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培训计划 内容页

如何上课课堂教学模式专项培训讲稿

  如何上课课堂教学模式专项培训讲稿

  一、问题的提出

  讲习稿课堂教学模式是我校在原来248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借鉴江苏东庐中学讲学稿课堂角模式,结合我校实际,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习题或问题为承载,通过对习题或问题的分析、研究、解答来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既突出了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实现了由传统教学教师的单向传递到师生互动的双向传递。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体现。因此,它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切合我校的实际,具有可以探索和实践的价值和意义。

  二、讲习稿课堂教学模式备课应该抓住的核心是什么

  (一)、传统备课的反思和回顾。

  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甚至还包括备教具。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的教为核心的教学只有备教材落实到了实处,而备学生、备教法几乎落空,或者所没有被更多的老师予以足够的重视,加之近几年来,一些教师心浮气躁,敬业精神不够,或者由于个人综合素质影响,备教材也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上课前的最主要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上课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也是近年来教辅资料盛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机械重复,题海战术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讲习稿课堂教学模式备课应该抓住的核心是什么

  讲习稿课堂教学模式备课同样是上好课的根本和前提。但是备课中应该注意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备教材以及教材的基础课标。这是上好课的最基础部分,它的根在课标。教材是实现课标的基本素材。有些教师经常对我说,课上不完。我反问一句,谁让你把课上完了呢?你的认识从根本上讲就有问题,我们想方设法要完成的不是教材任务,而是课标任务。这也就是新课程一直所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最重要的是课标。有了课标,我们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取舍。今年在质量分析的时候,语文组的同志对我说,对照中考说明,对照今年中考考题,通过对苏教版和人教版的对比,他们发现在必考篇目的50篇中,苏教版中有好多没有出现。所以今年在教学的时候决定把苏教版和人教版做以认真的对比,突出对必考篇目的教学,对非必考篇目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一句话,以中考为核心,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有取舍我同意,但是这种取舍我不同意。因为他们没有抓住根本。根本应该在课标,应该在该学段中对学生学习层次和程度的要求。我过去教诗歌单元,有的诗歌是课本上的诗歌,有的是我自己写的诗歌。虽然我写的诗歌不很成熟,甚至有些蹩脚,但是我把自己在诗歌中所运用的基本手法弄得很清。所以,对学生教的游刃有余。因为是老师写的诗歌,学生有一种钦佩和敬仰的感觉。又因为讲的很熟练,熟能生巧嘛,所以听课不仅专心致志,而且兴趣高昂。也有的时候我教学生写的诗歌,有时候,学生所运用的一些手法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经过我的分析之后,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诗歌知识,而且有一种成功的感觉,学习效果自然很好。所以教诗歌是诗歌而不是课本上所罗列的某篇诗歌,这是关键。

  2、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自从有了网络以后,可以说我们的整个世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视野开阔了,信息激增。过去要求读书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不需要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多年前,我们就经常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整合什么?怎么整合?我想这是问题的关键。但是多年来,我们整合了没有?客观的说,我们已经整合了。我们通过网上,借鉴了别人的课件,借鉴了别人的教案、导学案,借鉴了别人的练习题,甚至通过网络借鉴了别人的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认为我们用的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不够自觉。从自发向自觉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还没有实现网络与教学的有机统一,没有进入常态化。今后我们要以课标为依据,更加大胆的取舍教材、整合教材,更加充分的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和优秀的做法,在音频、视频和基本素材上更加广泛的提取。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避免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低效劳动。二是可以开阔视野,丰富视听,启迪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去处置我们所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三是快捷。现在我们还需要买大量的书籍吗?我认为已经没有必要了,打开电脑,随意搜索,要啥有啥,尽得天下,有什么得不到的?

  3、习题承载或者问题承载既是对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的冲击,又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以知识为主,弄清当节课所要传授的知识的脉络和体系,选择好典型的题例,然后准确的、简洁的、条理清晰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记住、领会,这就是一节好课,这就是一个好老师。新的课堂教学反对的恰恰是这一点,因为传统教学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它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它把学生当成了一个知识的容器,只有容纳和接受的功能,没有选择和构建的余地。这样的学生缺少的是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的转变。而习题承载或者问题承载,恰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动思维的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了方法。可以说是既得鱼又得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用习题承载或者问题承载的形式代替原来的基本知识脉络以及典型题例不仅能够实现原来对知识的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用习题承载或者问题承载这种办法,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因为一是它要冲破传统,要冲击定势,所以有些教师不能适应。二是它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随时遇到一些教师所意想不到的新生成的问题。既是对教师知识积累的一个考量,也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考量。所以,实施它要有勇气,更要有决心。

  4、在习题设置和问题设置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面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几道习题或者提出几个问题那是再也简单不过的事情。但是要选好习题或问题实在不容易。一是我们要对照课标,看它能不能完成课标任务。二是要看它是否精当,是否能够以少少许赢得多多许,所以要看它具备不具备典型性、代表性,不能鱼龙混杂,随意选取。三是还要注意分层,注意照顾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让优秀者吃得饱,让学困生受得了,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各自的层面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TAG标签: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