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精选
基础知识题
1.注音不正确的项是()
A.租赁(lìn) 衣褶(zhě) 脸腮(sāi) 惊骇(hài)
B.手镯(zhuó) 寒怆(chen) 亲昵(nì) 菜肴(yáo)
C.小觑(qù) 唠嗑(kē) 瘦削(xuē) 削(xiāo)皮
D.折(shé)本 散(sǎn)漫 散(sàn)步打盹(dèn)
2.“她梦想那些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在那里,下午五点钟的时候,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仰慕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对这句话中“一般女人”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美丽动人外貌的普通女人 B.泛指女性
C.身份地位高的女性 D.有美丽动人的女性
3.“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的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在这里对人生的感慨有以下几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种。()
A.这个感慨是正确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只要你“走对”或“走错”一步,就可以“成全你”或“败坏你”。
B.这个感慨是错误的,因为人生偶然的机遇不会使一个人“发迹”,也不会使一个人“沉沦”。
C.这个感慨好像是正确的,其实造成路瓦栽夫人悲剧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滋生的资产阶级虚荣心,而生活中的其他类似事例也往往有其内在的原因,决非单纯靠一时的机遇。
D.这个感慨是对人生经验的一种正确而全面的总结,是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
4.结合课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多项选择)
①项链是赝品,小说在最后才道破,但在前面作者也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下面能说明这一点的情节是()
A.佛来思节夫人走近她那个镶着镜子的衣柜,取出一个大匣子,拿过来打开了,对路瓦栽夫人说:“挑吧,亲爱的。”
B.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说:“太太,这挂项链不是我卖出的;我只卖出这个盒子。”
C.路瓦栽夫人送还项链的时候,……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她的朋友正担心她打开盒子。
D.她走上前去。“你好,珍妮。”那一个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一个平民妇人这种亲昵地叫她,她非常惊讶。
②对《项链》出乎意料的结局的意义赏析正确的是()
A.进一步揭示主人公的命运。路瓦栽夫人一心想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但不能够;一辈子只在幸福中陶醉过一次,但乐极生悲,丢失了项链;十年含辛茹苦,刚刚有了点自尊自信,又突然发现项链的真相,发现自己十年辛酸的代价竟“最多值五百法郎”。十年生活“意义”的发现,给她精神上的打击不比十年前失项链时小。这样的结局无疑加深了路瓦栽夫人命运的不幸与可悲。
B.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第一,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作了大量必要的铺垫和暗示;第二,以路瓦栽夫人的出身、处境看,她对项链真假的鉴别知识即使不是一无所知,也是知之甚少,做工精良的赝品项链蒙过她的眼睛应该是不难的;况且借后即还,不是购买,无须她仔细辨别。第三,她当时借物心切,到手后,喜不自胜,哪里顾得上盘问真假。这一切都是构成小说结尾必然性的因素,它既让人大出意料之外又点点都在情理之中。
C.有力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项链》通过主人公性格命运的描写,对艳羡虚荣、追求奢华的资产阶级社会风气进行了讽刺。小说以“失项链”为转折点,写出了路瓦栽夫人命运的前后鲜明对比:一时欢乐,十年酸辛。这些描写对主人公的讽刺已够深了,而结尾又一次突转,既让读者为主人公又让主人公为自己而哭笑不得。它使作品的讽刺意味更深刻,更强烈了。
D.显示作者构思的技巧。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交待清楚项链是假的,譬如,在路瓦栽夫人借项链时,由朋友说出;或者让路瓦栽夫人还项链时,将丢失项链,将丢失项链、借钱买项链的真相和盘托出;……作者所以在结尾才道出项链的真相,只是为了让读者在出乎意料的惊奇中赞叹其构思的巧妙。
阅读测试题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然而,有一天傍晚,她丈夫( )地回家来,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
“看呀,”他说,“这里有点东西给你。”
她高高兴兴地拆开信封,抽出一张请柬……
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 )着:
“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
“但是,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一定很喜欢的。你从来不出门,这是一个机会,这个,一个好机会!……”
她用恼怒的眼睛瞧着他,不耐烦地大声说:
“你打算让我穿什么去呢?”
他没有料到这个,结结巴巴地说:
“你上戏园子穿的那件,我觉得就很好,依我……”
他住了口,惊惶失措,因为看见妻子哭起来了,两颗大大的泪珠慢慢地顺着眼角流到嘴角来了。他吃吃地说:
“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她费了很大的力,才( )住悲痛,擦干她那润湿的两腮,用平静的声音回答:①
“没有什么。只是,没有件像样的衣服,我不能去参加这个晚会。你的同事,谁的妻子打扮得比我好,请把这请柬送给谁去吧。”
他难受了,接着说:
“好吧,玛蒂尔德_______________。
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到这个数目可以提出来,不会招致这个俭省的书记的立刻的拒绝和( )的叫声。
末了,她迟疑地答道:②
“准数呢,我不知道,不过我想,有四百法郎就可以办到。”
他脸色有点发白了。……
然而他说:
“就这样吧,我给你四百法郎。不过你得把这件长衣裙做得好看些。”
1.在上文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得意洋洋 咕哝 抑制 惊骇 B.高高兴兴 埋怨 抑制 不满
C.得意洋洋 埋怨 控制 不满 D.高高兴兴 咕哝 控制 惊骇
2.在上文横线上填上一句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得多少钱才能做一身你在别的场合也能穿又朴素又合适的衣服呢
B.做一身合适的衣服,你在别的场合也能穿,很朴素的,得多少钱呢
C.一身合适的衣服,你在别的场合也能穿,很朴素的,做一做要多少钱呢
D.做一身合适的、你在别的场合也能穿的、很朴素的衣服,得多少钱呢
3.对画线句①中“平静”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平静”反映了玛蒂尔德对丈夫的绝望心情
B.“平静”反映了玛蒂尔德对参加舞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C.这“平静”是暴风雨的前奏
D.“平静”是知道丈夫很俭省,不可能为她准备舞会服装,因而对参加舞会不抱什么希望的表现
4.在画线句②中,“迟疑”一词说明什么?( )
A.数目太大,她怕丈夫不答应。
B.她认定答话会“招致俭省的书记立刻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
C.她相信一旦回答就会引起丈夫愤怒的反应。
D.“迟疑”反映了她希望丈夫答应,并认为丈夫有可能答应但又怕遭拒绝的心理。
5.对上面语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语段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B.这个语段极有层次地写出了路瓦栽夫妇心理活动的过程
C.玛蒂尔德固然虚荣心严重,但路瓦栽先生的一再纵容也是悲剧造成的重要因素,作者在批判玛蒂尔德的同时也批判了他
D.路瓦栽先生在小说中虽说是个次要人物,但作者对他的描写很生动,使读者不由自主地同情他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题
1.D(盹dǔn)2.B 3.C4.①ABC ②ABC(D项中“只是为了让读者在出乎意料的惊奇中赞叹其构思的巧妙”理解片面、肤浅)
阅读测试题
1.A 2.B 3.D 4.D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