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下列红色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伺(cì)候  供(gōng)认  栖(qī)身  里应(yīng)外合
  B.阻挠(ráo)  咆哮(xiāo)  按捺(nà)  令人发(fà)指
  C.女佣(yōng) 坤角(jué)   依偎(wēi)  矫(jiǎo)揉造作
  D.殓(liàn)衾 挑剔(tī)   混淆(xiáo) 向隅(yǔ)而泣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贤惠 相貌 娇生贯养
  B.谛听 津帖 恶运 咎由自取
  C.联络 婉惜 详尽 无动于中
  D.调剂 委靡 中肯 理屈词穷
  3.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丽几乎是每个女人的梦想,然而魅力却并不_____________于所有的女人。
  ②鲁大海,你这样只凭_____________是不能交涉事情的。
  ③尽管已近半百,但由于坚持锻炼,她的____________保持得很好,从后面看,还真像是二十几岁的姑娘。
  A.钟情 义气 体型     B.衷情 意气 体型
  C.钟情 意气 体形     D.衷情 义气 体形
  4.下列各句中,红色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表演者赤脚踩着刀刃微笑着从梯子的一边上去,从另一边下来,并向人们泼水致意,围观的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B.她洗过脸,对着镜子重新在脸上敷粉,镜子里的女人依然唇红齿白,但眼角眉梢已经给人以明日黄花之感。
  C.粟裕到达的第二天,陶勇带着部队后来者居上,也到达了目的地。
  D.宁夏回族自治区许多农民利用“下脚料”做成帘席,当作大棚的“棉被”,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5.下列各句话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在6岁之前还没有享受到幸福,那他这一辈子恐怕就无法享受到幸福了。这话听起来有些荒唐,但仔细品味一下,也不无道理。
  B.格温莱特县在70年代才7万人,而今翻了10番,成了70万人口的大县。
  C.比比斯是国际奥委会的“第一夫人”,当然也就是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女主妇。
  D.无论有天大的困难,也不能让上海几百万人民摸黑过春节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句中所说“王杨卢骆”指的是“初唐四杰”,“王”即王勃,他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②“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对蒲松龄所作《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聊斋志异》是一部笔记体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蒲松龄的号。
  ③“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它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不必一人独唱,也不局限于用一个宫调曲牌,押韵也不限于单一,适合表达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④元杂剧的剧本都是由“四折一楔”构成。四折,是四个情节的段落。楔子的篇幅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之前,有点类似于后来的“序幕”。
  ⑤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951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主要作品除了话剧《茶馆》外,还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⑥曹禺是中国著名戏剧家。他在1933年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继《雷雨》之后,曹禺又写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剧本。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二、课内文言文(16分)
  7.下列词语中红色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坳堂之上(āo)  决起而飞(xuè)   蓬蒿之间(hāo)   前合后偃(yǎn)
  B.腾蛟起凤(jiāo) 逸兴遄飞(chuán)  命途多舛(chuǎn)  玉骢难系(cōng)
  C.道途显晦(huì)  饮龁甚异(hé)   天坼地裂(chè)   哀咤良久(zhà)
  D.里胥猾黠(xié)  靡计不施(mǐ)   掭以尖草(tiàn)   撩拨虫须(liāo)
  8.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
  C.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D.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9.下列各组句中红色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B.亦不复以儿为念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C.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D.遂宽其同气之罪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0.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
  B.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11.下列红色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B.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C.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12.下列语句和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弟子之长洲,得先人之旧馆
  B.层峦耸翠,上出重宵;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C.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D.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3.下列四句中和其它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掭以尖草,不出
  B.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
  C.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小智慧比不上大智慧,短命比不上长寿
  B.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胜地不能长存,盛筵难再遇到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我像阮籍那样猖狂,怎么能不效仿他在无路可走时痛哭而还呢
  D.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每天和伙伴们的蟋蟀角斗比赛,没有不得胜

的。
  三、课内阅读(共6分)
  鲁侍萍 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
  周朴园 (连忙)不,不,不用。
  鲁侍萍 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
  周朴园 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
  鲁侍萍 大概她是不愿意吧。为着她自己的孩子,她嫁过两次。
  周朴园 嗯,以后她又嫁过两次。
  鲁侍萍 嗯,都是很下等的人。她遇人都很不如意,老爷想帮一帮她么?
  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
  鲁侍萍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15.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鲁侍萍表面上是在问周朴园愿意不愿意“见一见”“帮一帮”自己,实际上是想知道周朴园对自己是否还有一点情意。
  B.周朴园否定性的回答说明他只怀念过去的侍萍,对于依然活在世上的侍萍,他却无意救助。
  C.周朴园问侍萍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只是在侧面探听侍萍会不会利用过去的事情对他实施报复。
  D.鲁侍萍最后的含泪一问,说明她对现在的周朴园已经非常的失望了。
  唐铁嘴 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房子,好不好?
  王利发 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儿恐怕……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王利发 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
  唐铁嘴 我改抽“白面儿”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王利发 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唐铁嘴 你呀,看不起我,怕我给不了房租!
  王利发 没有的事!都是久在街面上混的人,谁能看不起谁呢?这是知心话吧?
  16.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利发极善逢迎,第一句话说的并不完整,但已经明确表现出了对唐铁嘴的拒绝,又不至于出语伤人。
  B.唐铁嘴关于“白面儿”的一段话,活活勾画出一个毫无民族自尊心的败类的嘴脸,也充分体现了老舍驾驭语言的能力。
  C.王利发所说的“不小不小”一句表现出他对唐铁嘴的言行非常赞赏。
  D.文中提到了两大强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日英等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肆意掠夺和侵略。
  四、课外文言文(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
  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燕。三诗人因避席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俄而一伶,拊节而唱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之曰:“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里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
  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诣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17.下列红色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时风尘未偶         偶:偶然 
  B.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    讴:唱歌
  C.田舍奴,我岂妄哉!     妄:狂妄
  D.诸伶不喻其故       喻:明白
  18.下列每组红色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诗人共诣旗亭   
   ┗皆起诣曰
  B.┏脱是吾诗     
   ┗脱获回耗,虽死必谢
  C.┏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
   ┗即捕得二三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D.┏黄河远上白云间 
   ┗上于盆而养之 
  19.下列红色词语不表示时间的一项是
  A.寻续而至
  B.旋则奏乐
  C.俄而一伶,拊节而唱
  D.须臾,次至
  20.对上面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为唐人传奇,已经抛弃了六朝志怪“列异”“搜奇”的特性,转而记叙活生生的现实人物,叙述婉转,对话生动,细节传神。
  B.本文第一段,点明时间、人物及社会背景。借诗人相同际遇和生活情趣来作为小说的切入点。
  C.本文借旗亭小饮、围炉听乐、赌唱书壁等情节突现了文人的洒脱、诙谐和傲世,其中也不免流露出失路的悲哀。
  D.本文引入三诗人的四首绝句,不仅使之成为小说艺术结构的一部分,而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第II卷(共58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共6分)

瓦尔登湖(节选)
 亨利·戴维·梭罗作  徐迟译

  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好理由。我觉得也许还有好几个生命可过,我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这一种生命了。惊人的是我们很容易糊里糊涂习惯于一种生活,踏出一条自己的一定轨迹。在那儿住不到一星期,我的脚就踏出了一条小径,从门口一直通到湖滨;距今不觉五六年了,这小径依然还在。是的,我想是别人也走了这条小径了,所以它还在通行。大地的表面是柔软的,人脚留下了踪迹;同样的是,心灵的行程也留下了路线。想人世的公路如何给践踏得尘埃蔽天,传统和习俗形成了何等深的车辙!我不愿坐在房舱里,宁肯站在世界的桅杆前与甲板上,因为从那里我更能看清群峰中的皓月。我再也不愿意下到舱底去了。
  至少我是从实验中了解这个的:如果一个人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他是可以获得通常还意想不到的成功的。他将要越过一条看不见的界线,他将要把一些事物抛在后面;新的、更广大的、更自由的规律将要开始围绕着他,并且在他的内心里建立起来;或

者旧有的规律将要扩大,并在更自由的意义里得到有利于他的新解释,他将要拿到许可证,生活在事物的更高级的秩序中。他自己的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显得简单,寂寞将不成其为寂寞,贫困将不成其为贫困,软弱将不成其为软弱。如果你造了空中楼阁,你的劳苦并不是白费的,楼阁应该造在空中,就是要把基础放到它们的下面去……
  为什么我们那样不顾一切地急着成功,而又有着那样不顾一切的进取心呢?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伴侣们,那也许是因为他听的是另一种鼓声。让他踏着他听到的音乐节拍而走路,不管那拍子如何,或者在多远的地方。他应否像一株苹果树或橡树那样快地成熟,并不是重要的,他该不该把他的春天变作夏天?如果我们所要求的情况还不够条件,我们能用来代替的任何现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不要在一个空虚的现实上撞破了船。我们是否要费力去在头顶上面建立一个蓝色玻璃的天空呢,虽然完成后我们还要凝望那遥远得多的真实的天空,把前者视作并未建立过的一样?
  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尽管贫困,你要爱你的生活。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辰。夕阳反射在济贫院的窗上,像射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在那门前,积雪同在早春溶化。我只看到,一个安心的人,在那里也像在皇宫中一样,生活得心满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不要找新花样,无论是新朋友或新衣服,来麻烦你自己。找旧的;回到那里去。万物不变;是我们在变。你的衣服可以卖掉,但要保留你的思想。如果我得整天躲在阁楼的一角,像一只蜘蛛一样,只要我还能思想,世界对于我还是一样地大。不要焦虑求发展,不要屈服于玩弄你的影响;这些全是浪费。况且,你如果受尽了贫穷的限制,例如连书报都买不起了,那时你也不过是被限制于最有意义、最为重要的经验之内了。你不会去做无聊的事了。多余的财富只能够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
  21.下列对原文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自信地向他梦想的方向行进,努力经营他所想望的生活”即是“传统和习俗”在人心中形成深深车辙的一种表现。
  B.第3段中作者连用两个“不顾一切”来展现“我们”的形象,蕴含着作者对“急着成功”“有着那样的进取心”的否定。
  C.文中说“你的衣服可以卖掉,但要保留你的思想”,是因为作者认为思想比衣服对一个人的意义更重要。
  D.第4段表现了作者认为人们在贫困的生活中,同样可以享受到有目的、有意义以及充满快乐的生活。
  22.“我离开森林,就跟我进入森林,有同样的好理由”,请回答“我”进入森林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
  23.简要分析第1段中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共12分)
  24.在横线上填写文句。
  (1)苏子卿曰:“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子美曰:“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庾信曰:“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韦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三者虽有所祖,然青愈于蓝矣。
  (2)诗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花鸟本悦情之物,而诗人情动于中,花可溅泪,鸟复惊心。杜牧喜,故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而崔女悲,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叹。夫枫树何欣戚之有哉?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25.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两首七绝都是咏史诗,咏叹的都是项羽乌江自刎这一史实。两人观点针锋相对,但都能言之成理。   
  B.杜诗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灰心,重整旗鼓,就一定能再争取胜利。
  C.王诗开篇以史实扣题,指出项羽的兵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不可挽回。
  D.杜诗在为项羽的失败惋惜之余,对他的刚愎自用、缺乏自知不无讽刺。
  E.杜诗大胆设想项羽重返江东,卷土重来,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王诗用设问结尾,引人深思,含蓄婉转。
  26.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
  英国一家报纸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
  一、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自己欣赏的艺术家;
  二、光着小胖脚丫,正在用沙子修筑城堡的儿童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医生。
  从上面的答案中,或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关快乐的启示。比如:
  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希望——那种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好奇的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那种能助人一臂之力的能力。
  要求1:请参考后文的启示,为答案“三”填充上内容。
  要求2:请结合答案一,填入它给予我们的启示。
  七、作文(40分)
  2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伞挡住了雨的步伐。
  雨打湿了伞的脸庞。
  雨说:“是伞,撑起了我的浪漫。”
  伞说:“是雨,浇开了我的美丽。”
  是啊,风和日丽纵然惬意,平途坦道纵然酣畅;然而,断桥的残缺延伸出了诗韵的美丽,沧桑的磨砺雕琢出了成熟的美丽,血火的考验锻造出了英雄的美丽……
  请以“____成就美丽”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作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
  1.C 2.D 3.C 4.B 5.A 6.B 
  二、
  7.D 8.C 9.B 10.C 11.D 12.D 13.A 14.C 
  三、
  15.C 16.C
  四、
  17.A 18.B 19.A 20.C  
 
  

五、
  21.A 
  22.作者认为人们很容易习惯于一种生活,这是不可取的。人们不必把更多时间来交给同一种生活了。
  23.用比喻的形式,通过对具体生活的取舍,生动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24.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5.B、E
  26.略

 

 

    以上《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