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地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郭卫红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小学
指导教师:朱慧北京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授课学校:西单小学授课教师:郭卫红授课对象:小学生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材选自:自编的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学会生存》
《探索与发现——地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学校避震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语言交流和在线讨论方式)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联系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上网学习,知道在学校如何避震。
2.避震模拟演习。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网上学习,学会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1.PPT课件
2.《探索与发现——地震》网站
设计思路:
有关专家建议在中小学开设突发事件应急教育课程,增强他们的安全预测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救、互救的训练。学校要在短时间内开设这一课程,似乎不太现实。惟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实战演练,而体育课恰恰能充分体现出来。利用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教给学生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后抢救、自救的知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使学生提高自防意识。
因此,作为一项新的教学试验,xxxx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西单小学将生存教育引入体育课堂。这项试验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的一种新的尝试,目前这项试验在我校开始不久,学校成立了专门的课题小组,试图通过该项试验让学生学会生存技能。
《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以前课程结构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要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在社会适应这一学习领域目标及水平目标中提到“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并具有该项能力”。
基于对《课标》中这段话的粗浅认识及我们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点滴体会,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灾害和突发事件是从不预约的,孩子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其安全的问题,愈加显得重要。传统的教育长期忽视或者很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活知识和自救互救常识的教育,导致学生在生活上既不能自理,又不能机智灵活地应付和处理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故。
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在体育室内课中同样可以应用。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平台,我们将生存教育作为校本教材,并承担了科研课题“通过改变小学体育室内课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探索与发现——地震》是教材中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分为3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地震的简单知识,第二课时让学生掌握在学校避震的技能,第三课时是让学生掌握自救与互救的技能。
一、创设情境,引导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观看两种不同方式的学校避震录象时,听老师讲解,提出明确的要求——边看边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视频播放之后,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通过视频加强对学生心理震撼和感官刺激,对知识掌握得更为深刻和留下持久的记忆。
二、资料引入,提高学生网络搜索的能力
我们将《探索与发现——地震》这一单元以网站探究的形式出现,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网络教学平台,有意识地尝试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所需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带着问题去上网查找。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一个清晰的学习主线,这样使学生在上网自学过程中有章可循,在网上不是盲目的看。
三、角色扮演,换位体验,深入理解校本课程
在进行学校避震实践中,教师安排学生从遇难者的角度去思考,“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中,以“地震来了怎么办”为任务线索进行教学,从而进行避震模拟实践,地震来临时怎么办?怎样做才是最科学的?在教学结构的安排上,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学校怎样避震等。学生经过多次的尝试与体验最后获得成功,同时学生具有很大的成就感,轻松地理解教材内容。
四、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探索、分析能力
在网上自学的基础上,由教师组织发言,由于学生在本课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习过程中可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学生都愿意把自己在网上所见所感讲给大家听,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后,由一个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在其基础上进行补充,或讨论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由教师针对学生找不准的问题进行纠正和补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做到有张有弛,对于重点问题,就引导学生多说多讨论,时间要长一些,在学生理解、参与的基础上,把问题分析透彻。
通过上网学习、同桌互相学习,小组间合作,从而形成全班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立体交叉网络结构,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往复的、多通道、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在这种全方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探索与实践能力,并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体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使其有了自学后成功的体验,为以后学习习惯的培养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