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学年苏州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xxxx~xxxx学年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测试     语  xxxx.9注意事项:1.第I卷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名笔书写在答题纸上。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书写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保持卡面和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I(选择题共30)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与所给注音相同的一组是A.量(liáng)测量思量量体裁衣量才录用B.闷(mēn)闷热闷棍闷声闷气闷闷不乐C.创(chuāng)创伤创口满目创痍重创敌军D.供(gōng)供应供奉供不应求仅供参考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辑私度假村待价而沽良莠不齐B.急躁兑奖券浮想联篇始作俑者C.影碟谐奏曲天随人愿终生事业D.震撼坐标系得鱼忘筌融会贯通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句是A.少年时代就告别亲友,作客他乡的好友回到故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亲访友,而他访问的第一位朋友就是我,对于他的做客我家,我们一家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B.他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有事情要他帮忙,他总是找借口推脱;有责任要他负责,他总是找理由推托。C.近年来,一些幼儿园举办的“兴趣班”可谓林林总总,有的幼儿园为获取经济利益甚至还办了“园中班”,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兴趣班”粉墨登场,是市场经济催生出来的“怪胎”。D.“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人生的正道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xxxx年11月27日,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伤48人,直接经济损失4293.1万元。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放炮人员使用非专用炸药违章作业处理煤仓堵塞,导致煤尘飞扬达到爆炸界限,放炮火焰引起煤尘爆炸造成的。B.《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受全社会欢迎,因为它既可以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C.如果说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D.文科学习重在积累,学习者必须多读多写,才能提升思维的品质、锻炼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整体上提高文科素质。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二、(9分,每小题3分)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现在,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们发现了一种方法,通过使用电场作用以一种径直的、连续的、可操控的方式来制造纳米纤维。这种方法使得生产出新型的、特殊的纳米纤维材料成为可能,这些材料可被用于创伤敷料、滤筛以及生物支架。静电纺丝技术早在1934年就被申请了专利,当时科学家们就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一个注射器使混有溶剂的聚合物喷射出连续的细丝束,并喷射到准备好的电场中。随着溶剂的蒸发,电场中的电力开始拉伸聚合物,渐渐把聚合物拉成长长的鞭状细丝纤维,由于电场的作用,使得这些纤维在充满电的屏幕上以相隔10_-30厘米的距离缠结。中国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教授孙道恒(音)加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者研究项目的林教授的实验室已经有两年时间了,xxxx年他刚来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合适的研究项目。孙教授和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学的林教授共同想到了静电纺丝技术,于是他们合作试着使用静电纺织工艺制造出有序排列的纤维。在他们的创新过程中,他们用一种径直的、可操控的方式制造出了直径在50--500纳米的纤维,这些纤维被放在了一个搜集盘子中。谈到关于缩短注射器和搜集点之间的距离时,研究小组给这一新的工艺命名为“近场静电纺丝技术”。林教授说:“传统的静电纺织技术是一种随意,紊乱的工艺。我们的突破在于我们能十分精确地控制纳米纤维的定位和沉淀。”孙教授和林教授的方法同传统的静电纺织技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第一,取代传统的将聚合物溶剂通过注射器喷射纤维细丝进入电场的方法,他们使用了一种细尖的钨电极,就像钢笔蘸墨水一样蘸取溶剂。然后将电极置于搜集盘上方,对电极加电压,由此产生电场并将聚合物滴到电极的尖端开始静电纺丝的过程。这一方法使得研究小组在聚合物离开电极时能够缩小其丝束最初的直径,这一直径要比用传统的注射器产生的纤维直径要小的多。第二,研究人员削减了聚合物在电场中通过的距离,将原来10—30厘米的距离减少到了1.5—3毫米之间。这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利用在静电纺丝过程开始后聚合物简短的稳定瞬间。就好比喷气发动机在燃料耗尽之间维持的最后一丝正常喷束,之后产生的喷气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产生的纤维在进入电场后只能维持很短时间的笔直状态。在孙和林教授的近场技术中,在纤维出现紊乱前就把其捕获了。第三,缩短的距离还意味着可以将所需的电压从30000伏特降低到600伏特。因为电场中的电压强度是由其中分割的距离决定的,距离越短就越能够使用更少的电压维持相同强度的电场。最后,与传统的使用固定的屏幕获取纤维的方式不同,孙和林教授使用可调整位置和速度的盘子来接产生的纤维束。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像缝纫机针线随机设计图案一样将纤维捕获到盘子中。5.下列关于“近场静电纺丝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场静电纺丝技术的命名主要是考虑到这种技术缩短了传统静电纺丝技术的注射器和搜集点之间的距离。B.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十分精确地控制纳米纤维的定位和沉淀。C.这种技术不再使用注射器,而是采用一种细尖的钨电极;不再采用注射器喷射纤维细丝进入电场,而是对蘸取了纤维丝的电极加电压而产生电场开始静电纺丝的。D.这种技术缩短聚合物在电场中通过的距离,有利于利用静电纺丝过程开始后聚合物简短的稳定瞬间,并且利用可调整位置和速度的盘子来接产生的纤维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操控,制造出高质量的纳米纤维。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对于孙教授和林教授而言,他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造出有序排列的纳米纤维。B.他们使用这种新方法生产出的纳米纤维主要运用于创伤敷料、滤筛以及生物支架。C.和近场静电纺丝技术相比,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是随意、紊乱的工艺。D.放在可调整位置和速度的盘子上的钨电极之所以是极细尖的,是因为这样才能产生极细的纤维束。7.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A.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由于聚合物在电场中通过的距离过大,因而产生纤维显得紊乱不堪。B.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由于采用了注射器喷射纤维细丝的方法,产生的纤维直径要比近场静电纺丝技术的大得多,并且无法精确地控制纤维的直径。C.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所需要的电压要30000伏,这是因为这种方法聚合物在电场中通过的距离较大的缘故。D.传统的静电纺丝技术无法径直的、可操控地生产出令人满意的纳米纤维。三、(9分,每小题3分)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lO题。张昭,字潜夫。自言汉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县。祖楚平,寿张今。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调长安,值巢寇乱,不知所终。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时盗贼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积十年不能得。乃发哀行服,躬耕海滨。青州王师范开学馆,延置儒士,再以书币招直,署宾职。师范降梁,直脱难北归,以《周易》、《春秋》教授,学者自远而至,时号逍遥先生。昭始十岁,能诵古乐府、咏史诗百余篇;未冠,遍读《九经》,尽通其义。处侪类中,缓步阔视,以为马、郑不己若也。后至赞皇,遇程生者,专史学,以为专究经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若极谈王霸,经纬治乱,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汉书》十余义商榷,乃授昭《荀纪》、《国志》等,后又尽得十三史,五七年间,能驰骋上下数千百年事。又注《十代兴亡论》。处乱世,躬耕负米以养亲。后唐庄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军门,昭因至魏,携文数十轴谒兴唐尹张宪。宪家富文籍,每与昭燕语,讲论经史要事,恨相见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监察御史里行。宪为北京留守,昭亦从至晋阳。庄宗及难,闻邺中兵士推戴明宗,宪部将符彦超合戍将应之。昭谓宪日:“得无奉表劝进为自安之计乎?”宪日:“我本书生,见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极。苟靦颜求生,何面目见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时有害昭者,昭日:“明诚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无悔。”众执以送彦超,彦超曰:“推官正人,无得害之。”……长兴二年,丁内艰,赙绢布五十匹,米麦五十石。昭性至孝,明宗闻其居丧哀毁,复赐以钱币。服除,改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充史馆修撰。上言乞复本朝故主,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谏官月给谏纸。并从之。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宋初,拜吏部尚书。乾德元年郊祀,昭为卤簿使,奏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之制。礼毕,进封郑国公,与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选。谷尝诬奏事,引昭为证,昭免冠抗论。太祖不说,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陈国公。开宝五年,卒,年七十九。(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多拘滞,繁而寡要要:要领B.多自效军门效:献,尽力C.又奏请劝农耕及置常平仓等数事劝:勉励D.以本官致仕致仕:登上仕途9.文中“恨相见之晚”中的“之”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C.夫晋,何厌之有?D.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昭的父亲在xxx的年代,共计十年,千里寻父,历尽艰辛,终究没有能够找到父亲,于是为父亲办丧事。王师范邀请儒生,连续几次用书籍和钱财来请张昭的父亲,他才去了。B.张昭年少时就才华横溢,鹤立鸡群。后来更遇名师,得到程生的指点,于是学问得到极大的提高。C.张宪也是一位饱学之士,对张昭有知遇之恩。后来张宪部下联合戍将准备兵变,张昭试探张宪的打算,他对张宪能成古人之义表示赞同。D.宋朝初年,张昭官拜吏部尚书,又进封郑国公。因为同僚陶谷胡乱奏事,并且强拉着他作证,他坚持原则,结果太宗很不高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四、(23分)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祖楚平,寿张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译:(2)相泣而去,宪遂死之,时论重昭能成宪之节。译:(3)上言乞复本朝故事,置观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弹事译:12.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忆秦娥》[南宋]刘克庄梅谢了,寒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①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②宫殿,冷烟衰草。注:①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②宣和:北宋徽宗年号。(1)词的上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请说说诗人情感的寄托物是什么?选用这样的意象有何好处?(5分)(2)词的下阕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觉得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3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2),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3)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4),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五、(22分)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清溪源上(有删改)蒋炜青大凡喜山爱水的人,多少都带些清逸脱俗的性情。闲情于山水之间,要么是自我的放逐;要么就是寻找精神的回归或是情思的寄托。除却这两种原因,则大多是附庸风雅了,动机不良,也不可能真得山水之趣。历史上的隐士,除去一点自命清高、孤芳自赏的因素,多为豁达之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弃名利如芥末。然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隐士“辈出”,君子求隐,却反而成名。许多隐者都成了后学津津乐道的名士。唐尧时深居箕山的许由、巢父,商纣于渭水投钓的姜太公,汉初隐居商洛山的四皓,汉光武时垂钓富春江的严子陵,晋朝归隐田园的陶潜,唐代隐终南山的卢藏用、归太白山的田游岩,明朝时躲在九里山以梅花屋为居的王冕。这些人都是因“隐”而留千古芳名。怪不得后人说:“渭水钓利、富春钓名。”公元前一千多年,耄耋之年的姜子牙就站在渭水边用直钩钓鱼,开了“隐钓”之先河。姜太公“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在等候时机,“不钓鱼虾只钓龙”,子牙要钓的是文王,是要辅佐周天子成就一番开国事业。庄子也在濮水之畔举竿垂钓过,可是庄子的心是旷达而悠闲的,他心无旁念,坦然微笑面对大自然,用垂钓的方式来休闲,心里想的是“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神乎其技矣。庄子在濮水垂钓之时,楚国国君也派大夫前来诚意邀请过,“愿以境内累焉”,可庄周却不为所动,“举竿不顾”,心如澄澈之秋水、身如不系之舟。清溪垂钓和归隐山林者,最风光最幸运的要数严子陵了。中学时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开篇就邀风景入尺牍,“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天下独绝”,就凭这“天下独绝”,严光隐居垂钓此间真是没有白搭。范晔《后汉书•逸民传》载:“严先(光)……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姓名,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辖,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缛,太官朝夕进膳。”可是这位与光武帝同榻竟敢将臭脚丫子伸到光武帝刘秀肚皮上的余姚名士严子陵,却偏偏要跑到富眷江边去过隐居生活。要是换了今天,在某些人的眼里可是难得的资本哦,别说跑项目,少说也能拿到大把大把的批条。光武帝也给了严光一个谏议大夫的职务,可严子陵却不愿为世务所累,一口回绝:“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何至相迫乎?”严光躬耕垂钓于富春山中,留一代名士风范,连大文人范仲淹都欣为作记。范文正公的那篇《严先生祠堂记》可谓文学名篇,特别是一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够严子陵消受的了。世人多为名利所累。想人之生于世上,首先,为了生存,他必须在生存场中,为一箪食、一瓢饮而劳苦奔波;生活安稳了,温饱了,又要在名利场中挣个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历史上的那些大文豪,因为生性耿直,喜欢发点文人脾气,在仕途上自然容易出乱子,不得志时也会萌归隐之念,作遁世之想。然一旦步入名利战场,不拼个头破血流又有几人甘心呢?隐士,在现代社会是寻觅不到的了。工业文明已经摧毁了隐逸之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然而隐逸的情结依然在继续嬗变繁衍。某巨贪东窗事发,还扬言:“官是做不成了,希望国家能够给我几十亩地……”是的,一个人如果在得意之时也能想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名利面前淡泊一点,在私欲面前清寡一点,不是省去了许多忧愁烦恼么?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心灵上开辟出一方山林原野,使自己的灵魂不断地得到升华淬炼,怀点隐士的心情,我想,我们也就找到了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14.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有可能真得山水之趣?(3分)下文作者重点谈到的姜太公、庄子和严子陵三个人中,你觉得哪个人与其他两人不太相同?(1分)请用自己的话说出他们作为隐士的不同点?(2分)15.这篇散文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文章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主张的?试作简要说明。(3分)16.第3小节的最后一句话,“怪不得后人说:‘渭水钓利、富春钓名。”’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具体说明。(5分)17.作者在写严子陵时引用古籍共计3处,请你分别说说每一处引用的好处。(3分)在这一段中,作者还有这样的表述,“可是这位与光武帝同榻竟敢将臭脚丫子伸到光武帝刘秀肚皮上的余姚名士严子陵,却偏偏要跑到富春江边去过隐居生活。要是换了今天,在某些人的眼里可是难得的资本哦,别说跑项目,少说也能拿到大把大把的批条。”有人认为语言太过调皮,建议删除,你以为如何?请说说理由。(2分)六、(15分)18.请用“月光如水水如天”为统率句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字。(5分)19.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5分)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恬静。20.下面是一封大学毕业生李铁的自荐书,表述有多处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5点修改意见。(5分)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自荐材料。①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铸就了我的智慧。②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更加提高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的修养!③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有着一种敢于自荐、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④诚实正直的品格使我懂得了如何用真心与付出去获取别人的回报,我会用努力与智慧去争取我的空间,让社会来容纳我。⑤在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里,不仅需要能力,更需要知识。⑥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我都认真对待。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它,它使我具备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也使我具备了协调关系、整合资源的能力。⑦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您具有识人之明!⑧给我一个机会,蓄势而后发的我会还你们一个惊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致敬礼!自荐人:李铁xxxx年9月七、(60分)21.作文(60分)“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的回家;“夕阳送我到家门”,那是快乐的学子的回家。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归精神的家园……回家,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xxxxxxxx学年五市三区高三语文调研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C均读chuāngA测量liáng思量liang量体裁衣liàng量才录用liàngB闷热mēn闷棍mèn加闷声闷气mēn闷闷不乐mènD供应gōng供奉gòng供不应求gōng仅供参考gōng)2.D(A辑——缉B篇——翩C谐一协)3.A(B“推托”,借故拒绝。“推脱”,推卸责任等。C“粉墨登场”原指化妆好了,上台表演。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贬义,此处不合语境。D上行下效,只跟着做坏事。贬义。)4.B(A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C“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搭配不当。D“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重视”压缩句子,就是“这个经验值得重视”。显然,“语文教师的重视”中的“的”是多余的。)5.C(“而是对蘸取了纤维丝的电极加电压而产生电压开始静电纺丝的”蘸取的是聚合物溶剂。)6.D(钨电极不是放在盘子上,而是在盘子上方。)7.B(“无法精确地控制纤维的直径”错。根据第二段可知,这种传统技术应当是比较成熟的一种。)8.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9.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A(原文“再以书币……”是“两次用书信和礼物……”的意思。)11.(1)祖父张楚平,是寿张县令。张楚平生下张直,就是张昭的父亲。(3分。扣完为止。判断句译出,得1分。令,县令,1分。生,生下,1分。大致意思正确一定要给1分。)(2)张昭对他哭着离开,张宪于是为节义而死(或者是“为此事而死”),当时的舆论敬重张昭能促成张宪的节操。(大致意思对一定给1分。“相”,动作所指的一方。“死”,为……而死。“重”,敬重。各1分。扣完为止。)(3)上书建议请求恢复本朝的惯例,设置观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设置御史弹劾、检举官员所犯的错误。(意思大致对一定给1分。“故事”,惯例。“置”,设置。“弹”弹劾或检举。各1分,扣完为止。)12.(8分)(1)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之情和对他们坚持抗争的声援,以及无法收复中原的苦闷。(2分。答到任意两点得满分)情感寄托物是归鸿。(1分)鸿雁,是一种候鸟,春季自南方飞往北方。鸟可以飞回,人却不能回去,真是情何以堪!词人委托北去的鸿雁带去口信,向长期处于金人统治下的宋朝遗民表示慰问,个中滋味,难以尽表。真是蕴藉深致。(2分。答到好处得2分。如果写到“含蓄、深远、意味深长”之类,而无对词意的阐发,仅得1分。词句意思理解正确,得1分。)(2)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河破碎图。宋金前线,边声悄寂,防务废弛,更何谈恢复的准备!昔日大好山河,沦落敌手,哀鸿遍野,了无生机。奢华的宫殿,满目凄凉。(2分意思大致对就可以得分。)感情基调是沉痛、悲愤的。(1分)13.(1分一格,6分)(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2)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3)长使英雄泪满襟(4)学然后知不足。14.为了自我放逐或是为了寻找精神的回归、情思的寄托而闲情于山水之间的人才有可能真的山水之趣。(3分)姜子牙和其他两人不相同。(1分)他们的相异之处:庄子和严子陵,他们淡泊名利,只为求得人生的逍遥,不为世俗所累。而姜太公却有着太多的功利期待。(2分)15.做人要淡泊一点,那样才可以在自己的心灵上开辟出一方山林原野,使自己的灵魂不断地得到升华和淬炼,从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3分,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给1分)运用了举例说理、对比说理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如第4、5、6小节举了历史上有名的隐士姜太公和庄子、严子陵的例子来比较,来证明了自己对隐士求隐成名的看法;最后小节举贪官之例,是和前文的真隐士进行对比的,由对比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3分)16.作用是承上启下。(或者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总结了第三小节的意思。并且是领起了下面三个小节。第4小节扣住“渭水钓利”而写,第6小节扣住了“富春钓名”而写。(5分。仅仅写出承上启下,而没有说明,仅得2分。)17.引用古籍的好处:①引用《朱元思书》,是为了写出严子陵的隐钓是何其让人钦羡,又是何其幸运!②引用《后汉书》,是为了用史家之言,来表明文中所言非虚,写出了严子陵的清高品格。并且文言简洁隽永,可增其文采。③范仲淹的句子,文采斐然,在增加文采的同时,文章用通过这样的语言来引发我们对昔人高节的景仰之情。(每点1分,尺度可适当放宽。)不能删。理由有二:①这一段的内容正好与严子陵的高节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的内容。②本文语言轻松自然,绝不是一本正经来说教的文章。语带调皮,正是他的行文风格。正是对那些怀着不良动机而攀龙附凤之辈的辛辣讽刺。(2分,每点1分。)18.(5分)参考答案:“月光如水水如天”。放眼望去,但见清冷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月光就像熠熠闪动的江水,江水又仿佛和幽深的蓝天连成一片,整个世界好像都融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多么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啊!诗人不禁触景生情,感到寂寞怅惘。19.(5分)参考答案:白居易说:生活是“待到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的闲适;辛弃疾说:生活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20.①将“智慧”改为“自信”②“提高”和“增强”对调④“容纳”改为“接纳”⑤“能力”和“知识”对调⑦删除“具有识人之明”(每点1分,其中②⑤如果只注意到一个方面,不给分。)文言文翻译:张昭,字潜夫。自己说是汉朝常山王张耳的后代,世代居住在濮州范县。祖父张楚平,是寿张县令。张楚平生下张直,就是张昭的父亲。起初,张楚平赴任长安,正值黄巢发动叛乱,结果张楚平不知去向,从此杳无音信。张直年幼的时候避难移居到河朔,天下大乱之后,因为不知道父亲的去向而去寻找,而当时盗贼横行,荆棘满路,他竟然从秦地走到蜀地,一路上徒步而行,靠乞讨为生,寻找父亲可能会待的地方,一共找了十年没有能找到。于是为父亲办丧事穿上孝服,在海滨从事耕作。青州王师范开学馆,邀请儒士,两次用书信和礼物来邀请张直,让他担任宾职。王师范归降梁,张直从灾难中逃脱回到北方,用《周易》《春秋》来教授弟子,求学的人从远方而来,当时人称逍遥先生。张昭刚满十岁,就能够背诵古乐府、咏史诗一百多篇;尚未成年,就通读了《九经》,融会贯通它的要义。处身同辈人中,和缓地迈步、高远地顾看,认为像马、郑这样的人才也比不上自己。后来到了赞皇,碰到了一个叫程生的,他专门研究史学,认为专门研究儒家的经典要义,而不能够贯通古今,这样的人大多拘泥不化,冗繁而抓不住要领;如果想要极力主张推行王霸之道,治平天下,不通晓历史是不可以的。于是提出班固、范晔《汉书》中十余条要义和他讨论,传授了张昭《荀纪》《国志》等,后来张昭有全部学习了十三史,五七年之间,能够通晓上下几千百年的事。又为《十代兴亡论》作了注。身处乱世,亲自耕作背米来奉养双亲。后唐庄宗到魏地,河朔的将士,大多自己投身军门,张昭于是到魏,携带着几十卷轴的文章拜谒兴唐尹张宪。张宪家中多书籍,他常常和张昭闲谈,讲论经史要事,遗憾两人相见太晚,就任命他为府中的推官。同光初,张宪上奏授予张昭朝廷命官的品级,加封监察御史里行。张宪担任北京留守,张昭也跟随到了晋阳。庄宗遭遇内乱,张昭听说邺中兵士拥戴明宗,张宪的部将符彦超联合边关将领响应它,张昭对张宪说:“该不会献上奏表劝(明宗)即帝位来作使自己平安的打算吧?”张宪说:“我本来是一介书生,承蒙主上看重,位至保厘,是出生百姓的官员的极致了。如果厚着脸皮求得活命,有什么脸面到地下去见主上呢?”张昭说:“这是古人的心意啊,您能够做到这样,死了也将不朽啊!”张昭对着他哭着离开了,张宪于是为这件事而死,当时的舆论敬重张昭能够促成张宪的节操。当时有人要害张昭,张昭说:“我知道确实到了这样的地步,运数也不可能会有重生的可能,主上受辱臣子理应为之而死,我死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众人押着他送到符彦超的面前,符彦超说:“推官是正直之人,不要害他性命。”……长兴二年,遭遇母亲的丧事,明宗送给他绢布五十匹,米麦五十石办丧事。张昭性格极为孝顺,明宗听说他服丧期间因哀痛而憔悴,又赐给他钱物。守孝期满,改任方员外郎、负责拟制制、诰,担任史馆修撰。上书建议请求恢复本朝的惯例,设置观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设置御史弹劾、检举官员所犯的错误,谏官每个月提供给他们上谏的纸张。全部听从了他的建议。又奏请要督促勉励百姓从事农耕以及设常平仓等几件事宜。……宋朝初年,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乾德元年举行郊祀,张昭担任卤簿使,上奏恢复宫阙、庙门、郊坛夜警晨严的制度。郊祀之礼结束,进封为郑国公,和翰林承旨陶谷一同掌管选拔。陶谷曾经说假话来奏事,还要拉着张昭作证人,张昭摘下官帽和他争论。太祖不高兴,于是张昭多次上书告老,最后在原本的官职退任,改封为陈国公。开宝五年,张昭去世,享年七十九岁。axxxx100411523238.rar

    以上《2019学年苏州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学年苏州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学年苏州五市三区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