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一、积累与运用。(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叟(sǒu)万仞(rèn)始龀(chèng)荷担者(hè)

B.苔痕(tái)案牍(dú)甚蕃(fān)亵玩焉(siè)

C.窥之(kuī)远遁(dùn)跳踉(liáng)噬己也(shì)

D.期年(qī)篆工(zhuàn)翁媪(ǎo)邺城戍(shù)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最喜小儿亡赖()A.wúB.wáng

(2)固不可彻()A.qìB.chè

(3)盈缩之期()A.yíngB.yìn

(4)斫而为琴()A.chuóB.zhuó

(5)因跳踉大㘚()A.hǎnB.gǎn

(6)稍近,益狎()A.jiǎB.xiá

(7)陶后鲜有闻()A.xiǎnB.xiān

(8)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cēngB.zéng

3.下列多音字注音和组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寂寞徘徊卧剥莲篷金声玉应

B.豫南晨炊幸甚至哉叩石恳壤

C.希世古窾惟吾德馨庞然大物

D.魁父梧桐老骥伏枥终不敢博

5.选择恰当的字组词。

(1)A.暮B.慕C.摹D.蓦

①____名而来②烈士____年③____然回首④____拟状貌

(2)A.逾B.渝C.瑜D.愉

①轻松____快②瑕不掩____③始终不____④不可____越

(3)A.檐B.澹C.瞻D.赡

①水何____②____养父母③茅____低小④____前顾后

(4)A.操B.躁C.燥D.噪

①____音有害②枯____无味③戒骄戒____④____之过急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A.惩(苦于)山北之塞(阻塞),出入之迂(曲折,绕远)也。

B.苔(苔藓)痕上(生长到)阶绿,草色入(映入)帘青。

C.黔无(没有)驴,有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用船)载以入。

D.贵人(高贵的人)过而见之(看见了这个人),易(交换)之以百金。

7.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方七百里()A.周长B.方圆,见方

(2)而山不加增()A.更B.增加

(3)汝心之固()A.坚固B.顽固

(4)有仙则名()A.著名B.名声

(5)可爱者甚蕃()A.繁茂B.多

(6)稍出近之()A.渐渐B.稍微

(7)技止此耳()A.耳朵B.罢了

(8)幸甚至哉()A.幸运B.幸福

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9.下列诗句按音节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C.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D.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0.对下列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两句诗紧紧呼应诗的开头,在承认寿命有限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是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的具体反映。

B.《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叙事线索是“吏夜捉人”。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面貌,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的灾难和痛苦。

C.《石壕吏》中老妇人的血泪哭诉是一口气说下去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老妇人的凄苦,差役的凶狠。

D.李后主的《相见欢》融写景与抒情为一体,由景到人,自始至终紧紧围绕亡国之君的“离愁”展开,语言质朴,明白如话,耐人回味。

二、阅读:迈上新台阶

【第一台阶】

(一)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作者用并不高的山,并不深的水,比喻了________________。(1分)

2.作者用山不高因有仙而著名,水不深因有龙而灵异,比喻了陋室________。(1分)

3.这三个句子的重点句是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重点词语是________。(2分)

(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心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这四句中,写陋室周围景色的是第________句,第二句写了________,写陋室主人日常生活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2分)

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除了写出景色特点外,还写出了陋室主人的什么特点?(1分)

6.从作者描绘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情趣?(1分)

7.概括一下作者“德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1分)

(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作者用“诸葛庐”、

“子云亭”比喻什么?(1分)

9.这样比喻的目的是什么?(1分)

10.这两个比喻目的是为了表现哪个词?(1分)

(丁)孔子云:何陋之有?

11.翻译这个句子:(2分)

12.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分)

(二)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2分)

期年出之________自以为天下之美也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分)

A.贵人过而见之B.弦而鼓之C.聚室而谋曰D.而山不加增

3.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1分)

例句: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A.抱以适市B.易之以百金C.工之侨以归D.以为且噬己也

4.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1分)

A.金声而玉应:(声音)像金玉相应和的声音一样清亮动听。

B.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请漆工作参谋,(在琴上)制作了断裂的纹理。

C.匣而埋诸土:然后和匣子一起埋在土里。

D.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难道只有一架琴吗?所有的乐器都是这样的遭遇啊!

5.本文选自刘基的文集_________,借用工之侨献琴的故事讽刺了_________。(2分)

【第二台阶】

(三)

学弈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人名)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缴zhuó,这里指系着丝绳的箭)而射之。虽与之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对下面一句的解释和理解作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3分)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A.这句话是由两个判断句构成的。()

B.这句话可译为: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小技艺,但不专心学,是学不会的。()

C.“夫”读作“fū”,意思是“那”。()

D.“之”是助词,在主谓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2.对“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听弈秋传授棋艺。

B.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在听在想弈秋的话。

C.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有弈秋在讲解给他听。

D.其中一个人学下棋专心致志,只向弈秋传授棋艺。

3.对“为是其智弗若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B.难道这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C.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

4.选出下面三句话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3分)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A.假使B.出使C.派)()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A.连词,表并列关系B.连词,表承接关系C.连词,表修饰关系)()

③曰:非然也(A.不认为对B.不对C.不这样)()

5.与“思援弓缴而射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通国之善弈者也B.虽与之俱学

C.今夫弈之为数D.惟弈秋之为听

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分)

三、作文:抒写真性情(40分)

1.小作文(10分)

班会上老师要求学生就期末复习阶段还要不要读课外书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学生,请写出150字左右的议论片断,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题诱思:关键要表明观点,讲清理由。不外三种情况:要读;不要读;适当读。可择一而谈。

2.大作文(30分)

以“我最喜欢的一门课”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文题诱思:重点要写清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门课,然后写清怎样喜欢,喜欢到什么程度。喜欢的机缘很多。比如你运用所学的公民常识解决了许多问题,从而使你爱上了政治课;你的某次作文受到老师的赞扬,从而使你爱上语文课等等。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围绕“喜欢”这一线索和中心,以记叙为主,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参考答案

一、1.C2.(1)A(2)B(3)A(4)B(5)A(6)B(7)A(8)B3.B4.C5.(1)①B②A③D④C(2)①D②C③B④A(3)①B②D③A④C(4)①D②C③B④A6.D7.(1)B(2)A(3)B(4)A(5)B(6)A(7)B(8)A8.D9.A10.C

二、(一)1.陋室2.德馨而不陋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4.第一句。与我交往的人。第三、四句5.怡然自乐,安居陋室6.安贫乐道7.安居陋室,与学识渊博的人交往,不羡慕官场的荣华富贵8.陋室9.自己与他们一样10.为了表现“德馨”一词。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12.总结全文,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意思,结束有力。

(二)1.周,满美好的琴2.D3.A4.A5.《诚意伯文集·郁离子》;不看重真才实学而只注重虚名的人。

(三)1.A.√B.√C.×D.√2.A3.B4.①A②B③B5.B6.学习要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三、略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学弈

现在以下棋为例。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小技艺,但如不专心致志地学,也是学不会的。弈秋,是全国最擅长

下棋的人,如果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虽然也在听,却一心想着天鹅将要飞来,想张弓搭箭把它射下来,(这样,这个人)虽然与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下棋,他的成绩一定不如人家。因为他的聪明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的。

    以上《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自测》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自测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愚公移山短文两篇黔之驴工之侨献琴诗词五首单元自测》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