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日期:2021-03-3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四年级,诚实,语文,信任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人间这种难得的情感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教学准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3、引导学生领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旨,体会人间这种难得的情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指名汇报“什么事诚实?什么事信任?”

2、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思考:课文为什么要诚实与信任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3、指名朗读课文

纠正错音

4、录音范读

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5、指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1)小组合作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可以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分

(2)指名汇报,讲解并全班交流

(3)分为三个部分,指导学生学习分段

将写同一个内容的段落划分为一段

三、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

3、我为什么撞上辆小红车?原因全在我吗?

(1)但作者怎样认为?

(2)“我”决定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4、齐读

总结段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2、第一段讲了什么?

二、新课

1、教学第二段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1)三天后,那位男子打来电话怎么说?

指名分角色朗读

(2)从小红车主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读相应的内容

(3)为什么车主没有要“我”赔钱?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小结段意

2、齐读第三部分

(1)那么,“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指的是哪句话?

(2)小结段意

三、总结、拓展

1、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讨论:课文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

板书设计:

19、诚实与信任

留下联系方式

撞到一辆小红车

表示给感谢

表示歉意

打来电话

感动

赔钱

诚实与信任

篇2: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教学设计,必修,人教版,新课标,语文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3、理解文中的典故。4、掌握本课文言知识。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分段赏析相结合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必修5《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滕王阁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本课文言知识。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分段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四大名楼”不仅因其精美的建筑而流传千古,更国为名人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提问:有谁知道这四大名楼吗?

明确:它们就是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提问: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试举一二例吗?

明确: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关黄鹤楼的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写了《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作者介绍

王勃跟哪四个人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而他们当中又以王勃成就最高。我们初中学过他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大家还记不记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字子安。这个人少年时便有才名,在他十四岁的时候就中了第,封了官。他才华超众,多少总会遭人嫉妒。他曾因杀官奴而犯下死罪,幸好遇大赦,所以没被杀头,要不我们就学不到《滕王阁序》这篇美文了。但是遗憾还总是有的,据推测考证王勃在其二十七岁的时候到交趾看望父亲时,在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英年早逝。

二、

写作背景

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洪州时,正赶上都督阎某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做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做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中是这么说的:“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老生常谈: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三、

关于文体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俪的意思是成对的,双的。同学们可以看到这篇骈文。看一下,是不是都是成双成对的?而且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四、具体研习

关于作者等问题已经用了大量的时间来介绍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篇美文。前面的早读课已经要大家自行预习朗读了。有的同学可能都已经能背出一两段了。那么现在我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

(一)

齐读课文

(二)

诵读指导(读音要准确,断句要恰当)

1、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2、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3、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三)

研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读第一段,大家再齐读。

1、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讲解:(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写称名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分野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二十八列星分别对应着地面上的一些区域,比如现在的南昌,也就是西汉时的豫章郡、唐朝的洪州府,所对应的列星就是翼星和轸星,那么,翼星和轸星就叫做南昌的分野。翼轸二宿为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的最末二星,有煞尾的作用。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3)襟和带在这里都活用为意动用法了,意为“以……为衣襟”“以……为束带”。

“控和引本义都和拉弓有关,有控制之意,但对于地理位置来讲,只能是连着,不可能是真的控制,这里用这两个字,是为了强调滕王阁所处位置的重要。

“襟”“带”的活用,生动形象,并同“控”“引”一样,将洪州的气势写出。

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ɡ)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讲解:

龙光指《晋书张华传》晋武帝时,张华发现牛、斗之间常有紫气照射,雷焕说是“宝剑之精”,后雷焕为豫章丰城令,在牢狱地下掘得龙泉和太阿二宝剑。后二剑没入水中,化为双龙,故称剑光为龙光。

牛、斗指二星宿。“华”“宝”“杰”“灵”都是描述状态的动词,分别翻译为“具有光华”“显示宝气”“具有杰出成就”“显示灵秀之气”。“下”为使动,直译为“使陈蕃之榻放下”,不雅,意译为“(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由于词义的演变,现在它的词义缩小了,仅指“狭长而低矮的床,泛指床”。“雾”“星”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了,意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枕”倚,据。“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两句,写州城形胜,写宾主才美,作为过渡句,承上启下。

3.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

讲解:“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棨戟”“襜帷”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仪仗、车驾来代人。“都督阎公”和“宇文新州”大驾光临,节奏舒缓,语气雍容,给人一种和乐的感觉。

4.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讲解:“十旬休假”指恰好赶上十日休假的日子。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千里逢迎”为一动宾倒装,“逢迎”本为两个词:“遇到”“迎接”,这里作迎接讲,“千里”代指千里之外来的朋友。

这几句,又变而为四字短句,起到这样几个作用:(1)在写作方法上,由平和的叙述转为抒情;(2)在内容上,由详写到概写;(3)在结构上,分离上下文,避免单调的罗列。

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讲解:这是两个不太严格的判断句,主语其实是“文采如腾蛟起凤的那个人”“宝剑如紫电清霜的那个人”,两个“之”字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紫电清霜”指宝剑名,《中华古今注》上:“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二曰紫电。”又《西京杂记》卷一:“高祖斩白蛇剑,刃上常若霜雪。”这里“清霜”也指宝剑。“腾蛟起凤”和“紫电清霜”两句,接着写来宾。句式又变成四六式,描摹在前,引介在后,节奏急促,格调高昂,造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与前面的人物出场相对应,别有情味。

6.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讲解:“出”为路过途经之意。“何知”为“知何”,即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

这几句写自己的“闯入”,委婉含蓄。赞美而又不失身份,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小结:第一自然段历叙洪州地势之雄伟,物产之珍异,人才之杰出,宾主之尊贵。

(板书)

滕王阁序

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写作背景:老生常谈

文不加点

骈文:“四六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古今变迁)

“雄州雾列”“星分翼轸”……(空间地势)“台隍”一句

“俊采星弛”“物华天宝……”(人物之盛)“宾主”一句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1、检查背诵情况:抽背、齐背结合。

2.复述第1自然段各自的主要内容

二、研习第二、三自然段(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讲解:“维”句中语气词,“序”的意思是“时序(春夏秋冬)”,即“季节”。“九月”为农历九月,一说当为“九日”。“三秋”即秋天的第三个月,意为深秋。

两个短句,点明了时令,字面与音韵属对工整,格调高亢嘹亮,领起下面对秋景的描绘。

2.潦(lá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重点品读)

讲解:潦水蓄积的雨水。两个“而”都是并列关系的连词,不译。“紫”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呈现出紫色”。紫色在中国古代和西方的近代都是高贵的色彩。艾青在他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就赋予了他的保姆以紫色的灵魂。(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这两个句子都是因果性的推论,“而”字前为因,后为果。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来写秋天,写水写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这两句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关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尺而一片清明,今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学生,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接下来的四个六字短句,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节奏放慢,词意不迫。

3.俨骖(cān)非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讲解:“俨”整齐的样子。“骖騑”驾着车两边的马,左边称骖,右边称騑。“于上路”和“于崇阿”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其中“上”的意思是“高高的”,“阿”的意思是“山岭”。“帝子”“天人”都是指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长洲”指的是滕王阁前的沙洲。“旧馆”指滕王阁。

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讲解:“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意为“向上”“向下”。“流”形容彩画鲜艳欲滴。“丹”丹漆,这里泛指彩绘。“临”从高处往下探望。“无地”无底的深渊。“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已开始转入正题。“穷”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两个四六句,“四字”托出叙述主体,“六字”作描绘、渲染,意在指出阁在山水形胜之地。

齐读第二段

5.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讲解:“披”开。“绣”雕刻的精美细致。“闼”的意思是小门,王安石的诗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非常经典。“甍”的意思是“屋脊”。

第三段开头加快节奏,首次用三字句。“披绣闼”,是由外至里;“俯雕甍”是由上视下。仅用六个字,就极简练概括地写出登阁的情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6.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讲解:两个其字都是句子中间的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思。闾阎指里门,代指房屋。在钟鸣鼎食这个成语中,“钟”和“鼎”两个字都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意思是“用钟”“用鼎”。弥满。津指渡口。

这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以虚词“其”为分界,“其”前实写,“其”后虚写,虚实相间,有尺幅千里之势。下面,又用两个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气象。“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重点品读)

讲解:销——消,彩——指日光,区——指天空,落——沉落,孤——孤独,秋——为秋天,长——辽阔。唱晚——唱于晚,惊寒——惊于寒,这两个都是状语后置。响——回声,穷——尽,全。断——尽,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又变而为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绘出雨后天晴的景色,由此引发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经过前面的变奏,又用两个四六句收束。“渔舟唱晚”,写生活之乐;“雁阵惊寒”,写候鸟之歌。社会与自然各具情趣,又融为一体。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写景的千古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这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

。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7、提问: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8、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小结:

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板书(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

②远近错落之美;

③上下浑成之美;

④虚实相映之美。

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及周围的风光。展示

了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秋意的图画,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第三课时

一、研习第四、五段(即景抒情,先以大起大落的笔势写兴尽悲来的身世感,即而陡然挺起直抒穷且益坚,扶摇可接,救世济时的坚定依依,体现了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1.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讲解:“甫”是指刚,顿时。一说指大。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然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爽”形容排萧的发音清脆。“遏”指阻止,如成语“响遏行云”。“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都是比喻修辞。宴会上,排萧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

第四段开头两个四字短句起过渡作用,从写登览之乐回到写宴会。“甫畅”和“遄飞”,都表明兴致高昂,情绪激动。“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讲解:“睢园”指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彭泽之樽”指陶渊明的酒杯,陶渊明曾做过彭泽令,故称。其《归去来兮辞》中有“有酒盈樽”。“邺”是今河北临漳,是曹魏兴起的地方。曹植在这作过《公宴诗》,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朱华”即荷花。“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这里使用的都是借代修辞,用相关的事物来代人物或事件。

3.四美具,二难并。

解析:“四美”即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二难”即难得有贤主、佳宾。两个三字短句,变换节奏,心绪也为之—转,由喜悦渐生悲慨。

4.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讲解:“穷”“极”都是到极点之意。“于中天”“于暇日”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两个“之”字都是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放开一笔,视野又扩展到宴会之外,感情亦随之升华,为下面的抒情张本。接着的两个四六句,充满哲理玄思,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宇宙无穷,另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5.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讲解:“望”“目”都是“远看”之意。“于日下”“于云间”都是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补语。“天柱”《神异经》:“昆仑之上,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北辰即北极星,暗指国君。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望”“看”,实际上是在想。这里用了双关的手法,十分巧妙:由日落而想到西北的长安,由云海而想到东北的吴会,日下即长安,云间即吴会的意思又暗含其中。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进一步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面的感慨,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讲解:“悲”是为动用法,意思是“为……悲伤”。“客”为出游在外地的人。“怀帝阍”“奉宣室”都是借代修辞,后者还是用典,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宣室,汉文帝曾在这里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以”为介词,“在……的时候”。

这两个四六句,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研读第五段

7.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讲解:“屈”“窜”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贾谊委屈”“使梁鸿逃窜”。“于长沙”“于海曲”都是介宾短语作补语。大家看到课文中的注解:冯唐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先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这时候他已九十多岁了,难再做官。贾谊,汉文帝本来想任他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他,任他为长沙王太傅。

第五段转为更强烈的抒情。开头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这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困得失看作常态;“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中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下面用两个六四句拓展这层意思,申述以上观点。“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言之凿凿;“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反问有力。“非无”“岂乏”,一个否定判断,一个反诘论述,行文摇曳生姿。

8.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讲解:“所赖”句,另一版本为:“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别有一样意思。“机”指预兆。这一两句总束上文,开启下文。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重点品析)

讲解:“宁”指哪,表反问语气。“穷”指处境艰难,困厄。“且”将要。这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表明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运用:人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之时改变自己的追求?处境艰难更应当坚强,不能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7.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讲解:“酌”舀着喝。“而”“以”都是转折关系的连词。是对上两句作进一步的补充,同时也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

18.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讲解:“北海”就是庄子《逍遥游》中“北冥”。“赊”指远。“扶摇”,猛烈的风,化用了庄子的《逍遥游》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语句。“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古人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说法。这两句是自我砥砺之辞。“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超越空间为喻,“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以追赶时间为喻,都表现出了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19.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讲解:两个“之”字都是结构助词“的”。孟尝,东汉人,为官清正贤能

,但却不被重用,后来归田。在这里作者是借孟尝以自比,带有怨意。“猖狂”属于古今异义词,古指狂放,不拘礼法;今指狂妄而放肆。阮籍,三国魏诗人。他有时独自驾车出行,在无路处便恸哭而还,借此来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意思是说,虽然怀才不遇,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这一句写出了王勃的心声,虽然我也是怀才不遇,但是呢,我不能学阮籍的放任,也不学孟尝的归隐。反衬出了自己的意志坚定。透着一股拼劲。典故随手拈来,为我所用,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二、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1~5自然段。

2.整理好课堂笔记,对文言字词进行归纳小结。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的背诵及默写情况。

2.交流学生自己归纳的文言字词,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

二、研习第五、六段(倾诉平生之志及今日知遇之感,感叹盛宴难再,点明作序原因。)

请同学们自行先译读,思考问题:

(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作者写终军、班超、宗悫的目的是什么?——暗示自己不甘做一介书生。

(3).作者写孟尝、阮籍的目的是什么?——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慨怀才不遇,知己难求。

(4).写尽古今宴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的句子是哪句?——第二句。

第六段开头自称其名,郑重言事。“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是自谦之词,如此简单地给自己定位,其复杂心情一言难尽。

1.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

讲解:“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典故出自《汉书?终军传》。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常式句为“等弱冠之终军”“慕长风之宗悫”。

2.舍簪(zān)笏(hù)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讲解:“簪笏”“百龄”“晨昏”“万里”都是借代修辞,分别代“富贵爵禄”“人生一世”“早晚礼拜”“遥远的地方”。“于百龄”“于万里”都是介宾短语后置。

四个六字句,以平稳的语气,含蓄地叙述了自己弃官事父,“路出名区”,得以结识各位嘉宾的人生际遇。

3.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讲解:“趋庭,叨陪鲤对”是《论语》中的一个典故,详解可以参阅《论语季氏》。”“叨”惭愧地承受,自谦。“鲤对”指“接受父亲的教诲。”“兹”是“在此”的意思。

以四字短句,表示他接受父亲的教诲和今日拜谒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

4.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讲解:“杨意不逢”“钟期既遇”都是宾语前置的句子。“而”“以”都是连词,前者为顺承关系,后者为并列关系。

以两个四六句,援引古人事例,再次感叹怀才难用和知己难遇。

第七段,以“呜呼!”开端,比前面第五段开头的“嗟乎!”更具伤感意味。

5.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讲解:“已”为“消逝”之意。“难再”指难以第二次遇到。“梓泽”指金谷园的别称,为西晋的石崇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的洛阳西北。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

6.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讲解:“于伟饯”“于群公”都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了;“于伟饯”和“幸”都是“承恩”的状语,“于群公”则是望的状语。“是”为代词“这”,“所”为特殊的助词,与“望”这一动词形成了一个名词性短语。归结到写诗作序的本事上来,从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中回到现实情境。

7.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讲解:“疏”指书,撰写。“引”指序。“洒潘江”“倾陆海”两个典故形成了互文修辞,指晋朝的潘岳、陆机,南朝梁人钟嵘《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云尔”指句末语气词,表示述说完了。是说自己不避浅陋,先写了序和诗;“请洒潘江,各倾陆海”是期望在座的嘉宾各展文才,各赋所怀。全文在这种礼让中结束,不失分寸,非常得体。

分析内容:

小结: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平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运舛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三、小结全文内容

诗与画的统一;景与情的统一;神与形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这是本文脍炙人口、千古不衰的魅力所在。

四、小结课文主要的文言现象

(一)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解释为“以……为衣襟”和“以……为束带”。

2.一言均赋

“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铺陈”。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零”“星”均为名词作状语,译为“像雾”“像星”。

4.四美具,二难并

“美”“难”为形音词活用作名词,“美”指“美好的事物”,“难”指“难得的人”。

(二)一词多义

尽: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副词,全、都。

②潦人尽而寒潭清

形容词,完了、没有。

③转侧床头,惟思自尽(《促织》)

动词,死、灭。

④一肌一容,尽态极妍(《阿房宫赋》)

副词,最。

胜:

①胜友如云

形容词,才华出众的。

②躬逢胜饯

形容词,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

形容词,美的、美丽的。

④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动词,能承受、能胜任。

⑤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动词,超过。

⑥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鸿门宴》)

形容词,尽、完。

穷:

①响穷彭蠡之滨

副词,尽。

②穷睇眄于中天

副词,尽。

③穷且益坚

名词,困厄、处境艰难。

④岂效穷途之哭

形容词,走到头的。

⑤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形容词,穷困。

舍:

①舍簪笏于百龄

动词,舍弃。

②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名词,客舍、住所。

③退三舍而避之(《城濮之战》)

古代一天行军的路程。

④夫人请之,吾舍之矣(《殽之战》)

动词,释放、放弃。

临:

①临别赠言

副词,将要。

②临帝子之长洲

动词,面对。

③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劝学》)

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到、走近。

怀:

①怀帝阍而不见

动词,想念。

②有怀投笔

名词,心思。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揣着。

序:

①序属三秋

名词,时序。

②滕王阁序

序言、序文。

③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与陈伯之书》)

名词,次序、秩序。

④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动词,安排次序。

(三)倒装句

1.定语后置句

①都督阎公之雅望

②宇文新州之懿范

③孟学士之词宗

④王将军之武库

⑤等终军之弱冠

⑥慕宗悫之长风

2.宾语前置

童子何知

方法引导

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以及文下的注释,展开合作,并对常用的文言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能够自主地阅读文言文,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过背诵,帮助学生揣摩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篇3: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 必修2 unit 3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 必修2 unit 3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必修,设计方案,新课标,人教,教案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 必修2 unit 3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Module2Unit3Computers本单元以computers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综合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等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Warmingup提供几幅与计算机有关的图片,形象地说明

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 必修2 unit 3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Module

2

Unit

3

Computers

本单元以computers为话题,旨在通过单元教学,综合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其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娱乐等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Warming

up提供几幅与计算机有关的图片,形象地说明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用三个问题引发学生对这一话题的思考,从而起到热身的作用。

Pre-reading根据文章内容预设问题,检查学生对computers相关知识及应用的了解。学生对computers的了解可能参差不齐,这更能激发学生想获取更多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下面的阅读文章——WHO

AM

I?。

Reading中以别致的标题WHO

AM

I?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不急待地阅读这篇文章,并判断出“I”是computer,从而对文章的内容印象更深刻。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述了computers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并用拟人化的口吻表达了computers乐于为人类服务的精神。

Comprehending

1

通过scanning的方式完成反映计算机发展历程的时间进程;2

通过填表的形式帮助学生宏观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论点)及具体的支持性论据;3

是读后讨论,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计算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知识目标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computers,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in

particular.

2.能力目标

Enable

students

to

review

and

strengthen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for

main

idea

and

scanning

for

certain

information.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skills

of

guessing

new

words,inferring,and

understanding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Enabl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characters

of

an

instruction.

3.情感目标

Enable

students

to

become

interested

in

computers

and

science.

4.

学习策略目标

Get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how

to

catch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how

to

locate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5.文化意识目标

Get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Unit

3

Computers

Period

One

Warming

up

and

reading

Step

one

Warming

up

1.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

and

the

Internet.

2.

Cooperative

learning: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Discussion;

1.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s?

(abacus,calculator,huge

computer,PC,laptop,PDA,robot)

2.

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in

your

opinion?

[设计说明]

引入主题

Step

two

Pre-reading

1.

How

have

computer

changed

our

life?

2.

What

do

you

think

the

text

will

talk

about

from

the

title

and

the

picture?

[设计说明]

预测主题,让学生在思考后带着疑问阅读全文。

Step

Three

Reading

Task

1:

Skim

the

passage

for

the

general

idea.

(It’s

mainly

talking

about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设计说明]

跳读全文,获取必要信息填写表格。再根据表格内容,引导学生填写课文结构图,让学生明晰全文的结构。

Task

2:

Scann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1.

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timeline

below.

(P19

Ex.

1)

[设计说明]细节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能够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思考,使所有学生都有所收获。

2.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find

the

topic

sentence

and

supporting

details

of

each

paragraph.

[设计说明]

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的总结和提问,也是对学生个体学习的尊重。

Step

Four

Listen

and

read

alou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to

it

and

read

aloud.

Step

Five

Summary

and

homework

Task

1:

Retell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

[设计说明]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理解,在写作上输出课堂所学知识,

A

sample

    以上《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四年级语文第七册第19课《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