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这是在学习第二单元的讲演稿之后,又接触的一篇讲演稿。它在内容和体裁上都
不同于前两篇,它属记叙文,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而《
最后一次讲演》和《未有天才之前》则主要记录人物语言,重在体现讲演者的思
想。因而教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也要进行人物形象地分析,看作者到
底给我们刻画出怎样一个名人画像。
文章篇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带感情,这些都可作
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
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
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
2.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②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
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③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备注:宽宏大量重友情等为人传颂,同时增大课容量,讲出语文课的文学性也
是教改的一个趋势。)
⑵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教学重点:
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4.学习难点:
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
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所以我想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
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最
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展示
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教师只起一个导读和归纳总结的
作用。本文共安排两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1从政治革命角度谈起,设问“同学们学过历史,对梁启超肯定不
陌生了,谁为大家介绍一下他政坛上的功绩?”
学生查到的资料: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2.同学们大多了解的他是政界上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那你们知道他在文学界也
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同学们找到的大多是转述或评论,要想看到一个真实而又活
生生的梁任公,就要读读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二)新课:
1.默读,解决生字词问题。了解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即:梁任公演讲时的音
容笑貌、学者风度。可设如下问题:文章主要记叙了梁启超讲演时的哪些情况?
2.梁启超的这次讲演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回答:深刻的印象。感染影响了读者。
追问:何以见得?
依据:第一段和第八、九段。让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并用线划出。(“过去也有
不少显官,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不少人从此对于中
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3.接着的一个问题是抓梁启超讲演的特点。要求细读课文。过渡语及提问:可
以说,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
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使之常常想起,并笔而记之?
(提示:梁任公演讲时有什么特点?或问梁任公这个人怎么样?)
这是需要小组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整理板书。如下:
演讲特点:开场白——独特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内容——丰富而有趣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
人物特点: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
芒四射)
讲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自负、谦逊
、博闻强识、自由洒脱)
总之,他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
通过结尾段的“热心肠”转入对其人格的分析。
(三)补充材料:
过渡语:说梁任公是个热心肠的人,你同意吗?
1.一夫一妻少风流——自古道:才子风流本一家,但在才情恣肆的梁任公身上,
那风流之情怀还是可以遏制的。他对华侨小姐何蕙珍的断然割爱便是明证。
那是在他带着/"渔阳三叠魂惨伤,欲语不语怀故乡/"的心境首途檀香山时,/"学
问见识皆甚好/"的何蕙珍被这位流亡者的文采与演讲才华深深打动着。年仅20岁
的蕙珍明知梁氏已家室在堂,便主动提出,只求以偏房身份走进他的生活空间,
无怨无悔。任公先是为之感动,由敬重而生爱恋,终夕难寐,数日如之;嗣而思
忖:出身名门的发妻李蕙仙有恩于自己甚多,加之自己曾与挚友谭嗣同创设/"一
夫一妻世界会/",总不能自食其言,愧对良知与亡友。再说,自己乃朝廷悬赏通
缉之要犯,生死未卜,怎能再去连累他人?权衡再三后,他就谢绝了这份稀世真
情。清朝垮台后,常年飘落异域的梁启超得以回国效力,旧情难忘的蕙珍专程赶
往北京,找到梁启超,希望一还夙愿,时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依然婉辞谢绝,而
且只在总长客厅接待故友,拿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使抱兴而来的蕙珍扫兴而
归。李蕙仙病逝后,蕙珍又专程从檀岛赶来,旧话重提,梁启超则沉浸在失妻的
悲痛中,别无他念,连饭也没留蕙珍吃一顿。 2.大义灭亲,披麻戴孝——为
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梁启超从风风雨雨中走过56个春秋,应付过各
种场面,甚至不惜同魔鬼打交道。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恪守一份书生本色,以
情谊为上,磊落其身,他是地道的性情中人。君不见,每当有人提起亡友谭嗣同
,他总是眼噙泪花,俯首低回。在康梁师徒之间,由于梁启超颇有主见,对乃师
并不完全惟命是从,康有为对他很恼火,尤其是梁启超违背他的意愿,暗中与孙
中山协商合作方案,事虽未成,康氏却耿耿于怀。尤其是面对乃师违背民国历史
发展潮流,为帝制复辟大造舆论,甚至追随张勋之流,为宣统帝草拟/"诏书/",
梁氏大义灭亲,在讨伐复辟逆流时,也拿乃师陪榜,康氏恨之入骨,大骂/"梁贼
/"。梁氏身为弟子,事后依然心系师门,胸无城府。康氏谢世时,是他带头募捐
,主持身后,而且披麻戴孝,痛哭失声,率清华国学研究院众弟子在法源寺开吊3
日。每当来人行礼,又是他始终站在孝子位置,答礼不疲。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 3.不同寻常的宽容——最能开人眼界的当首推任公为北京协和医院辩
护之举。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协和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
挨刀之后,方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为之气愤,
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
,加之协和乃美国人创办之医院,那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失误而
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是他坦然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
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为
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xxx得以化解为零。 他割掉的
是一个好肾,但他以生命的名义留下一方宁静,托起一份宽容,一份足以使任何
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人间
争斗都黯然失色的宽容,让生命个体由此超越和升华,这未尝不是一个奇迹,未尝不是全属他个人的一份杰作。 手术之后才过3年,肾
的主人就撒手尘寰了。身体素质原本不差的梁启超走得如此匆忙,显然与协和医
院的那个医疗事故有关,怎不令人扼腕,一个56岁的学术大师毕竟还是正当时候
啊!
(四)教师总结:在那如火如荼的苦难岁月,梁任公的政治主张屡屡因时而变,
但为人处世的原则始终未变,他不是冯自由等人所描述的那种变色龙。他重感情
,轻名利,严于律己,坦诚待人。无论是做儿子、做丈夫、做学生,还是做父亲
、做师长、做同事,他都能营造一个磁场,亮出一道风景。明镜似水,善解人意
是他的常态,在某些关键时刻,则以大手笔写实爱的海洋,让海洋为宽容而定格
,人间为之增色。我敢断言,在风云际会和星光灿烂的中国近代人才群体中,特
别是在遐迩有知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能在做人的问题上与梁启超比试者是不大
容易找到的。
(五)作业:记叙一位老师上课时的言谈举止等突出其人物风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