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范文 内容页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本文关键词:水压,锅炉,试验,方案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本文简介:0锅炉水压试验方案1水压试验规定1.1锅炉大修后,必须进行常规水压试验,试验压力:锅炉本体为汽包工作压力,再热器系统试验压力为再热器进口工作压力。2正常水压试验范围锅炉本体为省煤器、汽包、水冷壁、过热器等从给水泵出口电动门至过热器出口堵阀;再热器部分为再热器入口堵阀到出口堵阀;锅炉的水位计、疏水管、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本文内容:

0

锅炉水压试验方案

1

水压试验规定

1.1

锅炉大修后,必须进行常规水压试验,试验压力:

锅炉本体为汽包工作压力,再热器系统试验压力为再热器进口工作压力。

2

正常水压试验范围

锅炉本体为省煤器、汽包、水冷壁、过热器等从给水泵出口电动门至过热器出口堵阀;再热器部分为再热器入口堵阀到出口堵阀;锅炉的水位计、疏水管、排空管、加药管、取样管、仪表管、吹灰等一般打压至一次门处。

3

水压试验的要求

3.1

锅炉受热面检修工作结束,检修人员已撤离,有碍锅炉膨胀的脚手架支撑等均已拆除,受热面及系统阀门的检修工作票已办理终结手续。

3.2

环境温度达5℃以上,水压试验过程中保持汽包任意一点璧温≥35℃,汽包璧温差不大于50℃。

3.3

水压试验范围内各管系、阀门(包括现场试验措施规定的临时管阀)均已安装完毕待用,试验期间需检查的各有关部位的检查准备工作已完成。

3.4

化学已准备好足量合格的除盐水,并做好处理排放废水的有关准备,主要水质要求如下:联氨:200ppm

,PH值:10。

3.5

水压试验范围内的蒸汽侧的弹簧吊架在试验前用销钉固定好。

3.6

水压试验前,对汽包、过热器出口安全门应加水压试验塞或做好安装夹具的准备,过热器出口电动释放阀停用。

3.7

汽包就地压力调换成1.5级以上的精密压力表,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5-2倍。

3.8

再热器水压试验压力表已装好。

3.9

与试验有关的热工表计校对准确投用(汽包压力、温度、省煤器出口温度、各受热面金属温度、给水、减温水流量等)。

3.10

电动给水泵入口滤网清理干净。

3.11

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调节阀及电动门关闭。

3.12

连排调节阀调整好用后关闭。

3.13

试验现场与控制室间准备好可靠的通讯联系工具。

4

水压试验的注意事项

4.1

水压试验由值长统一指挥,检修要有专人配合,升压和降压须得到现场指挥及检修人员的许可后方可进行。

4.2

水压试验前,机侧应做好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的隔绝措施,堵阀已加装完毕,蒸汽管道疏水开启,防止水进入汽轮机。

4.3

水压试验前,进水系统应保持清洁,否则应进行冲洗,待合格后再进行水压试验。

4.4

如过热器、再热器同时进行水压试验时,应先做过热器水压试验,后做再热器水压试验。

4.5

试验前应对疏水门、事故放水门做开关灵活性试验,保证超压时能够快速降压。

4.6

设专人负责升压,严格控制升降压速度,严禁超压。

4.7

水压试验压力以汽包就地精密压力表为准,上下经常联系校对压力表,当压差大时,停止升压,联系热工人员检查确认后再继续升压。

4.8

升压过程中,如发现系统阀门漏水或未关严时,必须在得到控制室升压人员同意后方可操作。

4.9

水压试验时,严禁冲击加载,严格控制升降压速度。

4.10

电动给水泵工作期间,应严密监视其工况,如入口压力,入口滤网压差,振动等,并尽量维持除氧器在最高允许水位运行。

4.11

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试验措施。

4.12

防止超压的措施。

4.12.1

关闭进水门。

4.12.2

开启连续排污调整门及事故放水门。

4.12.3

停止给水泵。

5

水压试验的程序和方法

5.1

检查锅炉各系统正常。

5.2

确证主、再热蒸汽管道堵阀已加装,汽机主汽门关闭,主蒸汽管道疏水门开启,汽机本体疏水门开启;关闭高旁阀前压力取样一次门,联系检修采取措施将高旁阀门关严并固定,防止水压试验时高旁阀门突然开启。

5.3

电动释放阀关闭。

5.4

锅炉及过热器的排空管开启(冒水后关闭),充氮门关闭,锅炉连排手动门开启,调整阀关严,超压时开启泄压。事故放水门关严,超压时开启泄压。锅炉及过热器的疏水、加药、取样、吹灰及其减温水隔离。

5.5

关闭主给水电动门,给水管道放水门,省煤器再循环门及放水门。

5.6

关闭定期排污各阀门。

5.7

关闭炉底加热各联箱进汽门及进汽总门。

5.8

仪表管阀中,汽包压力一、二次表测量阀开启,汽包就地水位计投用,给水流量测量阀开启,

5.9

主汽、再热器压力表确已投入。

5.10

锅炉疏放水系统检查待用。

6

锅炉上水

6.1

上水应为化验合格的除盐水。

6.2

上水温度35℃~70℃。

6.3

上水时间:夏季2~3小时,利用电动给水泵,锅炉本体通过主给水操作台经省煤器向锅炉上水,用给水旁路调整门控制;再热器系统通过再热器减温水管道上水,用减温水调整门控制。

6.4

上水前记录锅炉各膨胀指示点膨胀值。

6.5

当汽包水位计见水后,设专人监视空气门,待空气门冒水后逐个关闭。

6.6

在上水过程中,应对承压部件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泄漏现象应停止上水,待处理完毕后再上水。

6.7

上水后记录锅炉各膨胀指示点膨胀值。

7

锅炉本体水压试验

7.1

联系汽机检查电动给水泵的运行情况,用给水泵转速和给水旁路调整门控制,缓慢升压。

7.2

升压速度

7.2.1

0~0.4MPa每分钟不大于0.098Mpa;

7.2.2

0.4~11.7MPa每分钟不大于0.2Mpa;

7.2.3

11.7~18.873MPa每分钟不大于0.098Mpa;

7.2.4

升压到4MPa、12MPa时,暂停升压,观察压力变化情况,联系检修检查,如无异常可继续升压。

7.2.5

当压力升至汽包工作压力18.873Mpa时,关闭给水旁路调整门,停止升压,进行全面检查。

7.2.6

检查完毕后,关闭给水旁路电动门,5分钟内压降不超过0.5Mpa,如承压部件金属壁和焊接无泄漏痕迹,无变形则试验合格。

7.3

如进行超水压试验时,应解列水位计后继续升压至试验压力,保持5分钟,将压力降至工作压力时,方可进行全面检查,有无缺陷,泄漏及异常现象,并做好记录,观察压力变化情况。

7.4

检查完毕后,降低给水泵转速及开启汽水取样门逐渐泄压,降压速度要控制在0.2Mpa/min不超过0.3Mpa。

7.5

压力降至1Mpa左右时,停止泄压,使之自然降压。

7.6

压力降至0.15Mpa时,是否需要放水,由水压试验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需放水,开启过热蒸汽系统各疏水门和空气门,并做好有关防护和保养工作。

8

再热器水压试验

8.1

再热器系统水压试验时,过热器系统各疏水门应开启。

8.2

再热器系统水压试验时,再热器减温水进出口电动门及调整门全开,用给水泵勺管控制,且给水泵出口电动门全关并手动校紧。

8.3

升压速度按锅炉本体水压试验要求的升压速度执行,在进行超水压试验时升压速度每分钟不大于0.098MPa。

8.4

试验压力以冷段再热器入口联箱就地压力表读数为准。当压力升至2MPa时,暂停升压,进行全面检查,如无缺陷和泄漏可继续升压。

8.5

当压力升至3.727MPa的工作压力时,停止升压,进行全面检查。

8.6

当进行超水压试验时,压力升至5.59MPa时,关闭升压控制门,记录时间,在此压力下保持5分钟,记录压力下降情况。

8.7

降低给水泵转速逐渐泄压,将压力缓慢降至4.2MPa,进行全面检查,有无缺陷,泄漏及异常现象,做好记录,观察压力变化情况。

8.8

水压试验结束后,通知热工、化学冲洗表管和取样管,以每分钟0.3MPa的速度降压,当再热器压力降至0.15MPa时,是否需要放水,由水压试验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需放水,开启再热蒸汽空气门、减温水管路疏水门,并做好有关防护和保养工作。

9

水压试验的合格标准

9.1

受压元件金属壁和焊缝没有任何水珠和水雾的漏泄痕迹。

9.2

受压元件无明显的残余变形。

9.3

关闭进水门,停止升压后,5min内汽包降压不超过0.5MPa,再热器压降不超过0.25MPa。

10.

组织措施如下:

负责水压试验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包括检查、消缺等工作,做好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按照《300MW机组设备检修标准》的要求,并做好部门、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工作。

二、安全管理组:

作好检修工作人员的试验前安规培训,对检修工作人员进行试验前的安全交底,试验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

11.

安全措施

1、在试验工作开始前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安规》,树立安全思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的组织好本次工作。

2、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工作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按规定系安全带。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需配戴绝缘手套和防护用具。

3、各班组临时工要经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工作,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正式工一样对待。

4、如需检修,检修中凡涉及上下层作业、交叉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放好所用的工具、物品等,防止坠物伤人。

5、使用临时电动工器具必须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必须完好,否则不准使用。

6、现场拆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整齐,防止丢失和损坏。

7.试验开始前应进行安全工器具的检验工作,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工器具严禁使用。

8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水压试验区域。

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