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本文关键词:观测,变形,厂房,方案
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本文简介:某厂房变形观测方案第6页共5页某产房变形观测方案1.观测依据及测量精度观测依据下述规范、规程及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
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本文内容:
某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第
6
页
共5页
某产房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依据及测量精度
观测依据下述规范、规程及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观测工作内容
1、建筑物沉降测量;
2、建筑物水平位移测量;
3、建筑物整体倾斜测量。
3测量精度及方法
3.1沉降测量
1、沉降观测仪器:采用经计量标定的苏光DS05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使用苏光DS05水准仪观测各观测点高程,通过计算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每次观测时,由基准点到观测点,同时将各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2、沉降测量精度为二级,仪器读数精确至0.5mm。
3、在沉降观测作业过程中,记录各观测数据并计算各点的沉降量。
作业中采用的精度指标如下:
闭合差
≤±1.0mm,其中n为观测站数
3.2水平位移测量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布设成独立的GPS网,沿建筑物四周非变形区域布设3个基准点组成闭合环。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布网观测,仪器采用经过鉴定的徕卡1”全站仪,精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表4.1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
平均边长L(m)
测角中误差(”)
测边相对中误差
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1”级仪器
一等
1.0
≤200
1.0
≤1/200000
9
3.3建筑物倾斜测量
使用经纬仪前方交汇法、吊垂球法综合观测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变形,以判断建筑整体倾斜量及倾斜方向。
4.观测目的测点布置
4.1观测目的
变形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变形数据,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使用期间的变形情况。
4.2测点布置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规范,确定观测点数量及点位布置。沉降观测点沿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及沿外墙每10~15m或隔2~3根柱基上布置。沉降观测点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附录D执行。在建筑物外侧植入L形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标志按规范要求立尺部位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标志的埋设根据现场情况,避开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
水平位移观测点在建筑物顶部,每10~15m布置。采用植筋方式制作水平位移观测点,做法同支护桩的变形观测点,并安放固定棱镜。
具体点位、数量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5.
观测频率
1、施工期间观测频率1次/2d;
2、施工完成后一个月内观测频率1次/5d;
3、施工完成后二个月观测频率1次/7d;
4、施工完成后三个月观测频率1次/15d。
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连续观测。
6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6.1观测数据的误差分析、消除方法及处理要求
对观测数据根据测量误差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平差计算和处理,并计算各种变形量。平差计算需利用稳定的基准点作为起算点,并使用严密的平差方法和可靠的软件系统,需剔除含有粗差的观测数据。对于本次基坑观测工程的变形测量平差计算,应对可能含有系统误差的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修正。
6.2数据计算及误差分析公式
1、
测站中误差计算公式
按照设计的沉降观测网,计算网中最弱观测点高程的协因数QH、待求观测点间高差的协因数Qh。公式中ms和mΔs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6条规定执行。
2、坐标中误差计算公式
应按照设计的位移观测网,计算网中最弱观测点坐标的协因数Qx、待求观测点间坐标差的协因数Q△X。公式中md和mΔd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7条规定执行。
7.
观测管理
对变形测量项目实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对于变形观测记录和计算、分析结果,进行两级检查;对于提交委托方的阶段性测量结果和综合成果,在两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验收,为委托方提供验收合格的成果。
1、现场测试人员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2、观测分析人员对观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
3、观测单位对整个项目观测质量负责。
观测人员应具有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2015年5月20日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
某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2015年5月20日
某厂房变形观测方案
方案编号:TM-15QT-
审
定:
审
核:
编
写: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