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建议书 本文关键词:建议书,食用菌,项目建设,生产基地,标准化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建议书 本文简介: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议书花篢镇企业站二○○九年七月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议书一、基本情况二、项目定位和选址1、项目定位2、项目选址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三、项目的可行性论证1、生产环境好2、食用菌种植技术成熟3、劳动力资源丰富4、国家政策扶持5、交通便捷6、市场前景广阔7、销售渠
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建议书 本文内容:
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议书
花篢镇企业站
二○○九年七月
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二、项目定位和选址
1、项目定位
2、项目选址
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三、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1、生产环境好
2、食用菌种植技术成熟
3、劳动力资源丰富
4、国家政策扶持
5、交通便捷
6、市场前景广阔
7、销售渠道畅通
四、项目的可持续论证
1、资源是基础
2、技术是关键
3、市场是保障
4、品牌是支撑
五、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六、项目建设经费预算表
七、项目日产所需生产资料数据表
八、项目投资预产一年数据分析表
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花篢镇地处荔浦县西北部,以农业为支柱产业,享有“夏橙之乡”和“香菇之镇”的美誉。镇域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其中包括1个社区),88个自然村,人口25300人。耕地总面积27984亩,水田12800亩,人均耕地约为1.1亩,人均水田约0.5亩,林业用地面积12万亩,有林地面积10.5万亩。
食用菌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与“绿色农业”(种植业)、“蓝色农业”(海水养殖)并驾齐驱的“白色农业”(食用菌为主的产业)。食用菌因富含天然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对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而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山中之珍”、“素中之荤”的健康食品。历年来,花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长远眼光科学谋划发展,以全局意识统筹创新发展,以科学态度抓好推动发展,努力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切实按照“整体推进,分片实施,重点扶持”的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柑橙、马蹄、食用菌、生猪等四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推动我镇农业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花篢镇属半山区乡镇,完全具备食用菌生产的气候条件,有着丰富的生产原料资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花篢镇农民就开始种植食用菌,栽培食用菌的经验比较丰富。长期以来,菇农都是在自家空闲房或搭建简易菇棚种植以香菇为主的传统菌株,不仅种植的规模小,生产的数量受限制,而且杂菌的感染率也高,产品的质量缺乏保证,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能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还能创造好的销售价格,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珍稀食用菌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珍稀食用菌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大的提升潜力。
二、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
引进投资者建设一个年产100吨食用菌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在
花篢镇大同村,土地面积12
亩
,水、电、路、通讯条件具备,东距双江镇6公里,南距大塘镇11公里,交通便利,通讯便捷,生产环境优越,环保经评审符合办厂条件。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由于珍稀食用菌生产工艺要求起点高,技术性强,专业程度化水平高,因此,传统的种植模式已不适应珍稀食用菌的生产发展。于是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项目非常必要且可行。项目的建设对我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1、生产环境好。花篢镇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较大的河流两条,即大江河、普陀河。有水库三座,即大江水库,头坝水库和更古水库。大江水库修建于福灵村境内,属桂林市第二大型水库;头坝水库建于凤联村境内,更古水库建于大同村境内,属中小二型水库。花篢镇地貌多丘陵,小平原分布其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青水秀,物产丰富;有水利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森林植被丰厚,土壤肥沃,是种植食用菌的好地方。
2、食用菌种植技术成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进行品种改良,自1998年以来,花篢镇先后引种茶树菇、白灵菇、杏鲍菇、秀珍菇等10多个珍稀食用菌品种,其中茶树菇、秀珍菇、杏鲍菇的栽培都获得较大成功。目前具有在县内其他地点无法比拟的优势。
3、劳动力资源丰富。食用菌发展劳动强度小,老人、妇女、小孩均可从事生产。花篢镇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2.5万多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其中40%的农户都有种植食用菌经验,能为企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经过多年发展,花篢镇在椴木密植黑木耳栽培、袋料香菇栽培等方面走出了成功的路子,贮备了一批实用型技术人才。
4、国家政策扶持。当前,引进食用菌标准化生产企业,是花篢镇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点,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为此,花篢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服务机制,积极打造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努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平台和发展空间。
5、交通便捷。荔浦县花篢镇是个山区小镇。位于荔浦县西北部,东与荔浦县双江镇相邻,南同荔浦县大塘镇交界,西北与荔浦县蒲芦瑶族乡接壤。距县城17公里。
6、市场前景广阔。从消费需求看,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在吃方面更注重营养和美味,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报道我国有一半的城市前四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即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癌症。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所以绿色保健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极具开发前景。食用菌系列产品以其丰富的营养、鲜美的口味和独特的防癌、抗癌作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吃食用菌已成为国内外饮食文化的一种新时尚。
7、销售渠道畅通。花篢镇食用菌销售集散地逐渐形成,每到产销旺季,各地老板均会到此收购,从未有过滞销现象。因此,在花篢镇建立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项目,具有县内其他地点无法比拟的优势。
四、项目的可持续论证
1、资源是基础。在花篢镇发展食用菌标准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地理资源优势,气候适度,土质适合,生产环境优越;二是劳动力资源优势,花篢镇农民种植食用菌的基础好,全镇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多,劳动力资源富足,农户种植食用菌经验丰富。自1996年以来,凡在我镇参与食用菌生产经营的农户总体效益要高于其他种植食用的地区。
2、技术是关键。花篢镇党委、政府着力加强农业队伍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通过聘请市农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镇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我镇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聘请1—2名具有资质的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对关键技术进行指导。并依托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技术,通过与我们自身生产经验相结合,不断加强实践探索,筛选优良菌株,改进菌种生产技术,突破生产技术瓶颈,解决菌种安全问题,从而促成后续产业链的形成。
3、市场是保障。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是食用菌生产出口大国,产量已突破1040万吨,占世界总量70%,产值达590亿元,年出口量突破50万吨,创汇突破9亿美元,尤其是珍稀食用菌在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备受欢迎,国际市场的食用菌需求量每年以15—20%速度递增。据专家预测,食用菌人均消费量每5年将翻一番,并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4、品牌是支撑。花篢镇享有“香菇之镇”的美誉,香菇品牌效益好,其食用菌主导产业——香菇,不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居全区首位,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山区温差优势生产反季节食用菌,填补市场空白,获得市场空间。其经济效益比其他地区高出1倍以上,种植方式由分散的自由式逐步转入规模化,品种也由传统的菌株提升为珍稀类菌株。
五、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初步分析
本项目总投资10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75万元,流动资金28万元
。实现标准化生产,生产周期短,产出高,见效快(3-4月),一个60平米的栽培房全年周转5次,可栽培40000袋左右。8个栽培房全年可种植杏鲍菇16万袋,秀珍菇8万袋,茶树菇6万袋,600平米立体大棚可种植其他菇类10万袋,共计40万袋。
(1)杏鲍菇菇筒生产成本每袋1.3元,每袋产鲜菇0.4斤,每斤单价6元,袋收入2.4元,每袋利润1.1元,按年生产16万袋计算,年总收入38.4万元,年总成本20.8万元,年可实现利润17.6万元。
(2)秀珍菇菇筒生产成本每袋1.2元,每袋产鲜菇0.5斤,每斤单价4元,袋收入2元,每袋利润0.8元,按年生产8万袋计算,年总收入16万元,年总成本9.6万元,年可实现利润6.4万元。
(3)茶树菇菇筒生产成本每袋1.1元,每袋产鲜菇0.4斤,每斤单价5元,袋收入2元,每袋利润0.9元,按年生产6万袋计算,年总收入12万元,年总成本6.6万元,年可实现利润5.4万元。
(4)利用以上几种菇废料进行二次生产,可种植平菇、木耳等菇类10万袋,菇筒生产成本每袋1元,每袋产鲜菇3斤,每斤单价0.6元,袋收入1.8元,每袋利润0.8元,按年生产10万袋计算,年总收入18万元,年总成本10万元,年可实现利润8万元。
各菇种经济效益对比:
名称
每袋成本(元)
产鲜菇(斤)
单价(元)
袋产值(元)
生产总量(万袋)
生产成本(万元)
年总产值(万元)
年利润
(万元)
杏鲍菇
1.30
0.4
6.00
2.4
16
20.8
38.4
17.6
秀珍菇
1.20
0.5
4.00
2.00
8
9.6
16
6.4
茶树菇
1.10
0.4
5.00
2.00
6
6.6
12
5.4
其他菇类
1.00
3
0.6
1.8
10
10
18
8
合计
/
/
/
/
40
47
84.4
37.4
以上各项指标均十分优异,达产可在2年内收回全部投资,充分说明本项目市场需求量大,行业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收期短,投资回报优厚。所以本项目前瞻性好,可操作性强,经济效益好。
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表(见附件一)
七、基地日生产所需生产原料数据表(见附件二)
八、项目投资预产一年数据分析表(见附件三)
附件一: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经费预算表
单位:万元
名称
面积、数量
价格
金额
备注
土地
12亩
350元/年/亩
6.3
拟租用15年
立体培养室
200㎡
280元/㎡
5.6
30㎡
280元/㎡
0.84
拌料装袋车间
200㎡
110元/㎡
2.2
仓库
50㎡
230元/㎡
1.15
接种室
100㎡
280元/㎡
2.8
灭菌室
50㎡
210元/㎡
1.05
生活用房
160㎡
280元/㎡
4.48
出菇车间
8个
4万元/个
32
长10米宽6米高4米配套制冷设施
立体塑料钢管大棚
600㎡
50元/㎡
3
水、电、路等设施
/
/
5
运输工具
/
/
2
拌料机
1台
14500元/台
1.45
装袋机
1台
13000元/台
1.3
灭菌锅
2台
4000元/台
0.8
接种箱
8个
400元/个
0.32
培养架等小型设备
一批
/
3
烘干设备
1套
2万元/套
2
总
计:74.89
说明: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配置培养料的场所,灭菌场地、冷却室、接种室及培养室、实验室、出菇房,原料仓库生活用房及水电设施。除了冷房以外,其他用房都可采用单层钢组成,维护结构用水泥砌块砖,内置根据不同用途进行装修。这样施工期虽然长些但价格相对便宜。
(1)原料仓库:砌砖墙,混泥土柱上盖轻钢屋顶。地面干燥、通风良好,交通方便。
(2)拌料装袋车间:此车间是配制各种培养基和放置灭菌设备的工作间,面积较大,建议采用单层钢结构,半周墙、工棚式、水泥地面排水方便,便于冲洗,有水电装置。
(3)冷却室:冷却室是存放灭菌后待冷却的料袋(瓶)作接种的备用,是无菌区。要求水磨石地面,内墙屋顶粉刷平滑,有条件的应在进出口安装空气过滤器,室内配备强制冷却装置和除湿器。
(4)接种室:此车间是接种的工作间,为无菌区,应设在向阳干燥处。室内要求清洁、明亮干燥,水磨石地面内墙屋顶必须光滑洁净,房顶不宜太高,一般以3米为好。(屋顶最好镶扣板砖,方便抹洗消毒)
(5)培养室:培养室是接种后培养菌丝的地方,要求干燥、通风、保温,防尘换气性能良好,水泥地面、内墙要求粉刷平滑。有条件应安装降温设施,以适应季节要求。
(6)实验室:建设要求与培养室条件相同。
(7)出菇车间(冷房):冷房应选择地势较高,靠近水源排水良好的向阳平地。一般冷房规格以长10米、宽6米、高4米为宜,不宜过大,否则难以调控温度。冷房外墙用水泥砖块、房顶采用带保温棉的复合板,底部铺泡沫再用水泥浇筑,门窗用泡沫镶嵌密封严实。冷房安装8匹制冷压缩机,冷房的温度应控制在8—18度范围以内以满足出菇对温度的要求。也可采用组合板式冷库。
(8)水设施:在厂区内打井,用水量以每天生产投料2000斤和出菇房保湿用水以及生活用水总量,平均每天用水6吨。选用机钻水管井,能够保证不间断供水。
(9)电设施:安装专用50KV变压器一台。(在8个冷房和其他生产同时用电情况下,变压器会稍超负荷)
附件二:
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投产前3个月日用原料数据表
单位:元
名称
数量
金额
原料
2000斤
1400
劳务支出
12人
480
塑料袋
2400套
240
燃料、药品
/
360
水电费
/
240
菌种
/
160
合
计:2880
说明:食用菌生产从制生产种到制栽培袋至出菇的周期为70-80天。在此期间每天平均生产2400袋,在第一周期放满菇房,生产量要达到18万袋,每袋成本1.2元,需要一次投入资金21.6万元。备用二周期原料需要资金6.4万元。在项目投产后的前3个月流动资金共需要28万元。
附件三:花篢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投资预产一年数据分析表
单位:万元
名称
产量(吨)
价
格
销售金额
合计
年盈利
年
生
产
成
本
生产原料
/
/
24
48万元
36.4万元
人员工资
/
/
16
电
费
/
/
4
办公费
/
/
1
其他费用
/
/
3
年
生
产
总
值
秀珍菇
20
4元/斤
16
84.4万元
杏鲍菇
31
6元/斤
38.4
茶树菇
15
4元/斤
12
其他种类
50
1.6元/斤
18
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现状与产业发展形势简析
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以蘑菇罐头为主体,其它品种及珍稀品种有一定发展;出口量和出口值平稳增长,其它品种及珍稀品种将是今后扩大出口的新亮点;出口市场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市场为美、加、欧洲、日本和东南亚,其它市场具有开拓潜力。
一、产业现状
多年来,罐头一直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加工食品,食用菌罐头是出口罐头中的重要产品。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罐头178.64万吨,出口额13.63亿美元;其中出口食用菌罐头29.84万吨,出口额2.98亿美元,分别占16.70%和21.86%。由此可见食用菌罐头在我国出口罐头中所占的分量和地位。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食用菌罐头18.76万吨,出口额达1.63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良好的发展态势,食用菌产品已成为出口农产品及食品中的主要产品。2004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58.17万吨,创汇9.02亿美元;其中食用菌罐头分别占51.30%和33.04%。因此,食用菌罐头也是我国食用菌出口产品中的重要产品。
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双孢蘑菇(以下简称蘑菇)用于加工罐头。1967年出口试销蘑菇罐头31吨,至今已走过了近40个春秋。从80年代初开始,蘑菇罐头一直是我国罐头产品、也是食用菌产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在世界蘑菇罐头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80年代中期以后,除蘑菇罐头外,其他食用菌罐头的出口也有一定发展。近年来部分珍稀食用菌罐头已有少量出口。
目前,我国出口食用菌罐头的主要品种有蘑菇、草菇、滑子蘑、香菇、金针菇、平菇、白灵菇、牛肝菌、鸡油菌、真姬菇及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用菌混合的“什锦菇”等。
二、产业发展存在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食用菌罐头发展面临的形势是:食用菌罐头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国外反倾销接二连三。但食用菌罐头具有发展潜力,珍稀品种发展更加看好,产品加工与新品开发可望促进消费,开拓国内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成长,促进了食用菌罐头的稳步发展。据估计,2004年我国食用菌罐头产量为35万至38万吨,其中出口量近30万吨,内销量5万至8万吨。产品结构为蘑菇罐头约占75%~80%、其他食用菌罐头约占20%~25%。
当今,人们饮食观念和习惯正在改变,由吃得饱、吃得好逐步转向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人们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愈来愈认识,“一荤、一素、一菇”的正餐结构也将被消费者所接受。食用菌消费需求量将不断增长,食用菌产业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食用菌色泽各异、形态多样、风味鲜美、营养丰富。但新鲜的食用菌不耐储藏和远运,食用菌加工是保障食用菌市场供给和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环节。
罐头作为传统的安全卫生营养方便的食品,便于运输与储藏,适于餐饮、家庭、旅游、登山、科考、军需及赈灾等不同消费层次和消费方式的需要。罐藏加工是食用菌加工的重要方式,是保持食用菌营养价值和产品特色的最佳方法之一。以蘑菇为例,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和消费范围最广的一种食用菌,除鲜销和少量用于加工速冻蘑菇、脱水蘑菇和作为加工蘑菇罐头储存原料的盐水蘑菇外,主要用于加工蘑菇罐头,蘑菇罐头是世界蘑菇制品贸易的大宗产品。因此,发展食用菌罐头加工,对于调剂不同地区和季节的食用菌市场供给,对于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及休闲娱乐的需要,对于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和方式的要求,对于扩大食用菌产品出口,都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影响食用菌罐头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食用菌罐头安全性比较突出,国外接二连三对我蘑菇罐头反倾销,国内消费市场有待开拓。我们要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克服当前食用菌罐头发展的不利局面,变阻力为动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食用菌罐头健康稳步发展。
(一)食用菌罐头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
近两年,市场上被检查出不合格食用菌罐头多次在媒体上曝光,尤其是在主流媒体上专题披露,其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硫超标、添加防腐剂和标签不符合规定等,前两点反映了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严重损毁了食用菌罐头的声誉,使消费者谈食用菌罐头色变,从而产生了对食用菌罐头安全性的质疑与忧虑。
罐头食品是采用密封和杀菌技术(或先密封后杀菌,即无菌罐装技术)达到保藏目的的,罐头食品不需要使用防腐剂,也不允许使用防腐剂。市场上除罐头食品外,常温储藏的火腿肠、利乐包装纯牛奶、瓶装和利乐包装果汁等等,很多产品也都是采用罐藏技术加工生产的。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不同档次的商场或超市,食品柜台或货架上的罐头食品琳琅满目;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罐头的消费量越大。虽然有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的因素,但罐头是世界公认的安全卫生营养方便的食品,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但个别不具备加工罐头食品生产设施、卫生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小罐头厂,置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于不顾,违背罐头加工的技术要求和工艺规程,或是采用防腐剂、二氧化硫保藏的食用菌原料,或是采用质量很差的盐渍原料大量使用护色剂进行处理,或是添加防腐剂试图增强“安全性”、防止胀罐、延长保质期,生产劣质的食用菌罐头,将本应是安全的产品故意制造成不安全的产品,严重损害食用菌产品的质量信誉,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此类害群之马虽然是极少数,但所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恶劣。国家质检总局将罐头食品列为第二批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从今年起,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和
QS
标志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加强监督检查为度,对不具备生产卫生条件和管理要求的企业,其产品不得进入市场,必将为整顿食用菌罐头的质量,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促进食用菌罐头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农药残留问题是食用菌罐头安全性的另一个重大问题,尤其在食用菌罐头出口贸易中,进口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绿色壁垒”将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罐头出口的主要因素,我们应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二)国外接二连三对我蘑菇罐头实施反倾销
从1998年美国对我输美蘑菇罐头实施反倾销以来,至今仍未结案。此后澳大利亚对我出口蘑菇罐头实施反倾销。今年,墨西哥正在对我蘑菇罐头进行反倾销调查。除美国外,澳大利亚和墨西哥都不是蘑菇罐头主产国,可见国际贸易中,除政治因素外,贸易争端更加复杂,商业竞争日趋激烈。
蘑菇罐头在我国食用菌和罐头产品出口创汇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蘑菇罐头出口一旦受阻,不仅影响到我国食用菌及罐头产品的出口,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千千万万菇农的利益和罐头加工企业员工的就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1989年美国以莫须有的“蘑菇罐头葡萄球菌肠毒素事件”为由,对我输美蘑菇罐头实行自动扣留,给我国蘑菇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至今刻骨铭心。对此,有关行业组织应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和呼吁争取支持,对行业进行协调和指导;对外应积极应诉、据理力争;同时要加强企业自律,尽量规避此类事件的发生。
(三)国内食用菌罐头消费市场有待开拓
市场是食用菌罐头发展的向导,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动力。在巩固和拓展国外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开拓国内食用菌罐头消费市场。
在国际市场,蘑菇罐头仍是今后蘑菇贸易与消费的主要加工产品,但蘑菇罐头贸易和消费量相对隐定,我们要在保持与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我国食用菌品种资源丰富,部分珍稀食用菌品种的人工栽培已取得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发展珍稀食用菌罐头出口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利润空间。
国内市场是今后食用菌罐头的主要市场,要下大力将国内市场引导好、培育好、发展好。从目前的情况看,内销食用菌罐头基本都是清水(盐水)配料型的产品,作为餐饮及家庭消费供烹饪菜肴的产品类型,今后仍需发展。但要加快开发适合人们口味和生活习惯、便于直接快捷消费的调味类、汤品类食用菌罐头,加快开发内销市场。
三、产业发展建议
当前,食用菌罐头生产企业既要努力把握发展机遇,更要积极面对严峻挑战,当务之急是要实行溯源管理,建立HACCP、QS管理体系,切实保证食用菌罐头的安全性。产品安全性关系到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关系到消费者安全与健康,关系到产品的生命力,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所生产食用菌罐头产品,要让消费者看得舒心、买得安心、吃得放心。为此,食用菌罐头加工企业必须增强质量安全和社会责任意识,完善生产设施,健全管理制度,提高人员素质,规范质量管理。
(1)要按照
GB8950-1988《罐头厂卫生规范》、国家质检总局《出口罐头加工企业注册卫生规范》、《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的规定和行业管理的有关要求,完善生产设施和卫生条件。
(2)建立健全企业
GMP(良好操作规范)、SSOP(卫生标准操作规程)、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和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体系。
(3)加强食品安全、罐头生产技术规程及关键技术工种、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制度培训,提高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安全卫生意识、生产技术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
(4)要实行溯源管理,采用多种形式建设原料基地,积极推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方式发展食用菌原料,严格按国家规定使用农药,严禁盲目使用投入品,避免环境污染,注意种菇用水的卫生,切实保证食用菌原料的安全性。
(5)应采用新鲜的食用菌原料加工罐头,并及时投产使用。严禁使用腐烂、变质等不合格原料。
(6)辅助材料及包装物料的采购应有相对稳定的合格供方,建立合格供方档案。辅助材料及包装物料应具有检验合格证。
(7)采用清洁器具和车辆运输原辅材料。所采购的原辅材料,应按标准进行检验并作记录。
(8)加工所用食品添加剂应是国家标准或进口国主管部门允许使用的种类,并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使用。
(9)外购空罐应选择设备条件好、技术力量强、检验设施齐全、产品质量好的合格供方,空罐进厂后要严格验收,不合格的空罐予以退回。企业自制空罐,要建立健全空罐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规程与设施,加强质量控制,不合格的空罐不得投产。
(10)封口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封口“三率”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进口国规定要求,并做好封口质量检测及校车记录。
(11)企业应对杀菌锅进行热分布测试,采用由热力杀菌权威机构制订的杀菌式,不得采用经验杀菌式或照搬其他企业的杀菌式,也不得随意变更杀菌式。
(12)出现杀菌偏差时,应由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并做好记录。
(13)进行商业无菌检验所发现的异常罐,要进一步作认真地分析、追溯。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14)产品包装前,应逐罐进行打检目测,剔除不良罐。
(15)严格执行SSOP;每日应做好班前或班后卫生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工艺卫生检测。在积累大量检测数据的基础上,制订本企业某产品的工艺卫生控制指标。
(16)企业的各项质量记录应真实、原始、完整。当天的记录,最迟于翌日审核完备并签字。特别要认真审核封口质量检测记录、杀菌自动记录图和相应的手工记录、冷却排放水余氯含量检测记录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清和处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