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范文 方案 计划 总结 报告 体会 事迹 讲话 倡议书 反思 制度 入党

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日期:2021-04-21  类别:最新范文  编辑:一流范文网  【下载本文Word版

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故都,人教版,设计方案,单元,语文

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职业中专作者姓名:邱霞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音义。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3、欣赏充满诗意的故都之秋,领悟作者深沉的情感。4、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事物

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作者单位:江西省龙南县职业中专

作者姓名:邱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重点字词的音义。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

3、欣赏充满诗意的故都之秋,领悟作者深沉的情感。

4、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通过对比衬托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景状物,体会情景

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时代特征,明白作者心境,理解文章的感情(深远幽思中的孤独)。

教学思路:

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

以语言鉴赏为突破口。

2.

重视诵读美读。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文章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特点,以及揣摩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设疑讨论

4.

重点品读“清晨静观”和“秋风秋雨”两段,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融情入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内容:

1、学生集体、个性朗诵,教师范读,了解、品位作者的语言魅力。

2、整体感知,合作学习。先学习开头和结尾(因写法相同),后学习课文中心:五幅秋景图;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探究与拓展,挖掘作品深层次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秋天,有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否则又怎能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

客呢?从故到今,关于“秋”

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

篇名句数不胜数。那同学们能否举出几例?(多多益善)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征都是景情交融,借秋景抒发自己的心情。那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又是怎样一番情致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去领略吧。

二、

走近作者及本文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略提及《沉沦》中的“零余者”,并与俄罗斯作家笔下“多余人”作比较)

1934年7月,这个时候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他“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多媒体课件展示)

三、

题解

“故都”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眷念之意。“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昭示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四、教学过程结构

(一)、整体感知

1、朗诵课文,思考两个问题:本文的“文眼”是哪句话?本文写景集中在哪几段,重点写了些什么?

F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写景集中在3-7段,重点写秋天的“味”。

2、分析1、2自然段,完成表格

特征

感受

北国之秋

清、静、悲凉

想饱尝一尝

南国之秋

慢、润、淡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F1、2自然段为文章总起部分: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达对故都的秋的依恋。那本文其他地方还用了这

样的手法吗?(最后一部分13-14自然段)

3、分析13-14自然段,上面提到其也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但是否全部相同,谁来分析一下?

F不同之处:与前文呼应,运用形象的比喻来体现两者的不同:

本体: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

相似点:秋味

黄酒

之与

白干

不烈

稀饭

之与

馍馍

不浓

鲈鱼

之与

大蟹

寡味

黄犬

之与

骆驼

少形

喻体:

通过对比、比喻,突现了北国之秋的可爱、可恋,此描述可以说是不惜笔墨的。作者深爱着故都的秋,他甚至愿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来留住秋的身影,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心中对秋的深爱。

(二)、主体部分

五幅秋景图,主要写了什么景物?突现了秋的什么?(指导学生作疏理全文结构的训练)

秋味:

1、秋色:

(1)“小院清晨”

(2)“槐树落蕊”

2、秋声:

(3)“秋蝉残声”

悲凉

(4)“闲话秋雨”

(5)“秋果奇景”

赞美秋

【学生听读】

师:“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那么这种“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

生:“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词)

师:清、静是客观的实景,悲观是主观的情感。

师: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在哪些段落进行了集中的描写?

【学生自读,附带任务】(引导学生概括出五幅图画)

小院清晨;槐树落蕊;秋蝉残声;闲话秋雨;秋果奇景

1、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2、标出文中传递声音的事物的名称。

生:诵读。

师:请说出呈现出色彩的词语。

生: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还有“青布单衣”

师:由物及人,视野更开阔,找得好。我们来看这些呈现色彩,从色彩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蓝灰等多种冷色调。

师:那么,这种色调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冷清,孤独。

师:故都的秋色是这样的冷清,故都的秋声呢?

生: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息列索落应是风雨交加,如果没有风,那么雨就会“润物细无声”,还有清扫落蕊的声音

师:写这么多声音,有什么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呢?为什么?

生:无。如果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怎能听见驯鸽飞翔的声音?又怎能将息利索落的雨声纳于耳畔?又怎能对都市闲人的寒喧声听得如此清晰?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师:分析得不错。

(三)、问题探究

1.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下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揣摩点:作者饱尝到了故都怎样别具一格的秋“味”?)

F

天的颜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开的有“味”,因为它多蓝白,或凄然于“破壁腰中”或默然于众人脚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衬;

那蝉叫得有“味”,因为在南方,则“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听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样;

那风刮得有“味”,因为它使故都成了尘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闲人侃得有“味”,因为那方言的合辙而美妙,“倒来得正好”。

2.在北平即使不出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揣摩点:从这秋晨一景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F

这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秋晨生活场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里,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浓茶,细数叶缝间筛下来的光缕的数目,或静观破壁腰上的牵牛花,显然,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惬意,一份沉醉,这是一种文化人悠静恬适的审美心理。与“皇城人海”相比,于“一椽破屋”独居,显然又具有一种隐士之风,而这隐逸中难免有“孤单”感觉,作者能够自己细细品味这“孤单”的感觉,便是一种最美的“创造”,是一种对社会的洁身自好,静对秋光、秋花,是一种孤芳自赏,而“赏”到的这“十分的秋意”,也不过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交织的情怀的着落点。

3.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揣摩点:从这幅“落蕊图”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F

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观,是“秋风扫落叶”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则是静得连人的耳鼻都无从把握,只有通过“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才感觉出“铺得满地”的落蕊的存在,读之仿佛有亲临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细腻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种微妙的难以名状的情悸的真实写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独、落寞和感伤情怀的自然流露。

4.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揣摩点:对于这“衰弱的残声”的秋蝉,作者称之为“家虫”为何意?)

F

一方面作者认为秋蝉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点明在烘托北国秋意中是必不可少的,用到处都能听见它们的啼唱,说明了它是北国悲凉的秋声中的主角,因而称之为“家虫”,另一方面,把秋蝉当作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也暗合了作者的内心对它的喜爱之情。对北国秋声中这一“高音”的情有独钟。

5.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F

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就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了,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那是一份闲适,一份潇洒,而从那简短的对话中,便开始了感情和心绪的交流。一个“唉,天可真凉了——”另一个“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从彼此的叹答中,使我们感觉到他们已陶醉在彼此说话的腔调和韵味中,陶醉在这种腔调所唤起的有一定社会内容的落寞和感伤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雨后之秋的凉意之中。作者正是用这样的京腔京调的社会人物来丰富自然的风物,用这“落寞和感伤”的京味来烘托“清、静、悲凉”的北国秋味。

6、文中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同样能给人幽静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

F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等等,都是细小的声音,能听到这些细小的声音,就能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说明这个地方寂静无声。

7.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与“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F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就是那五幅秋色图。“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8.文章描绘了五幅秋色图之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F

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去感知了《故都的秋》的基本内容,感受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下一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仿写)

即使是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用种种方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

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的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

即使是

,也曾用

教学设计理念: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通过五幅秋景图描写北平的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幽思和孤独感。

2、通过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组织形式:

教材版本:人教版

学科:语文

年级:高中一年级

册别:第二册

章节: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

篇2: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关键词:故都,设计方案,教学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简介:《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江西省赣县中学杨慧琴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二)过程和方法:运用缘情入景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的价值取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本文内容: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县中学

杨慧琴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课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运用缘情入景的赏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缘,揣摩情语,领悟情思,形成鉴赏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全面理解本文的题旨。

(二)

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

欣赏作品的绘画美

学生活动:诵读、鉴赏、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和学生一起举例)名篇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的《山居秋瞑》、欧阳修的《秋声赋》、峻青的《秋色赋》等等。佳句如: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有的描写了秋天的萧杀凄凉,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烂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独领30年代咏秋散文风骚的精品《故都的秋》!

二、

作者、背景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9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这期间,他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组织了创造社。后来,郁达夫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经新加坡,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堪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传的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1933年到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

整体感知,感受基调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范读,学生看书默读,感知课文。指导学生体会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色味、情调和作者内心淡淡的哀愁。

四、

把握思路,分析结构

1、

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把握总体思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框架,先获得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再以这个总的认识为依据,去理解、赏析、评价文章的各个局部。

(1)

读标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

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2)

读开头,抓文眼句

问: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清、静、悲凉)

文眼句上哪一句?有何作用?(“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定下感情基调

读第2段,寻找描写江南之秋的字词(慢、润、淡、多雨、少风)

1、2段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读结尾

问:最后两段写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南国的秋,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4)文章的总起部分和总括部分有何关系?

(5)哪些段落情景交融,描写了北国的哪些景?

五、鉴赏

1、观秋色

(1)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哪些?注意间接描写的地方。

明确:芦花(白)

柳影(灰)

夜月(白)

碧空(碧)

牵牛花(蓝)

落蕊(白里透黄)

天底(灰沉)

青布(青)

秋果(淡绿微黄)

探究:作者为什么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明确: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情。

(2)文中描写的诸多色彩的总的格调是什么?

明确:冷色

(3)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2、闻秋声

(1)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

虫唱

钟声

鸽声

帚声

蝉声

雨声

人声

(2)那么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是喧闹呢,还是宁静?

明确:静。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

探究:雨后话秋“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这是为什么?

明确: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3)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3、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

4、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个时代,也有明艳之色,也有繁闹的景象,作者为何避而不写,而写秋天的“清、静、悲凉”?

明确:“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由写作背景可知,白色恐怖使作者心境不好,产生冷落和孤独之感,所以喜好冷色,总想找宁静处,“躲进小楼成一统”。由此可见,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⒋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情的眷恋,对故都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六、小结

文贵创新,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在不少人面对众多的咏秋佳作望而生畏,欲写止笔时,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为咏秋佳作增添了新篇章。文章也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七、布置练习

请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八、板书

    以上《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由一流范文网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流范文网»最新范文»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一流范文网 如对《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第二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方案》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