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流范文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内容页

兴泰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兴泰中学十三五发展规划

  z省兴泰中学坐落于扬子江北畔,兴泰城中心区,西毗仙鹤湾风光带,东临襟江水曲。学校闹中取静,静中含雅,人文气息浓郁。学校肇始于1861年的“襟江书院”,至今已有151年的校史。校内石刻明确记载,书院旨在培养“出为名臣,处为纯儒”的有用人才,“使士若民闻圣贤之训,修忠信之风”。这一理念如清泉流涌,赓续百年而未绝,成为省兴泰中学代代承传的文化血脉。

  1958年,学校被列为全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转评为z省四星级普通高中。2009年,接受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四星级高中复评。秀出东南,满园芬芳——无论是炮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曙光乍现的解放初期,无论是全面复苏的上世纪80年代,还是意气风发的新世纪,省兴泰中学薪火永续,形成了“勤奋、守纪、求实、创新”的校风,“严、细、实、活”的教风和“好学、善思、踏实、灵活”的学风。校风、教风、学风,“三风”醇厚,发展了“书院文化”内涵,凝结着百年名校的文化精髓。具有时代气息的泰中精神,质地里永久包含着一个“实”字:教,追求“实”与“活”的互补;学,须有“踏实”的顶真功夫。每个泰中人都已将“求实”视做宝贵的精神种子,深深植根于每天的工作和学习中。

  在《2005—2010年发展规划》中,学校明确提出“运用已经聚集起来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突出丰富内涵,把学校的品牌做大、做精、做强”的发展战略。五年来,学校依循规划,以“创新”为动力,分“三步”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步,立规定制,依法治校,以创新的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第二步,保持稳定,开展活动,以创新的活动提升教育教学品位。第三步,追求特色,固化特色,以创新的管理打造优质的“泰中”品牌。经过几年踏实的工作,学校健康和谐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我校共有57个教学班,3000余名在校生。教职员工300多人,专任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全校中高级职称人员达200多人。现有教授级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4人,省、市名教师22人,“333”“311”工程培养对象14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46人,受国家及省市级各类表彰的教师达100余人次。近五年来,学校办学业绩喜人,仅省级以上竞赛获奖的学生累计有300多人,并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产生影响的优秀学生,如并肩进入清华园的双胞胎兄弟尹祥、尹俊同学,全国奥赛双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保送生张弛、孔郁斐同学,泰州市状元周佳蓓同学,省第八名、泰州市状元奚佳同学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绿化四百强’先进单位”、“z省文明单位”、“z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z省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先进集体”、“z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z省‘五四’红旗团委”、“泰州市‘红旗基层党组织’”、“兴泰市‘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兴泰市‘团结、务实、廉洁、奋进’好班子”等称号。

  当前,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党和政府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规范办学行为的政策措施更加具体、严格。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可逆转,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更加深入。近五年来,学校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发展需要,教育教学各项质量指标稳居全市前列。党团政工、教学后勤等各项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办学规模稳定,师生比趋向合理。与此同时,学校内涵发展仍有较大空间,在培植内功、激发活力等方面大有可为,特色效应的扩展需做出长期的探索。

  回顾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总结近五年来的工作,结合学校改革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将我校建设成文化内涵更丰富、发展动力更强劲、办学品位更高尚的全省一流普通高中。

  二、办学理念

  继续秉持“对每个学生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聚心合力,求实创新,办人民最满意的教育。优质教育体现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结果和拓展。学校要整合教育管理资源,举全校之力,建立科学、完整、有效的服务体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校将注重内涵,以人为本,规范办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学生在校接受三年的教育,应逐渐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造意识、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未来学习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从而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三、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TAG标签: 十三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