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是贯穿于本章《网上信息的获取和交流》的主线,与后面章节内容联系密切,学好本节知识就能为学习后面章节知识打下基础,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高中学生,无论以后走进大学校门或者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本节内容都是一个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本节也是本章的一个基础,亦是一个重点。
二、教材特点: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编排从实际出发,以现实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即以在因特网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为例把本节的知识点贯穿于其中,环环相扣,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二:教材遵循了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基本规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在因特网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基本操作。
2.掌握发送、阅读电子邮件和以附件方式发送磁盘中的文件。
能力目标: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自学、合作学习和动手能力。
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的学习品质,加强集体主义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在因特网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基本操作,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技能。
难点:用户名的确定;邮件中附件的添加方法。
五、教学方法:
1、先讲后练教学方法。教师“讲”是让同学们对在因特网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有感性的认识,强调一些在因特网上操作注意的事项,为同学们提供上网的经验。学生“练”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2、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驱动为主线,营造创新氛围。
3、分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在教学、上机实践、个别辅导中体现分层次教学。
六、教学媒体: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广播、监看和控制等功能,进行课程学习,发现并讨论问题,过程检测与评价,作业评价。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展示实物:电话机、信件。
2、问题:这些实物的作用?互联网上人们如何交流?信件的书写格式?
分析指导:信息交流是人们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过去人们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进行交流。现在,信件和因特网结合在一起,出现了电子邮件。利用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传递。我们要注意电子邮件的书写格式。
<二>、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
问题与方案:
互联网上的电子邮箱有收费和免费,我们学习的是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可到中华网(www.china.com)、雅虎中国(cn.yahoo.com)、网易(www.163.com)等申请。
讲解:
教师演示中华网电子邮箱的申请。
申请成功后的地址:用户名@mail.china.com
注意:在填写资料时,不要混淆“用户名”和“姓名”。“姓名”可以根据情况填写(不主张在互联网上随便泄露自己的真实资料),但是“用户名”就一定要记住,它是作为你登录自己邮箱的ID,就相当于是一个人身份的证明(身份证)。在中华网邮箱系统中,每一位申请的用户名都必须是唯一的。而且第一次确定邮箱的“用户名”时,有些符号是不允许作为用户名的组成部分的。
学生活动:
上互联网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强调要学生注意自己真实个人资料的保密)
<三>、发送电子邮件:
讲解:教师演示申请成功后登录到自己的邮箱的制作。填写好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邮件的主题还有主要内容后,按“发送”按钮即可发送邮件。
“附件”按钮,然后根据提示的步骤完成即可。
学生活动:
登录自己申请的免费邮箱,发送一封有我们学校的大门图片的邮件到教师的邮箱(dghjzx@163.com)
注意:主题请写明班级、学号、姓名;主要内容说明本附件是什么内容。
思考:如何将一封EMAIL同时可以发送给多个人?
<四>、作品展示:
打开老师邮箱,展示同学们发给老师的电子邮件作业,从中分析同学们发送电子邮件时常犯的小错误,表扬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
思考:收到朋友的邮件,回信时你是如何操作?
<五>、课后总结:
同学们在本节课中学习了在因特网申请免费电子邮箱的基本操作,发送、阅读电子邮件以及以附件方式发送磁盘中的文件的方法。这些基本操作对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是有很大帮助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多用E-MAIL,多与同学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齐来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