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倾轧(yà)祛除(qū)掎角之势(jǐ)纵横捭阖(bǎi)B.捉摸(zhuō)锃亮(zèng)时乖命蹇(jiǎn)雍容揖让(yī)C.丰稔(rěn)毗邻(pí)歃血为盟(shà)余勇可贾(gǔ)D.沟壑(hè)剽悍(piāo)顺蔓摸瓜(wàn)戎马倥偬(cō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缄默熨帖铤而走险韬晦之计B.凭添羁拌颐指气使以儆效尤C.垢骂整饬应接不暇波诡云谲D.伎俩怄气额首称庆自负盈亏3.依次填入下列各组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海淀内引外联,开拓进取,正缔结着旷古:聚四海,连五洲,吞吐八方风云。②新区位于城乡部,是流动人员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状况比较混乱的地方。③台独分子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又一次被彻底粉碎了,让他们去吧!A.因缘结合懊悔B.姻缘接合懊悔C.姻缘结合懊丧D.因缘接合懊丧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B.晋北的天险雁门关被敌突破之后,太原大有奄奄一息之势,国人对华北紧张的形势都非常关心。C.本来大家商量好,届时一起提出反对意见,可到了经理室,他们几个竟然噤若寒蝉,只得由我独自“战斗”了。D.我们青年学生对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及时行乐的思想,理应予以摒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北京医院采用的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B.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应运而生,它们是传播惯用语的主要媒介。C.“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沟通人类社会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的精神源泉。D.减轻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问题,不适当地留作业,对孩子们的学业成长不利。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①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②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③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新序·杂事四》注:①劬:qú勤劳;②窳:yǔ懒惰;③惄:nì忧思。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搔:通“骚”,扰乱B.楚亭旦而行瓜行:巡视C.此梁之阴让也让:谦让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信:守信用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B.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因具以闻楚王因击沛公于坐D.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边县令)与楚邻界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①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②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③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④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⑤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⑥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④10.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第Ⅱ卷(共120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1.用“/”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4分)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也。(选自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8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注:哲宗年间,因遭蔡京之流迫害,苏轼被远放儋州(今属海南省)等地,前后七年。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参横”句写夏夜星空,点明“夜渡”,参星横斜,斗星转向,正是夜半时分。B.久雨成灾谓“苦雨”,整日刮风为“终风”,云开日现称“解晴”。C.“鲁叟乘桴”化用孔子的“道不行,乘浮桴于海”;“轩辕奏乐”代指中原文化。D.“九死”指多次濒于死亡,“奇绝”指作者流放海南所经历的艰辛磨难。②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二句侧重“解晴”,“苦雨终风”句既是写实,也暗示自己积年所遭受的政治迫害结束了。B.三四句一问一答,就“晴”字生发开去,隐喻朝政和时局本来是清平无事的,短暂的风雨终究改变不了天与海的本色。C.五六句使用典故,表明诗人终究做不到隐居南荒而遗落世事,还存有兼济天下推广教化之心。D.七八句直抒胸臆,“不恨”二字意为虽历经“南荒”贬谪劫难但不以为憾,“冠平生”则指一生难忘。③诗中“苦雨终风也解晴”与苏轼《定xxx》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它们共同使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简要分析这两句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13.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4题限选作3题)(6分)①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②苏洵《六国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④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尊重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异质性。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却无优劣高下的区分,它们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如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生命在地球上续存的根本问题,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续存的根本问题。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文化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集体力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xxxx年“9.11”事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适时地承担了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重任,《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结果。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势之猛,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猝不及防。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文化多样性公约》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通过的,它确认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两重属性。公约生效后,各国自主制定和保护文化表达方式多样性政策有了保障,在多边国际组织框架内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合作有了保障,它尤其为支持弱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通过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这项行动,教科文组织的绝大多数国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只有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不同文化的真诚交流、和谐相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保障。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意思是:一般说来,文明的出现在前,文化的发展在后。B.文化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第四大支柱,意思是文化与经济、环境、社会一样,都是能够不断发展的。C.由于文化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双重属性,所以各种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是很难区分高下优劣的。D.《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国际社会在全球范围捍卫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果。15.下列论断没有表述“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一项是()(3分)A.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然贸易”的旗帜下冲向世界的许多国家,挤压了弱势文化的发展空间。B.强势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冲击着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根基,动摇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的支柱。C.《文化多样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所属的多数国家的支持下制定并且获得通过的。D.“9.11”事件引发了各国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16.填空(2分)
文中第2段提到“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第3段又提到“文化基因”的流失,这里“文化基因”指的是和。
17.根据本文的观点分析下面的文化现象。(任选一条分析即可,不超过100字。4分)(1)“xxx”期间,全中国只流行八个样板戏。(2)“高天滚滚‘韩流’急”,一段时间以来,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流行。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水·凤凰·沈从文沈从文曾说过:“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的确如此。且不说14岁以前的沈从文是在故乡凤凰小城的一条沱江里泡大的,即便14岁以后到20岁离开湘西去北京“碰运气”以前,他也一直流浪于沅水上下游的各个大小水码头。他最留连忘返的是那里的一条条湿漉漉的河街,最看不厌的是那些水上人的作息,最不能忘情的是这些水上人相吵相骂相爱相谑的言行。对沈从文性格塑造起决定作用的,是他的故乡——凤凰的那条清丽秀美的沱江。他在这里的日光下,认识了大千世界稀奇的色,微妙的光,以及万汇百物的动与静。他在这里尤其学会了思索与想象。为了能同这里的自然亲近,他学会了逃学,学会了游泳,甚至学会了撒谎。逃学、撒谎被学校或家庭任何一方发现后,少不了都是一顿体罚,但他却从不因此而懊悔。因为体罚虽限制了他“乱跑”的自由,想象却生出了翅膀,使他凭经验想到了河中鳜鱼被钓起后泼刺的情形,想到了满天放飞的风筝,想到了山里歌呼的黄鹂,想到了树上累累的果实……他认为他的一生,之所以“不安于当前事物,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都应当溯源于这份因为要亲近自然而养成的逃学习惯,以及在逃学的处罚中炼就的爱思索爱幻想的品性。15年前,我第一次来到凤凰,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那一川藏着梦幻般美丽的沱江水。15年后的今天,为寻梦我又来到了凤凰城东门沱江转弯处的沙湾水面旁,沿着被堆翠凝蓝的崖岸染绿的河水,我走进沈从文故居的仓屋,我仿佛看到被雨水浇得如落汤鸡的似的小从文,正被罚跪在这房中的一个角落。可他竟能从檐溜的滴沥声中做着横海扬帆的美梦,口中还喃喃自语:“孤独一点寂寞一点算什么,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才会发现,原来还有一个你自己。”或许是拥了这份倔强,这份自主与从容,这个生长于偏僻小城里的野精灵,20多年后,才奇迹般地震动了大中国的文坛,成了“凉派文人的重镇”。走完了86年艰难坎坷的人生旅途,沈从文又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凤凰故里。他的骨灰一半抛到了沱江的沙湾,一半撒在了沙湾不远处的高崖边。这里没有墓圈,没有坟丘,只有一块从山崖上掉落下来的五彩石,周围生长着杂树绿竹和虎耳草,地面上是一片散落的鹅卵石。就着五彩石两侧不大的光面,一面刻着根据沈从文手迹略略放大的四句偈语:“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能认识‘人’。”另一面刻着沈从文的妻妹张允和女士撰写的一首诔辞:“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首诔辞其实是一首“藏尾诗”,把句尾的四字连起来,就是“从文让人”。是的,沈从文从来都是“让人”的,从来都是默默的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的。但沈从文又是极为坚定极为自信的,他生前手书的四句偈语,分明明确地警示着世人:谁如果不按照他的思索,去思索他和他笔下所描绘的人,谁就别想真正地理解他和认识他所塑造的“人”!伫立于这块最不像坟墓的坟墓前,我的耳畔似乎响起了沈从文如下的话语:人生是一本永远翻看不完的大书,我只是翻看得太快,看到了许多不该看到的内容,我得好好地休息一会了。于是这位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的自然之子,又回到了自然的怀抱,永远与高崖为伴,聆听着沱江那美妙动人的水声。水造就了沈从文,水赋予沈从文水的性格。水似乎最柔弱,其实最刚强。它既能随方就圆又能决堤溃防;既兼容并包又泾渭分明。它在温柔平静中隐伏着澎湃的热情。它能粘合住最卑微的人生,又能幻化出多彩的云霞。水就是沈从文。[注]诔辞,列述死者德行功过的文字。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篇引用沈从文曾说过的话,一方面揭示出水对于沈从文“有极大关系”,开宗明义,引出话题;另一方面也点出了全篇行文的线索。B.本文进述了沈从文人生的三个阶段:14岁前在沱江里泡大,14到20岁浪迹于沅水上下游,20岁后离开湘西闯荡文坛。强调了凤凰的那条沱江对他性格的影响。C.本文兼取引用和叙述的写法,时而让沈从文站出来评说、讲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而从作者角度陈述沈从文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述”中有评论,“述”中有观点。D.“最流连忘返”“最看不厌”“最不能忘情”,作者连用三个“最”字,既写出了沈从文对故乡之水和水上之人的挚爱;同时,也概括了深从文一生文学创作的内容。E.作者想象深从文的少年生活,深情地描写他的墓地,讴歌他如水的个性,既展示了“水、凤凰、沈从文”之间的相契相容,也抒发了作者对沈从文由衷的敬仰之情。19.请概括回答:清丽秀美的沱江成就了少年沈从文怎样的品性?(4分)答:20.从全文看,你怎样理解沈从文是“自然之子”?(4分)答:21.文中偈语和诔辞印证了沈从文的性格特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答: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22.把5个备选的句子分别填入方括号(只填序号),使下面这段文字语意连贯,前后呼应。(3分)出生在原籍老家,呱呱坠地之后,生命就同那块土地、那方水土血脉相连了……然而,生命在躁动中,生长着初始的希望和信念。稍长之后,远行的期冀、负笈求学的热望、文化的诱惑,生命的底色上在不断地涂抹着变幻着。生命被创造出来之后,既有[],又有[],更有[];一端[],一端又[]。①无定的漂泊②苦苦的追寻③坚执的笃守④连结着故乡那方水土⑤同现代文明的风景接通23.根据要求在横线处仿写(4分)日常生活中常见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取义各不相同,使用恰当可以增加表达的情趣。例如:期末考试已经迫在“眉睫”。取眉毛和睫毛距离眼睛极近之义,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极紧急的关头。请参照例句,再仿写两个句子(用“眉睫”以外的例子)。请参照例句,再仿写两个句子(用“眉睫”以外的例子)。(1)(2)24.根据下面的提示回答问题(5分)(1)北京2008奥运吉祥物这几天畅销,北京某中学学生肖文急着买一套“福娃”,好赶上送给远在美国的爷爷作七十寿辰的礼物。他跑了好几个商店,就是都买不到福娃中的“××”(可从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中任选一个)。他拨通了吉祥物特许经销处的电话,表达了自己的要求。他说(不超过100字):(2)就所选一个福娃,谈谈你对它的认识(不超过100字)福娃贝贝福娃晶晶福娃欢欢福娃迎迎福娃妮妮BeibeiJingjingHuanhuanYingyingNini七、(60分)25.《说文》:“患,忧也,从心。”从个人到国家,从人类社会到宇宙自然,人心之忧,无处不在。高尚品质的缺失,价值取向的混乱,天灾人祸的频发……这些“患”都与我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都是对人类智慧的严峻挑战。请以《说忧患》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D2.A3.D4.C5.B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C(让:责备)7.D(两个“于”字都是介词,介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可译为“和”“同”“跟”等。其他三项,A项两个“以”字,前一个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因为;后一个也是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把。B项的两个“乃”字都是副词,前一个表示前后紧密相接,就;后一个表示转折,竟然,却。C项的两个“因”字,前一个是连词,于是;后一个是介词,趁机。)8.D(A项应是“边县”,B项应是梁亭人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的事,C项应是“瓜”)9.B(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一、五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三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10.C(错在“请他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参考译文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1.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也。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不当断而误断,算错:错2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伯乐在冀州的原野一经过,马群就空了。冀州北部的巴比天下的都多,伯乐虽然善于鉴别马,怎么能使马群空了呢?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我所说的空,不是说没有马,而是说没有好马了。伯乐善于鉴别马,遇到其中好的就挑选出来,马群中没有留下好马。如果没有好马,即使说没有马,也不算是假话。12.①D②D(每小题2分)③:一问:使用了“比”的艺术的法(或:象征、双关、比喻)。(1分)二问:“苦雨终风也解晴”句写历经“苦雨终风”的仕途坎坷之后,终于盼来“解晴”的一天,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也无风雨也无晴”句是说人生旅途上的坎坷就像大自然的风雨阴晴一样总是暂时的,总会过去的,因此不必太耿耿于怀,要从容面对,这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宠辱不惊”的淡泊之情。(意思答对即可,内容2分,表达1分)13.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③至于幽暗昏感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④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对1句得1分,句中有错字,该句不得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4.D15.C(每小题3分)16.历史精神人文传承(2分)17.能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自圆其说。(4分)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8.BD(4分)19.(1)亲近自然(2)爱思索爱幻想(3)倔强、自主、从容答出1点给1分,答出3点给4分。20.①从小倾心自然②自然对沈从文的品性影响很大③一生都在歌颂自然生命④死后魂归自然答出1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21.偈语是沈从文的自我评价,反遇出沈从文的刚强,极为坚定极为自信。(3分)诔辞是沈从文妻妹对他的评价,揭示出沈从文一生让人,默默地承受着加于他头上的一切不幸。(3分)意思答对即可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22.③①②④⑤答对3处得1分,全对得3分。23.参考答案:(1)儿子是妈妈的“心肝”。取心肝是身体极重要的器官之义,比喻儿子是妈妈最亲近、最疼爱的人。(2)高考复习到现在,总算有点“眉目”了。取眉目于人体头部最上面之义,喻指事情开始有头绪了。(3)刘备视孔明为“股肱”之臣,军国大计悉由其出。取股肱为人体四肢重要部位之义,喻指孔明是刘备身边重要的辅助者。(4)没想到谋害总统的竟然是他的贴身卫士,真是变生“肘腋”。取手肘、腋部距离极近之义,喻指祸乱发生在身边。(5)凭着他高明的“手腕”,终于平息了这场股市xxx。取手腕是人体关节中极灵活的部位这义,喻其手段、本事。正确选用以“人体部位”为喻的词语,2分;写出“所取之义”(言文成理、自圆其说即可),1分;写出所喻之义,1分。24.参考答案(1)喂,您好。我叫肖文,我爷爷就要过七十大寿了,我想送一套“福娃”给爷爷作寿礼。可就缺一个(××),哪儿也买不着,爷爷在美国,晚了就赶不上了。我特着急,叔叔(阿姨),你们能帮助我吗?(应包括问候语、自我介绍,打电话的事由、提出要求。语序不限,意思答对即可。3分)七、(60分)作文评分参考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60—51分)紧扣论题、观点鲜明材料精当、说理充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55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又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即可得55分以上。二类卷(50—38分)符合论题、观点明确材料较充实、说理较充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44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期中某一个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4分以上。三类卷(37—25分)基本符合论题、观点基本明确有一定的材料、说理不够充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3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内容单薄、语病较多的文章只能在31分以下。四类卷(24—0分)偏离论题、观点不明确材料贫乏、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说明: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