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关键词:面层,沥青,混凝土,夜间,专项

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简介: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1、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E20-2011)》2、编制目的由于本标段施工工期紧、任务重,计划组织

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本文内容:

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E20-2011)》

2、编制目的

由于本标段施工工期紧、任务重,计划组织夜间施工。

为加强夜间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保障工人人身安全及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3、适用范围

本方案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适用于本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夜间施工。

2、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本标段路面主线起讫桩号为K52+600~K78+000,路线全长25.4

Km。含柳河互通一处,桩号为K63+500-K64+700;柳树河子隧道一道,桩号为ZK56+674-ZK58+760/K56+706-K58+745;柳河连接线5.415Km。主线路面结构为4cm改性沥青玛蹄酯碎石混合料+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10cm粗料式沥青稳定碎石,柳河互通及匝道路面结构同主线,柳河连接线路面结构为7cm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中粒式改性沥青AC-16。。

二、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负责人:辛士刚

技术、质量负责人:胡玉民

质检负责人:李小东

试验负责人:魏长明

计划负责人:马桂弟

测量负责人:金永南

技术员:

陈伟光

安全负责人:孙成伟

三、夜间施工制度

1、夜间施工前,班组长应提前向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做好报备工作,及时上报项目部,项目部同意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2、严禁盲目施工,不准安排由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对于工期不紧的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3、为保证夜间正常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夜间施工时,应保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能满足夜间施工需要,并准备备用电源;夜间施工用电设备必须有专人看护,确保用电设备及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志、安全标牌、警戒灯等标志,标志牌具备夜间荧光功能。保证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3)做好夜间施工防护,在作业地点附近设置警示标志,悬挂红色灯,以提醒行人和司机注意,并安排专人值守。

(4)在人员安排上,夜间施工人员白天必须保证睡眠,不得连续作业。

(5)项目部做好夜间人员值班工作及值班车辆,加强夜间施工管理与调度。

(6)夜间动火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确认动火点周围有没有易燃易爆物,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着火事故,作业结束后必须确认有没有火灾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地点。

(7)夜间施工,必须做好交通指挥,人机配合需到位,防止发生机械车辆伤人事件发生

(8)夜间施工必须有值班安全员、质检员,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夜间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反光背心等安全防护用品;夜间气候恶劣的情况下严禁施工作业。

(9)实施具有重大危险源的工程项目时,必须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应急救援预案措施,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

四、施工前准备

1、

各施工员/班组应在夜间施工作业开始前清点本班组人数,并作口头安全交底,下班时清点人数,保证本班组/作业区域所有参加夜间施工人员全部到齐后,统一下班。

2、所有夜间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反光背心。

3、所有机械设备前后粘反光条。

4、夜间施工人员白天必须保证充足睡眠,不得连续作业。

5、夜间施工用电,必须设专职电工且必须持证上岗。

6、夜间照明灯具不少于5套,灯具采用LED防水照明灯,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7、照明线路应布线整齐,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在脚手架上安装临时照明时,在竹木脚手架上应加绝缘子,在金属脚手架上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

8、

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不宜小于3m,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3m。

五、危险源分析

1.施工人员夜间施工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

2.高空作业。

3.用电及雷电。

4.

交通管制不到位导致交通事故。

5.

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安全操作不规范。

6.

高温烫伤事件。

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

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对机驾人员、拌和站操作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严禁作业期间取笑、打闹影响工作注意力

4、配合安全检查,对安全检查人员提出的安全要求必须坚决服从,认真执行。

2.临时用电安全及避雷措施

⑴防触电措施

拌和站及相关用电设施在架设、安装或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否则应在架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可靠绝缘措施。

夜间施工照明线与周边施工设备或人员距离过近时,电线应采取隔离措施,有条件时使用低压照明。

⑵避雷措施

避雷针:设在拌和站顶部,高度不小于1m,可采用直径25

~32mm,壁厚不小于3mm的镀锌钢管。

接地极:埋入地下最高点应在地面以下不浅于50cm,埋接地极时,应将新填土夯实,接地极不得埋在干燥土层中。

接地线优先采用直径8mm以上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4mm的扁钢,接地线之间采用搭接或螺栓连接,搭接长度≥5d,应保证接触可靠,接地线与接地极的连接宜采用焊接。

接地线装置宜布置在人们不易走到地方,同时应注意与其它金属物体或电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接地装置安设完毕后应及时用电阻表测定是否符合要求。雷雨天气,拌和楼上的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

4.施工期间管理

对所有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

对所有上路施工机具(车辆)进行调试,保障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转。

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

制定紧急应变措施,包括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措施等。

拌和楼设备危险区域、发电机房,油库等安全重地划出安全区域界限,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拌和站生产作业区实行全封闭,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作业区,在作业区实行二十四小时安全巡查。

生活区、生产区、油库、发电房配备消防器材,由专人负责管

理。

5、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①车辆驾驶员和各类机械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对驾驶员,机械操作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规定的教育。

②严禁酒后驾驶车辆和操作机械,严禁超载、超高、超速驾驶,严禁使用带病的车辆、机械和超负荷运转。

③设专人对机械设备、各种车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机械、车辆不得带病作业,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处理,并制定防范措施,不得违规操作,防止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6、保畅安全措施

①认真组织学习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及监理下发的管理办法,积极稳妥的做好本单位的保畅工作。

②加强工作管理,安排一名具有管理、协调能力,责任心强的副经理负责工作。

③岗前应对保畅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开展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知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工作在公路工程中的重要性,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④应按照相关规范在施工现场组织设施,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对施工路段分区管理,特殊路段实行专人管理,减少因施工给社会各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⑤高度重视雨、雾等恶劣天气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做好应急预案的处理,确保在雨、雾等恶劣天气、地质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中高速公路通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⑥做好相邻标段之间的保畅配合工作,在交叉施工相邻标段接头施工时,各施工单位应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确保高速公路通行及施工顺利实施。

⑦完善安全警示设施,警告标识标牌、警示灯按照规范要求摆放,并安排保畅人员摇旗示警。施工人员及保畅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听从保畅处、交警、路政等部门的交通安全管理,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

⑧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及交通堵塞后,保畅人员及时将信息报告保畅经理和监理,保畅经理接报后立即报告路警联合指挥中心和业主。

⑨省道通行的保畅措施,加强运输车司机安全教育,遵纪守法,不违章,安全驾驶。

7、视频监控等安保措施

①在拌和站场区内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对场区安保进行24小时监控防范。

②加强经理部等生活区、拌和站等生产安全巡逻。

8、高温烫伤事件安全措施。

(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应从事沥青作业。

(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急救医药箱。

(3)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4)用泵抽送热沥青进出油罐时,工作人员应避让,当浮标指标达到允许最大容量时,要及时停止注入,满载运行时,遇有弯道、下坡时要提前减速,避免紧急制动,油罐装载不满时要始终保持中速行驶。

(5)加热炉使用前必须进行耐压试验,水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二倍。

(6)对加热炉及设备应作全面检查,各种仪表应齐全完好。泵、阀门、循环系统和安全附件应符合技术要求,超压、超温报警系统应灵敏可靠。

(7)必须经常检查循环系统有无渗漏、振动和异声,定期检查膨胀箱的液面是否超过规定,自控系统的灵敏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要求,并应定期清除炉管及除尘器的积灰。

(8)操作人员应注意沥青突然喷出,如发现沥青从桶的砂眼中喷出,应在桶外的侧面铲以湿泥涂封,不得用手直接涂封。

(9)发生沥青烫伤,立即用冷水浸泡,降低沥青温度,减轻了皮肤烫伤的程度,有利于烫伤创面早期愈合;再用松节油搽拭,保持皮肤完整性,减少感染机会;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10)凡从事沥青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时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并有监护人监护,增强自我保护和环境意识。

七、应急保障体系和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是分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的一部分,接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设置事故应急处置小组,如下图:

电气化

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孙兆发

各架子队质量管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善后

处理

小组

现场

保卫

小组

物资

抢救

小组

伤员

抢救

小组

资源

保障

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长:张兆仲

副组长:胡玉民、辛士刚、孙成伟

员:

资源保障小组:吕树三、王进富

伤员抢救小组:窦雪、王俊

现场保卫小组:李小东、陈伟光

善后处理小组:杨金祥、张伟

设备抢修小组:张彦东、陈骏

2、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救援行动的总体指挥工作。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是否上报上级救援机构和是否需要上级协作;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组织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人员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配合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做好现场抢险的指挥工作,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不能及时到场的时候执行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

资源保障小组:根据事故类型,负责组织分部相关人员,召集抢险救援的人员;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类应急装备、器材和物资,确保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资、设备、资金。必要时,请求上级救援组织或地方政府机构协调兄弟单位协助救援。

现场伤员抢救小组:负责组织分部相关人员,根据现场伤员的受伤情况,确定伤员抢救临时处置方案,在资源保障小组配合下,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安全的方式把伤员送到医疗机构救治。

设备抢险小组:负责组织分部相关人员,在出现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的情况下,根据设备出险情况,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提出抢险方案,组织设备抢险方案的实施。在需要设备辅助救援时,联络相关设备,保证救援工作实施。

现场保卫小组:负责组织分部相关人员,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保卫、治安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组织疏散、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物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预防和制止各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活动,维护现场治安;并负责安排抢险救援人员的膳食。

善后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分部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安全监督、公安、工会、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及时通知伤亡人员家属,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稳定伤者、伤亡人员家属及其相关人员的情绪,防止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

3、应急领导小组联系方式:

通信电话

张兆仲

18843545501

副组长

胡玉民

13944858810

辛士刚

18946641133

孙成伟

18686633120

资源保

障小组

吕树三

18843545505

王进富

18686459648

伤员抢

救小组

窦雪

13943481690

王俊

15584418811

设备抢

救小组

张彦东

18843035116

陈珺

15943006112

现场保

卫小组

李小东

15643156222

陈伟光

18946706668

善后处

理小组

杨金祥

18686680208

刘佳明

15843513407

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信息报告程序

1)相关人员发现重大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成员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设备受损程度、人员受伤程度和人数。应急小组的任何成员都有责任接受报告,并立即向上级报告。

2)报告的方式是:对讲机、手机,或者直接呼救。

2、应急处置程序图电气化

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孙兆发

各架子队质量管

发生事故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人员

控制事态

组织抢救

现场急救

车辆保证

送往最近医院

项目部安保部

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简况

现场应急指挥部

3、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发现人员迅速向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设备受损程度、人员受伤程度和人数。

2)事故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3)应紧急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及车辆赶赴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同时进行以下事情的安排:

(1)封闭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适办法把伤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地带。

若伤员被困在设备中,调动吊车、装载机等机械设备或氧气乙炔等机具,把伤员从被困空间中救出。

若没有困在设备中,视周围情况和伤员受伤情况,确定是否可以移动伤员。不能移动时,要采取措施保证现场不发生二次事故、在场人员不遭受意外伤害。

(3)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紧急救治方法。

(4)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候在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4、组织人员、调动设备,抢救发生事故的物资、设备,争取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5、伤员得到可靠救护、事故得到控制(不会在扩大伤亡和损失),设备抢救方案明确、设备抢救所需的人员物资到位之后,应急救援行动结束。

十一、应急资源保障

1、车辆上以及物资仓库要配备一些消防器材,以备及时消灭设备起火。

2、分部的交通车辆是应急救援活动的使用车辆

本项目部应急救援活动的使用车辆:

3、设备部门要与周边的吊车出租单位保持联系,在应急救援时要保证及时到场。

4、

分部要与当地的医疗单位、分部、指挥部联系,以便在应急救援时取得援助。

应急车辆

周一

负责人

车牌号

司机

周一

张兆仲

吉A17J89

李海波

周二

胡玉民

吉AHN488

孙焕勇

周三

李小东

吉A28W38

刘伟

周四

魏长明

吉AUJ252东风日产皮卡

韩奇

周五

吕树三

吉AVJ862

李帅

周六

杨金祥

吉A057B0

王明明

周日

辛士刚

吉AFK232

王维伟

-

15

-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