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内容页

作高中学2012年春学期工作计划

  作高中学2012年春学期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实现一个目标,突出三个重点,解决四大问题,抓好八项工作。

  二、实施目标:

  实现一个目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第一,办人民满意教育。

  突出三个重点:安全、质量、和谐。

  解决四大问题:

  (一)规范办学行为过程中引发的师德修养问题;

  全体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爱岗敬业、有教无类,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过程中引发的师德修养问题:一是有偿家教,二是(参与)校外办班,三是职教类生源卖买,四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五是向学生兜售教辅资料等。

  (二)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制度约束与人文关怀的问题;

  以前我们过多的注重了对老师的人文关怀,对于全体教师来说学校的制约机制缺乏公正、公平性。本学期,我们将更多的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三)分配过程中如何体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客观公正、民主公开、群众公认、程序规范的原则,全面落实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将进一步完善的《建湖县作高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z县作高中学2016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细则》,以责任和业绩为依据,向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奖励性和发展性原则,而且可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全面、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

  (四)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与服务意识的培养问题;

  要求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育服务意识、用自己的学识教人,品格育人,真诚面对学生,宽容对待家长。

  抓好八项工作:

  (一)加强学校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1.狠抓教学六认真:严格按照教务处《作高中学教学过程管理考核细则》执行。

  2.抓好出勤管理:本学期将严格按照《建湖县作高中学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和《作高中学师德及出勤考核细则》规定执行。

  3.抓好班级管理:本学期将规范《作高中学师德及出勤考核细则》,并按此细则执行。

  4.抓好后勤管理:本学期将严格按照《作高中学财务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二)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服务意识。

  1.加强“三心”:全体教师要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能自觉坚守自己心灵深处追真、向善、求美的阵地,把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看作一种享受,对职业要有良心,对学生要有爱心,对事业要有责任心。

  2.实行“三制”:对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违规范办学行为者,在评优晋级、绩效分配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出现不安全事故并最终导致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经查实,事故现场有教师且不作为,将实行首问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常查常报,做好过程管理,形成每月述职制。

  3.增强“三自”:不依靠关系、不依仗背景,不安于现状,做到自尊、自强、自信,积极进取,搞好本职工作。

  (三)提升质量意识,确保目标实现。

  1.重过程监管:坚持月查(教务处每月进行教学六认真常规检查),一月一小结(针对教育教学总结得失)。

  2.重教学研究:一是科研搭平台,彰显风采;二是教研解难题,一研一得;三是落实有效教研,求实效,总结推广,以此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重终结性结果,兼顾纵横向比较。

  (四)完善教学设施,加强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

  1.把握机遇,完成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改造(东操场的扫尾工作和西教学楼加固工程);

  2.强化设备设施的运用培训及管理;

  3.凸出现代教育技术特色,多出成果。

  (五)强化养成教育,突出“三实”。

  以共青团主题班会活动为载体,凝聚全校师生的合力,家校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齐抓共管,对学生夯实养成教育,落实感恩教育,务实成人、成才、成功教育。

  (六)实施人才工程,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继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学习理论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科学决策力。

  2.加强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本学期,我们将以“迎接十八大、保持纯洁性”为主题的珍惜党员荣誉称号、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三项教育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支部的政治思想引导作用、组织协调作用和服务指导作用,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党员教师既要保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又要展示善于求索,开拓创新的千里马丰采,用党性来凝聚人心,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名师,铸造名校。采取课题研究、教学研讨、骨干教师示范、外出培训学习、师徒结对等形式,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帮扶力度,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