5+8这两个算式。这样的设计我觉得比教材中直接出示这两个算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我没有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说一说。这样,既创立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10以内数的加减法——野餐(练习)

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课本第33、35页4--11题,熟练“和”不变的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7-10的加法,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

0的加法,进一步体会一个数和0相加还得这个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

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正确描述。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理解加法算式中各数的意义,提高口算速度。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学生准备:5以内的数字卡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小朋友野餐,知道了“和”不变的规律,知道了0的加法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1=

6+2=

3+6=

7+3=

1+3=

2+6=

6+3=

3+7=

3+0=

6+0=

9+0=

12+0=

0+3=

0+8=

0+5=

0+7=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

(0的加法,“和”不变的练习题)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

1)第5题。

学生独立口算,比赛。

2)第6题。

小老鼠找鼠标的情境。

先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清图意,做题。

屏幕上显示的是3+4=7,找出得数是7的鼠标与电脑连起来。

8.第7题。看图填未知数的练习。应根据右边算式的得数和已画好的图形的个数确定横线上还要画几个图形。

9.第8题。

小朋友踢足球的情境,练习找算式的得数。

练习时,要向学生说明做题的要求,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6号和8号球员分别应踢哪些球?

足球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由几号球员踢。

再让学生画线连球。

10.第10题。

看图列式计算牵牛花朵数。

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11.第11题。

看图讲数学故事。

加强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所讲故事的趣味性,更要重视故事中体现的“数学味”。

先引导学生认真看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画面自编故事,然后从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作业设计:

口算20道10以内的加减法

板书设计:

野餐

2+3=5

33页第一题

34页第7题

3+2=5

课后反思:

6、5、4、3、2加几是建立在9加几,8加几,7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凑十法。我在出示情境图及列式求得数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可以用摆小棒的方式帮助计算,在集中反馈时,大部分学生直接看算式说出凑十的过程,学生用的是“拆小凑大”的方法,并能够完整的说出每道题用“凑十法”计算的过程,计算6+5时,把5分成4和1,6和4凑成10。也有一部分学生,把5凑成10,把6分成1和5,5和5凑成10,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到,与5相加时,拆大数和5凑十也是很简单的。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另外,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意在通过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理解“凑十法”,通过计算练习,让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算出得数,同时体会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以上《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_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编写意图和教学建议素材新人教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