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理论列昂捷夫对教育的启 本文关键词:理论,活动,教育,列昂捷夫
活动理论列昂捷夫对教育的启 本文简介:活动理论列昂捷夫对教育的启示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的基本概念界定(1)活动理论的“活动”内涵“活动”一词的英文形式为“activity”,源于拉丁文“act”,其基本含义“doing”,即“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都对“活动”做过很多的思考与论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
活动理论列昂捷夫对教育的启 本文内容:
活动理论列昂捷夫对教育的启示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的基本概念界定
(1)活动理论的“活动”内涵
“活动”一词的英文形式为“activity”,源于拉丁文“act”,其基本含义“doing”,即“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都对“活动”做过很多的思考与论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活动”(poiein)这一概念,他认为活动分为理论、制作与实践活动,他在《范畴篇》中论述了这一问题。西方有许多哲学家也在各自的理解上对活动进行了论述,都具有一定得发展。但他们只承认抽象、思辨的活动或是机械的理解“活动”,认为活动只是个人行为、日常交往等人类行为活动。中国哲学史上对此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活动”一词在古汉语中并没有确切定义,但“行”字可以说是与“活动”意义最接近的词。中国哲学史上,“行”与“知”是分不开的,从朱熹的“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到王延相的“知行兼举”等都可以看出中国哲学中“行”与“知”的关系。中国思想家也更认同与“知行合一”。
“活动”的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具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阐释:人的活动是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活动”。毛泽东同志也在《实践论》中把知与行的关系概括维“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并指出做“是主观见主于客观的东西”。
“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形式,是人类与周围客观事物交流与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完成完成对客观环境认识和需要的目的的过程。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为,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习就是学习者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即是对认识需要的获得与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所以在活动理论中对于教学范畴而言,“活动”即教与学过程中行为总和,是学生对知识认知与技能发展的总和。
(2)活动理论的界定
活动理论起源于康德与黑格尔的古典哲学,形成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被维果斯基提出,成熟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捷夫与鲁利亚,是社会文化活动与社会历史的研究成果。活动理论不是方法论。它是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哲学框架,同时包括相互联系的个体层面与社会层面,并指出人类与环境客体之间的关系由文化内涵、工具和符号中介联系着。
活动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Kuutti认为,“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作为发展过程的不同形式人类实践的跨学科框架”,包括同时联系的个人和社会层面,以及制品的使用。Kuutti为活动理论的研究范围作出了一定得界定,它包括了个人、社会及其联系,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从Kuutti的观点可以看出,活动理论关注的是实践过程而非知识本身,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使用工具的本质、不同的环境作用、社会关系、活动目的与意义,最终达到对主体或客体进行改变的过程和结果。活动理论是人的实践过程。
我国活动理论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实验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实验。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国不少中小学在活动育人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教委正式将活动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活动及其认识发展中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活动理论的研究和时间逐渐形成高潮。
活动理论的内容
活动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活动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活动的过程,是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以及社会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所从事的双向交互的过程,是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实践过程与结果。人的意识与活动是辨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活动是辨证统一的。
活动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有三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共同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规则和劳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活动系统图
①主体(Subject),在教学设计中,主体即为学生,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者。活动理论中对主体的分析也就是学习者分析,应调查学习者具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特征。对学习者分析有利于教学设计中给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组织更有效的教学活动等,是后继工作的保障。
②客体(Object),教学设计中,客体即教学目标,或学习目的,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受到影响改变的东西。客体的分析与设计方向根据主体的情况因人而异,另一方面又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所以客体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与准确定位,也是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
③共同体/群体(community),在教学设计中,活动理论的共同体指除学习者自身外其他共同学习者。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等。这里的共同体是指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共同体在整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在进行学习活动过程中,共同体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或资助,所以活动有时个体,有时属于共同体。
④工具(tools),活动理论中的工具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理解为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硬件与软件的设计。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离不开工具的,学习也一样。笔墨纸砚是古代学习必备工具,现代的教材、计算机等,这些是学习需要的硬件。而和谐的同学关系、愉悦的心情、良好的网络等都是软件工具。良好的教学环境设计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⑤规则(rules),规则是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制约、约定。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与学生互动时,二者必需保持某种关系,参加角色扮演时,参与者必须遵守对角色的安排等。
⑥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是教者,学生为学习者,教育技术人员做辅导人员。在活动理论中,完成活动过程是需要不同成员完成不同任务,以使活动可以正常进行下去,在教学中也一样,虽然根据教学需要,有些角色某些时候会发生变化,但每个人都要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否则教学将不能良性地进行下去。
活动理论的五个原则
活动理论有五大原则,包括以目标为导向、具有层级结构、内化和外化结合、具有工具中介和发展原则。
以目标为导向是指活动是指向目标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过程,他的目标是一定得。列昂捷夫认为活动反映的是学习主体的需要,当学习者满足了学习需要,目标也就达到了。在教学活动中,目标可以改变形式,但不能改变其性质,也就是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确定的。活动理论具有层级的结构形式,列昂杰夫认为活动存在三个等级:活动、行动和操作。操作是在活动中的动作单位,具有较小的目标性,是比较低级的活动层次。行动则是在一系列操作下的活动单元,行动完成一个比操作更大的目标,更靠近一个活动。活动是最高层次的结构,活动的目标是固定的,行动用以完成活动。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应的行动也是更加复杂的,但目标是相对于时间,地点与学习者,学习目标是不变的。内化和外化是指活动对人的影响的两个方面。内化是将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理论等内化到人的头脑之中,是学习者对外在世界认识的改变。外化则是因内化而改变学习者行为,改变学习者行为方式的表现。在活动理论中,活动由内化转向外化,由外化再影响内化的一个过程。外化与内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活动理论需要工具中介的介入。活动理论使用大量的工具,有基于人类文化的,如符号、语言等,也有物理的活动工具,如机器、自然环境等。这些工具是活动理论的基础。对于网络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也成为活动学习的基础工具,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利用合适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网络教育的一个新亮点。发展是活动理论的要求,是对学习者的基本意义。
对教育的启示
:
活动理论中关键的一点是内在和外在是融合的、统一的。活动理论的内在在于理论本身的精神,是教学设计中灵魂所在,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活动形式设计的表现,网络发展、硬件技术的成熟,已使我们生活处处体现网络的优势,新时代的教育已走向个性化、终身化方向延伸,让活动理论的灵魂与网络的形式结合起来必将为教育带来一阵清新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