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初一语文试题北大附中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北大附中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

北大附中xxxx·1

班级姓名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酝酿()澄清()迸发()

  卷帙()和煦()称职()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应hè摇lán御pìn

  显hè缥miǎo颤lì

  3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欣欣然:高兴的样子匍匐:爬行骇人听闻:震惊

  B空灵:清净澹澹:荡漾的样子契而不舍:雕刻

  C朗润:明朗瀚海:沙漠不言而喻:比喻

  D响晴:(天空)晴朗高爽汲取:吸取孜孜不倦:勤勉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竞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B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

  C他的演讲太绝了,我只好甘拜下风。

  D司空见惯的现象,未必都合乎道德规范。

  5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李白、辛弃疾、杜甫、岑参、曹操都是唐朝著名诗人。

  B《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D《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作家。其代表作还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6与原诗(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2分)

  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

  C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D看,像细丝,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

  7作家、作品、时代(国别)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俄国

  B郭沫若——《女神》——现代

  C韩愈——《昌黎先生集》——唐朝

  D屠格涅夫——《皇帝的新装》——丹麦

  8某学校的一位老师,接到一份请他参加学术讨论会的通知,但他因病不能出席。如果他给大会秘书处写信说明情况,比较得体的一句话是()(2分)

  A我因病不能参加这次大会,失去了一次学习良机,对此,深感内疚。

  B我因病无法前去参加大会,失去了一次与同行切磋学问的良机,对此深感遗憾。

  C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学习的绝好机会,对此深感不幸。

  D我因病无法参加这次会议,辜负了你们的美意,对此深感惭愧。

  9选出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分)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B那点薄雪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C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D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10默写(5分,可任选其中的5句)

  A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B吴楚东南坼,(杜甫)

  C若出其中;若出其里。(曹操)

  D,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E,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F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

  G,可以为师矣。(《论语》)

  H《〈论语〉八则》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照例句,以“爱”为话题,另写一个句子。(3分)

  美,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爱,是,

  是。

  12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蓝天、白云、风筝”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50字以内)(5分)

  13应用文改错。(3分)

通知

  初一年级全体同学:

  请于今日下午到礼堂开会。会议内容:总结本月份我年级各方面的情况。请带笔和笔记本。

xxxx年1月8日

光明中学初一年级组

  ①

  ②

  ③

  二阅读理解(44)

  (一)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⑴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⑵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⑶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1文中“⑴⑵⑶”处依次应填上恰当的一组词是()(2分)

  A变成躲漂B形成

藏托

  C凝成潜涌D换成伏捧

  2“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个句子用一锅水逐渐沸腾比喻从春到夏的过程,这样比喻是为了突出夏天的什么特点?()(2分)

  A紧张B热烈C急促

  3文中“海浪”比喻,“舰船”比喻(2分)

  4你认为本段中哪个词用得最传神,谈点理由。(20字以内)(2分)

  

(二)

  ①“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

  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的满意!”

  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④“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⑤“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⑥“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xxx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对“诚实”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两个官员的所作所为看,他们并不诚实,所以用词不当。

  B指两个官员老实、憨厚。

  C取其反义,讽刺两个官员的虚伪。

  2第二段文字运用描写与描写。(A心理B行动C语言D外貌)前者写皇帝,后者写皇帝对根本不存在的布料的赞美,这样对照着写,揭露了皇帝的。(4分)

  3下面哪一种说法最能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正确的是()(2分)

  A指出说假话是极不道德的。

  B讽刺封建皇帝的虚荣心。

  C揭露封建皇帝愚蠢昏庸的本质。

  D讽刺大臣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

  4为什么是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2分)

  

  5为什么老百姓只是私自低声地传播,而且推说是“有一个小孩子说的?”(2分)

  

  6皇帝有点儿发抖了,为什么又摆出“更骄傲的神气”?(2分)

  

  7想象:骗子混在人群里偷看,他们将有一段怎样的小声又得意的对话呢?(3分)(30字以内)

(三)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1解释加点的词。(2分)

  或王命急宣素湍绿潭

绝多生怪柏飞漱其间

2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分别概括两段的内容(每段不超过10字)(3分)

  第一段:

  第二段:

  

(四)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唱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更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nèn)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的白色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1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轻yíng娇nèn

 

 2文章第一段中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2分)

  3文章中最能体现蒲公英性格特点的一句话是:(2分)(用在文中标出)

  4在我成长的不同时期,妈妈为我做的事都和蒲公英有关。妈妈这样做的用意是:(2分)

  

  5文章中三次运用了“飞来飞去”这个词语,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6最后一段中“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是什么?(3分)

  

  

  三作文(任选一题)(40分)

(一)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在北大附中这座知识的殿堂,你已生活了一个学期,其间,快乐的花朵,时常羞红天边的晚霞;快乐的比萨饼,也常把肚皮笑破……

  请以“快乐时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

  以“落叶和花儿的对话”为题写一篇童话故事。

  

  

  要求:①运用拟人等手法,写出落叶和花儿的神态、心理和说话的神气;

     ②中心明确;

     ③600字左右。

  

  

  

初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运用

  1niàngchéngbèngzhìxùchèn

  2和篮聘赫缈栗

  3C4A5A6D7D8B9C

  10A清风半夜鸣蝉B乾坤日夜浮

  C日月之行星汉灿烂D天街小雨润如酥

  E我寄愁心与明月F千树万树梨花开

  G温故而知新H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爱,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是饥饿时的一块面包。

  12略

  13①写明开会的确切时间

  ②正文第一行空两格写

  ③日期与署名位置颠倒

  二、阅读理解

  (一)

  1C2B3麦浪公路上的汽车4略

  (二)

  1C2AC极端恐惧虚伪3B

  4小孩子天真烂漫,童心无私无畏

  5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同时也担心别人说他不称职和愚蠢

  6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

  7略

  (三)

  1有急流的水山峰冲荡

  2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3第一段:夏季江水的迅猛。

第二段:春冬之时的奇丽景色。

  (四)

  1.盈嫩

  2.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的淡雅。

  3.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4.教育“我”像蒲公英那样,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5.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在妈妈的教育下求知、成长、努力进取的情景。

  6.每一个山里的母亲都期待孩子像蒲公英那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三、作文(略)

    以上《初一语文试题北大附中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初一语文试题北大附中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初一语文试题北大附中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