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明朝君权的加强》是七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而明朝君权的加强是明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这一课在明清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识记明朝的建立;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认识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故事引导增加知识的趣味性,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进行纵向对比、联系。
(2)、.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学生自设情景,编排历史小品,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认识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3).认识明朝实行特务统治,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手段。
(4)另外激励学生从小立大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这是明代科举考试的重大变化,是君权加强在思想文化方面的体现。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课的班级,学生人数不多2个班58人。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初期,还没有完全摆脱儿童时期的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这些特点。另外,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未完全具备,学习和理解一些事物应从直观形象入手,这样他们才能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或从他们已有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入手,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三、教法学法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鉴于明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尾声阶段因此本课的学习进行前后联系、对比、总结。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课本剧表演等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四、教学程序
(一)、多媒体导入
1、出示诗:“天为罗帐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半不敢长伸腿,深恐江山一脚穿。”
请同学读诗并且分析作者的处境及诗中传达出的气魄。(教师点拨: 此诗几近打油,作者虽境况是穷的露宿街头却口气大得吓人,诗言志,朱元璋的粗犷性格和誓夺江山的雄心壮志也昭然可见。)
2、引出作者朱元璋导入新课,并组织同学读课前提示让同学了解朱元璋虽出身贫寒却终成大业建立明朝。
(二)新课讲授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3、引导同学读课文第一段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经过。总结知识点。(1368年朱元璋应天称帝)
4、过渡;朱元璋从贫民到皇帝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出示幻灯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同学说明此话是谁所说,什么意思?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多媒体出示:刘邦当年看到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
(点拨: 比较是人类心理的共性,相信当时还有许多人有类似的想法或许也说过类似吹嘘的话,但只有这两句流下来了,因为
你们看到材料会有什么感想呢?(激励学生立志并为志向而奋斗)
5讲述故事《火烧庆功楼》然后请同学讨论朱元璋此举的目的是什么?他和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有和异同?他之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后小组探讨。(引出加强君权措施,对比说明开国皇帝都会对威胁自己帝位的人采取措施加以清除。)
6、小组代表发言,然后共同总结知识点,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把归纳好的要点写在黑板上(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3.八股取士)
7、带领学生对每一项措施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指出每一项措施的作用。
8、请同学们回顾丞相、三省六部、和中书省、行中书省何时开始设立各自的权限。(进行纵向联系使知识形成体系)
9、(学生表演小品加深对锦衣卫特务机构的认识)两位学生上台表演明太祖利用特务机构监视官吏二例。
一位学生扮演朱元璋,另一位学生扮演大学士宋濂。场景:上朝。
朱元璋问:听说爱卿家昨晚请客了?
宋濂答:我请了几位好朋友,让厨师烧了几个好菜。
朱元璋很满意地说:卿家没有欺骗我。
另一幕:一学生扮演儒生钱宰。一学生扮演朱元璋。
钱宰摇头晃脑做诗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
朱元璋召见钱宰问: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
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老师上台,强调)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了解官吏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报告,以便掌握官吏的活动,惩治他认为不忠顺的官员,从而加强皇权。
10、(放映录像片《范进中举》片段)老师提问:范进发疯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现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科举考试害死人。
老师指出:明朝时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取士”。这会带来什么影响呢?老师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把知识分子思想限制在封建儒家思想内,使培养出来的人特别是选拔出来的官吏,成为皇帝的奴仆。
11、组织讨论动脑筋2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八股文的作用。
12、投影仪展示: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让学生理解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过渡)明太祖为了加强统治,除了采取了上述措施加强君权外,还先后把众多的子孙封到各地做藩王,授予军事大权。通过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我们思考一下,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3、设问;同学们看过电视剧《穿越时空的爱恋》吗?请你们说出其中的2个男主人公。(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从记忆中提取朱棣和建文帝的印象。)
14、设问:他们之间为什么发生战争?(削藩)他们之间的战争称为什么?他们谁是胜利者?(学生朗读课文小字内容得出靖难之役燕王取胜。)历史上有过相似原因的战争吗?(学生讨论,回答:西汉时,汉高祖实行分封,导致王国问题出现,严重威胁中央统治,出现七国之乱。同样明太祖分封藩王也必然会严重影响中央统治。出现“靖难之役”)
(过渡)朱棣做上皇帝之后,为了巩固统治,他会做些什么事呢?让学生分组,找出办法,并说明理由。
明成祖的一个办法
就是迁都。明成祖的另一个办法采取措施强化君权,表现在:(1)削藩;(2)设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这种利用特务统治,虽然强化了皇权,但对明朝政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15、提问: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是前代未曾出现过的?说明了什么?学生发言后,(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时期,具有不同于前代的明显特点,如特务统治的出现,思想专制的强化,其作用一方面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比较安定的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也给明朝的统治理下了危机,由此可见,明朝时我国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
四、课堂巩固
16、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17、思考与判断:
“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同东汉光武帝刘秀有些相似。你看他们都是皇族,本来又都轮不上做皇帝,后来都登上了帝位。”“不对。朱棣登上帝位,同刘秀不一样。刘秀是在西汉灭亡后才称帝,另建东汉王朝的。我看朱棣更像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是皇子,又都是依靠武力夺取帝位的。”想一想,他们谁说的对?
18、展示明长陵图片,设问: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规模那么宏伟?
五、板书设计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加强君权: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1368年、朱元璋、南京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设锦衣卫
八股取士
削藩
迁都北京
设东厂
结束语:我在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故事讲解和课本剧表演来丰富历史人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体验历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敬请同行多多指点。(谢谢!)
上一页[1][2][3]