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广东番禺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广东番禺中学xx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2006.9.7一、古诗文阅读1、古诗文默写,请在A组里任选四句,B组任选一句。(10分,)A组:①,。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②长桥卧波,;,不霁何虹?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⑥我闻琵琶已叹息,双闻此语重唧唧。,。B组:⑦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⑧春江潮水连海平,。,何处春江无月明。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8分)别董大①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①董大:多家认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具体身世末详。②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①这首诗的体裁是,作者与岑参并称“高岑”,都是派的代表。(2分)②前两句描绘的意境如何?有什么作用?(3分)③送别诗多凄婉缠绵,而这首诗则别开生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吴县人,童髻入学,才气奔放,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诸生或笑之,慨然曰:“闭户经年,取解元如反掌耳。”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主考洗马梁储还朝,携其文示詹事程敏政,相与叹赏,遂招寅往还门下,储奉使,寅乞敏政文以饯。已未会试,敏政为考官,同舍生徐经,以币交敏政家人。为给事华昶所参,语连寅,俱下狱,掠问无状,竟坐乞文事,论发浙藩为吏。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观海于东南,浮洞庭彭蠡,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尝缘故去其妻,自伤放废,无所建立,譬诸梧枝旅霜,苟延何为?复感激曰:“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作《伥伥》诗,读者悲之。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其学务穷研造化,寻究律历(历法),求扬马、元虚、邵氏音声之理而赞订之,旁及风鸟壬遁太乙,出入天人之间。其应景诗文,不甚措意,谓后世知我不在是。奇气时发,或寄于画,下笔则追唐宋名匠;厌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晚乃皈心佛门,自号“六如”,年五十四卒。(节选自《明史拟稿》)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所善张灵纵酒放怀 善:交好   B.为给事华昶所参 参:弹劾C.竟坐乞文事 坐:因……犯罪    D.不就,放浪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 就:就绪,指官员任职期满。4.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以币交敏政家人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B.宁王朱宸濠慕其名而厚币聘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C.其学务穷研造化        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与妻书》D.寅奇气时发,或寄于画     月出于东山这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5.下列句子表现唐寅才气奔放的一项是(  )(3分)①弘治戊午,举乡试第一     ②相与叹赏③出入天人之间         ④归筑室桃花坞,与客日饮其中⑤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以归    ⑥下笔则追唐宋名匠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⑥    D.①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伯虎从小就才气奔放,关键时常常表现出满腔的豪气和十分的自信。B.因受到程敏政案的牵连,唐伯虎弃官为民,放浪漫游,但他始终没有沉沦。C.唐伯虎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很漂亮的文章,深得两个主考官的赞赏,于时被招纳为门下,任其往来。D.唐伯虎在诗歌、绘画、天文、历法等方面都很有造诣,不愧为“才子”称号,但他最后还是心归佛门。阅读下面一则《世说新语》的故事,按要求做题: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世说新语》)7.翻译两则古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①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明史拟稿》)(3分)②厌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明史拟稿》)(3分)③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2分)(《世说新语》)8.用斜线“/”为《世说新语》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12分)古蜀文明古蜀人和古蜀文明,一直是考古学家们试图破解的千古谜团。距今天3000~5000年前的古代四川人来自哪些种群?他们的种族结构、人种构成究竟怎样?这些都是古蜀人留给我们的悬疑。近日,有消息称,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运用DNA技术来分析出土的古蜀人人骨。四川地区古代民族的种系和族属及其迁徙、分化、融和情况是否能够被探明?古蜀人之谜能否因此揭开?在遥远的历史上,成都平原究竟发生过多少传奇?早已为人所熟知的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等传说是否就是真实的古蜀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将信将疑。整个古蜀历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考古发现,古蜀人有规律地周期性迁居。究竟是什么迫使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在距今约3700年--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已经存在于成都平原,考古学界将其称为“宝墩文化”。居住在此的宝墩人,便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章华告诉记者,考古发现,宝墩时期的成都平原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较大的村落还修筑了夯筑城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带有夯筑城墙的聚落,使用时间并不很长,都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废弃。究竟是什么迫使宝墩人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在当时,最大的可能还是生存的需要。”江章华分析认为:在大约800年中,宝墩人祖祖辈辈都沿袭了同一种生产方式。“从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足以维持令他们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没有改变的迫切需要。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砍伐森林,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种。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土地也因消耗而变得贫瘠,当无法承载宝墩人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便不得不离别故土,另觅一块富饶之地,重建家园。“如果不是特别紧迫与特殊的原因,或许宝墩人将会继续着他们平静的日子。然而,在距今3700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考古证实,一股外力冲破了这种沉寂,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距今3200年左右,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其衰落的原因困扰着考古学界。据江章华介绍,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始于约3700年以前。一支新的文化进入成都平原。这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文化。成都平原的文化因此发生巨变,形成了三星堆文化。我国考古史上最有影响的一次发现便发生在这里。1986年夏天,震惊世界的两个埋藏坑被发现,出土文物近xxxx件之多,包括了各种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尽管学界对于两个坑的年代与性质尚存争议,然而,文物所折射出来的三星堆高度发达的文明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距今3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机盎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繁荣数百载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时化为废墟。“考古发现,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风格的陶器在此时开始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圜底釜,用龟甲占卜的习俗也是三星堆没有的现象。”江章华说。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三星堆都城为何被废弃?是文化创新,是社会变革,还是政局变化?9.对文中加点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古蜀文明”包罗“新石器文化”和“宝墩文化”。B、“新的文化”与“成都平原的文化”融合成“三星堆文化”。C、“新的文化”就是“三星堆文化”。D、“成都平原文化”就是“新石器文化”。10.下列各项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运用DNA技术分析古蜀人人骨可以解答古蜀人的人种构成和种族结构。B、古蜀人和古蜀文明带给人类的众多谜团,很多至今还未解开。C、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等传说既有神秘的一面,又有历史真实的一面。D、三星堆文化产生于距今3700—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的文化已经比较发达。11.下面对“宝墩文化”消失的原因,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沿袭着同一种生产方式B、生活上心满意足,不思进取C、所从事的农业耕作过于简单D、外来文化的冲击12.根据文章,下面的推断恰当的一项是:A、考古发现的古蜀人的迁居规律证明他们在不断进行周期性的生存选择。B、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才诞生较为发达的宝墩文化,证明地理因素在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C、成都平原分布着带有夯筑城墙聚落的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表明宝墩文化的发达程度。D、文化创新、社会变革和政局变化等诸多因素使三星堆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断崖(1)石头很小,群山很大,生命繁忙。(2)时间在头顶云层上空飘逝,断崖坐落在一个地方,从来没有移动过。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一去不返的流水,把春天装进冬天,把少女扮成老妪。断崖低着头,望着脚下散乱无章的碎石,被野花一次次覆盖,被风霜一次次凝结。断崖低着头,望着河对岸低矮的土屋,矮门里有不断变幻的人在渐渐陈旧的门里进进出出。屋里的人守着一个村落和一群人,年轻的人。断崖目睹着屋里人的厮守,村子是一堆默默无闻的石头。(3)窗口对着庞大的断崖,年复一年,黑色的山崖在绿色的森林旁边,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梦。当梦想在野地里实现,断崖默默地看在眼里;当梦想在路途上破灭,断崖也默默地看在眼里。沉默的断崖,早已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证。(4)我一次次从巨大的断崖下走过,目睹断崖庞大的残缺,我不能面对断崖无动于衷。它随时会让人想起人在生命中不可遏止的颠沛流离,它随时会让人在心里浮现长途跋涉中的一些刻骨铭心的词语:断送、悲壮、逆流、落叶、沧海、黄昏……断崖避开了辉煌与荣光,耸立在所有亭台楼阁的背后,无法与它们的繁忙与奢华比较。但是,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不知道在哪一天,山崖溃落了,可谁又能意料这瞬间的溃落,在风雨中一天天泅渡,竟凝成了一种不屈的姿势。路过的人,偶然看见,一晃就过去了,不在乎断崖的诉说与沉默,也不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只有心情沉重的人、正在经历生命的围困与冲突的人,在他的视野中出现的断崖才随时会给他感悟。是的,这庞大的断崖呈现在面前,肯定会让一些人若有所思。(5)我就是在一次无意漫步时路过那断崖的。山村的沉静与寂寞网一样罩住了我正在挣扎的灵魂和希望,而在我的身边,山是很高很高的,路是很长很长的,风是很凉很凉的。面对断崖,我总会想起历史,想起往事:那大地上的伤口,在风霜年复一年的吹打中,渐渐地长出的暗黑色的苔藓。在阳光的曝晒下,一粒粒小石子从石壁上绽裂开来,最后坠落在谷底,石子与断崖诀离,却又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于是,我每一次面对断崖,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感想,但始终相同的是:断崖在空旷与落寞之中总是用自己的身影证明自己的存在。(6)朴素的断崖远离了灯火的辉煌,坚强的断崖支撑着深情的凝视。水分很少的断崖把每一棵小草都揽在怀里,虽是绝壁,那横长出来的小树和野花却永不停止地渲染着人迹罕至的地方,把厚重的寓意写在大地上,与高山的伫立彼此映照,最终铸炼成一种寻常人所难具备的品质,沉着、从容、朴实、深厚、忍耐、渴望、崛起、昭示,提醒一切正在沉沦的人,把痛苦与丧失当成身后的历史,在阳光和风雨中挣扎,坚韧地在命运的途中点燃心中即将熄灭的热情与梦想,演绎凤凰涅槃的火焰。(7)我的呼吸在灯光的波纹里,遥遥地望着村庄畔的断崖,断崖仍然在它的世界里。断崖的形象在我的意念中,我为它在我的思维里安排了一个位置,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13.根据全文,说说“支撑起我的信念,滤得我的目光越来越纯净”的断崖是怎样的断崖。(4分)14.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8分)(1)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沉默的断崖“在春雨秋风里成了村庄沧桑变幻的见证”?请根据第三段内容,概括回答。(4分)(2)第四段“也不会在石头与泥土之间看出些许寓意”这句话中的“寓意”指什么?(4分)15.结合上下文,说明第四段中“断崖也肯定有过花枝与藤叶,那时水丰草茂的山坡、觅食的牛羊、升起的炊烟,让鲜活的生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力量”这句话的作用。(3分)16.从五、六两段看,断崖引发了作者哪些人生感悟?请分点概括。(6分)三、语言运用: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B、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奖。C、面对足球流氓的丑行,比利时警方以暴易暴,迅速逮捕了一批带头制造事端的不法分子。D、不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而企图通过教材的修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新酒瓶装旧酒的做法对于改变语文教学的应试现状是毫无裨益的。18.下面这张便条有三处用语不得体,有一处格式不正确,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刘老师:您好!我尝试创作了一篇小说,送来请您拜读,但您不在,只好把小说留在您桌上,明天下午课后我再到办公室登门赐教。我深信,能得到您的指点,将不胜欣慰。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学生:张惠2006年9月7日用语不得体:将改为将改为将改为格式不正确:19.重新排列下列句子(只填序号)(4分):思想领域复以儒家为核心,吸取佛教禅宗之思想②而表现为崇高理想的情思深微与意态闲雅③形成理学,天理心性之探求影响深远④鉴于唐朝衰亡于强藩割据,宋朝崇文抑武⑤文学艺术亦有别于唐朝倾向感性的意气风发和色彩斑斓的特征20.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题和喻体,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5分)生活是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四、作文(60分)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作文:(60分)国外有一本《最重要的几个字》的书,书中写道: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最重要的一个词: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字:我对于这最重要的几个字,你有什么见闻、经历和体验吗?你曾作过深入的思考吗?请以“与人相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xxxx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6.9.7语文试卷(答案)1.答案:①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②未云何龙,长桥卧波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④艰难苦恨繁霜鬃,潦倒新停浊杯。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⑦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⑧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2.答:①七绝(绝句)边塞诗②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落日黄云,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的一片。意境荒寒壮阔(或荒凉悲壮)。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凄凉悲苦之心境。荒寒壮阔(或荒凉悲壮),烘托了送别友人凄凉悲苦的心境。(评分标准:画面描摹1分;意境概括1分;烘托情感1分。注意:画面摹写意象少于三个不给分,无情感具体表述不给分。)③诗的前两句用景物来烘托送别之情,而后两句,作者一扫前两句的落寂悲苦,表现出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1分)劝慰朋友不要为离别而难过,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定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心朋友。同时,也是诗人对自己有这样好的朋友的而感到自慰。(2分,后一句不答亦可)能讲出道理亦可给分。3答案D,就,趋,这里指到任4答案D,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介词,凭借;B连词,不译/代词,你;C.代词,他/语气副词,希望,可要)5答案:C.①②③⑥表现唐寅才气奔放(④表现唐寅的放浪⑤表现唐寅的聪明才智)6答案C,唐伯虎乡试时,主考官是梁储,程敏政不是主考官;梁程二人叹赏唐伯虎的文章是在梁储还朝以后。7翻译两则古文中划线的句子(8分)①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明史拟稿》)参考译文:大丈夫即使不成就功名,也应该慷慨激昂,为何效仿那些处境窘迫的人。虽1分,何乃1分,句意1分②苦征求,亦不尽其所至。(节选自《明史拟稿》)参考译文:(别人)饱经艰苦,拼命追求,也不能完全达到他的那种境界。厌1分,尽1分,句意1分③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世说新语》)参考译文:总是积存烧焦的米饭,回家后送给母亲。辄1分,遗1分8答案:军人溃散 /逃走山泽 /皆多饥死 /遗独以焦饭得活9.答案:B(A项“新石器文化”不全属于“古蜀文明”,C项“新的文化”是“外来”的文化,D项扩大了概念的范围)10.答案:B(A“可以”绝对化;C文中没有提及“历史真实”;D应为“宝墩文化”)11.答案:D(从第12段可以得出)12.答案:A(B项前后没有必然联系;C项并不是所有村落都带有夯筑城墙;D项中所说的三中原因只是猜测)13.(4分)①是在空旷与落寞之中坚韧地用自己的身影证明(或“昭示”)自己存在的断崖。②是坚强、忍耐而默默地支撑着生生不息的新生命的断崖。③是沉着、从容、朴实而又坚韧的断崖。(二点中答到其中两点意思的即可得4分;答到一点得2分,表述不够清楚的酌情扣分。)14.(8分)(1)(4分)沉默的断崖年复一年①默默注视着村里人祖祖辈辈永不停止地做着美好的萝。(2分)②目睹了村里人梦想的实观和破灭。(2分)(2)(4分)①生命中总会有失败、挫折。(2分)②面对意外的挫折,生命可以在艰难中变得更坚韧;或:面对挫折不屈服)。(2分)15.(3分:①通过断崖的过去的繁华与观在的残缺作比较(对比、衬托;,突出断崖沉默、坚强而不屈的形象。(2分)②为下文由断崖引发的人生感悟作铺垫(或: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感悟)。(1分)16.(6分)①面对不幸要能从容坚强,把不幸当成身后的历史。②逆境可铸炼常人难以具备的沉着.从容、朴实的品质。③坚韧的人经历了磨砺,总会找到新的道路。④人在困境中要能继续自己的热情与梦想。(2分)(答对一点得2分)17.答案:D(A应改为“毋庸置疑”;B“当仁不让”指面对应该做的事,就应感承担,决不推让;C“以暴易暴”指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改变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依然没变。)18.答案:将“拜读”改为“审读”或“看一看”;将“赐教”改为“请教”或“求教”;将“欣慰”改为“荣幸”;“您好”应另起一行。19.答案:④①③⑤②20.参考答案:人生是一艘船,奋斗是船桨,挫折是xxx,理想是彼岸。参考译文: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吴县人。幼年入学,才气奔放,与交好的朋友张灵纵情饮酒畅抒胸怀。有的读书人讥笑他俩,唐寅就豪气十足地说:“吸要关门读书一年,考取解元易如反掌。” 弘治戊午年,唐寅考取了乡试第一名。主考洗马梁储回到朝廷,把他的文章带给詹事程敏政看,两人都很赞赏,于是程敏政招纳唐寅为门生。梁储奉命出使外地,唐寅求程敏政的诗文为他饯行。已未会试,程敏政为主考官,同乡考生徐经,用钱贿赂和敏政的家人,被给事华昶弹劾,牵涉到唐寅,一起被打入到监牢,拷问没有找到具体根据,最后因求诗文的事,唐寅判发到浙藩为役吏。唐寅没有到任,放浪形骸,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等地,到东南观大海,又乘船游洞庭、彭蠡,归来后在桃花坞建了一座房子,与朋友每天畅饮其中。曾经因为妻子去世,唐寅放浪伤怀,不再想在功名上有所建树,以梧桐树打了一层严霜为喻,常自问苟延残喘还有什么作为呢?过了一阵又感叹说:“大丈夫即使不成就功名,也应该慷慨激昂,为何效仿那些困顿之人。”于是刻了一枚图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又作了一首《伥伥》诗,读过的人都觉得悲伤。宁王朱宸濠仰慕他的大名,用重金聘请他前往。唐寅见了一面后知道他有谋反的心思,于时装疯卖傻,宁王只好放他回乡。他学习务必追本穷源,达到化境,研究历法,探求扬马、元虚、邵氏的音韵文字之理,去肯定和订正它,旁及山川虫鱼鸟兽和天文星宿,出入于自然人世之间。他对于官样应景的诗文,没有特别用心去做,说后来人会知道我的才能不在这方面。胸中常有奇气喷发,有时寄情于画,下笔描绘颇有唐宋名家笔法;(别人)饱经艰苦,拼命追求,也不能完全达到他的那种境界。晚年后皈依佛门,自号“六如”,死时才五十四岁。a2006100411595967.rar

    以上《广东番禺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广东番禺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广东番禺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