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定律,设计方案,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芦中教案新课程·高一必修·物理1(人教版)08-09学年度上学期《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芦溪中学林莉★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l、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芦中教案
新课程·高一必修·物理1(人教版)
08-09学年度上学期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芦溪中学
林莉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l、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对以后研究问题,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通过举例反复体会。
★学生分析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2、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学生在初中接触过,但仍有一些学生误认为“物体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不理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要解决这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慢慢接受。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在讲台上放一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
人推车走,不推车停,由此看来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的,不是我说的。是这样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教师活动〗: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投影)
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⑴、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⑵、力撤物不停。
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活动〗: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轨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刻度尺、斜槽。设计实验:
⑴、轨道上铺毛巾,小车放在毛巾上,推它就动,不推就停。
⑵、撤去毛巾,让小车在轨道上,推一下小车,小车运动一段才停下来。
〖教师活动〗:你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投影)
〖学生活动〗:比如:自行车蹬一段时间后停止蹬车,自行车会滑行一段距离;溜冰;冰面上踢出去的冰块。等等。
〖教师活动〗: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矛盾出在哪呢?(投影)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对比。通过对比实验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没有摩擦,那运动的小球将会怎样?
〖学生活动〗:用小球做对比实验
A、在轨道上放毛巾,使斜槽和毛巾吻合,让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标出滚动距离。
B、使斜槽和轨道吻合,让小球从同样的高度滚下,标出滚动的距离。
C、使斜槽和玻璃板吻合,让小球从同样的高度滚下,标出滚动的距离。
现象:对比发现,接触面越光滑,滚动距离越远。
结论:小球运动停下来的原因是摩擦力。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小球会永不停止。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实验进一步总结:(投影)
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力撤物停的原因是因为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运动的物体会一直运动下去)。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伽利略是怎么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教师活动〗:边介绍边用多媒体播放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要动态出以下效果:
(1)对称斜面,没有摩擦小球滚到等高。
(2)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释放要滚到等高,滚动距离就会越远。
(3)把另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就会一直滚下去。
根据这一现象伽利略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活动〗:观察并回答提出的问题:
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物体将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教师活动〗:用气垫导轨消除摩擦。让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利用光电门测出滑块在不同位置的速度。
〖学生活动〗:学生记录数据并比较。确信他的正确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力和运动的关系。
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
l、伽利略的观点。
2、笛卡儿的补充和完善。
3、牛顿第一定律。
4、对比三个人的观点,他们都是叙述力和运动关系的,谁的更全面?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伽利略:物体不受力时,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2、笛卡儿: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4、牛顿第一定律叙述力和运动关系更全面。
〖教师活动〗:既然牛顿第一定律是最完善的,那么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生活动〗: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教师活动〗:理解:①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活动〗: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受力但合力为零时。比如:冰面上的滑动的冰块。冰壶球。
〖教师活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要除研究对象外,还存在着物体,那么研究对象就一定要受外力的作用,所以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通常所看到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其实都是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的结束。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这种状态虽不能实现,但它却正确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指出了物体的惯性的性质。
在现实中可以用合力为0的状态来代替它,或都说合力为0与不受外力是等效的。
理解:②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师活动〗:在初中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牛顿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观看影片后回答问题:什么叫惯性?惯性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活动〗: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特点: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教师活动〗: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当力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时,它就会有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的“本领”。这个本领与什么有关呢?比如货车启动时,由静止到运动得需要一段时间,是空车好启动还是满载时?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来?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举例:比如骑自行车,单人时和带人时的感觉相比。从实例可看出,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
特点:③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学生活动〗:
一、历史的回顾: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牛顿
二、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
⑵
物体不受外力
(或所受外力合力为零)
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⑶
物体具有一种固有属性: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完全取决于质量,与其它因素无关。⑷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这种状态虽不能实现,但它却正确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原因.),指出了物体的惯性的性质。
在现实中可以用合力为0的状态来代替它,或都说合力为0与不受外力是等效的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特点: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②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③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四)实例探究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通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D
C
B
A
3、如图所示,重球系于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容易拉断
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容易拉断
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容易拉断
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容易拉断
4、交通部门规定: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队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答:汽车紧急刹车时,突然减速,乘客由于惯性将会撞在前面而造成危险,系上了安会带就可以靠安全带的拉力而随汽车地起减速,避免危险。
5、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自转,一昼夜就能环游世界,这个设想可行吗?
答:因为地球上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随地球自转的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的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不可能相对地球绕行一周。
★课余作业
1、课后完成课本75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2、完成课外阅读,思考讨论惯性参考系。
★“问题与练习”(P75)参考答案
1、⑴不能。由于惯性,炸弹还要向前飞行。
⑵人随地球旋转,有相同的速度,跳起后由于惯性,人要随地球自西向东转,所以落回原地。
2、在急刹车时,人会由于惯性而飞出,从而发生危险,安全带可以把人固定在座位上,增加安全性。
3、向上运动的物体是由于惯性而飞出,并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
4、相对于自由下落的小球来说,在桌面上所受合力为零的茶杯,是做变速运动的,惯性定律不再成立。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第6页(共6页)
篇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减数,受精,信息技术,分裂,课教学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之后,科学家开始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细胞学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之后,科学家开始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细胞学的研究揭示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要经过减数分裂,即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继续循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寻找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再次体验观察—提出假说—实验验证的科学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假设、富于想象的创新思维品质。
本节内容主要以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为轴线,抽象地阐明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如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分析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并形成减数分裂的概念,达到真正意义的理解,是个关键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建立新型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特别是为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多媒体网络课件不仅以文字、图表来传递信息,而且大量地以图形、图像和声音来传递信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强化,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果将本节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而且便于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受精过程;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关于遗传因子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观察动画图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整合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表格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知识重点:染色体的动态行为变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分;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主动探索的能力,通过计算机动画,以比较直观的科学方法,达到让学生认识和发现染色体变化规律的目的;情感培养: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方法、态度的培养。
知识难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变化特点;能力培养:如何通过设疑进行计算机动画教学,培养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如何通过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来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教材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从教材或生活中提炼出问题;然后让全体学生亲自动手来探究,并且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由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们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如有丝分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将微观变为宏观的教学活动。为此将本节“模拟建构”的部分活动前移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开展学习。本节教学用两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和模型建构部分的教学用一课时,受精作用和实验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设计
动画演示精子、卵子形态以及精卵细胞受精作用过程,针对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提出问题:染色体数目在上下代是否稳定不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阅读材料(略),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资料提出问题:染色体在什么时候减少一半,减少怎么样的一半,进而导入课题“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探究心理,学习动机由潜伏期迅速自然进入活跃状态,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通过提出假设而引出新课题,以启动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探究设计
探究一:演示精卵结合过程,探索精原细胞是如何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再演示整体的精子的形成过程动画,让学生观看受精作用的动画过程并阅读课本相关材料,分析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对此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探究二:分步演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变化,探究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及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的形成过程,把减数分裂中抽象的东西变成了直观的东西,使学生看到了联会时的动态变化,真正理解联会与四分体。这些内容也是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探索、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并点拨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的概念以及联会、四分体的特点;教师提出问题:从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分析,导致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橡皮泥分组动手建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探究三:同源染色体能否有另一种分离情况?
指导学生通过模型建构的方法来解释:用橡皮泥分离、移动、结合等方法来说明。
探究四: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如何变化,就能使其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它保持一致?
演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变化,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关键是让学生从高起点来分析考虑联会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对于染色体的减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探究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并与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做比较。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刚才对每个时期的分析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的总计列表完成学习目的。
探究六:自编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检索表。
探究七:什么是减数分裂?
归纳总结概念,填出关键词。
(三)课堂小结、练习和课后作业
精心编制难度适宜、题量适中的练习。
四、教学反思
信息化教学是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教学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因材施教,可以培养学生多种能力,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虽然网上资源丰富多彩,但能适合教学的软件还不多,如果由教师自己制作软件,不仅要学习有关软件知识,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难免对所教学科有一定影响,而且所制课件的实用性、应用性也值得思考。
篇3:《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2)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2) 本文关键词:设计方案,基因,表达,教学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2) 本文简介:《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的过程和原理。2、掌握"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因。教学重点:翻译的过程和原理,"中心法则"。教学难点:翻译的过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2) 本文内容:
《基因的表达》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生物高中第二册第五章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2、掌握"中心法则"的概念及发展。
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因。
教学重点:
翻译的过程和原理,"中心法则"。
教学难点:
翻译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展示课件)
1、复习提问:DNA与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2、DNA复制与转录比较。
二、引入新课:启发:上节课我们讲到,由DNA转录成RNA之后,mRNA就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直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但是组成蛋自质的氨基酸是20种,而组成mRNA的碱基只有四种。那么,这四种碱基是如何决定20种氨基酸的呢?
讨论: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电报密码用四个阿拉伯字母的排列顺序代表一个汉字的意义以及电话号码的位数与电话拥有数量的关系。然后转入正题——如果一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则四种碱基只能决定四种氨基酸;如果两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最多也只能决定16种氨基酸;如果由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这样的碱基组合可以达到64种,这对于决定20种氨基酸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
讲述:按照这样的设想,科学家们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了对遗传密码的研究工作,几年后,终于弄清了是哪三个碱基决定哪种氨基酸的。
看图: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讲述:例如UUU可以决定苯丙氨酸,CCC可以决定脯氨酸,ACG可以决定苏氨酸……在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们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子,并且编制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密码子表。
启发:请同学们仔细看这幅密码子表,其中的密码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讨论:从密码子表中可以发现:一种氨基酸可以只有一个密码子,如色氨酸只有UGG一个密码子;也可以有数个密码子,如精氨酸有6个密码子——CGU、CGC、CGA、CGG、AGA、AGG。这说明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密码子决定。此外,还有两个密码子AUG和GUG除了分别决定甲硫氨酸和撷氨酸外,还是翻译的起始信号,遗传学上将其称之为起始密码子。另外,也有三个密码子UAA、UAG、UGA,它们并不决定任何氨基酸,但在蛋自质合成过程中,却是肽链增长的终止信号,所以又把这三个密码子叫做终止密码子。相当于标点符号中的句号。
提问:由于每一个mRNA上都有特定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那么对于许多个相同的mRNA来讲,由它控制合成的许多个蛋白质分子是否也相同呢?(讨论:略)
提问: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之后,从核孔进入到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起来。核糖体是细胞内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那么氨基酸存在于细胞内的什么地方呢?(回答:大量分散在细胞质中。)
2。翻译
启发:分散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是怎样被运送到核糖体中的mRNA上去的呢?
讲述:显然需要有运载工具。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工具也是一种RNA,叫做转运RNA,简写为tRNA。tRNA与密码子一样种类很多,但是,每一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启发:tRNA具有怎样的结构才能担负起携带运输特定氨基酸的“历史使命”呢?
看图:蛋白质合成示意图。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tRNA一般由75个核苷组成,其形态为三叶草形。它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个碱基,都只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三个碱基配对。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把tRNA比作翻译过程中的“译员”。“译员”必须“认识”两种文字。一方面它能够认识mRNA上的密码子文字;另一方面它还要能够认识氨基酸文字。
(展示课件)使学生明白:当转运RNA运载着一个氨基酸进入到核糖体以后,就以信使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转运来的氨基酸放在相应的位置上。转运完毕以后,转运RNA离开核糖体,又去转运下一个氨基酸。当核糖体接受两个氨基酸以后,第二个氨基酸就会被移至第一个氨基酸上,并通过肽链与第一个氨基酸连接起来,与此同时,核糖体在信使RNA上也移动三个碱基的位置,为接受新运载来的氨基酸。上述过程如此往复地进行,肽链也就不断地延伸,直到信使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为止。
讲述:肽链合成以后,从信使RNA上脱离开来,再经过细胞质内的某些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的加工如盘曲折叠螺旋,最终合成一个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3、中心法则
(展示课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遗传信息可以由DNA传向DNA这是DNA的复制,也可以DNA传向RNA,叫转录,由RNA控制合成蛋白质叫翻译。还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我复制,也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叫逆转录。
4、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展示课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三、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