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编辑推荐]进入了高三的学习,就真正的进入了复习的阶段了,大家一定要多做题,多练手,这样高考才不会生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三语文期中试题,供大家参考。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醴酪(lào)炮烙(páo)岑寂(cén)喁喁私语(yú)

B.编纂(zhuàn)形骸(hái)拓印(tà)少不更事(gēng

)

C.歆羡(xīn)寥落(liǎo)回溯(shuò)妄自菲薄(fěi)

D.付梓(xīn)发轫(rèn)萌蘖(niè)得鱼忘筌(quán

)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安详桀傲生死攸关直截了当

B.裨益诡秘牛山濯濯和衷共济

C.喋血就范殒身不恤矫糅造作

D.踌躇坍蹋吹毛求疵大笔如椽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博客”(Blog),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如今又一个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

一一“微博”(MicroBlog),也已进入人们的网络生活。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时无重至,华不再

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的愉悦感受,另一方面在于知足常乐地安度日

常生活:

这就是幸福的两重性。

D.苹果电脑、TPHONE手机为什么如此热销?是因为它们质量好,还是因为技术含

量高?又或者是品牌效应好?这值得我们思考。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

。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

①于执着中显出超脱②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

③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④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

⑤于厚重中显出轻灵⑥这也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A.④②⑤①③⑥B.④⑤③⑥②①C.⑤①④⑥②③D.③⑥④⑤②①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稀土元素是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的,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

,“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稀土元素实

际就是指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的15个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和

钇。

稀土是我国最丰富的战略资源,它是很多高精尖产业所必不可少原料,我国有不少战

略资源(如铁矿等)贫乏,但稀土资源却非常丰富。“中东有石油,我们有稀土。”然而

,在发达国家先后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并有所行动的时候,稀土在中国更多的时候只被

看作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

生产规模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

土产品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

年生产能力20万吨,超过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倍。而中国的大方,造就了一些国家的贪婪。

以制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韩国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中国出口

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至于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

土矿芒廷帕斯矿,转而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西欧国家储量本就不多,它们也是我国稀土

的重要用户。发达国家的贪婪表现在,除了生产所需,它们还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存

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一一这种做法,日美韩等国行之有年;除了购买,还通过投资等方

式规避中国法律,参与稀土开发,行公开掠夺之实。

遗憾的是,至今未见政府有效的控制举措。许多专家呼吁的战略储备制度,至今不见

动静。而且,由于并未真正认识到稀土战略价值,导致中国的稀土开发变成了不折不扣的

资源浪费——生产无序、竞争无度,中国在拥有对稀土资源垄断性控制的同时,却完全不

具有定价权,稀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如果任这种趋势发展,中国将为其短视以及不负责

任的生产开发付出代价。

目前,中国稀土的主要购买国日本、韩国、美国,前二者与中国存在种种纠纷,后者

则在台湾问题上构成对中国最大的现实威胁,而且是近些年世界局部战争主要参与者。事

实上有些对抗已经在中国东海、黄海上演。但是,在这些对抗发生时,很少有人想到那些

真正能威胁中国的战机、舰艇与导弹,监视中国的雷达上的关键部+件可能就是中国不计后

果出口的稀土造就的。美日韩都是稀土科技大国。以日本为例,日本在有关稀土应用的材

料科学、雷达、微电子产业上甚至拥有比美国更强的技术制造能力。美军现役武器中,潜

艇用高强度钢、导弹微电子芯片的80%由日本制造,战机引擎的特种陶瓷也是日本研发…

…日本科学家曾夸口说,如果不用日本芯片,美国巡航导弹的精度就不是10米,而是50米

。不过,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微电子芯片、高强度钢如果缺少了稀土,可能根本就无法被

制造出来。

5.下列关于“稀土元素”或“稀土”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稀土元素是指一些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

B.稀土元素包含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7种镧系元素。

C.稀土目前在我国只被看作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

D.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军事方面有重要作用。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出口国,目前我国的出口己使国际市场稀土供过于求。

B.日韩是我国稀土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和西欧国家也完全依赖于我国的稀土。

C.商品买卖并非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合法获取我国稀土资源的唯一有效手段。

D.虽然我国在稀土销售方面拥有垄断优势,但是目前稀土价格仍在低价徘徊。

7.根据原文捉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稀土储量多,产量高,品种丰富,可以说我们的稀土开发水平是很高的。

B.日本在某些产业上技术制造能力比美国强,这说明日本才是我国面临的最大武

力威胁。

C.美国早早就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士矿,可见他们对稀有资源相当珍惜。

D.如果我国停止对美日韩的稀土出口,能有效避免它们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称职,会苏州等九府缺,皆雄剧地,命部、院臣举其属之廉能

者补之。钟用尚书蹇义等荐,擢知苏州,赐敕以遣之。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

判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

之曰:“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

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善政,

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为政,纤

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薄,防出纳奸伪。置纲运筹,防

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要。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

。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禽鸟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时凌虐

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荐

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见

,执礼甚恭,且令思

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

缘故谊有所干,人两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巡按御

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为立祠。

钟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苏者莫能及。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视事视事:任职

B.以行劝惩劝:劝告

C.防出纳奸伪出纳:出入

D.钟数延见延:邀请

9.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体现况钟品格“刚正”和为政“周密”的一项是(

)

A.立捶杀数人,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B.事不便民者,立上书言之

郡佐以下,动遭笞缚钟在,敛迹不敢肆

C.锄豪强,植良善D.重学校,礼文儒

置纲运簿,防运夫侵盗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况钟刚到苏州就职时,沉着应对群史,很快树立了威信,下属从此奉公守法。

B.况钟在苏州任职时,工作细致周密,采用多种措施兴利除害,深受百姓敬重。

C.出于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况钟推荐了儒生邹亮,又对恩人吴思忠礼遇有加。

D.百姓几次请求朝廷让况钟留任;他过世后,百姓更是为他哀哭,立祠祭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1)用斜线(/)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诘之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

罪当死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3分)

译文:____

②“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尝缘故谊有所干。(4分)

译文: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从军行

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①颈,归来报天子。

【注】①名王:匈奴王。

(1)这首诗从内容来看,属于一首诗;从诗的题目“从军行”的“行”来

看,这又属于一首___诗。(2分)

(2)有人说:“《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你是否同意,结合全诗分析。(4分

)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10分)

(1)蒲苇纫如丝。(《孔雀东南飞》

(2)何以解忧,。(曹操《短歌行》)

(3),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4)我欲因之梦吴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5),幽咽泉流冰下流。(白居易《琵琶行》)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7)巴金的《家》《春》《秋》三部小说合称“”。

(8)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唐代“”的倡导者。

(9)《悲惨世界》的作者雨果是法国(流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10)《登泰山记》的作者和方苞、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逃离

郭静婿

学校门口有一棵树,向着横斜里伸展着几根粗粗的树条,短短长长。树干上随意点缀

着些浓淡不一的绿。每每傍晚时分我从那里走过,看它在夕阳里静静站立,就像站在油画

里一般,说不出的朴拙和奇异。天边的云霞有时绚丽有时深沉,仿佛是多变的背景音乐

让它不变的姿态有了韵律,日日为我诠释着风格迥异的美。

有一天,我终于为它驻足,在暮色里出神。

学生时代的我们,没有丰富的生活,书本就是我们的天,不能沉醉却别无选择,按照程式

完成了一次一次幼、小、中学生的角色转换,终于可以逃离书卷校园,狂喜远不足以形容

心情,纵然有着同吃同住的上铺姐妹,但各奔东西的伤感,怎么也挡不住我们匆匆离去的

脚步。踏入绮丽的大千世界,看到生活正热情地招手,逃离的快感如山高如水长。

快乐只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没有来得及细品就被一阵流浪的风吹远了。

琐碎的日子流水无痕,夹杂着落叶缤纷。遥想生活的时候,它是美的形态,投身其中

,才感觉锋芒般锐利。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玩笑》中说:“受到乌托邦声音

诱惑,他们拼命挤进天堂的大门,但当大门在身后砰然关上时,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地狱里

。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黑色幽默,让渺小的人们难堪无助。”

只有逃离。逃离成了我们的本能选择,某个地方,某个人,某项工作,某种羁绊,只

要感觉不再需要不再快乐,我们就变得脚步匆匆,张望起别处的生活,仿佛那里到处闪耀

着快乐、自由、幸福、梦想的诱惑之花。可是当我们怀着某种虚幻的愿望,极力想在生活

的秋千上,荡到生命的最高处,最终回到的,却还是它原来的位置。

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我们早已成了生活的一分子无处可逃。

开始喜欢旅行,希望别处的风景时时宜人,以为陌生和距离会滤去尘沙,呈现哪怕不

真实的美丽。在千山万水中惊鸿一瞥,在浮光掠影中雁过无痕,却只是偶尔惊艳,少有惊

心动魄?兴味盎然而去,带着些许失落归来,风景地从来热热闹闹,只是没有我们逗留的

理由。

心寂寞,世界所以寂寞。花开遍地,有人看到的依旧是满眼寂寥落寞。

想起最心爱的诗歌之一——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

不知,明月来相照。”羡煞了诗人有那样的勇气,逃出芜杂的尘世,和明月为伴,和清风

为友,自由地引吭高歌,仿若遗世独立,静美之极,可在那幅想的图画里。我常常咀嚼出

百般的孤独,空旷的世外山谷里无处遁形,竟让我有些不寒而粟,没有推窗邀月的情怀,

没有把酒临风的洒脱,纵然遇到天涯海角,都是牢笼藩篱。可以逃离现实的喧嚣,终逃不

过现代人那浸无边际的寂寞命运。

生活的网无处不在,看着眼前这棵3奇异的树,我明白,无需逃离,被刺痛着,也要承受。

琐碎和锐利只是生活的假象,犹如玫瑰的刺,扎手之后是芬芳的娇艳。

与其逃离,不如归来。

就像那棵树,独自站立,也可演绎风情万种,醉了路人。生活不在别处,它躲藏在我们心

里,微笑着等待我们转过身来。

14.“生活在我们逃亡的背影里开怀大笑”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5.文章是围绕“逃离”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6.根据文意,请简析文中“一棵树”的作用。(6分)

17.文章结尾写道:“与其逃离,不如归来。”请结合全文,分析和评价这句话所体现的

作者的观点。(6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8.找出下列一段话中的四处语病,并进行修改。(4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电子书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它有着携带方便快捷。

①②③

存储量大等优点,你只要拥有一个可以装载电子书的设备,如手机、MP4、电脑,它就可以

④⑤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让你畅享文学的乐趣。目前,这种阅读方式已经给传统阅读形成了全

⑥⑦

的挑战。

——修改:

——修改:_

——修改:__

一一修改:

19.根据下面图表,总结出记忆的两大特点。(每点在20字以内)(4分)

20.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道:“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请根据诗句内

容,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4分)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盲人挑一盏灯笼在漆黑的街道上

行走,当人们问他原因时,他回答:“既为别人照亮

,也为自己不被撞伤。”你可愿在茫茫的人海,为他人点一盏灯;在灰暗的现实中,为自

己留一缕亮光?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⑧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总结】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国学科吧(jsfw8.com)。

浏览了本文的同学也浏览了

福建师大附中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第一学期省武高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以上《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重庆南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