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

日期:2017-06-29  类别:优秀教案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文章来源自jsfw8学科网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1、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王朝?(蒙古)
2、在蒙古兴起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人物是谁?(成吉思汗——铁木真)
3、为了能够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管辖,元世祖忽必烈怎样在政治上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省)
过渡讲解:行省就是中央派驻地方的行政机构,起初对于巩固统治发挥了稳定的作用。但是到了后来,元朝政治日益走向腐败,民不聊生,终于引发农民起义,元朝被推翻,建立起新的王朝——明朝。这个王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怎样巩固它的统治?下面就要学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生阅读79-81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以及插图,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标注,并思考回答:
1、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怎样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废行省设三司)
2、这个措施有什么作用?(地方上的权力不至于太大,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教师指出:这样一来,地方上的权集中到了中央手中。但是,自从秦始皇以来,中央政府里都由丞相辅佐皇帝管理全国政治事务,逐渐形成相权与君权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如果皇帝英明,君权占主导地位,就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反之,皇帝懦弱或昏庸,相权占了主导地位,常常发生“挟天子以令诸侯”现象,导致王朝衰落。明太祖亲自参加农民起义才坐上
金銮殿的,他怎么肯让大权旁落呢?为了江山永固,他必然要想些办法的。
3、他怎样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改设六部,另设殿阁大学士)
4、但是明太祖对这些官员仍然不放心,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5、为了彻底解决官员对皇帝的忠诚问题,使得他们走上仕途之前就在思想上完全奴化,明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八股取士)
学生根据81页“动脑筋”:你怎样评价明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双方各有道理。仅从考试制度上说,它使得考试更加规范,增强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文官考试制度的进步。若从社会影响上说,它的规定过于僵硬死板,对人们的思想具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助长了为了当官而死读书、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这个时候,人家欧洲正处在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之中,民主与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正在形成飞跃发展的态势。而我们中国,人们的思想被紧紧束缚着,走向衰落就是难免的了。)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学生阅读81-82页课文,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记号,并回答:
1、根据82页“练一练”: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分封藩王)
2、明成祖是明朝的第几个皇帝?(第三个)明朝第二个皇帝是谁?(建文帝)
3、明成祖从建文帝手中夺取政权的战役叫做什么?(靖难之役)
4、明成祖怎样巩固统治?(迁都北京,继续削藩,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5、根据“活动与探究2·思考与判断”: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女孩有点道理,但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男孩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说出来的道理比较深刻。)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学生阅读83页“自由阅读卡·明十三陵”,根据“活动与探究3·游览与分析”:十三陵中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他定都在应天,就是今天的南京,死在南京,葬在南京的孝陵。)
2、为何明成祖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他是第一位葬在北京的明朝皇帝,那时明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3、完成新学案59页“自我测评”。
4、提醒学生预习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文章来源自jsfw8学科网 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以上《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优秀教案»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历史——明朝君权的加强教学设计》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