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

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 本文关键词:我为,一言,汇编,征文,车辆

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 本文简介: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我为学院发展献一言1.加强制度建设,协调好权力关系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强调了制度对于学校运作发展的意义。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制度建设更是大学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制度建设出发,以质

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 本文内容:

车辆系“我为学院献一言,我为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汇编

我为学院发展献一言

1.加强制度建设,协调好权力关系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强调了制度对于学校运作发展的意义。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很强的规范作用,制度建设更是大学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从制度建设出发,以质量为本,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促进高校更加和谐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和谐大学的构建往往不仅取决于制度的建立健全,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而确保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则需要高校的领导者运用好手中的权力,协调好权力的关系。

我们知道,协调好党委与行政、行政与学术之间的权力关系,是维系学校正常、有序、有效运行的保证。在一定意义上讲,党政和谐是学校和谐稳定与发展的前提,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创新,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落实制度的力度和水平、增强领导者的决策和执行力。大学的知识品性决定了学术创新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动力之源[1]。因而高等学校从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管理。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目前客观存在行政权力比较集中和学术管理行政化的倾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高校实现新的发展,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学校学术组织的建设,正确处理好行政负责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关系、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促进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协调发展。因此学校党政领导要不断强化民主、法制和学术意识,按照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原则,促使学校的全局工作在正常、有序的轨道上和谐发展。

2.注重以人为本,协调好利益关系

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始终是社会和谐存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是一所大学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2]。学校的正常运行及良好秩序的建立,不是仅靠教职员工以及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所能做到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来满足人的需求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师、学生、管理人员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宽松环境和良好氛围,更能推动整体的进步和提升。因此,尽可能考虑师生员工的正当利益和合理需求,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激发和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

对高校来讲,教职工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整体利益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协调好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维护和提高学校及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个体与集体、集体与集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学校的整体利益来约束各团体、各部门的局部利益,以集体利益来约束个体利益,使全校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得到切实保障。需要强调的是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利益分配从普遍提高教职工待遇向加强激励作用的方向发展,向长期吸引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方向发展,向开拓精神境界、营造符合人才成长特点和公平竞争、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的方向发展,使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事业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觉的归属感,能够更加信任、爱护并融入学校。(汽修10322

敬*)

我为学院发展献一言

强化“人和”观念,协调好人际关系

人和万事兴,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孔子主张“和为贵”,墨子谈及“兼相爱”,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可以说,“人和”是和谐大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协调好人际关系是实现学校和谐发展的本质所在。

建立和发展平等、友爱、高尚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是基础。因此,要把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宽容他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这个前提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与师生员工同呼吸、共命运,办实事、求实效,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畅通的沟通交流机制和矛盾调解消化机制,尤其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和工作制度。对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通过一定形式,向师生员工通报,让大家知晓。对于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应积极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总之要营造宽松、宽容、宽厚的人际环境和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平等友爱、融洽祥和的良好氛围,真正建立起和谐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心平气和、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在人际和谐互动的正向氛围中,完善学校的合作机制。(汽修10322

陈*)

当前我院大学生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的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一、学风的不良现象

目前我院学风状况,与前两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比如各年级到课率参差不齐,这是一个显性问题,也是至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去思考。

首先,到课的学生中不听课的大有人在,不带书的为数不少,不做笔记或没有一个完整笔记本的乃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上微机课时,学生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

其次,各年级每学期课程量安排松紧不一,在相当空闲的时间内,学生中自觉学习、复习、预习者较少,独立完成作业的的能力较弱,一个班级中作业雷同现象比较普遍,少数学生甚至连一次作业都没有交过。无论白天或晚间真正去图书馆学习学生比例比较低。图书借出率特别是专业书籍的借出率低。

再者,实验实训环节是增强学生动手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学生独立完成或正确完成实验项目的并不多,对平时的动手训练机会不重视、不珍惜。

另外,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薄弱,未能学会充分利用大学资源提高和完善自我,为今后工作、生活做准备。常见的就是活动参与意识差,活动后的反思改进多虚化,活动效果多归零化,即每年活动差不多都一个样。

上述诸多现象,应该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风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与学生谈心、家长交流以及较长时间工作观察,总结产生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第一,学生自身行为与方法的问题。

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因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切实深刻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学习基础,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好学风建设工作。

1.因生源层次的关系,我院学生在进校初的管理中就容易暴露出一些“先天不足”,如学习自觉性不高、组织纪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基础文明素养欠缺等。进入我院后,学生不能及时调整更新在中学教育环境里形成的一些学习、生活、发展的观念。他们在圆了大学梦后,缺少及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的意识,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放松懈怠,不会主动地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在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他们往往会采取消极被动的态度,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解决,遇到挫折不能积极应对等等。时间一长,学生的惰性思想意识就形成了。

2.部分学生进入大学时对专业不了解,选择专业不恰当(多半系家长所为),更何况有的原高中学文科却报考理科,原高中学理科却报考文科,为的是今后好找工作。但进入专业教学后,发现实在跟不上了,逐渐丧失对专业的兴趣,自暴自弃。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及前后的衔接不了解,感觉学无目标,不知学有何用,同时对实验实训课程不重视,不乐意动手,认为所做的东西没用,没意思。再加上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动手培训不知所为,主动放弃。我们04级计算机专业,进行了一次组装电脑技能比赛前的调查,两个班70人只有5名男生自信的将手举了起来。这是多么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让人不免为他们的就业担心,毕竟就业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

3.部分学生从众心理很强,只要有人逃课、迟到、早退,就随之而去,对自己要求不严。

第二,家庭教育与社会影响的问题。

少数家长的心态是:现在家庭经济不愁,孩子今后的工作不愁,唯独担心孩子进一步学“坏”,并为此而犯愁。他们希望学校管理严一点,孩子能学得好点就学,比放在家里自己管要好得多。这种思想对学生影响极大。同时,社会不良风气也对学生发生着相当消极的影响。没关系,无所谓,不负责任等现象在这部分学生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第三,教学环节与教风的问题。

从教学环节入手,我们是否应当审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问题是否解决?效果怎么样?教与学的互动性如何?不能忽视的是,现在教与学脱离现象依然存在。比如,注重学习结果多了一些(关注及格率),而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以及学生掌握实际理论或动手技能高低少了一些。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为“主动”,学为“从动”。应该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被动的事、补救的事多了,而主动性作用的发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里所说的“主动”就是:应在教学环节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改革和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将一些好的教学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是简单降低教学要求,去被动迎合“学生基础差,自觉性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当”等现实情况。

同时,学风与教风相互之间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从本三层次客观需要出发,虽然降低了一些课程的理论难度,但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监控力度不应降低,对学生课余作业完成质量的要求不应降低,对学生实验实训内容、效果的检查力度和对实验报告规范化指导要求不应降低。而且,这种监控、检查和要求,需要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进程中。

但是,在教学中,还有不少课程的作业批改量不足(甚至不改),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要求不高(一张纸也可),作业流于形式,学生不能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寻找到正确答案。

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不注重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果,以自己为中心满堂灌,或者因备课不充分而“读书”,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答疑和辅导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有的教师在考试前,将已经多次模拟练习的例题再次明确化,或者清晰点化了相应的考试重点。有一部分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过程,迟到、早退、旷课,寄希望于考前透题、圈题,突击背题,满足于“60分万岁”。这种现象与个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严格要求不无关系。

第四,学生教育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问题。

1.有的辅导员不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表面号召多,工作不落实,缺乏针对性,不善于总结或吸取他人经验,工作方法简单,威信差,没有号召力,对问题学生的触动性不大。

2.有的辅导员思想认识有误区,认为这部分厌学的学生只要不犯事就行了,得过且过,甚至原则性不强,处理学生违纪等问题不及时(或不处理),无意识地助长了不良习气。

三、思考与对策

优良教风是良好学风的基础和保证,教师是教风建设的主导。教师除了遵循教学规律、规范教学环节、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外,如何发挥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从许多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示范和自己教学实践中感悟到:为人师表,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关键;敬业精神,是感召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丰富的知识面,是吸引学生兴趣的源泉;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调动学生情绪的有力武器;亲和力,是保持与学生良好交流基础;严肃性,是规范学生学习的原则;严谨的治学态度,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总之,教师和政治思想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是潜移默化地教育、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十分重要的因素。

作为民办院校教师和辅导员,需要真正了解我们学生各方面状况的参差不齐,需要在提高授课质量和授课效果上下功夫,需要在加强自身内涵和素质上下功夫。我们学院有不少学生高考入学分数并不高,但学习目的性明确。通过不懈努力,他们不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综合素质培养上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入学成绩很好,却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思进取,滑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所以,辅导员和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过程中,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要加大感情投入,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把普遍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把坚持原则和人性化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要加强课堂的监控力度和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力度;要不辞辛劳,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改善教学方法;不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而且会找到适应本三层次的教学途径和有效管理方法。

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以及严格的要求,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教风对学风的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不但是极其重要的,而且往往也是决定性的。

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教育、教学环节的齐抓共管,以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广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以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教(管)、学多方面入手,把学风建设、教风建设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中心工作来认识和实践,问题的关键就容易被抓住,“修德精业,务本崇实”的办学宗旨就一定能够得以实现。

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

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关于加强我院学风校风建设

优良的校风是我院的立校之本,而浓厚的学风则是我院的生存之道,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的学风校风对人才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和学生将来得以成长成才的基础性保证。学风校风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首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可以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相长,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更好的在学业及生活上帮助学生。作为学生要在自己学业和师生交往等方面进行提高。学生往往在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有主动性不足,沟通渠道过窄等问题。可以在课后举办一些有意义的学术性活动和课后活动,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和老师的进一步交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校可以改进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优良校风和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学校要更多关注和尊重学生的权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认真研究和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和就业择业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不断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将学生工作做实、做细。

其实,学风校风的建设的根本还是在于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学业上,由高度紧张的高中阶段进入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阶段,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与方向。有的学生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或者感觉就业前景暗淡,专业思想不牢、学习热情不高;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热衷于做兼职、玩游戏、沉迷于上网,荒废了学业,都会对学风校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学生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刻不容缓。在生活上,大家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每个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在这个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

现代人才的培养强调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就需要独具活力的文化氛围,而校园文化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它将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行为规范产生深刻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携手建设良好的学风校风。

以人为本式的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已有好几年了,究竟什么是“以人为本”?严格管理学生是不是“以人为本”?无原则的包容违规违纪教师是不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刚性管理吗?“以人为本”难道只要表扬,不要批评?只讲人情,不要原则吗?

我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学校中贯彻应体现在:

向公正去接近。

现实中,真正意义上的公正是不存在的,公正不过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期待,是人性里善的一面,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所谓公道自在人心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无法指望在现实的学校中找到绝对的公正,但我们可以努力向公正去接近,去满足大家这种愿望和期待,这就叫以人为本。

目前我校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就要寻找政策为依据,努力向公正去接近。倡导务实作风。形式主义已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不但搞会了心情,搞坏了作风,还教你种田不收谷,教人夸夸其谈不干活,教人欺上瞒下不是人,哪里还有真善美!?既然如此又何以体现“以人为本”。因此,学校工作应立足实际,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言过其实,贪大好功,坚决反对浮夸和浮躁,倡导求真和务实。例如,我们在迎接各种检查时就要求资料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曾经做过的事尚未留下记录的可按原来面貌进行添补,坚决反对弄虚作假。

按规律去办事。

教学有教学的规律,管理有管理的规律,人的成长有人的成长的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或事与愿违或劳而无功或事倍功半。如揠苗助长。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以研究的心态,探索本岗位规律,并按其规律进行工作,那样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也会增强我们对工作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更会进一步激活我们自身工作的潜能,来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

为教师谋福祉学校应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学校的发展直接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让教师在获得实惠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间密切关系。学校应在重视教师物质福利的基础上同等重视精神福利,统筹好教师物质福利与学校基础建设之间的关系,让教师认同并接纳学校的做法,支持学校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落实,从而使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能够达成。

教师的职责应落实到服务对象上来。教师的工作应以学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家长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标准。乱堂或低效课堂是教师最大的不道德,创造高效益的课堂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如果我们对一位不受学生欢迎,达不到家长满意的教师无原则的包容,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就是对学校发展的不负责任或对多数教师的不负责任,不但不能体现

“以人为本”,甚至是不人道。

本学年我校定为规范年,本学期突出抓课堂教学规范,就是让教师的职责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学生身上。

奉行“质量至上”的理念。

没有质量的课堂,没有质量的服务,没有质量的管理,又如何能说体现“以人为本”呢?因此,学校应理直气壮地抓质量。学校将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在追求课堂规范的基础上求得效益,在追求课程“三维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将采取有力措施整顿无效和低效课堂,通过课堂质量的全面提高来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通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学校办学的高质量来铸造学校的辉煌。学校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教师教学成绩分析的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学生不乐意,家长不满意的教师课堂进行跟踪调研,帮助其分析存在的问题,对长期不能纠正其教学行为的教师坚决以予调整。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解放自我。

人的解放一靠机制解放,二靠自我解放。自我解放,要靠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是不断的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学习中提高素质,练就本领。通过学习解决目前师德上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观念上尚未突破的疑豫,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惑,自身业务上的不足或缺陷等。今后,学校将大力推行读书计划,积极创建书香校园,努力使师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自我解放,获取生命的力量。作为发展中的学校,首先需要良好的校园秩序,良好的秩序应使人有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又不以压制或阻碍人的潜能发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对现有秩序进行诊断和分析,打破旧有的或不合适宜的秩序,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进一步激活人的创造力。

达成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共处。

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学校好坏的判别,影响到师生学习工作情绪和效率,影响到人的生命质量。因此,每一位师生都应增强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关注校园环境的改造,利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爱校的热情,促进工作干劲。通过建立各种机制,形成人和校园的和谐共处。本月学校车辆工程系开展了班风班貌评比;还将继续进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实行班级绿地养护制度,与班级签定公物承包协议,开展校园卫生清扫与保洁等工作,努力达成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的目标。

创建和谐的人际环境,营造家的氛围。

人际环境是学校最重要的环境。学校可以没有漂亮的校舍,可以没有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但决不能没有好的人际环境。它关系到全校师生的生命质量,关系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关系到学校发展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校将积极倡导:学生间“团结友爱,诚信互助”,教师间“理解、尊重、互助”,师生间

“民主、平等、合作”,管理与被管理间“理解、尊重、包容、合作”。支持教师间相互接纳、相互赏识、相互帮助。坚决反对同志间相互诋毁,坚决抵制队伍中的小集团、小派别,坚决摈弃人际关系中的陋习和不正常关系。全校上下牢固树立“好的人际环境是自己最大的精神福利”的意识。努力形成“团结协作、敬业创新”为每个人谋福祉的战斗集体。为此,我们曾做出了努力:周一表扬教师中先进典型,为教职工过生日,要求教师宣传自己的同事等。我们将继续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2010年4月19日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