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关键词:贯彻落实,八项
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简介: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决议。作为基层的一员,笔者就如何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谈几点看法。一、“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八项规定”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
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内容:
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项规定”是2012年12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项决议。作为基层的一员,笔者就如何抓好“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谈几点看法。
一、“八项规定”的重要意义
“八项规定”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八项规定”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风格,映射出中国未来施政动向。
规定直面时弊,内容具体而实在,是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作出的掷地有声的政治承诺,是“打铁还得自身硬”的铮铮宣示,必将最大限度地凝聚党心和民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助力。
(二)“八项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反映,是新的条件下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展。
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求真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规定要求改进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工作作风,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八项规定”明确了全体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有利于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
长期以来,我们党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生命线,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任何一个执政党而言,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引领民风。规定告诉了全体党员干部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中央领导率先垂范,地方领导学习跟进,“犹如水之就下”,上行下效,这对端正党风进而优化政风、淳化民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八项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我们很多党员干部的腐败都和作风问题息息相关。规定旨在整饬党风和文风、会风,从中央政治局做起,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将对从源头反腐起到很大的制度规范、约束作用。
二、“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工作作风、文风、会风明显转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毫无疑问,“八项规定”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让多数人欣慰的,但是,从报刊和网络反映的情况看,各地各部门在落实“八项规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不以为然的观念。
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收点不是大事,不要大惊小怪,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经济工作上,而不是计较个人的小节。有的人在思想上认为“八项规定”之类的制度、条例等东西,都是些软的虚的玩艺儿,当不得饭吃,值不了钱用。还有的认为只有生产搞上去了,财政收入多了,袋子里鼓起来了,才是硬道理。因此,对“八项规定”的实施,有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和不买账的态度。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背离了党中央的要求,是党性不纯、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的表现,必须切实加以纠正。
(二)保障机制不到位,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
也许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也许是历史上曾有过这种现象的出现,当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广大人民群众从心底赞成的时候,一些人私下里却嘀咕着,“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规定,那规定,还不是会上热烘烘,会后就放松,再过几天就影无踪”。细深思,这部分人嘴上嘀咕的,在历史上确有其事。“八项规定”所禁止的内容,以前,也的确曾三令五申过,但最终落实时,常常陷入走过场、刮阵风的怪圈。正是因为有了“一阵风”念头,一些人才认为这一次也逃不脱历史上已有的这种规律,所以他们对中央大力实施“八项规定”,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你说得再怎么重要,他听后只是哈哈一笑。他们以为自己洞观历史,看透人生,只要不做出头鸟,等到风头一过,他们便故态复萌,照吃、照喝、照玩、照用。人民日报记者在哈尔滨等地发现,公款吃喝有回潮迹象。有的单位接待领导和来客,刚吃过几天食堂,最近也有了回潮现象。有的单位在“八项规定”贯彻初期,对公车管理严格了一阵子,每天都能将公车停放在单位办公驻地,但没过几天,又恢复到以前模样,让驾驶员将车开到自己家中。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暗度陈仓的问题。
一些人对上级政策始终抱有怀疑、抵制、涂改的态度。他们从不会“上有政策”,就“下有贯彻”,最好的态度就是等等看看,而多数则是以“对策”对“政策”,以绕道走作变通。如网上披露的,“公务宴请转入环境奢华的偏远私人会所,采取分开发票或变通入账的方式报销大额招待费用,以单位食堂工作餐名义高标准进行公务接待,喝高档酒撕商标、用矿泉水瓶装茅台”,“一些车辆的车牌用免费停车的牌子挡了起来”……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
三、抓好“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的对策建议
规定硬如钢,执行软如棉,再好的决策也是空中阁楼。“八项规定”体现了更加严格的作风要求,要重点破解“硬规定、软执行”痼疾,防止抓作风建设流于形式。
(一)抓好贯彻落实要动真格,重常态。
中央的规定都是硬性规定,很具体,可操作,有些甚至做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方制定的规定也好,实施办法也好,约法几章也好,就要更具体、更好操作。如此,我们干工作、做事情才有规矩可依、纲纪可正,从而使有些人没有空子可钻,没有“擦边球”可打。实事求是的说,定规矩容易,执行难,执行规定比制定规定更重要、更关键。执行一次容易,坚持执行难;抓一阵子容易,抓常态难。一是要严把关。一开始就严格按规定组织活动,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规定的做法。二是要真执行。坚持“动真格”的标准,不喊口号,不作应付,力戒形式主义,决不能只让规定上书、上墙、上报(纸)、上(电视)台。三是要重常态。不搞一阵风,把规定作为常态性的要求贯彻下去,并且加强考核监督,建立严格执行的长效机制,严防虎头蛇尾,紧一阵、松一阵,煮成夹生饭。
(二)抓好贯彻落实要抓领导,重表率。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的作风好了,一个地方的党风、政风就会好起来,人民群众就会拥护我们,就能推进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一是要放下“官架子。”出门调研不搞迎来送往,不能凡事都要“一把手”陪同,让基层干部安安心心干工作,一心一意抓发展。二是要拿起“笔杆子。”开会和发文不讲空话、套话,重要讲话领导干部应当自己提笔准备,力求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论、言之无物,让人听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三是要常进“农家门。”领导与群众走得近,就听得见群众的心声,就能掌握最真实的民情,就能在一线检查工作落实的效果,就能知晓群众冷暖、人心向背。
(三)抓好贯彻落实要轻宣传,重行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风建设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关注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而不是听漂漂亮亮的口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最好的宣传,就是身体力行,真抓实干。雷声要大,雨点更要大。这样才会赢得老百姓的更大信任和拥护。一是要建好抓落实的机制。把建立健全促进“八项规定”落实的长效机制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实践中要尽可能地制定出便于执行、便于考核、便于监督的具体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责任追究、工作决策落实等机制制度,引导和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把“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二是要硬起抓落实的手腕。要着力完善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把落实情况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考核、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内容,更多的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切实体现行必责实的魄力。三是要使出抓落实的重拳。在“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上必须严格执行纪律,动真格、出重拳,坚决做到有章必遵、有规必循,不走形式、不折不扣。要把监督执行“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八项规定”的落实。
(四)抓好贯彻落实要强监督,重约束。
“八项规定”体现了更加严明的纪律要求。落实“八项规定”,不能希望毕其功于一役。“八项规定”强调的是党员干部的自觉性,但仅靠自觉是不够的,必须坚持自我约束与加强监督相结合,实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统一。“自律”就是要以更高的标准加强自我约束和自身修养、自我完善,把落实“八项规定”转化为“自重”的标准、“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他律”就必须加强日常性的监督和检查,这是确保八项规定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要把干部监督与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与舆论监督、经常性监督与阶段性监督结合起来,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立体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整体效应,实现干部作风监督关口前移。要把领导干部作为监督的重点,切实做到早发现、早纠正;要加强对与干部作风建设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讲求事前防范;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情况通报、党务政务等多领域公开的制度,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干部作风新动态,及时发现新问题,及时推出新措施,将监督触角进一步延伸,最大限度的消除监督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