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本文关键词:转录,教学设计,遗传,翻译,信息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本文简介: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区别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位置和作用。3、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计算问题。(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遗传信息表达的学习,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建立信息意识;体验质疑、求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本文内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说明基因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区别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位置和作用。

3、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计算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遗传信息表达的学习,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建立信息意识;体验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通过协作学习树立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能力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识图、分析归纳和推理判断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转录的模型和参与角色扮演翻译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自编活泼生动的口诀,体验参与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三、指导思想

按照《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吸纳现行高中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在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条件的基础上,通过设置问题链、讨论法、自制模型模拟转录过程、角色扮演、自编口诀、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参与,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

(一)传统教学手段:

1、层层设疑问题链法,围绕主干知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依次展开,不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2、反馈练习及时巩固法,通过学案将重难点知识通过针对练习,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3、图表分析法,教材中的八幅图表不能放弃不用,否则就会忽视了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处理上分清主次轻重与教学流程有机的结合;

4、归纳总结法,注重将知识及时归纳、比较、总结,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

(二)现代教学手段

1、学案教学法,提前为学生准备了学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2、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制作幻灯片,选择合适的时机以直观、形象、动态的形式演示,达到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3、自制模型法,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使用自制模型模拟转录过程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口交流协作能力。

4、角色扮演法,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翻译这一过程,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宏观化。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悟和理解,又能节省时间。

5、编制口诀法,引导学生自编活泼生动的口诀,帮助理解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反密码子这组易混淆的名词。

6、模具演示法,教师通过自制模具的直观演示,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五、课前准备

(一)PowerPoint演示文稿。

(二)翻译过程示意剪贴画。

(三)电线、卡纸等材料制成的DNA、mRNA、tRNA模型。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讲授新课

突破转录的过程这一重点

展示学生制作的DNA模型提问:

DNA与基因的关系

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

引导学生一一回答

再利用模型演示解旋的过程,提问:

解旋过程我们前面在哪里接触过呢?

学生回答

过渡:这节课我们仍然要接触到解旋过程,那么DNA为什么要解旋呢?

—引出课题──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同时板书

学习目标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思考: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

学生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P63的第四自然段和分析图4-4后,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事先制作好的模型,进行讨论模拟转录的过程。

教师指导:注意学生操作中的问题:

交流评价,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要求:阐述转录的场所、模板、原料、配对原则、产物及产物的去向。

相信大家通过看完课本以及动手模拟对转录过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究竟这些同学所说的是否完全正确?为了能让大家更形象地了解转录的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

(播放转录过程的动画)

播放一次完整的转录过程的动画,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过程的变化特点,不完整不准确的找其他同学补充讲解转录的过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

分析图4-4

小组讨论、动手合作模拟转录过程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相互纠错补充

表述完整过程

复旧导新

提出问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内容

学生的识图、辩图和析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模拟转录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对比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转录的相关知识

重点突破翻译的过程这一难点

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学生活动一:模拟转录过程暴露的问题

易错点1:

1、DNA分子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具有转录的功能,这条具有转录功能的链叫做模板链,

2、配对的原则

与A配对的是U不是T

3、转录所需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并非脱氧核苷酸

引导学生同教师一起完成板书:转录场所、基本条件、产物从而得出转录的概念,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

学习目标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继续设疑提问:传到mRNA上的遗传信息是怎么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呢?引出下一教学内容──翻译(同时板书)

首先提出问题链:翻译的场所、过程、原料、产物、酶、模板、模板的去路、配对的原则分别是什么?

再播放课件动画演示翻译的过程,

学生活动二:

阅读课本P66页和分析图4-6后,完成学案达标练习1

核对答案后并安排进行角色表演,

学生活动三:角色扮演模拟翻译过程,

(要求:各角色选代表进行自我介绍)

一、.准备

1.

演员生1核糖体站在前面面向全体同学。

2.

两个演员生2和生3分别举着mRNA站在两边.

3.

tRNA戴好各自的帽子,根据mRNA上的碱基顺序,在前面站成一排。

4.

其他同学是观众,观看他们是否有错。找出错误并纠正。

二.表演

表演过程中,出现同种氨基酸对应不同的tRNA和mRNA,请同学回忆上节课有关密码子表的内容回答。

提问:完成翻译过程的mRNA、tRNA和核糖体的去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指导相应角色退场。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看P67

的图

特别提醒: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因此少量的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学生活动三:角色扮演模拟翻译过程暴露的问题:

易错点2:

tRNA拿氨基酸可能会错,

误区一:氨基酸是由tRNA运输的,其种类也是tRNA上的反密码子决定。

注意:氨基酸的种类由m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

终止密码可能会拿氨基酸。

误区二: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

注意:

64种密码子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种,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回答

翻译的概念、场所、基本条件、产物及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

课堂小结:重播全过程动画

问题提升1:

在整个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从而过渡到

易错点3:

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位置和作用。

学生活动四:展示为帮助理解遗传信息与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位置自编的口诀

学生1上黑板书写并解释:“反迷信在TMD上”

学生上黑板书写并解释:“T反M密D信”

教师点评,并进行相应练习巩固。

问题提升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

一个氨基酸是有mRNA、mRNA几个碱基决定的呢?

易错点4: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mRNA

、DNA中碱基数目的关系。

【教师演示】

利用自制DNA、mRNA、tRNA模型直观演示,

【教师精讲】

转录时,组成基因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链能转录,另一条链则不能转录。因此,转录形成的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l/2。翻译过程中,信使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

总之,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基因中的碱基数(指双链)、RNA分子中的碱基数、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数之比为6

:3:1。

.结合巩固练习帮助学生解决6:3:1的问题。

完成学案练习3、4

总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落实以基因(遗传信息)--转录--翻译--蛋白质--性状为主线,形成“基因--蛋白质--生物体性状“三者关系的整体认识。

布置作业:学案中的巩固提高题。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观察

完成学案

并回答

学生进行角色表

演模拟翻译过程

其他同学充当观众仔细观察进行纠正改错

学生思考练习回答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学生自编口诀

学生反思,回顾知识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整体感知

翻译知识

及时巩固强化知识,提高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强化密码子表的特征

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加深认识,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体验参与和成功的乐趣。

通过观察、表演、讲述、练习来突破这一难点。

将零散的知识以一条主线将各方面内容贯穿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一)场所:细胞核

(二)基本条件:

1、模板:DNA的一条链

2、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3、配对原则:C—G

G—C

A—U

T—A

(三)产物:mRNA

(四)概念:(将以上内容串联起来)

(五)遗传信息的流动:DNA

mRNA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一)场所:核糖体

(二)基本条件:

1、模板:mRNA

2、原料:20种氨基酸

3、配对原则:C—G

G—C

A—U

U—A

(三)产物:蛋白质

(四)概念:(将以上内容串联起来)

(五)遗传信息的流动:

mRNA→蛋白质

八、教学反思

新疆实施课改较晚,我校作为高中新课改的样本校在2008年9月正式实施新课改。在三年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新课改我们从模糊、茫然到逐渐清晰,在思考中推进,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从尝试起步到开始理性思考。

本节课与我校已往教学模式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实物模型的使用,较为形象直观,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提高学生动手、动口、交流协作能力。

2、角色扮演法的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把抽象、复杂、微观的过程动态化、形象化、直观化。

3、通过设置的四个学生活动,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措施:

新课改不仅对教师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还跟不上,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有计划的指导、督促和落实,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