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 说课稿 评课稿 教学反思 学科试卷

2019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高考模拟

日期:2019-05-16  类别:学科试卷  编辑:学科吧  【下载本文Word版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簇拥蹙额箭镞猝不及防一蹴而就B.氤氲殷红姻缘绿树成阴万马齐喑C.闪烁朔风硕大数见不鲜横槊赋诗D.渎职疑窦案牍穷兵黩武买椟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思忖绿草如荫开源节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辐射各行其是虚左以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真缔佳作迭出扬长而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缜密羽扇纶巾徇私舞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大规模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使其子女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家庭产生剧烈变动,由于亲情的长期缺失,留守子女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②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要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整治。③科学是美丽的,但在琳达•威廉斯的眼里,科学诗美丽,因为它在科学美中注入了浪漫情怀。A.凸显探究更加B.突显探究更加C.突显探求越发D.凸显探求越发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可非议的事实,因而防治艾滋病的行动,也已经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披肝沥胆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保护知识产权不可能一挥而就,政府还面临着法律执行、机制、资源、教育等问题,仅仅通过几个法律文件还不够。D.在提倡自主学习的今天,各种活动课应运而生,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将分三步实施:一是“绕”,即卫星绕月飞行;二是“落”,即探测装置登上月球;三是“回”,即采集月壤样品返回地球。B.伊拉克最近发生的武装袭击联军的事件,是萨达姆的支持者所为?还是基地分子的残余势力所为?抑或是伊拉克的部落势力所为?人们无从知道。C.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xxxx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其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6.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广大青年企业家在参与“青年企业家西部行”活动过程中,不仅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拓展了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B.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C.为了缓解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满足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市政府研究决定创办聊城莘州高级中学。D.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刊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疫病是随着人类进入农耕社会形成规模的聚居而发生的,并往往随着族群迁徙、商贸往来、征战侵略而传播。疫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思想与世界观的变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甚至促进了各种社会的转型。在14—17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到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黑死病”瘟疫产生的影响是历史性和世界性的。首先,欧洲西部的封建制度受到沉重打击。“黑死病”涉及地区人口死亡多达1/4甚至1/2,造成了劳动力的奇缺,封建庄园对农奴的人身束缚不得不松弛以至瓦解,封建等级制的土地占有关系也难以维持,人对于自身生命、成就、价值观念在这场瘟疫的冲击中开始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潮涌现出来。文艺复兴正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这也是由于天主教会传统的信条和仪式在瘟疫和死亡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许多人不得不思考自己如何在非常的环境中拯救自己,文艺复兴的思想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它表现了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向往。瘟疫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中起到了更可怕的作用。法国史学家拉杜里称之为“疫病带来的全球一体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随着而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入侵美洲,他们带来的疫病成为美洲本地人最大的杀手。美洲本地人在孤立的状态下,对外来的疾病毫无抵抗力,绝大多数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100年中陆续死亡。这就为欧洲人征服美洲并大量殖民提供了条件,但也造成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后来上千万非洲黑人被运往美洲当奴隶,特别是运到加勒比海、巴西等美洲本地人灭绝殆尽的地方。当然,美洲也将梅毒等疫病传到欧洲,梅毒的出现对欧洲近代性伦理及生活方式也有很大影响。此后,欧洲殖民者对澳洲和大洋洲的入侵,也使当地居民的大多数因其带来的疫病而死亡。欧洲殖民者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也带来了疾病的全球一体化,它影响到了今天世界人口的分布和“西方人”在其中的优势地位。在世界历史上几次重大转折中,瘟疫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如果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以正确的方式应对疫病带来的挑战,这个社会与这种文化就会衰亡,反之这个社会与文化就会延续发展。在解开许多古代文明的兴亡之迷时,疫病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尽管有了先进的科技与医疗手段,但从艾滋病到“非典”的一系列的疫病流行,说明人类与疫病的斗争仍将继续下去。(选自《新华文摘》xxxx年第2期)7.下列不属于“黑死病”造成的影响的一项是()A.封建庄园中的农奴获得了更多的自由。B.封建等级制的土地占有关系受到极大冲击。C.给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带来了难得的机遇。D.人们开始产生了对健康、完美与幸福的向往。8.第三段说“瘟疫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中起到了更可怕的作用”,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绝大多数美洲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后100年中陆续死亡。B.上千万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本地人稀少的地方充当奴隶。C.梅毒的传入对欧洲近代性伦理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大的影响。D.澳洲和大洋洲的大多数当地居民因染上外来的疫病而死亡。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疫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B.14—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瘟疫动摇了人们对天主教的信仰。C.欧洲殖民者采用传播疫病的手段实现他们侵略扩张的目的。D.每个古代社会的衰亡都与瘟疫的流行着较为密切的关系。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美洲瘟疫的流行为欧洲殖民者加速侵略扩张提供了便利。B.现在人口较稠密的地区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大的瘟疫。C.如果能正确应对瘟疫的挑战,当时的楼兰国就不会消失。D.“非典”的流行,说明目前我国的科技和医疗水平还很落后。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范晔《后汉书卓茂传》)臣光曰:孔子称“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是以舜举皋陶,汤举伊尹,而不仁者远,有德故也。光武即位之初,权略诡辩之士,方见重于世,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享祚久长。(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四十》)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幸至丞相府归我幸:希望B.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诣:前往C.茂辟左右问之曰辟:躲避D.方见重于世重:尊重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②良乃入,具告沛公C.①诚能为人所不能为②诚知其如此,虽万世之公相D.①而独能取忠厚之臣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①心知其谬,默解与之②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④束身自修,执节淳固⑤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⑥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A.①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⑤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B.卓茂担任密州令时,有人告发一位亭长私自把他遗失的米肉占为己有。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惧怕亭长而不敢向亭长索要,并非亭长逞威凌弱。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接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了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自己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D.范晔和司马光都认为,卓茂受重用是因为其性情忠厚仁爱,懂得以礼教化百姓,光武帝相信他有能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题项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姓名第Ⅰ卷四五六七总分第Ⅱ卷(共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4分)译:。(2)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4分)译:。16.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登岳阳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孟浩然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2),,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3)蓬生麻中,;白沙在涅,。(《荀子·劝学》)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古典的雪雪一直在飘落,这是飘摇了几个世纪的雪,在他们的生命中和我的内心里。年少时,第一次读到关于雪的句子是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时,从未见过千万树梨花盛开的样子,甚至连一树也不曾见过。北方的冬天,在我的眼里总是一个有些没落的季节,纵使玉树琼花,也难掩那一份浓重的苍凉与漫长的寒冷。在这首送别的诗里,北方绚丽而多姿的雪花被幻化为江南的熏风花树,温情而浪漫,离情别绪中也蕴涵了无限的春光和融融的暖意。故乡的城郊,有一条大河,两岸曾经是很大的一片林子,下雪的时候,树枝上就落满了雪花,远远的望去,在氤氲的雾气中,迷离、柔静、凄美,全无了冬日的凛冽。想必梨花就是这样在春风里绽放、摇曳。雪忽然让人感到温暖。不然,张岱怎么会在雪夜去湖心亭看雪呢?那该是江南的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瀣,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的雪,使他从一个时代的终结里悟出了人生至情至性的真意,白雪掩盖了平日里谙熟的湖光山色,给世界以平和、熨帖,这是自然的淡作之美,触摸着幽静空旷的雪夜,他听到了时光流过和生命消亡的声音,顿感人之于自然是何等的藐小,生命之于自然是何等的脆弱,只有思想的力量才是旷日持久的,清高的士子总能在自然与心灵的交融中找到精神的慰藉,“隐居以求志,行义以达道”,这是自魏晋以来一些退避尘俗,抛弃享乐的士子,把才思与自然、人文相融合的士大夫文化的一个侧面。于是,自然、民俗皆成为一种古典的咏叹,腾升出一股纵惯古今浓得化不开的书卷气。无独有偶,东晋的王子猷大雪之夜驾舟前往阴山拜访好友戴逵,天明方至戴家门前,却又折身返回,人问何故?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又何妨?这看起来有点大乖常理,但仔细想来却言微意重,对于后世的人们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言传的震慑。王子猷的这种特立独行分明是对世俗的嘲弄和抗争,即使它是那么孤立、诡秘、偏执和微不足道,却让我们如同在风流云散后看见万里无云的蓝天一样清晰地看见了一个遗世独立的人思想深处的潜流,它必将喷涌而出,一泻千里。而唐朝的雪又赋予柳宗元另一种意义上的垂钓。垂钓,中国古典文学中颇具道家情调的一种休闲方式,被柳宗元的《江雪》推向了极至。于千年万年的无数个冬季之中,他独自的拥有了这个冬日。寒江寂寞,落雪无言。休问他为何冷淡了华屋暖裘,拒绝了亲朋故交,远离了俗务喧嚣。此刻心中时时忆起姜太公,仿佛与姜公同钓。满目的苍茫中自然有一片空旷与浩渺在心间,人与自然的亲和力渗透在原始的寂静之中,是否也怀着那种伤感的心情?空落的孤舟停泊在清幽的水面上,或许是无饵的钓钩在水下的鱼群中轻轻的游荡,无奈和孤独伴飘飘洒洒的雪花落入江中随江流而去,那一种玲珑剔透的单纯、清冷和孤傲纷扬在凝重的雪雾中。“飞花空舞任浮生,且学诗骨待长风,留得孤高冰韵在,千年风雪化诗声。”我试赋拙诗一首,且作对远去的古典况味的一份怀想。“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在古典的阅读中,回眸每一个雪霁初晴的黄昏,我仿佛募然聆听到那来自遥远的古典的雪中的歌吟,他们在不同的时代却在同一个自然的场景下以各自不同的姿态体现出人文的自我情怀,给思想和情志以自由沉浮的空间。这当然也蕴涵着人格的尊严和尊严的力量。弗兰克说,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证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拥有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当我的手指轻轻的翻过这些书页,就好似走进一座雪野中古典的村庄,走进一座他们用思想的灵光用人格的尊严筑就的精神的殿堂。走进这个村庄,我依稀看见他们的窗前是摇曳着古典的烛光,捻过月光一样泛黄的书页,把没落悄悄的隐藏,这是上几个世纪的书香,也有筝韵跌宕的春江,萧鼓击碎了夜的幽静,曼舞着重现的心灵之光;走进这个村庄,我犹如驻足他们的思想的道场,我如轻盈之水匆匆的匆匆的流过他们翰墨的天堂;走进这个村庄,我不忍叩响他们雕花的门窗,我似妩媚之风默默的默默的掠过他们的星空他们的梦乡;走进这个村庄,给他们留一串心笔写下的诗行,当晨钟敲落雪一样的寒霜,转眼的经年,已是遥远的绝响。行以当行乃千古真正之风流,为所欲为乃人间大气之文章。古典的雪,生命体验中的又一个本源,飘落于人内心的文化精灵,飞舞着生命的思想之花。18.题目“古典的雪”,“雪”的含义是什么?(3分)答:。19.“垂钓,中国古典文学中颇具道家情调的一种休闲方式,被柳宗元的《江雪》推向了极至。”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5分)答:。20.第二段写到回忆中故乡的雪,有什么作用?(6分)答:。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A.湖心亭的雪是美丽而多情的,它让张岱在孤独和寂寞中偶遇知音,再一次遭遇人生萍水相逢的喜悦。B.文章引用了张岱、王、和柳宗元的文章或故事,是按照对雪的内容的理解的深化来安排材料的。C.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说明了柳宗元十分喜欢雪天,同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接受了颇具道家情调的垂钓的休闲方式。D.文章引用了岑参的诗,张岱的文章、王子猷的故事和柳宗元的诗,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雪的关注,几千年来已经赋予了雪以深厚的文化意义。E.“我试赋拙诗一首,且作对远去的古典况味的一份怀想。”说明现代人已经没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雪了。六、(12分)22.重新排列下列句子。(只填序号即可)(4分)①思想领域复以儒家为核心,吸收佛教禅宗之思想②而表现为崇尚理趣的情思深微与意态闲雅③形成理学,天理心性之探求影响深远④鉴于唐朝衰亡于强藩割据,宋朝崇文抑武⑤文学艺术亦有别于唐朝倾向感性的意气风发和色彩斑斓的特征正确的顺序是:23.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给“科技文献”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得改变愿意。(4分)①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②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③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④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答:科技文献是。24.手机短信具有简洁、明晰的特点,发送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假如某电视台正现场直播以“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国庆55周年晚会,请你参与现场互动,拟一则短信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字数在50-70字之间。(4分)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面对卑微与高贵的反差,主观与客观的碰撞,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马加爵困惑了,失衡了,迷失了……由一位发奋图强的寒门子弟蜕变为记件式杀人的“屠夫”!(心海扬帆论坛一网友)②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从成功里得到自信和快乐,从自信里得到快乐和成功,从快乐里得到成功和自信。快乐比成功更重要!(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李开复)在生活中,差别是永远存在的,而每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我们在矛盾面前,如何既不失执着追求的精神,又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份快乐的心情?请以“心理的失衡与平衡”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2005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语文试题详解一、(18分,每小题3分)1.【答案】C【全解详析】A项中“镞”读“zú”,其余都读“cù”;B项中“殷红”读“yān”,其余都读“yīn”;C项都读“shuò”;D项中“疑窦”读“dòu”,其余都读“dú”。【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主要侧重于考查常见常用字因习惯而误读的字,考查点放在声母或韵母的区分上。2.【答案】B【全解详析】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要兼顾汉字音、形、义的关系,以义辨形、以音辨形。A项绿草如荫(茵),C项真缔(谛),D项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俱)。【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辨识现代汉语的字形,主要考查因音近、形近致误的别字。3.【答案】A【全解详析】①“突显”与“凸显”的语意,前者侧重于强调显现的“突然性”,后者侧重于强调显现的“明显”。②探究:探索研究,探索追究;探求:探索追求。根据语境义应选择“探究”与“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搭配。③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者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用于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越发:多用于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用于两个或更多的分句前后呼应的场合。【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近义词辨析,首先要准确审读题目限定的语境,其次再结合词语的词义、搭配对象、感情色彩等方面辨析。4.【答案】D【全解详析】“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过分指摘或称赞的,事情有一定的道理和原因。“披肝沥胆”,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写字、绘画非常敏捷,很快就完成了。“应运而生”,现指顺应客观需要而生。A项“无可厚非”多用来表示虽有缺点,但尚有可取之处,可以原谅;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勿庸置疑”。B项“披肝沥胆”与语境不符,可改为“撕心裂肺”。C项“一挥而就”与语境不符,可改为“一蹴而就”。【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考查点侧重于准确辨析成语的意义、色彩、使用对象和语境等方面。5.【答案】A【全解详析】B项把第一、二句的问号改为逗号;C项把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把“他”前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因为引号引起下文需关涉到总说句句意的结束。【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考查点放在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和易混点上;判断要注意语境对标点符号的准确限定。6.【答案】B【全解详析】A项属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拓展了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C项属成分残缺,应在“高中教育”后加“的需求”。D项属搭配不当,应把“否”删去。【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识病句的能力。病句大致分为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考查的重点是《考试说明》中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尤其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多余。二、(12分,每小题3分)7.【答案】D【全解详析】D项是文艺复兴运动带来的影响。【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8.【答案】C【全解详析】要注意题目中“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侵略”这一限制条件。【考点聚焦】本题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融合在一起命题考查。9.【答案】B【全解详析】A项“重要因素”的说法不妥。C项“传播疫病”不是殖民者的本意。D太绝对。【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10.【答案】A【全解详析】B项由“或然”误为“必然”,太绝对;C项文中无根据;D项文中只是说“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仍将继续下去”,并未强调科技和医疗水平的高低。【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文章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又有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之分。根据文章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就是准确的获得隐含信息,是由已知推未知。三、(12分,每小题3分)11.【答案】C【全解详析】C项辟:屏退。根据上下文语意推断,卓茂并没有“躲避”的意思,只是不愿扩大知情的范围。【考点聚焦】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是指那些古书中经常出现,而且容易跟现代汉语相混淆的实词。同时还要注意一部分词类活用现象。12.【答案】C【全解详析】A项为:表示判断,是。B项乃:于是。C项①诚:的确,确实;②诚:假如,如果。D项独:唯独。【考点聚焦】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此类题目考查四个虚词的用法,每个词都放在两个句子中加以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句出自原文,另一句出自课本;这样既降低了难度,又把考查点和课本所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13.【答案】B【全解详析】注意题目要求的限制“直接”表现“宽仁恭爱”的一项。【考点聚焦】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实质是考查对文中关键语句文意的把握和理解。14.【答案】C【全解详析】A项谢:道歉,而非“感谢卓茂的大恩大德”;B项遗:赠送,属误解文意;D项卓茂被重用是因为“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而独能取忠厚之臣,旌循良之吏”,光武帝树卓茂为世人的榜样醇化世风。【考点聚焦】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筛选提取、综合分析能力,立足点是对文意的理解。筛选提取文中信息,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微观入手。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四、(18分)15.【答案】(1)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有仁爱之心,懂得互相恭敬地侍奉。(2)有敦厚的性情宽广的胸襟就接近于仁爱,有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就接近于宽恕,遵循这个道理,埋怨悔恨怎么会招致呢!【全解详析】(1)“凡”译为“大凡”“大概”,得1分;“所以”理解为表原因,得1分,“贵于……”译为“比……尊贵”,得1分;整体语句翻译准确通顺无语病,得1分。(2)“中”译为“胸襟”“胸怀”,得1分;“率”译为“遵循”,得1分;“怨悔曷其至乎!”是反问句,“曷”译为“怎么”“难道”,得1分;整体语句翻译准确通顺无语病,得1分。【考点聚焦】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及文言句式的把握。16.【答案】同意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1分)原因是:(1)从意象的选取分析,孟浩然诗的意象仅限于云梦泽、岳阳城,而杜甫诗的意象则拓展到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2分)(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杜甫诗中“坼”“浮”两字炼得好,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就是因为有了这两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何等恢宏!(3分)【全解详析】比较鉴赏这两首诗作,需从意象的选择和炼字两个方面结合诗作具体分析。【考点聚焦】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赏析。17.【答案】(1)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不扶而直与之俱黑【全解详析】注意“沧海”、“须臾”、“忧劳”、“逸豫”、“俱”等字书写的正误。每小题2分,错一字扣1分,错两个字该题即不得分。若3个小题都答,只据前两小题评分。【考点聚焦】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五、(18分)18.【答案】象征了浩渺的自然;特立独行的品格;文人的无奈与孤独。(3分)19.【答案】柳宗元用在雪天垂钓的方式表达自己政治报复得不到实现的落寞之情,以及不向权贵低头的坚强信念。(5分)20.【答案】与岑参诗中苍凉寒冷的雪形成对比;突出雪“迷离、柔静、凄美”的特点;为下文写“雪让人感到温暖”做铺垫。(6分)21.【答案】AB【全解详析】C项“接受了颇具道家情调的垂钓的休闲方式”不正确。D项岑参诗中的“雪”是纯自然的雪,无文化意义。E项“说明现代人已经没有诗意的眼光来看待雪了”不正确。六、(12分)22.【答案】④①③⑤②【考点聚焦】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23.【答案】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或者: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光盘及网络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24.【答案】(示例)雄鸡报晓的大陆版图是您清晰的轮廓,瑰丽壮美的山川是您不老的容颜,五十五年的光辉历程是您的花样年华,华夏大地燃起的烛光是共同的梦想:祝愿祖国繁荣富强!【考点聚焦】语言表达运用题的灵活性非常大,考查考生语言能力的角度也很多,要想提高考生解题能力,必须有意识地训练考生地对语段的理解整合能力,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在生活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七、(60分)25.作文(略)【附录】文言阅读材料译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阳宛人。性格宽厚仁爱谦恭。当初被朝廷征召出任丞相,当他从相府走出来时,有人指认他骑的马匹是自己的。卓茂问说:“您的马遗失多久了?”那人答道:“大约有一个多月!”卓茂有那匹马已经多年,他心里知道对方误认,仍默默解开缰绳将马牵给对方,自己拉车离去时,回头告诉他:“如果发现这匹马不是您的,请您来丞相府还我!”隔了几天,那位马主另外找到遗失的那一匹马,于是他便来到丞相府归还马匹,并且向卓茂叩头道谢。后来因卓茂精通儒家学术被举荐为侍郎,调动担任密县县令。(卓茂对百姓)忧心苦思教诲不倦,视百姓为自己的孩子,任用贤良教化百姓。有人曾告一亭长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那人:“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托付他而给的?”那人说:“我私下听说贤明的君主,使百姓不惧怕官吏,官吏不向百姓索取。而今我害怕他,所以送他米酒,亭长既然最终接受了,所以我来告他。”卓茂说:“你是鄙陋的人啊。大凡人之所以比禽兽尊贵,是因为人们讲求仁爱,懂得互相敬重。现在乡邻间尚且表达馈赠之礼,这是人们之所以相互亲近的原因,更何况官吏与百姓之间呢?官吏只是不能乘势求取馈赠罢了。你偏偏不想修行,岂能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呢?亭长平素就是个好官,过年时送些米肉,这是礼节。”那人说:“假如这样的话,法律为什么禁止那样做呢?”卓茂笑着说:“律条的设定要合乎大的准则,礼制的理顺要合乎人间真情。而今我用礼教导你,你必定没有怨恨;用法律来惩治你,和处置自己的手足有什么不同呢?”于是那人接受了卓茂的训诫,亭长也很感激他的德惠。过了几年,教育感化普遍实行,东西掉在路上都没人捡走据为己有。那时光武帝刚刚登上王位,就下诏说:“先前密州县令卓茂,约束自己加强自身修养,坚持自己的节操纯洁不变,的确能做好别人所作不到的。而今任他为太傅,封为曪德侯。”评论说:卓茂绝对是个小官,没有其它才能非常平庸,然而首先施以聘请任命,用优胜的言辞尊重的礼仪,这与周王燕王表闾立馆有什么不同吗?拥有敦厚的性情宽广的胸襟就接近于仁爱,有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就接近于宽恕,遵循这个道理,埋怨悔恨怎么会招致呢!臣司马光说:孔子称“举荐贤能的人来教化百姓,没有才能的就会勤勉”,所以舜帝举荐皋陶,汤举荐伊尹,而使不仁者远离,这是实行德政的缘故。光武帝登上王位之初,精通随机应变谋略和能够欺诈巧辩的士人,正被世俗所尊重,然而光武帝偏偏能选取忠厚的臣子,表扬遵守贤良的官吏,皇帝在位才久远。

    以上《2019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高考模拟》范文由学科吧精心整理,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收藏及关注我们,或向其它人分享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科吧»学科试卷»2019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高考模拟
‖大家正在看...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范文吧 - 返回顶部 - 手机版
Copyright © 学科吧 如对《2019届高三第四次全国大联考-高考模拟》有疑问请及时反馈。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