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本文关键词:感恩,活动方案,父母
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本文简介: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徐旭活动背景:我发现“独生子女症”在现今的孩子身上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
感恩父母活动方案 本文内容:
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
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徐旭
活动背景:我发现“独生子女症”在现今的孩子身上有着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在家里,孩子是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是零。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事情父母都可以代劳。致使他们: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反思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根源所在,关键是“爱”的泛滥所致。如今,孩子们所获得的“爱”太泛滥、太单向、太单一,使他们处于爱的麻木之中。家长们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的权利,宁可自己千辛万苦,再穷也不穷孩子。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更多时候对孩子爱的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或者空洞说教灌输,而显得内容空泛单调,方法僵硬死板,其效果也就自然而然的苍白乏力。鉴于此,我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调整教育的重心,尝试让爱的教育从身边做起,从学会感恩父母做起!
活动主题:感恩,让爱在心底流淌
活动成员:三(3)班全体学生
指导教师:徐旭
活动目的:
据我观察了解,由于感恩教育缺失,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念亲恩,具体表现在:有的学生不知道或漠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不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对父母不会心存感激;有的学生只会一味向父母索取,不懂得关心、体贴、回报父母,不会帮助父母做家务;有的学生羞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不会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当得到父母的照料时不会说声“谢谢”;有的学生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不太礼貌,甚至顶撞父母;有的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甚至嫌弃父母老化、啰嗦、贫困;更有甚者做出忘恩负恩、伤害父母的事。针对上述现状,我们将“感恩父母”系列活动的目标定为:
1、
让学生知道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常怀感恩之心。
2、
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学会对父母说“谢谢”,学会与父母沟通、换位思考,学会感念亲恩,以实际的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活动的实施:
一、
感受关爱,学会感动
1、“感恩调查问卷”,
了解他们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起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下班回家后,还要为你做些什么?
(3)爸爸妈妈每月为你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4)爸爸妈妈每月为自己花费的钱占了工资的多少?
(5)在你的学习上,你爸爸妈妈给过你帮助吗?
(6)你父母知道你生日吗,给你过生日吗?
(7)你几点起床?
(8)你回家后为你父母做过什么?
(9)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他们最喜欢吃什么?最喜欢什么颜色?
(10)在父母的工作上,你给过他们什么帮助吗?
(11)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1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1.你的生日是和_________一起过的。
A、家人
B、同学
C、亲戚朋友
D、其他人
2.你的生日是在___________过的。
A、饭店
B、家里
C、快餐店
D、其他地方
3.你一次生日总的消费是多少________。
A、200元左右
B、400元左右
C、500元左右
D、600元以上
4.父母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是什么___________。
A、衣服
B、玩具
C、书
D、生日宴
E、其他
2、通过书报、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渠道搜集、整理、摘抄以父爱母爱为主题的诗文、歌曲和故事。
3、
“感恩诗文朗诵会”,入情入境地吟咏《游子吟》、《感谢》等感恩诗文。
“感谢亲恩故事会”,声情并茂地讲述“黄香温席”、“陈毅探母”等感恩故事。帮助学生充分感受亲情的温馨,母爱和父爱的伟大。
二、“感受亲情,学会沟通”
1、每日一刻:规定学生每天在茶余饭后抽出一点时间和父母聊一聊,可以是当天学校中的趣闻趣事,也可以是学习中的烦恼或同学间的不快等等,以便父母了解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留下我的悄悄话:有时候,孩子与大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争执或意见分歧。于是,我建议学生在这时候不妨把自己的心理话或所受的委屈写在小纸头上与父母交流,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三、“升华亲情,学会感恩”
1、“感恩父母四个一”:从最基本的做起,做到“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天为父母倒一杯茶,每天为父母夹一筷菜,每天帮父母捶一捶背。”下发告家长书,增强家长意识,求得家长的赞同及配合,做到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一起提醒、督促、肯定及赞赏孩子的“四个一”行动。每个学生回家认真实施“四个一”,班主任及时通过家长和学生了解“四个一”的落实情况,从而鼓励学生继续把四个一行动持之以恒地做好。
2、开展“感恩父母——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的书信活动,让孩子把信寄给父母。鼓励家长回信,促使活动更加感人,更加精彩。优秀文章(包括家长回信)进行展览,并推荐发表。
3、
“感恩父母手抄报展览”,自由获取资料,独立安排版面,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审美情趣。
4、在“父亲节、母亲节”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b)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c)给父母过生日,赠送亲手制作的礼物。
(d)给父母捶捶背、打一盆水,洗一洗脚;
(e)我为家里做四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活动的效果与收获:
1、活动使队员滋长了热爱父母的情结。
这一系列活动让孩子第一次这样深入地,细致地认识了自己的父母,体会到了父母真真切切的爱,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热爱生活,珍惜父母所给他们的一切,也是他们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纷纷表示要牢记父母之爱,父母之恩。古人云:鸦有反哺之孝;德。如在送给父母的感恩卡上学生的感言有:羊有跪乳之恩。孩子们深深懂得了孝敬父母,珍惜父母之爱是作为新时代少年应有的美好品
妈妈,我今天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说全是您的功劳,要不是您,我就不会如此快乐。您知道吗?每当我失败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您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谢谢您!
——过宗琦同学
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最爱的人,您如细雨绵绵洒落在像种子一样正在发芽的我,又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我前进的道路,让我茁壮快乐地成长。
——张潇同学
孝经世传自古今,父母情恩似海深。鸟兽尚知哺育恩,爹娘不敬敬何人。
——华诞同学
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家长眼中的孩子又有多少改变呢?有不少家长觉得孩子脾气好多了,变得孝顺了、懂事了,比以前主动并坚持做家务,关心和体谅父母,会说谢谢;有些家长表示孩子比以前有爱心了,知道体贴父母、孝敬父母,知道要感谢身边对自己付出过的人,一点点事也算;有些家长感到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对许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能主动和父母谈心里话,孩子与自己更亲了;有些家长反映孩子以前不敢参加一些活动,现在能积极参加,能主动与他人沟通交往,和同学增进了友谊。许多家长认为,通过感恩辅导活动,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内心地说出感恩的话。
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家庭关系也因之更融洽了,对于孩子们的感恩行动,家长是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乐在心里。一股爱的暖流在家庭成员之间流淌。活动使队员滋长了热爱父母的情结。
2、活动使队员感受到了传统美德的魅力。
孩子们都说,感恩是个有魅力的词语。当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对待他人的时候,发觉人们脸上的笑容特别真诚,周围的景致也特别美丽,自己的心里也特别舒畅。
开展了感恩系列活动以后,餐桌上,多了一双感恩的筷子;问候里,多了一句感恩的声音;清茶中,多了一份亲情的甜蜜;欢笑中,感恩的真情在涌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队员们触摸到了传统美德的内涵,感受到了传统美德的魅力所在。
3、活动使队员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搜集诗文、故事,整理信息,交流讲演,设计手抄报、黑板报,学做家务……一次次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队员在老师的引导下,始终是兴致勃勃的,当活动总结谈收获时,队员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有的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父母,学会了感恩。有的说学会了如何上网查找、收集资料。有的说自己变得爱看书报了。有的说自己会做了许多家务……此外,队员们的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指导教师的总结与反思:
下面我就谈谈由此次活动生发开去的一点感想:
一、活动主题应来源于生活实际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关注周围生活及其整个世界时发现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确定主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周围的生活及现象,从而提出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背景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取舍,确定活动的主题。只有这样确定的主题,才是学生乐意探究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生活基础;也只有这样坚持下去,不同年级、不同年段的学生才会呈现出不同领域中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教师的引导也才会使同一批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关注不同领域的问题。
实践证明,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辅导非常有必要,开展“感恩父母”系列活动是有效可行的,值得在学校中推广。由于父母养育之恩是孩子感受最深的,因此我们更应让学生从感恩父母做起,通过感恩父母,进而推己及人,达到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目的。
二、由浅尝辄止走向深度体验
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但实践并不等于走过场,应该引导学生由浅尝辄止走向深度实践、深度体验。深度实践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把各种实践活动的目标细化、分解,并进行合理分工;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来完成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深度实践还要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对实践过程进行细致的记录和深刻的反思,每一阶段都进行适时的调控。需要反复实践的要多次实践,需要更换实践方式的就要及时更换。只有这样及时总结和反思实践过程,才能使学生真正通过实践活动受益。那种为了活动而活动,或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只能是一种低效的实践、盲目的实践。
知恩、感恩是一个长期濡化的过程。今后,我们会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拓展“感恩父母”系列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并且在课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感恩父母”实践活动,使感恩辅导不走过场或只留于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把感恩付诸实际行动,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中生成感恩之心,在感悟体验中激发感恩之情,在日积月累中形成感恩习惯,学会感恩父母、关爱父母、回报父母,学会大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共同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进而推己及人。
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家长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教育资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活动时,很多情况需要在课外校外进行,涉及有关安全,与人交往,策略指导等问题,需要得到家长支持。
为了搞好“感恩父母”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我们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发家长信、填写活动意见问卷等途径,让家长了解学校开展“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要求家长给孩子增加感恩的体验,多让孩子亲身体验付出和关爱等情感,对孩子自发的感恩想法、言行要多鼓励表扬,还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感恩榜样,以强化孩子的感恩心。活动后许多家长也写回反馈意见给学校,反映孩子在家的进步和变化,可见,要搞好“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还有赖于家庭与学校同步协调,家长与教师携手合作,家校密切配合。
那么,家长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感恩父母呢?首先,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孩子才会产生感恩报恩的意识。如果孩子意识不到父母的付出,怎么可能产生感恩之心呢?第二,家长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一下辛苦。多吃苦,孩子才知道感恩。孩子光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认为那就是父母的义务,是理所当然的,也不会产生感恩的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指导孩子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体验父母的辛劳。第三,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应对自己的父母的付出表达感激之情,经常说出自己最感谢的人或事,给孩子做个感恩榜样。做父母的如果不敬不孝,不关心和感激上一代人,孩子耳濡目染就会效仿父母的不良行为。当然,家长还应经常对孩子表达感恩,感恩孩子让自己有机会体会为人父母的幸福,感恩孩子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快乐和希望。第四,对孩子感恩父母的想法、言行,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孩子你不用这样”……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家长要给孩子表达感恩、关爱父母、回报父母的机会,要乐于接受孩子的感恩、报恩、施恩,并不忘向孩子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