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源自化学科
一、掌握基本的读图方法
现在地理高考重在考学生的能力,考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较少出现死记硬背的试题,而以应用、分析、综合、探究类的试题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按照图文对照的原则,将书本上的文字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并养成随时运用图象的能力和习惯;指导学生观察各类地理图象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的方法、步骤和思路,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掌握从地理图象系统中获得地理信息的程序。
1.细读地理图名
图名是地理图象的灵魂。它常概要的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体内容。如重庆地形图既表明是重庆的区域又是地形图。
2.熟练掌握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语言。它能表达图上具体的事物和内容。学生要熟练掌握地图的一般图例和注记。如山脉﹑河流﹑湖泊﹑沙漠﹑沼泽﹑交通线﹑各类矿产﹑不同级别的城市﹑海拔高度﹑海水深度等等。
3.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地理图象中的区域地图是反映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因此必须对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区域相对位置进行分析。通常区域地图都标有经纬线,对于经纬度位置的确定,一般先读读图上的经纬度数,再根据其度数确定本区的热量带﹑所处半球﹑海陆位置或更加具体的位置等。如台湾省经纬度位置的确定,先读出台湾省约位于21°N--25°N,120°E--122°E,从经纬度看,台湾省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和东半球,属于热带地区。海陆位置就是根据周围海陆的分布情况确定位置。如"台湾省位于太平洋西岸和台湾海峡之间"就是从海陆位置角度定位的。区域相对位置的确定,取决于与相对参照物的关系。如台湾省位于祖国大陆的东南部,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就是根据大陆和邻省相比较的位置确定的。
4.掌握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大小、高低、形状等。如地球上各个大洲、大洋、湖泊和国家的大小、形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岸线的长度和类型;任何一条河流的长度和流向;任何一条山脉的高度和走向等等。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首先借助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然后在图中找出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再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推理出这种地形地势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太平洋影响,使大河滚滚东流,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最后,将整节知识在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只成一张地图。由此可见,应用地图既可使我国地形的高低起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又可以使得知识以高度的概括和浓缩,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对地理图象中区域地图轮廓的识别,可通过地图的形象特征来认识。如非洲的轮廓就是梯形和三角形的组合,云南省像一只飞翔的天鹅,黑龙江省像一把菜刀,陕西省像一尊跪式的秦兵俑等。
5.抓地理图象中重要的经纬线
在不同比例的区域地图上关键的经纬线,关注并记住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如0°纬线﹑0°经线﹑30°S/N﹑40°S/N﹑120°E﹑南北回归线等。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张活化的地图。
6.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相互联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如讲授《中国地理》的"西北地区"一节内容时,由于该区的农牧业发展状况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揭示这一规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教材对此的阐述比较简单,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很难掌握。为了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这一规律,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西北地区草原和荒漠分布图",从图中发现,该地区地表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然学生会发问,为什么该地区植被会出现这种变化呢?接着让学生查"中国降水量分布图",从图中看出该地区的年降水量也是自东向西依次减少,这就为本地区植被的变化找到了根源。但新的疑问又产生了:该地区降水量为什么变化这样大呢?如果再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答案就找到了。由于该地区东西跨越的经度很广,东部距海近,水汽较充足,因而降水丰富;越往西距海越远,水汽不易深入,因而降水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结论:水是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的命脉。由此可见,地图有助于阐明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成因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7.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各种地理事物是用各种地图符号体现出来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把各种地图符号形象化。同时,通过观察和分析还要注意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使用地图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使用一般的景观图片、幻灯片、电影等直观教具有所不同。地图在学生头脑里形成的是概括的表象,这种表象往往会促使学生产生直觉思维,从而进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之中。如用中国的地形图分析长江的水文水系特点,学生结合长江流经地区的地形特点就会得出:在山区水流湍急,水力丰富,可以发电;在平原地区则水流平缓,可以航行,有灌溉之利等结论。这里学生绝大部分进行的是形象思维,即凭借头脑中的表象(高山的流水,从很高处往下流,水流很急;平地水流很缓慢)进行思维活动,而不一定是先经过一连串的逻辑思维,如山地地势陡峻→高差大→河流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水力丰富,才获得以上认识的。这种形象思维具有不受已形成的地理概念、规律与理论约束的特点,容易产生直觉,即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忽然领悟的思维,也就是帕格森所谓"理智的体验"。很多事例证明,直觉在发明创造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做到教学起点图象化和内容问题化
1.教学起点图象化
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对地理图象的应用至关重要。每一个分区地理知识的学习一般都从该区地形图入手,学生则从地图上可以获取到该区范围(即所包括的地区大小)、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的信息,这是对一个区域的最初步的认识。图上所反映的基本信息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对区域其他特征的认识,所以教学的起点就离不开图。
2.教学内容问题化
教学内容问题化即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连续递进性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启发、诱导学生步步深入,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如在进行中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的教学时,先出示一张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一张中国地形图,提出问题:我国年降水量大于1600毫米、等于8您现在访问的是中国学科吧旗下教案网http://www.jsfw8.com/jafs/
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的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哪些地区?通过对照地形图学生并不难回答出这个问题;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归纳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继而展示第三幅图"我国夏季风示意图"并提问:造成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看到图上所提供的夏季风的风向、源地、影响地区,就基本上知道了造成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了。由此进一步提问让学生思考引申到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层层递进设问有利于把问题通过图象导学的方式加以解决,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潮,并达到了指导学法的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理解和分析为主,不需死记硬背。
三、利用地理图象可以使教学过程程序化
在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学习都是相当有规律的,一般都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区域的一般复习方法。以非洲为例,首先由位置图上了解该区的范围和位置,接下来展示非洲地形图,这里要记忆一些大的地形区,并归纳出非洲地形特征,再进一步由气候图上掌握非洲的气候特点和类型,并进行成因分析,结合地形图分析地形对非洲气候的影响作用,是该区的重点复习内容。再接下来是河流和水文特点,展示的是尼罗河、刚果河、赞比西河分布图,而后是区域经济特征,分别结合每一张专题地图讲述非洲的人口、农业分布及成因、工业部门及特点,最后是港口和城市分布,也都要落实在地图上加以掌握。
从非洲为例分析可知,每一个知识点都与一至两张蕴藏着丰富地理信息的地图相关,因此对区域地理的复习一般都借助且遵循从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经济特征(人口、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这样的程序进行,使学生做到有规可循,举一反三。
四、注重高考复习中区域间的图文比较,突出区域间特征
近几年来地理高考的一个重点就是区域间的横纵向比较。高考命题者亲昧有佳。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往往与其他区域不同,进行区域之间的相互比较,这也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目的是对各区域的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也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例如,xxxx年重庆高考文综地理部分第一道主观题华北平原与美国西海岸城市带的对比。从地图上不难找出两国的差异性:①虽都为临海国,但海陆位置不同:一地为亚欧大陆的东部及西太平洋的西岸,另一地为北美大陆的西部及太平洋的东岸,纬度位置也略有差异。②不同的位置造成两国的气候类型就不同: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形成气候的原因也不同,这些都可以结合地图上提供的信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洋流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比较两地气侯异同。③两地工业特点及产生的原因不同,④两地农业类型、规模、劳动力条件、农作物等均不同。这种区域间的知识通过地理图象所提供的信息以及挖掘出更丰富的内容进行很好的归纳比较,就是针对区域地理复习所进行的一种很有效的复习措施。
五、拓展高考复习的区域范围,进行跨区域联系比较
沿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交通线的延伸方向,气候区的延展方向等把区域范围由本区向区域外扩展,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观。如在学习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